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形成课件.ppt
,科目:种植基础,常用杀虫剂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引言:土壤的形成过程,坚硬的岩石,风化作用,母质(疏松的堆积物),成土作用,土壤,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长期受到物理(如温度、冰冻)、化学(如水分、氧气)、生物(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被破坏与分解,这个过程叫做岩石的风化作用。,一、土壤的形成与肥力发展 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1、母质 概念: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堆积物。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也叫做成土母质。,母质疏松多孔,能透水、通气,含有一定的养分,是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的最初来源,母质既不同于岩石,也不同于土壤,在母质中还没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素,水、气、热状况也不能很好协调,因此母质尚不具备土壤的本质特征,即土壤肥力。,2、气候 气候是土壤形成主要的环境因素。与土壤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主要有热量和降水。,返回,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岩石的分解、物质的淋溶和淀积,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植物的生长发育。,3、生物因素 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包括绿色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现在:,(1)最初自生固氮菌的出现使母质中有了氮素,接着地衣、苔藓植物相继出现,形成有机物质,为高等绿色植物生长创造了一定的养分和水分条件。(2)植物能够选择吸收和集中土壤养分。(3)生物有机体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和蚯蚓等土壤动物),这些都能改善土壤的基本性质,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从而使土壤肥力得到发展。在生物的作用下,最终使母质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成为有肥力的土壤。,返回,4、地形 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影响植被生长和土壤的发育。随着海拔高度及地形的不同,水热条件以及植被类型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土壤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带状分布。而在同一山地,相同海拔高度,由于阳坡和阴坡的水热条件的差异,而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5、时间时间是土壤形成的强度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按照其本身的运行规律,不断向深层的发育阶段演化。,总之,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各成土因素作用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我们把在自然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未经过开垦耕种的土壤叫做自然土壤,已经被人类开垦耕种的土壤叫做农业土壤。,(二)农业土壤的形成与肥力发展,形成:农业土壤是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肥力发展:如果按照自然规律,科学改土培肥,改造低产田,改良盐碱地等,土壤会越种越肥沃;相反,不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就会导致地力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土壤剖面,1.土壤剖面与土层由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叫做土壤剖面。土壤剖面由上至下并不均一,是由一些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和性质各异的层次重叠在一起所构成的,这些层次称为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转化、迁移与积淀,使土体上下发生层次分化,这种土层叫土壤发生层。自然土壤的剖面土层就是土壤发生层。,2.土体与土体构造 整个剖面内的土壤叫做土体。土层在土体中的排列组合叫做土体构造。土体构造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生长发育。,(二)土壤剖面的基本特征 不同土壤的形成条件不同,土体内的物质运动和转化各有特点,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形态特征和土体构造。,1、自然土壤的剖面特征发育深刻而完整的典型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次如下图所示,残落物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国际代号 传统代号,直接处于腐殖质层之下,是土壤在成土过程中分化形成的层次之一,淋溶作用占主要优势。,有生物或微生物活动,可以产生大量有机物,供植物生长所需,淀积作用占主导,由于自然条件和发育程度不同,有些土壤常常只具有某些层次。如发育程度较差的土壤,只有A-C层;中度发育的土壤虽有A-B-C层,但B层较薄;发育程度好的土壤才有明显的 B层;表土冲刷严重的土壤,只有B-BC-C层,其中BC是过滤层,代表该层次同时具有B层和C层的特征。,(1)淋溶作用:是指一种由于雨水天然下渗或人工灌溉,上方土层中的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并转移到下方土层中的作用。(2)淀积作用:指下渗水到达剖面下层沉淀其中某些溶解物或悬浮物的作用。,2.农业土壤的剖面特征 农业土壤在人类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等)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耕种熟化,形成了与自然土壤完全不同的剖面发育层次和特征。(1)旱耕地土壤的剖面特征,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1)耕作层。简称耕层。位于土体的最上部,一般厚度15-20厘米,是受各项生产活动影响最大的层次。此层土壤颜色深,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养分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是植物根系分布最多的层次。(2)犁底层。在耕作层的下边,厚度6-8厘米。该层因常年受到犁臂的压力和耕层中黏粒随水下移淀积,较为紧实,通透性差,呈片状结构。犁底层会影响根系下扎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故应加深耕层,消除犁底层。但心土层是沙土时,则应保持犁底层以利于保水保肥,特别是水稻田更应保持犁底层,以防漏水漏肥。,(3)心土层。受生产活动影响较小,对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水肥供应有重要意义。(4)底土层。也叫生土层,几乎不受生产活动的影响,植物根系很少,大多保持了母质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