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区元素课件.ppt
第9章 p区元素,9.5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9.1 p区元素概述 9.2 卤 素 9.3 氧族元素 9.4 氮族元素,9.6 硼族元素,9.1 p区元素概述,价电子构型:ns2np1-5 例如:氯的氧化值有+1,+3,+5,+7,-1,0等。惰性电子对效应:同族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值化合物比高氧化值化合物变得更稳定。,多种氧化值,例如:Si(II)Pb(IV)价电子结构分别为Xe6s2,Xe,电负性大,形成共价化合物,二、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1 无机酸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因素: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对质子的束缚力的大小,与其电子密度大小有关,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是决定无机酸强度的直接因素,H3O+H2O OH,O的电子密度依次增大,酸性递减,同周期的氢化物,自左至右,氧化数逐渐降低,电子密度逐渐减小,酸性增强.如NH3H2OHF,同一族的氢化物,自上至下,半径增大,电荷相同时,电子密度逐渐减小,酸性增强。如 H2OH2SH2SeH2Te,2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规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氧化数,当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氧化数高时,使O-H键减弱,酸性增强,H4SiO4H3PO4H2SO4HClO4,同周期的含氧酸,自左至右,随中心原子原子序数增大,酸性增强,同一族的含氧酸,自上而下,随中心原子原子序数增大,酸性减弱,如HClOHBrOHIO,又如 HClO HClO3 HClO4,氧化数增加,氧增多,中心氯电子密度降低,O的电子密度降低,O-H键减弱,酸性增强,三 无机物的水解性,电荷半径(取决于阳离子对水的极 化作用),阳离子半径小,电荷高,极化作用大,易水解。如AlCl3NaCl电子层结构,除8e外其它易水解。如FeCl3易水解空轨道,如CF4、CCl4不水解,而SiCl4、SnCl4易水解。C的2s2p全部成键了,且无nd轨道,所以C不能再接受H2O提供的电子对,故不水解。而SiCl4、SnCl4中的Si、Sn具有nd轨道,故易水解。,9.2 卤族元素,9.2.5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9.2.4 卤化物,9.2.3 卤素的氢化物,9.2.2 卤素单质,9.2.1 卤素概述,Halogen,10,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卤素通性 卤素单质及其性质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拟卤素,重点要求掌握卤素通性、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返回,1、卤素的通性,返回,VIIA:X=F、Cl、Br、I、At,利用有关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知识及热力学基本原理去理解和解释,(1)最外层电子结构,ns2np5,+1e,X-1,(2)电子亲合能E(反映得电子倾向,衡量非金属活性),Cl Br I,F的电子亲合能不是最大,因为F原子半径过小,电子云密度过高,以致结合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由于电子间的排斥较大使放出的能量减少。,1、卤素的通性,(3)电负性(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与同周期其它元素相比,卤素电负性较大。,不同卤素电负性的大小:F Cl Br I,易得一个电子形成 X-1,(5)主要氧化数,(4)卤素分子,卤素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离解能:Cl2 Br2 I2 F2 的离解能较小,因为F原子半径过小,孤对电子间有较大的排斥作用,Cl、Br、I 的nd空轨道可参与成键,表现出高氧化态:+1、+3、+5、+7,1、卤素的通性,如 基态Cl 供给一定能量,变成几种激发态,表现出高氧化态:+1、+3、+5、+7。F只能形成-1价化合物。,1、卤素的通性,2、卤素单质,2.1 卤素成键特征,(1)非极性共价键,(2)极性共价键,(3)离子键,(4)配位键,如CH3Cl、KClO3,如NaCl、KCl,如AgCl2-、AlCl4-,2.2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价电子层中有一个成单的p电子,可形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如F2、Cl2、Br2、I2,(5)除氟外,氯、溴和碘均可显正氧化态 氧化数可以是+1,+3,+5和+7,-219.6,2、卤素单质,颜色,2.2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状态,水溶性,Cl2 Br2 I2,F2不溶于水,可使水剧烈分解:,溶解度减小,2F2+2H2O=4HF+O2,I2微溶于水,加入KI则溶解度增大:,I2+I-1=I3-1,2、卤素单质,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卤素原子都有取得一个电子而形成卤素阴离子的强烈趋势:1/2X2+e-X-故卤素单质最突出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除I2外,均为强氧化剂。从标准电极电势(X2/X-)可以看出,F2是卤素单质中最强的氧化剂。随着X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F2 C12 Br2 I2,X2具有强的化学活性 活性相对大小:F2 C12 Br2 I2,2、卤素单质,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1)与金属作用,F2可与所有的金属作用 F2可贮存于Cu、Ni、Mg等容器中。因在金属表面形成氟化物薄膜,Cl2也可与各种金属作用,反应剧烈,但有些需加热。如:Na、Fe、Sn、Sb、Cu、Mg等可在Cl2中燃烧。但干燥条件下,Cl2不与Fe作用。,Br2、I2常温下与活泼金属作用,其他金属需加热或催化剂 如,2、卤素单质,(2)与非金属作用,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F2几乎可与所有非金属(O、N 除外)元素化合(即使低温下也能与S、P、B、C、Si等化合,反应剧烈,产生火焰),Cl2也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化合,但不如F2猛烈。Br2、I2更差。,2、卤素单质,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3)与氢作用,卤素单质都能与氢反应:X2+H2 2HX,2、卤素单质,(4)与水的反应,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卤素与水可发生两类反应。第一类:卤素对水的氧化作用:2X2+2H2O 4HX+O2 第二类:卤素的水解,即卤素的歧化反应(自身氧化还原):X2+H2O H+X-+HXO,卤素对水的氧化作用由两个电极反应组成:,F2无此反应,2、卤素单质,=2.87V,F2/F-,Cl2/Cl-,Br2/Br-,I2/I-,=1.358V,=1.067V,=0.535V,H+,O2/H2O,=0.815V,2.054,E=,0.542,0.25,-0.281,2.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4)与水的反应,2、卤素单质,3、卤素的制备,卤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卤素的制备可归纳为卤素阴离子的氧化:2X-2e-X2 X-失去电子能力(还原能力)的大小顺序为:I-Br-C1-F-(氧化能力大小:F2 C12 Br2 I2)根据X-还原性和产物X2活泼性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卤素的制备方法。,对F-来说,用一般的氧化剂不能使其氧化。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制取F2一直采用电解法。通常是电解一份氟氢化钾(KHF2)和三份无水氟化氢的熔融混合物:2KHF2 2KF+H2+F2(阴极)(阳极),3.1 F2的制备,直到1986年才由化学家克里斯蒂(K.christe)设计出制备F2的化学方法:2KMnO4+2KF+10HF 2K2MnF6+5H2O+3/2O2 SbCl5+5HF SbF5+5HCl K2MnF6+2SbF5 2KSbF6+MnF3+1/2F2,423K,3.2 Cl2的制备,工业上,氯气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制烧碱的副产品,也是氯化镁熔盐电解制镁以及电解熔融NaCl制Na的副产品:MgCl2(熔融)Mg+C12(阴极)(阳极)实验室需要少量氯气时,可用MnO2、KMnO4、K2Cr2O7、KClO3等氧化剂与浓盐酸反应的方法来制取:MnO2+4HCl(浓)MnCl2+C12+2H2O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12+8H2O,可用氯气氧化溴化钠中的溴离子而得到:C12+2Br-2C1-+Br2(a)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时,首先通氯气于pH为3.5左右晒盐后留下苦卤(富含Br-离子)中置换出Br2。然后用空气把Br2吹出,再用Na2CO3溶液吸收,即得较浓的NaBr和NaBrO3溶液:3CO32-+3Br2 5Br-+BrO33-+3CO2(b)最后,用硫酸将溶液酸化,Br2即从溶液中游离出来:5Br-+BrO33-+6H+3Br2+3H2O(c),3.3 Br2的制备,3.4 I2的制备,2I-+Cl2=I2+2Cl-2NaI+3H2SO4+MnO2=I2+2NaHSO4+MnSO4+2H2O或还原碘酸盐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4、卤化氢和氢卤酸,4.1 卤化氢的制备方法,(1)直接合成法,(2)复分解法,(3)非金属卤化物水解,H2+X2=2HX,卤化物+高沸点酸,2MX+H2SO4=M2SO4+2HX,如 CaF2(萤石)+H2SO4=CaSO4+2HF 2NaBr+H2SO4=Na2SO4+2HBr 2NaI+H2SO4=Na2SO4+2HI,PBr3+3H2O=H3PO3+3HBr2P+3Br2+6H2O=2H3PO3+6HBr,常温下,卤化氢都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71.1,-92.3,-36.4,-26.5,/kJmol-1,4.2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1、卤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2、氢氟酸的特殊性:(1)弱酸,浓HF,酸性 HF=H+F-K1=6.310-4 HF+F-=HF2-K2=5.2(2)易形成配合物(3)与SiO2或硅酸盐反应 SiO2(s)+4HF(g)=SiF4+2H2O SiO2(s)+6HF(g)=H2SiF6+2H2O(4)特殊的溶解性:AgF溶而CaF2,LiF不溶(5)毒性,4.2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3、卤化氢和氢卤酸的还原性,4.2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HX还原能力的递变顺序为 HI HBr HCI HF,X-可由 衡量还原性大小,X2/X-,HF难以被氧化,HCl可被强氧化剂如F2、MnO2、KMnO4、PbO2等氧化,Br-、I-易被氧化,2H+4I-+H2O2=2I2+2H2O,卤化氢的热稳定性是指其受热是否易分解为单质:2HX H2+X2卤化氢的热稳定性大小可由生成焓来衡量。,4、卤化氢和氢卤酸的热稳定性,4.2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271.1,-92.3,-36.4,-26.5,/kJmol-1,5、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5.1 卤化物,(1)类型,X2与电负性较小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卤化物,离子型,如金属卤化物,共价型,如非金属卤化物,(2)键型,随着金属离子的极化能力越强以及X离子的变形性越大,共价型越强。,如 NaF NaCl NaBr NaI,离子性,共价性,(3)水溶性,AgCl、AgBr、AgI不溶于水,而AgF可溶于水,Ag+极化作用较强,而F-变形性较小 AgF为离子型化合物,重金属卤化物溶解度:MFn MCln MBrn MIn,5、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5.2 卤素互化物,由两种卤素组成的化合物。,(1)通式XXn,X是原子量较大的卤素原子通式为XYn,n=1,3,5,7。如:BrF3,(2)几何构型:可用VSEPR(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预测。例:IF5(7+15)/2=6(杂化轨道理论:sp3d2),四方锥,5、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5.2 卤素互化物,(3)化学性质 多数不稳定,化学活性高。似卤素:强氧化性、歧化等。,可与多数金属、非金属作用生成相应卤化物,ICl+H2O=HIO+HCl,都易发生水解,XX+H2O=HXO+HX,IF5+3H2O=HIO3+5HF,3BrF3+5H2O=HBrO3+9HF+Br2+O2,2ICl3+3H2O=HIO3+5HCl+ICl,卤氟化物氧化性最强.可由卤素单质直接化合得到。,5.3 多卤化物,5、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结构和性质与卤素互化物类似,加热易分解,可用VSEPR(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预测其构型。如 ICl4-为四边形,多卤化物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较大的化合物。晶格能与rx-有关,rx-越小晶格能越大,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X可形成四种含氧酸,HXO HXO2 HXO3 HXO4 次卤酸 亚卤酸 卤酸 高卤酸,对应酸根 XO-XO2-XO3-XO4-,直线形 V字形 三角锥形 四面体形,HXO HXO2 HXO3 HXO4Cl 3.210-8 1.110-2 103 108 Br 2.110-9 1I 1.010-11 5.110-4 1.710-7,酸性增强,酸性增强,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四种含氧酸酸性递变规律,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6.1 次卤酸及其盐,(1)次卤酸是极弱酸,HClO HBrO HIO,酸性 稳定性,(2)碱金属次卤酸盐易水解,XO-+H2O=HXO+OH-,(3)不稳定,2HXO HX+O2(a)强氧化剂,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6.1 次卤酸及其盐,3HXO 2HX+HXO3(b)歧化,(4)制备,X2+H2O HX+HXO,Cl2+H2O+2HgO HgOHgCl2+HClO,2Cl2+H2O+CaCO3 CaCl2+CO2+HClO,(5)次卤酸盐,X2+2KOH KX+KXO+H2O,水解反应中加入碱,使水解完全,2Cl2+3Ca(OH)2 Ca(ClO)2+CaCl2 Ca(OH)2 H2O+H2O,漂白粉,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6.2 亚卤酸及其盐,已知的仅HClO2,Ba(ClO2)2+H2SO4 BaSO4+HClO2,8HClO2 6ClO2+Cl2+4H2O,6.3 卤酸及其盐,(1)制法,Ba(XO3)2+H2SO4 BaSO4+2HXO3,X=Cl,Br,(2)性质,浓的HClO3迅速分解、歧化,易发生爆炸,26HClO3=15O2+8Cl2+10 HClO4+8H2O,4HBrO3=2Br2+5O2+2H2O,HClO3 HBrO3 HIO3,酸性 稳定性,(3)卤酸盐,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6.3 卤酸及其盐,卤酸盐制备,卤酸盐氧化能力,卤酸盐稳定性,卤素与热碱性溶液作用,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溴酸盐 氯酸盐 碘酸盐,盐比对应酸稳定,盐的热分解较复杂,4KClO3 KCl+3KClO4,2KClO3 2KCl+O2,MnO2,2Zn(ClO3)2 2ZnO2+2Cl2+5O2,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6.4 高卤酸及其盐,(1)高氯酸及其盐,KClO4+H2SO4 HClO4+KHSO4,制法,性质,最强无机酸(Ka=108),约为100%H2SO4的10倍;,热的HClO4溶液有强氧化性;,未酸化的ClO4-盐氧化性很弱,连SO2、H2S、Zn、Al等都不反应。,浓HClO4不稳定,加热分解;,(2)高碘酸及其盐,HIO4,H5IO6,偏高碘酸,正高碘酸,可看作 I2O7 5H2O水合物,性质,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结构,H5IO6单斜晶体,八面体,制备,Ba5(IO6)2+5H2SO4=BaSO4+H5IO6,酸性比HClO4小,氧化能力比HClO4强,H5IO6,H4I2O9,HIO4,HIO3+O2,-H2O,-3H2O,正高碘酸 焦高碘酸 偏高碘酸 碘酸,含氧酸及其盐小结,6、卤素含氧酸及其盐,HClO4,HClO3,HClO2,HClO,MClO,MClO2,MClO3,MClO4,酸性,氧化性,阴离子碱强度,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性,氧化能力,热稳定性,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1介质酸碱性:HXOn XOn-(n=1-4)含氧酸 盐(酸介质)(碱介质),7.1 氧化性规律,2同一组成类型、不同卤素:X属 第三 四 五周期(1)HClO HBrO HIO ClO-BrO-IO-(2)HClO3 HBrO3 HIO3 ClO3-BrO3-IO3-(3)HClO4 H5IO6 正高碘酸,ClO4-H3IO62-HIO4(偏高碘酸),3.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HClO HClO3 HClO4 ClO-ClO3-ClO4-,(微观),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7.1 氧化性规律,XOn-+2ne+2nH+=X-+2nH2O 据Nernst方程,H+,则(XOn-/X-),XOn-氧化性 rH0(生成H2O,放热),G=H-TS 为主(无相变,小)所以,焓驱动的反应.,H+反极化作用,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中心原子X的有效离子势:,Z*有效核电荷(Z*=Z-),r为原子半径*,则XOn-中X原子回收电子能力,XOn-氧化性。,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所以氧化性:HClO4 HBrO4,ClO4-BrO4-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其高价态化合物显示特别强的氧化性 三 四类似有:氧化性 H3PO4 H3AsO4 H2SO4 H2SeO4应用:制备BrO4-盐 碱介质+强氧化剂 BrO3-+F2+2OH-=BrO4-+2F-+H2O(5mol/LNaOH)BrO3-+XeF2+2OH-=BrO4-+2F-+Xe+H2O,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HXOn分子结构:n,X-O键数目,断开这些键所需的能量,H和XOn-氧化性。,所以氧化性:HClO HClO3 HClO4 ClO-ClO3-ClO4-,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8、拟卤素和拟卤化物,8.1 组成,以二种或二种以上电负性不很大的元素组成原子团,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其阴离子性质与卤离子X-相似。例:(CN)2(SCN)2(SeCN)2(OCN)2,(1)在水中或碱中歧化(CN)2+2OH-=CN-(氰根)+OCN-(氧氰根)+H2O似:Cl2+2OH-=Cl-+OCl-+H2O(2)配位作用 Fe2+6CN-=Fe(CN)64-毒性小,可用Fe2+除CN-。Fe3+6CN-=Fe(CN)63-迅速离解,毒性大。比较:HgI2(s)+2I-=HgI4 2-,8.2 性质,(3)还原性 2CN-+5Cl2+8OH-=2CO2+N2+10Cl-+4H2O CN-+O3=OCN-+O22OCN-+3O3=CO32-+CO2+N2+3O2 可用Fe2+、Cl2、O3等除去工业废水中CN-。还原性顺序:F-OCN-Cl-Br-CN-SCN-I-SeCN-,(4)结构,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8、拟卤素和拟卤化物,注意:SCN-可用S或N配位 Hg(SCN)4 2-硫氰 Fe(NCS)6 3-异硫氰,8、拟卤素和拟卤化物,9.3 氧族元素,9.3.3 硫及其化合物,9.3.2 氧及其化合物,9.3.1 氧族元素概述,12.3.1 氧族元素概述,H2R H2O H2S H2Se H2Te,单质Se,单质Te,酸性:碱性:,1.氧(O2),电子排布式:,12.3.2 氧及其化合物,2.臭氧(O3):O2的同素异形体,结构:,中心O:sp2杂化形成,键角:117o=1.810-30Cm,性质:,不稳定性,氧化性,惟一极性单质,性质:(1)不稳定性(2)氧化性,酸性:碱性:,(3)应用:油画处理 PbS(S)+3O3(g)=PbSO4(s)+O2(g)黑 白含氰废水处理:CN+O3=OCN+O22OCN+3O3=CO32+CO2+N2+3O2,(二)氧的成键特征,1.以氧原子为结构基础(1)生成O2-离子,形成离子型化合物 如:CaO(2)形成共价型化合物,如:H2O(3)作为配位原子形成配位键,如Fe(CO)5(4)氧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外来电子成键,如:R3N-O,2.以氧分子为结构基础(1)氧分子结合一个电子生成O2-离子,形成超氧化物,如:KO2(2)氧分子结合两个电子生成O22-离子或共价-O-O-键的过氧化物,如:H2O2、K2O2(3)氧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O2+离子,(4)氧分子利用其所含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3.以臭氧分子为结构基础 主要是臭氧分子结合一个电子。形成O3-离子 如:KO3,3.过氧化氢(H2O2),不稳定性,性质:,弱酸性,结构:,可见:H2O2氧化性强,还原性弱;是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杀菌剂。,酸性:,氧化还原性,结构:S:sp3杂化 形成环状S8分子。,硫有几种同素异形体 斜方硫 单斜硫 弹性硫密度/gcm-3 2.06 1.99颜色 黄色 浅黄色 190的熔融硫稳定性 94.5 用冷水速冷,1.单质硫,12.3.3 硫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质:,硫的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单斜硫,弹性硫的形成,硫的化学性质,与许多金属 直接化合,与氢、氧、碳、卤素(碘除外)、磷等直接作用,与氧化性酸作用,与碱的作用,2.硫化氢和硫化物,H2S是无色,有腐蛋味,剧毒气体。稍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为二元弱酸。,硫化氢,结构:H2S结构与H2O相似,性质:,与空气(O2)反应,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还原性:,与中等强度氧化剂作用,与强氧化剂反应,金属硫化物,颜色:(大多数为黑色,少数需要特殊记忆)SnS 棕,SnS2 黄,As2S3 黄,As2S5 黄,Sb2S3橙,Sb2S5橙,MnS 肉,ZnS 白,CdS 黄。,易水解:最易水解的化合物是Cr2S3和Al2S3,溶解性:,易溶:NH4+和碱金属硫化物微溶:MgS,CaS,SrS(但BeS难溶)其余难溶。,稀酸溶性:,水溶性:,配位酸溶解(浓HCl):,氧化性酸溶解(HNO3):,氧化配位溶解(王水):,碱溶(用NaOH或Na2S),氧化碱溶:(Na2S2),3.多硫化物,制备:现象:黄橙红红 x,性质:,遇酸不稳定,氧化性,还原性,SO2的性质:气体、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亚硫酸。,4.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SO2的结构:S:sp2杂化,OSO=119.5,S-O键长143pm,,SO2是极性分子,H2SO3的性质:,二元中强酸(只存在水溶液中),氧化性,还原性,漂白-使品红褪色,SO3的结构:,OSO=120S-O键长143pm,S:3s23p4,S:杂化后:,型晶体,型晶体,无色,易挥发固体固体有几种聚合物例如:型晶体,为三聚分子。型晶体,为螺旋式长链。,SO3的性质:,H2SO4的结构:,S:sp3杂化后形成分子,分子中除存在键外还存在(p-d)反馈配键。,H2SO4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使其晶体呈现波纹形层状结构。,浓H2SO4的性质,强吸水性:作干燥剂。从纤维、糖中提取水。,二元强酸,强氧化性,与非金属反应:,与不活泼金属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硫代硫酸(H2S2O3):极不稳定,尚未制得纯品。硫代硫酸盐:Na2S2O35H2O,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及其盐,6.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制备:,性质: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遇酸分解:,还原性:,配位性:,冷却发烟硫酸时,可以析出焦硫酸晶体,H2S2O7为无色晶体,吸水性、腐蚀性比H2SO4更强。,焦硫酸盐可作为溶剂,焦硫酸及其盐,过氧化氢:H-O-O-H,过二硫酸,过一硫酸,过硫酸及其盐,磺酸基,过二硫酸盐:,强氧化剂:,稳定性差:,连二亚硫酸:(H2S2O4),亚硫酸:,二元中强酸:,遇水分解:,连二亚硫酸盐:,保险粉,还原剂:,稳定性比相应的酸强:,12.4.5 砷、锑、铋的 化合物,12.4.4 磷的化合物,12.4.3 氮的化合物,12.4.2 氮族元素的单质,12.4.1 氮族元素概述,12.4 氮族元素,12.4.1 氮族元素概述,氮族(VA):N,P,As,Sb,Bi,价电子构型:ns2np3,12.4.2 氮及其化合物,(一)氮的成键特征 价电子构型:2S22P31.形成N3-离子2.具有强的形成共价键的趋势3.配位键,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沸点为-195.8C。微溶于水。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加热时与活泼金属Li,Ca,Mg等反应,生成离子型化合物。6Li+N2=2 Li3N 2B+N2=2BN,(二)氮族元素的单质,12.4.3 氮的化合物,结构:,N:sp3杂化,三角锥形,1.氮的氢化物,氨(NH3),工业:,制备:,实验室:,性质:,易溶于水,易形成一元弱碱,强还原性,取代反应,催化,NH2-NH2联氨(肼),NH 亚氨基,N 氮化物,加合反应,铵盐一般为无色晶体,绝大多数易溶于水,铵盐,石蕊试纸法(红蓝),的结构:,N:sp3杂化,正四面体,的鉴定:,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非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热稳定性差,氧化性酸铵盐,催化剂,2.联氨,联氨NH2NH2(NH3中H被 NH3取代),弱碱性,强还原剂。可作火箭燃料。(1)不稳定性 N2H4 N2+2H2(2)二元弱碱性(2对孤对电子)K1=1.010-6 K2=9.010-16,(3)氧化还原性(-)酸性介质中主要表现为氧化性(N2H5+/NH 4+)=1.27V 碱性介质中主要表现为还原性(N2H4+/N2)=-1.15V N2H4+O2=N2+2H2O(4)配位性 联氨和它的衍生物用做燃料,作火箭推进剂,3.羟胺羟胺:NH2OH(NH3中H被 OH取代)固体不稳定,在溶液中较稳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其氧化产物为N2和H2O,无污染。联胺是重要的有机溶剂。热力学不稳定性 主要反应 3NH2OH=NH3+3H2O 是比肼更弱的碱 Kb=9.110-9可作配体Zn(NH2OH)2Cl2,明星分子NO,1992年NO被Science评为年度明星分子,199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N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获得诺贝尔奖,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独特的信息因子和效应因子,参与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生理和病理的活动,掀起NO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热潮,四.氮的氧化物,铂丝网,一氧化氮(NO),制备:,性质:无色气体,水中溶解度较小。,二氧化氮(NO2),N:价电子2s22p3 sp2杂化后,有毒,有特殊臭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用碱吸收,结构:,:,性质:,3.氮的含氧酸及其盐,N:sp2杂化后:,亚硝酸(HNO2),制备:,结构:,亚硝酸(HNO2),NO+NO2,性质:,弱酸,(蓝色),不稳定,亚硝酸盐,制备:碱吸收法,性质:绝大部分无色,易溶于水,(AgNO2 浅黄色不溶)极毒是致癌物。,金属活泼性差,对应亚硝酸盐稳定性差,主,AgNO2NaNO2,氧化还原性,硝酸(HNO3),物理性质:纯硝酸:无色液体,密度为1.53gcm-3浓硝酸:含HNO3 69%,密度 1.4gcm-3 硝酸挥发而产生白烟发烟硝 酸,溶有过量NO2的浓硝酸产生红 烟,且硝酸常带黄色或红棕色。,结构:,N:sp2杂化后,HNO3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大部分金属可溶于硝酸,硝酸被还原的程度与金属的活泼性和硝酸的浓度有关。,铜与浓硝酸反应,规律:HNO3越稀,金属越活泼,HNO3 被还原的氧化值越低。,活泼金属:,与有机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多为黄色,热稳定性差,保存在棕色瓶中,冷的浓硝酸使Fe,Al,Cr钝化王水:(氧化配位溶解),硝酸盐,的结构:,N:sp2杂化后,4个p轨道,性质:易溶于水;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才有氧化性,固体在高温时有氧化性;热稳定性差。,亚硝酸、硝酸及其盐的性质对比,酸性:,热稳定性:,氧化性:,活泼金属 MNO2MNO3,三、磷及其化合物,磷的同素异形体,P4化学性质活泼,空气中自燃,溶于非极性溶剂。,较稳定,400以上燃烧,不溶于有机溶剂。,磷的燃烧,As,Sb,Bi,氮、磷为非金属,砷、锑为准金属,铋为金属。,白磷的结构,红磷的结构,黑磷的结构,12.4.4 磷的化合物,1.磷的氢化物(膦 PH3),结构:与NH3相似,性质:无色气体,似大蒜臭味,剧毒 强还原性:,制备:,次磷酸钾,2.磷的氧化物,O2(足),性质:,P4O6白色易挥发的蜡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P4O10白色雪花状晶体,强吸水性。,歧化,次磷酸(H3PO2)及其盐,性质:一元中强酸,3.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结构:,强还原剂,=1.010-2,亚磷酸(H3PO3)及其盐,性质:二元中强酸:,结构:,强还原性:,磷酸 H3PO4,特性:脱水缩合后形成 焦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结构:,性质:三元中强酸,焦磷酸 H4P2O7,聚磷酸,聚磷酸(n个磷酸脱n-1个H2O)n=2 焦磷酸 n=3 三(聚)磷酸,(聚)偏磷酸,(聚)偏磷酸(n个H3PO4脱n个H2O)偏磷酸:HPO3(n=1),四(聚)偏磷酸:(HPO3)4,酸性变化一般规律,缩合度增加,酸性增强。,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高价偏酸,但磷酸的含氧酸例外。,磷酸盐,聚磷酸盐具有配位性:,或六偏磷酸钠(格氏盐),硬水软化,4.磷的卤化物,PX3PX5结构:三角锥 三角双锥,分子晶体,离子晶体,PCl3 PCl5,杂化类型:不等性sp3sp3d,PCl5离子晶体,PCl5固体中含有PCl4+和PCl6-离子PCl4+:P:sp3杂化 四面体,PCl6-:P:sp3d2杂化 八面体,同样:PBr5晶体中有PBr4+和Br-离子,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制备H3PO3或HBr),重要性质:水解,12.4.5 砷、锑、铋的 化合物,AsH3SbH3BiH3,自燃:,化学性质:,缺氧分解:,1.砷、锑、铋的氢化物,AsH3的性质应用:,马氏试砷法:试样、锌和盐酸混合,产生气体导入热玻璃管。,砷镜,古氏试砷法:,M(III)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两性:,M(V)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三元中强酸 一元弱酸,小 结:,12.5 碳族元素,12.5.5 锡、铅的化合物,12.5.4 硅的化合物,12.5.3 碳的化合物,12.5.2 碳族元素的单质,12.5.1 碳族元素概述,12.5.1 碳族元素概述,价电子构型:ns2np2,最大配位数,单质可形成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碳族(IVA):C,Si,Ge,Sn,Pb,存在形式:,碳:金刚石、石墨;煤、石油、天然气;碳酸盐;CO2。硅:SiO2和各种硅酸盐。锗:硫银锗矿 4Ag2SGeS2,硫铅锗矿2PbS GeS2。锡:锡石 SnO2。铅:方铅矿 PbS,白铅矿 PbCO3。,锡石SnO2,方铅矿 PbS,12.5.2 碳族元素的单质,碳单质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原子晶体,硬度最大,熔点最高。石墨:层状晶体,质软,有金属光泽。足球烯或富勒烯:C60,C70 等。C60 是1985年用激光轰击石墨作碳的气化实验时发现的。C60 是由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组成的32面体。,碳纤维,石墨(sp2杂化),金刚石(sp3杂化),足球烯,富勒烯,C60(sp2杂化),硅单质有无定形体和晶体两种,其晶体类似金刚石。锗单质是灰白色金属,硬而脆,结构类似于金刚石。锡单质有三种同素异形体:,铅单质:质软,能阻挡X射线。可作电缆的包皮,核反应堆的防护屏。,12.5.3 碳的化合物,结构:CO(6+8=14e-)与N2(27=14e-)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一个键两个键,1.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CO),性质:作配位体,形成羰基配合物 Fe(CO)5,Ni(CO)4,Co2(CO)8 其中C是配位原子。还原剂:,剧毒,2.二氧化碳(CO2),经典的分子结构:O=C=O,CO2中,碳、氧之间键长116pm,C:sp杂化,固体二氧化碳干冰,3.碳酸及其盐,CO2溶于水,大部分CO2H2O,极小部分H2CO3,CO32-的结构:,CO32-(6+38+2=32e-)与BF3(5+39=32e-)为等电子体。,C:sp2杂化,碳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H2CO3MHCO3M2CO3,同一族金属的碳酸盐稳定性从上到下增加 BeCO3 MgCO3 CaCO3 SrCO3 BaCO3分解T/100 540 900 1290 1360,过渡金属碳酸盐稳定性差 CaCO3 PbCO3 ZnCO3 FeCO3 分解T/900 315 350 282价电子构型 8e_(18+2)e_ 18e_(9-17)e_,离子极化观点:,r(M2+)愈小,M2+极化力愈大,MCO3 愈不稳定;M2+为18e_,(18+2)e_,(9-17)e_ 构型相对于 8e_构型的极化力大,其 MCO3 相对不稳定。,碳酸盐的溶解度:,易溶盐:Na2CO3 NaHCO3 K2CO3 KHCO3100溶解度 45 16 156 60(g/100g H2O),其它金属(含Li)碳酸盐难溶于水,且酸式盐溶解度大于正盐。,氢键存在,形成二聚物或多聚物,金属离子加入可溶性碳酸盐时,生成沉淀的类型:,氢氧化物碱性较弱的金属离子与之反应生成碳酸羟盐(碱式碳酸盐)沉淀。例如:Pb2+、Bi3+、Cu2+、Cd2+、Zn2+、Hg2+、Co2+、Ni2+和Mg2+等。,氢氧化物碱性较强的金属离子与之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例如:Ba2+、Sr2+、Ca2+和Ag+等。,水解性强、两性的金属离子与之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例如:Al3+、Fe3+、Cr3+、Sn2+、Sn4+和Sb3+等。,12.5.4 硅的化合物,1.硅的氧化物无定型体:石英玻璃、硅藻土、燧石晶体:天然晶体为石英,属于原子晶体纯石英:水晶含有杂质的石英:玛瑙,紫晶,水晶,石英盐,黑曜石,紫晶,缟玛瑙,玛瑙,Si采用sp3杂化轨道与氧形成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二氧化硅,结构:,性质:,与碱作用,与HF作用,性质:,2.硅酸及硅酸盐,制 备:,浸透过CoCl2的硅胶为变色硅胶。,可溶性:Na2SiO3(水玻璃)、K2SiO3不溶性:大部分硅酸盐难溶于水,且有特征颜色。,硅酸盐,水中花园,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写成氧化物形式,它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硅氧四面体。,白云石:K2O 3Al2O3 6SiO2 2H2O泡沸石:Na2O Al2O3 2SiO2 nH2O,分子筛,4.硅的卤化物 SiX4,SiF4 SiCl4 SiBr4 SiI4聚集态 g l l s,(氟硅酸),水解:,四、锗分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还原性Ge()Sn()Pb()0.151 1.455 氧化性 Sn()Pb()稳定性Ge()Sn()Pb()(惰电子效应)氧化态Ge()Sn()Pb()Sn()为强还原剂Pb()为强氧化剂.,(一)锗、锡、铅的氢氧化物及含氧酸盐,Sn2+和Pb2+与强碱作用 Sn2+2OH-=Sn(OH)2(白色)Sn(OH)2+OH-=Sn(OH)3-Pb2+2OH-=Pb(OH)2(白色)Pb(OH)2+OH-=Pb(OH)3-,Sn(II)的还原性,Sn2+,Hg2+的相互鉴定,Pb(IV)的氧化性,(二)氧化物,氧化锡(SnO)红色、不稳定二氧化锡(SnO2)浅黄色,四氧化三铅(Pb3O4)-铅丹:鲜红色 可看作:,三氧化二铅(Pb2O3):橙色 可看作:PbOPbO2氧化铅:(PbO):橙黄色,12.6硼族元素,12.6.4 铝的化合物,12.6.3 硼的化合物,12.6.2 硼族元素的单质,12.6.1 硼族元素概述,12.6.1 硼族元素概述,硼族(A):B,Al,Ga,In,Tl价电子构型:ns2np1缺电子元素:价电子数价层轨道数缺电子化合物:成键电子对数价层轨道数例如:BF3,H3BO3。,缺电子化合物特点:,b.易形成双聚物Al2Cl6,a.易形成配位化合物HBF4,硼族元素的一般性质,B为非金属单质,Al,Ga,In,Tl是金属氧化态:B,Al,Ga:(+3)In:(+1,+3)Tl:(+1)最大配位数:B:4 例:HBF4其它:6 例:Na3AlF6,12.6.2 硼族元素的单质,硼的单质,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硼,晶形硼 棕色粉末,黑灰色 化学活性高,硬度大 熔点,沸点都很高。-菱形硼(B12)原子晶体,12.6.3 硼的化合物,1.硼的氢化物硼烷分类:BnHn+4和 BnHn+6 例:B2H6 B4H10 乙硼烷 丁硼烷 有CH4,但无BH3 最简单的硼烷:B2H6 其结构并非如右图所示:,硼烷的结构,B:利用sp3杂化轨道,与氢形成三中心两电子键。(氢桥),记作:,要点:B的杂化方式,三中心两电子键、氢桥。,B4H10分子结构,硼烷的性质,自燃,高能燃料,剧毒,水解,含硼化合物燃烧 火焰呈现绿色,加合反应,被氯氯化,B:sp2杂化,硼酸 H3BO3结构:,2.硼的含氧化合物,性质:,一元弱酸(固体酸),与多羟基化合物加合,受热易分解,=5.810-10,硼砂,硼酸根的结构:,性质:,构成缓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