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第六章道德规范课件.ppt
第六章道德规范,第一节道德规范的内涵与作用,一、道德规范的内涵二、道德规范的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主要是以规范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在道德领域,它是人们判断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或行为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指引人们在行为之时选择做与不做以及怎样做的基本标准。,一、道德规范的内涵,道德规范就是人们在道德方面应当遵循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是人们选择行为的根据,同时也是人们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道德规范与其他规范一样,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有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总有着特定的客观的社会基础,也体现着特定的社会意愿和意志。,从人类的道德发展史来看,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基本形式,而道德规范本身先后出现诸多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把道德义务看做道德规范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理解道德义务的本质时,避免了旧伦理学的片面性,即它一方面强调道德义务的他律性,另一方面也强调道德义务的自律性。,二、道德规范的作用,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给人们提出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判断和评价人们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因而在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其他规范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不仅像其他规范一样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外在的约束力,而且它的这种约束力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无所不在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它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约束和导向的作用。与其他规范不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所凭借的力量不是强制力,而主要是非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第二节道德规范的运行过程,一、道德规范内化的必要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三、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向自律,道德规范的运行过程也就是道德规范发挥其约束和引导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包括道德规范自身对于道德主体进行外在的约束和引导,并且还包括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并主动地适应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概言之,道德规范运行的过程就是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转换的过程。,一、道德规范内化的必要道德规范作为被道德主体所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更多地具有外在并超越主体自身的特点。那么,如何使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德性,即如何使道德规范所蕴涵的德性完善和精神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呢?这就涉及道德规范内化的必要性以及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等问题。,作为外在要求的道德规范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道德主体自身的内化,即从道德主体对它的被动遵从转化为主动适应,从外在的他律性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律性要求。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只有经过这个过程,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在不同的规范伦理学中,对于道德规范他律性的看法各有不同。例如,宗教伦理学认为道德规范他律性来自至高无上的神,快乐主义伦理学则把快乐当做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来源,等等。可以说,无论强调道德规范他律性的任何看法或观点,核心目的就在于在道德领域之内,使任何判断、选择和行为都受制于外在的约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强调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上与其他规范伦理学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对于道德规范他律性之性质的理解上,又与其他规范伦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在社会存在之中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根据的。第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上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正当合理性的。,第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社会存在和集体利益出发理解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还表现在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看成社会或集体的理性。一般说来,道德意义上的理性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情感和欲望进行合理调控的一种能力。,三、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向自律,停留在他律阶段的道德规范,无论个体怎样尽职尽责地去遵守,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道德力量;只要道德主体尚未将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尚未走完从他律到自律的历程,那么道德规范的道德性就是不完全的,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只在两个层面上具有独立的意义:一是当要说明道德规范的社会客观性之时,即要说明道德规范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客观性质之时,我们才会单独地谈论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二是当要分析、解释道德规范的诸种特性之时,即要说明道德规范的认识阶段意义之时,我们才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独立出来。,道德规范的他律如果不转化为道德主体的自律,那么它对于道德主体是没有道德意义的,这也是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规范的特殊性之一。,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表现为道德主体自身的行为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约束,由原来的外在导向转化为内在导向,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具体表现:首先表现为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其次,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还表现为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即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心中的道德法则。再次,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集中表现为个体意志对于情感和欲望的合理调控。,在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中,良心是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作为道德规范自律性表现形式的良心,就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是经过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后个体的道德自制能力。,作用:良心作为道德规范自律性的集中体现,有了它,道德主体即拥有了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通道,也找到了发挥自身意志约束力和导向性的强大力量。,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其他社会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合理内容,但它与历史上其他社会的道德规范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然占据主导地位,是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规范。,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道德上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本质,鲜明地、直接地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根本一致的新型道德关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是适应这种新型道德关系的要求形成的,并对这种道德关系起调节作用的新型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一样,与所有其他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所维护的不是某一阶级或某一集团的利益,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某一部分成员的利益,而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着主流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其他社会形态的旧道德规范。比如,我国至今还残存着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及道德观念,诸如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伙、男尊女卑等。再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原则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如追逐利润、金钱万能、损人利己等,也在我国有一定的市场。,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构成要素,就其实质而言两者并无太大差别。一般地说,它们都是人们在道德上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中共中央在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该“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有如下的基本含义:“爱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个人与国家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守法”就是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明礼”是有着深厚传统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都公认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标准。,“团结”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既属于我国古代道德传统中的内容,也是革命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友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之中应当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勤俭”之中的“勤”就是勤劳、勤奋、勤勉;“俭”就是俭朴、俭约、节制。“自强”的基本含义就是自尊、自立、自信和自胜。,“敬业”的道德要求,既是个人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支柱。“奉献”就是要不计报酬地为社会、他人、集体服务。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公民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助残。在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诸如热爱劳动、尊重科学、保护环境和崇尚文明等,这些具体道德要求是基本道德规范的细化和分解,也是广大公民应该遵守并践行的。,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性,如果从道德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对人们行为调节的高低要求来对道德规范体系进行划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结构: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社会职业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道德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都应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如讲究卫生、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大致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日常生活中处理私人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其二,公共场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其三,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职业生活之中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之中的具体体现,它更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精神面貌。在职业生活之中对于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敬业”,也就是敬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尽己所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家庭生活是广大公民生活的最基本的领域。它对于人们大致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夫妻之间要建立平等相爱的道德关系;其二,家庭中的父母要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子女;其三,家庭成员要赡养和尊敬老人;其四,家庭成员要勤劳节俭,共同维护家庭的物质基础;其五,要建立和维护和睦的邻里关系。,如果说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家庭生活领域和职业生活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是对人们最一般、最特殊的要求的话,那么,在它们之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提到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之中,共产主义道德属于最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共产主义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等等。这些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虽然主要是对共产党员提出的,但也应当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层次结构。它一方面从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社会主义道德的各种层次的规范来要求广大群众;另一方面又从共产主义运动的长远发展出发,向全社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并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先进分子身体力行。,思考题,道德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道德规范为什么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