建筑设计原理(5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群体组合)课件.ppt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群体组合,一、外部空间设计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安全要求:防火、防震、疏散、人防工程卫生要求:日照、通风、噪音隔绝管线、管网与建筑间距主要内容朝向间距通风,1、朝向,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应与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长年主导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位于北半球,建筑朝向首选南向冬暖夏凉,南方需要考虑防晒主要房间朝向:南偏西15度到南偏东30度双向布置房间如何选择?,2、间距,决定因素:根据日照、通风、防火、室外工程需要以及节约用地和投资等综合考虑从卫生的角度,建筑物的间距主要考虑日照间距和通风1)日照间距2)通风间距3)防火间距,1)日照间距,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率有关,因地球纬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方向太阳能照到建筑底层的窗台高度为依据tgh=H-H1/D D=(H-H1)ctgh,1)日照间距,tgh=H-H1/D D=(H-H1)ctgh L0=D/H-H1=ctgh D:日照间距(m)h:太阳高度角L0:日照间距系数,1)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系数在不同方位的折减系数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度)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D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m),1)日照间距,日照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BJ37-87 每户住宅至少有一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残疾人建筑及医院、疗养建筑,半数的居室冬至日应能获得满窗日照不应少于3小时,2)通风间距,使建筑物有合理的通风间距,使建筑物又能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通常采取夏季主导风向同建筑物成一个角度的布局形式其建筑迎风面最好同夏季主导风向成60度-30度间的角度,这是建筑的统分间距取1:1.3H-1:1.5H为宜,2)通风间距,概念风向:风速:以米/秒为单位风向频率:某月、季、年、数年某一方向来风次数占同期观测风向发生总次数的百分比风玫瑰图:将各方位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封闭折线图形,即为风向频率图,亦称风玫瑰图,2)通风间距,表示为全年表示为冬季表示为夏季,中心圈内的数值为全年静风频率,3)防火间距,低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民用建筑防火间距,防火间距,耐火等级,耐火等级,3)防火间距,高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045-95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m),3)防火间距,、通风,单栋建筑:涡流区大,正压亦大的部分通风最有力建筑群通风在总平面布置中不直接加大建筑间距,建筑物不完全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仍可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通风,二、外部空间组合形式,外部空间:所谓外部空间是指由建筑或建筑小品等围合而形成的封闭形式的空间或一部分由建筑围合形成半封闭或开敞的空间外部空间四种形式教材152,二、外部空间组合形式,群体组合的空间形式对称式的空间组合自由式的空间组合庭院式的空间组合综合式的空间组合,二、外部空间组合形式,群体组合的空间形式对称式的空间组合特点:相互制约;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具有均衡,统一,协调的效果适用范围:纪念性强,政治性突出的建筑群体,比如行政办公建筑,学校建筑群及展览性建筑群体组合,自学内容,群体建筑组合的空间形式四种组合方式:特点适用范围实例: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