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之叙述的力量课件.ppt
外国小说欣赏之叙述的力量,叙事学(narratology)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已走过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经典”与“后经典”两个不同派别。(申丹,2003),叙事学概说,普林斯(Prince,1987)将“narratology”定义为:1:“narratology”研究不同媒介叙事作品的性质、形式和运作规律,以及叙事作品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叙事能力。,叙事学,叙述学,2:将叙事作品作为对故事事件的文字表达来研究。在这一层有限的意义上,“narratology”无视故事本身,而聚焦于叙述话语。,叙事学概说,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Narratologie”一词于1969 年由托多洛夫(Todorov)所著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正式出现。,后经典叙事学(新叙事学)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叙事学概说,经典叙事学可依据研究对象分为3种类型。1、聚焦叙事故事层面: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1928);巴尔特的S/Z(1970)和叙事结构分析导论(1977)等 2、聚焦于叙事话语层面:热奈特的叙事话语(1972)和新叙事话语(1983)3、综合故事和话语研究:查特曼故事与话语(1978),普林斯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1982),米克巴尔的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1985),后经典叙事学拓宽了研究范畴,开始考虑到叙事的社会历史语境,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出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性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派别。北大未名译库新叙事学理论译丛(5册)查特曼叙事术语评论:小说和电影的叙事修辞学(1990);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1996);卡恩斯修辞性叙事学(1999),叙事视角,“声音”与“眼光”即“谁说”和“谁看”的二分(热奈特,1972),“视角”简单说指叙述时观察和呈现故事的角度。,新批评学派布鲁克斯和沃伦(1960)曾将视角分成4类:,Internal analysis of events Outside observation of events,Narrator as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Narrator not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voice,Point of view,叙事视角,1)当时我看见一匹马向我奔来。2)一回头,一匹马正向我奔来。,“聚焦”(视角),零聚焦(叙述者 人物)内聚焦(叙述者人物)外聚焦(叙述者 人物),固定人物有限视角转换人物有限视角多个人物转换视角,热奈特用“focalization”代替了“point of view”这一术语,并将其分为3类:,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 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叙事视角,对视角的细分可以帮助在阅读中注意小说叙事中“叙述者”和“感知者”的不同。一般用“视角”指涉感知角度;一个人的感知也涉及对事物的特定看法、立场观点或感情态度。,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三章:我们正坐在一张桌旁,同桌的还有一位年龄跟我差不多的男人我又转向了刚刚结识的那位:“这个晚会对我来说有点特别。我连主人的面都没见过。”他好像听不懂我的话似的看了我一会,猛地说:“我就是盖茨比。”,试比较: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同桌的男人就是盖茨比,只觉得他的年龄与我不相上下然后我又转向了刚刚认识的盖茨比,糊里糊涂地跟他说:“这个晚会对我来说有点特别。我连主人的面都没见过。”,附录:伟大的盖茨比简介 尼克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在他住所旁边正是本书主人公盖茨比的豪华宅第。这里每晚都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尼克和盖茨比相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尼克对盖茨比充满探究的兴趣。探究的结果是: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内心深处有一段不了之情。年轻时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少尉军官。他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对他也情有所钟。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比被调往欧洲。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黛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另有情妇。物欲的满足并不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盖茨比痛苦万分,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贞洁,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厦。盖茨比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所感动,便去拜访久不联系的远房表妹黛茜,并向她转达盖茨比的心意。黛茜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昏昏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黛茜早已不是旧日的黛茜。黛茜不过将她俩目前的暖昧关系,当做一种刺激。尼克终于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轧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承担了开车责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在汤姆的挑拨下,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盖茨比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茜作为他理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尽管黛西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人们在为盖茨比举行葬礼,黛茜和她丈夫此时却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不了情终于有了了结。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怀着一种悲剧的心情,远离喧嚣、冷漠、空洞、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康拉德黑暗之心第三章:“我给汽船加了点速,然后向下游驶去。岸上的两千来双眼睛注视着这个溅泼着水花、震摇着前行的凶猛的河怪的举动。它用可怕的尾巴拍打着河水,向空中呼出浓浓的黒烟。”原著是描写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小说中的“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当找到时,发现其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借寻找的经历描写了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叙事声音和距离,“声音”:“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的综合”。声音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个体现象;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作者声音可以在叙述者的语言中通过某种手法表示出来,以传达作者与叙述者之间价值观或判断上的差异。,费伦(1996)用修辞性叙事理论试图说明声音如何促进了小说的进程,参与叙事进程又如何帮助读者理解叙事独特性。,“距离”:作者的声音与叙事的声音之间的关系。当作者的价值与叙事者的声音表达的价值之间出现裂隙的时候就有了双声话语的环境。“双重声音”指一段言语中(至少)有两个声音。比如,在不可靠叙述中,我们既听到叙述者的声音,又听到破坏叙述者声音的隐含作者的声音。,叙事声音和距离,费伦在作为修辞的叙事第一部分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对声音的调整如何帮助揭示并促进了小说整体构思的逐渐展开。,叙事开始时的声音:那一年的晚夏,我们住在村庄上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圆石子和漂石,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清蓝明净的河水,在河道里流得好快。部队打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扬起尘沙,洒在树叶子上。树干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沙往上飞扬,树叶儿给微风吹得往下掉坠,军士们开过之后,路上赤裸裸的只剩下一片落叶。,腓特力的视角被严格局限在动作发生时的视觉和声音之内,即便他是在事后进行叙述,这样在叙事初期就凸现出腓特力理解的局限性。,第一章结尾时: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雨来了。不过当局设法阻止其蔓延,所以到末了军队里只死了7千人。,叙事声音和距离,叙述者腓特力的声音传达了他在行动发生时的信仰,而读者所意识到的作者的声音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叙述者腓特力声音的变化,叙事中距离的缩短:1)巴西尼:“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情了。”腓特力:“战败就更糟糕。”2)教士:“我本来在盼着一件什么。”腓特力:“败仗?”教士:“不是。比较好一点的。”腓特力:“没有什么好一点的。除非是胜利。胜利也许更糟。”3)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你迟早当然也得一死,不过世界也不特别着急要你的命。,少叙法(paralipsis),即叙述者所提供的信息少于依据控制叙事的聚焦符码所应提供的信息。这种叙述使读者与主人公建立起更深切亲密的关系,涉及到读者大量的推理活动,是叙事快感的一个来源;整个叙事在小说中构成一个声音进程,强调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读: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