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课件.ppt
,技能五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掌握低温危害、高温危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技能,园林树木受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都有哪些?受害树木的症状、危害机理是什么?如何预防?,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冻害、冻旱、寒害、霜害、日灼、风害、旱害、涝害、雹灾、雪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摸清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树木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的关键。对于各种灾害都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树种规划设计开始就应充分重视,如注意适地适树、土壤改良等。在栽植养护过程中,要加强综合管理和树体保护,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灾能力,低温危害不论是生长期还是休眠期,低温都可能对树木造成伤害,在季节性温度变化最大的地区,这种伤害更为普遍。在一年中,根据低温伤害发生的季节和树木的物候状况,可分为冬害、春害和秋害。冬害是树木在冬季休眠中所受到的伤害,而春害和秋害实际上就是树木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因寒潮突然入侵和夜间地面温度降低所引起的低温伤害。低温既可伤害树木的地上或地下组织与器官,又可改变树木与土壤的正常关系,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与生存,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以分为冻害、冻旱和霜害等三种基本类型。(-)冻害冻害是指气温在0C以下,树木组织内部结冰所引起的伤害,树体各部位冻害表现不同:1芽花芽是抗寒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冻害多发生在春季回暖时期。腋花芽较顶花芽的抗寒力强。花芽受冻后,内部变褐色,初期从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不易鉴别,到后期则芽不萌发,干缩枯死。,2枝条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休眠期和生长期各组织的抗寒能力不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韧皮部严重冻害时才受伤;随受冻害程度的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恢复能力。生长期则以形成层抗寒力最差。,秋季雨水过多,幼树会贪青徒长,枝条生长不充实,易加重冻害。成熟不良的先端对严寒更敏感,常首先发生冻害,轻者髓部变色,较重者枝条脱水干缩,严重时枝条可能冻死。多年生枝条发生冻害,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受冻部分最初稍变色下陷,不易发现,如果用刀挑开,可发现皮部已变褐,以后逐渐干枯死亡,皮部裂开和脱落,但是如果形成层未受冻,则可逐渐恢复。,3.枝杈和基角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较晚,位罩比较隐蔽,疏导组织发育不好,通过抗寒锻炼较迟,因此遇到低温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易引起冻害。枝杈和基角冻害有各种表现:有的受冻后皮层和形成层变褐色,而干枝凹陷有的树皮成块状冻坏,有的顺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这些表现依冻害的程度和树种、品种而有不同。主枝与树干的基角愈小,枝权基角冻害也愈严重。,4.主干主干受冻后有的常发生“冻裂”现象,即形成纵裂,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或沿裂缝向外卷折。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容易招致病虫(特别是木腐菌)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