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标准预防课件.ppt
医疗机构标准预防,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你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69号4.30一、充分认识院内感染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二、严格落实发热门诊管理要求;三、加强患者收入院管理;四、加强陪护、探视的管理;五、强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六、严格落实标准预防;七、开展院内感染风险排查整顿。,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标准预防,进入医疗机构的各类人员均应当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正确进行手卫生。要加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处置,做好环境通风管理,落实分区管理要求,合理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区别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坚持标准预防,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155号)做好个人防护,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诊疗操作的风险高低进行额外防护。(咳嗽礼仪、间距大于1米),开展院内感染风险排查整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对前期院内防控工作开展回头看,抓紧排查漏洞,开展整顿,补齐短板。要对感染防控重点部门,特别是易发生输入性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重点环节,以及防控基础设施、基本流程逐一进行梳理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排查整顿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进行逐一销号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导,开展抽查,抽查对象不仅要包括新冠肺炎诊疗定点医院,还要包括非定点医疗机构,将辖区内院内感染发生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要求:各科室进行自查,自查报告5月20日交感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75 号)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严格分级分区使用管理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2011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46 号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 号)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使用建议的通知(工信明电202010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55 号 2020.2.2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55 号 2020.2.21一、相关概念,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55 号 2020.2.21二、传播途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55 号 2020.2.21三、标准预防,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二)标准预防的原则,(三)标准预防管理要求1.防护准备:(1)手卫生设施:(2)高风险病区、隔离病区应设有专门的防护更衣区(3)防护用品、穿衣镜、靠椅、污物袋、医废桶、沐浴设施(4)防护用品均应符合要求;(5)张贴穿脱流程图(6)制定更衣区域的清洁消毒制度与流程,明确岗位职责2.手卫生,(二)标准预防的原则,(二)标准预防的原则,(二)标准预防的原则,(二)标准预防的原则,医院建筑区域划分,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高危险区,极高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普通门诊普通病房,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房),手术室、ICU,区域划分(按危险度划分),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清洁区,医务人员值班室,医务人员更衣室,沐浴室,配餐室、新生儿配奶间,潜在污染区,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医务人员办公室,护士站,内走廊,治疗室,污染区,病区中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病室,污物间,五、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五、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五、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一次性工作帽,防渗透防护服,六、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一)外科口罩: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全院诊疗区域应当使用,需正确佩戴;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二)医用防护口罩:原则上在高危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等区域,以及进行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使用。一般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用。,帽子、口罩使用,正确佩戴、脱去口罩,正确佩戴、脱防护口罩,(三)乳胶检查手套: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等区域使用,但需正确穿戴和脱摘,注意及时更换手套。禁止戴手套离开诊疗区域。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四)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诊疗操作过程中,手部未见明显污染物时使用,全院均应当使用。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必须配备使用。,正确佩戴、脱防护口罩,(五)护目镜:在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护病房等区域,以及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操作时使用。禁止戴着护目镜离开上述区域。护目镜为可重复使用,应当消毒后再复用。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用护目镜。(六)防护面屏:诊疗操作中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时使用。如为可重复使用的,使用后应当消毒方可再用;如为一次性使用的,不得重复使用。护目镜和防护面屏不需要同时使用。禁止带着防护面屏离开诊疗区域。,正确佩戴、脱防护口罩,(七)隔离衣: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使用普通隔离衣,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使用防渗一次性隔离衣,其他科室或区域根据是否接触患者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不得重复使用。禁止穿着隔离衣离开上述区域。(八)防护服: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使用。防护服不得重复使用。禁止戴着医用防护口罩和穿着防护服离开上述区域。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用防护服。,正确佩戴、脱防护口罩,备注:1.为应选择;为根据暴露风险选择;2.暴露风险高的操作有条件时可选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