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消化系统课件.ppt
内 脏 学Splanchnology,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1,第四章 内脏学总论,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胸膜,腹膜,会阴等。,2,内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形态结构上,均由一套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多个实质性器官组成;有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位置上,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功能上,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发生上,相互关系紧密,特点:,3,(一)中空性器官,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二)实质性器官,一、内脏的一般结构,门(hilum),如肺门、肝门,4,中空性器官,5,肠壁构造,肺门,肾门,肝门,实质性器官,6,7,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一)胸部标志线,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8,九分法,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季肋区,脐区,左腰区,右腰区,耻区,左髂区,右髂区,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两条平行线,两条纵行线,经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做的垂线,9,四分法,左腹上区,右腹上区,左腹下区,右腹下区,10,第四章 消化系统,内脏学,11,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残渣参与呼吸,发音和语言等功能 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主要功能,12,消化系统,功能:摄食,消化 吸收,排泄 内分泌,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肛门,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消化管,消化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口腔,咽,食管,胃,胰,横结肠,空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回肠,阑尾,升结肠,盲肠,十二指肠,肝,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13,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咽,口腔,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大肠,消化管,14,1.黏膜层:最内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及黏膜肌层,具有消化、吸收和保护功能。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较大血管、神经、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黏膜及黏膜下层可向官腔突出,形成黏膜皱襞,以扩大黏膜面积。3.肌层: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其余均为平滑肌。4.外膜: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消化管一般结构,15,口腔,口腔的壁和分部,前壁:口唇(人中、鼻唇沟)侧壁:颊(腮腺管乳头)下壁:口腔底上壁:腭(硬腭、软腭、腭垂),第一节 消化管,16,口腔,口腔的壁和分部,前壁:口唇(人中、鼻唇沟)侧壁:颊(腮腺管乳头)下壁:口腔底,由黏膜、肌皮肤构成上壁:腭(硬腭、软腭、腭垂),唇,颊,咽,硬腭,软腭,第一节 消化管,口腔前庭,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口腔借牙弓分为:,17,18,软腭,硬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咽峡,19,三、腭,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四、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乳牙20颗:6个月 2、3岁齐 6、7岁脱落恒牙28-32颗:6、7岁 14岁 20多岁牙分为三种:切牙;尖牙;磨牙,20,上牙弓 下牙弓,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乳中切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R,L,21,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中切牙,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三磨牙,1 2 3 4 5 6 7 8,R,L,22,第三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恒牙,23,乳牙,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24,牙冠,牙龈,牙颈,牙根,牙槽骨,牙根尖孔,牙骨质,牙根管,牙周膜,牙髓,牙腔,牙质,牙釉质,25,切牙,尖牙,前磨牙,上颌磨牙,1个牙根,2个牙根,3个牙根,下颌磨牙,牙根,26,五、舌,基本结构是骨骼肌和表面覆盖的粘膜,具有辅助咀嚼和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及辅助发音等功能。,27,以“”字形的界沟为界,可分为两部分:舌体:舌的前2/3,可游离活动舌根:舌的后1/3,(一)舌的形态,舌根,界沟,会厌,舌尖,舌体,28,舌盲孔,舌盲孔:胚胎时期甲状舌管的遗迹,(二)舌粘膜,舌乳头即舌体背面粘膜淡红色,表面可见许多小突起,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舌扁桃体,舌根,界沟,会厌,叶状乳头,舌尖,菌状乳头,丝状乳头,舌体,轮廓乳头,舌扁桃体,舌盲孔,29,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舌系带,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襞 舌下腺小管开口,舌系带,舌下襞,舌下阜,舌尖,下颌下腺管,舌下腺,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腺小管开口,30,(三)舌肌,舌内肌:纵肌、横肌和垂直肌,收缩时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 颏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31,六、唾液腺,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并向口腔内排泄唾液,含淀粉酶。唾液腺分大、小两类。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粘膜内,属粘液腺,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大唾液腺有3对,即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32,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一)腮腺,位置;耳廓的前下方分部:浅部、深部腮腺导管,副腮腺,副腮腺35%,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33,(二)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体内面导管开口于舌下阜,(三)舌下腺 位于舌下襞内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腮腺管,腮腺,舌下襞,舌下阜,舌下腺小管,下颌下腺管,舌下腺,下颌下腺,34,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35,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上端起于颅底,下端到第颈椎下缘,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有通向鼻腔、口腔和喉腔的开口后壁:平坦,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上6个颈椎体前面的椎前筋膜两侧壁: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等比邻,颅底,第颈椎,36,以颚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咽的分部,37,(一)鼻咽,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38,(二)、口咽,介于颚帆游离缘至会厌上缘平面之间,经咽峡与口腔相通。,39,40,临床上把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I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II度:超过咽腭弓III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扁桃体肿大,41,梨状隐窝,(三)喉咽,鼻咽,鼻中隔,下鼻甲,软腭,口咽,喉咽,梨状隐窝,腭垂,舌根,会厌,42,梨状隐窝脓肿,43,44,45,46,三、食管微细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层,47,胃,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位,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成人胃容量约1500ml。功能: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及内分泌功能,48,一、胃的形态和分部,胃的形态可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胃在完全空虚时略呈管状,高度充盈时可呈球囊形。,49,两口贲门(入口)幽门(出口)两缘胃小弯(上有角切迹)胃大弯两壁前壁和后壁,(有大网膜附着),胃分前、后壁,大、小弯,入、出口。,50,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贲门切迹 幽门 幽门括约肌,51,为4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管 幽门窦,52,二、胃的位置,、胃的位置受到体型、体位和充盈程度的影响、胃在中等充盈程度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的贲门和幽门的位置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位于第腰椎体右侧,53,4、毗邻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胃底 脾 膈,54,55,胃壁的结构,胃壁:由黏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1.黏膜层:胃空虚时可见许多纵行皱襞(1)上皮:为单层柱状,主要由黏液细胞组成,可分泌黏液保护胃黏膜(2)固有层:为结缔组织,内含大量胃腺。胃底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主要由三种细胞构成。主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主要分泌盐酸以及内因子。颈黏液细胞:分泌黏液,参与构成胃黏膜屏障。贲门腺及幽门腺:分泌黏液和溶菌酶等。(3)黏膜肌层,56,2.黏膜下层:为致密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可见成群的脂肪细胞。3.肌层: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3层平滑肌组成,环形肌在贲门和幽门处增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4.外膜:为浆膜。,57,胃溃疡,58,胃癌,59,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长5-7m。上起于幽门,下接盲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部分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小肠,60,十二指肠是小肠中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和最为固定的部分整体呈“”形包绕胰头,25cm长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部接受胃液、胰液和胆汁,十二指肠,61,(一)上部(5cm)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二)降部(78cm)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管和胆总管(肝胰壶腹)的共同开口十二指肠小乳头(副胰管的开口)(三)水平部(10cm)L3(四)升部(23cm)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62,上部,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降部,十二指肠下曲,环状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纵襞,水平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升部,幽门pylorus,63,空肠、回肠,上端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连接盲肠,5-7米。被小肠系膜悬系于腹后壁,又合称系膜小肠。空场和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近侧2/5称空肠,远侧3/5称回肠。,64,65,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1.5m,全程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份、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横结肠,空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回肠,阑尾,升结肠,盲肠,66,肛管,结肠和盲肠的三个特点:,67,是大肠的起始部,长约68cm,一、盲肠,结肠袋,回盲口,阑尾口,盲肠,回盲瓣,回肠,阑尾,阑尾系膜,68,回盲口 回盲瓣,二、阑尾,阑尾系膜: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结肠袋,回盲口,阑尾口,盲肠,回盲瓣,回肠,阑尾,阑尾系膜,69,阑尾口,阑尾瓣,位于盲肠后内侧壁,阑尾位置:盲肠后位、盲肠下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盆位,70,右髂前上棘,脐,71,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体表投影,由于阑尾的位置常有变化,所以当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分重要,而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的压痛点更有诊断意义。,三、结肠,结肠 整体呈“M”形。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结肠的直径自起端6cm,逐渐递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这是结肠腔最狭窄的部位,,72,(一)升结肠 结肠右曲(或称肝曲)(二)横结肠 结肠左曲(或称脾曲)(三)降结肠(四)乙状结肠,膈,肝右叶,胆囊,十二脂肠,结肠右曲,升结肠,回肠,盲肠,阑尾,直肠,肝左叶,脾,胰,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膀胱,横结肠,小肠系膜根,73,结肠癌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74,直肠横襞(Houston瓣)有三个,其中直肠中襞位于右前距肛门7cm处,可阻挡粪便下移,是直肠镜检的定位标志。,直肠,介于乙状结肠和肛管之间矢状位有两个生理性弯曲 形态,75,肛管,在盆膈平面接直肠,终于肛门,约3-4cm 被肛门括约肌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肛门直肠环,76,肛柱 肛瓣 肛窦 肛直肠线 齿状线(或肛皮线)肛梳(或称痔环)白线(或称Hilton线)肛门,77,肛门内括约肌:由肠壁环形肌形增厚形成的平滑肌管,可协助排便,但无括约肛门的作用。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受意识控制,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包括皮下部、浅部、深部。,78,肛柱anal columns,肛瓣anal valves,肛窦anal sinuses,肛梳anal pecten,齿状线dentate line,白线white line,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直肠线,浅部,深部,皮下部,79,肛管齿状线上、下部的比较,内痔齿状线以上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混合痔跨越于齿状线 上、下相连的,80,问题,1.咽可分为哪三部分?2.简述食管的三个狭窄?3.胃可分为哪四部分?4.小肠包括哪些?5.十二指肠的分部?,81,6.大肠的分部?7.盲肠及结肠的特征性结构?8.麦氏点9.结肠分为哪几部分?10.回盲瓣,问题,82,第二节 消化腺,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血供丰富,质地柔软脆弱,功能复杂,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肝liver,83,肝的功能,1.营养物质的加工、处理、合成、分解、转化、运输等。2.分泌胆汁3.解毒功能4.造血功能,84,一、肝的形态,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膈面,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下腔静脉,肝左叶,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胆囊,肝右叶,裸区,85,前缘 胆囊切迹 肝圆韧带切迹(脐切迹),脏面,肝门(第一肝门)肝蒂,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肝蒂中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肝左、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居后,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第2肝门),86,二、肝的位置和毗邻,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成人只在剑突下35cm处可触及肝。当腹上区和右季肋区遭到暴力冲击或肋骨骨折时,肝可能被损伤而破裂。,87,肝的细微结构,1.肝小叶 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组成。2.门管区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通过,88,肝的血液循环,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89,四、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90,胆囊 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性器官,容量为40-60ML 分部:底 体 颈 管4部,胆囊底,胆囊体,胆囊管,胆囊颈,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胰管,肝胰壶腹,91,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胆囊炎时此处有明显压痛,92,胆囊三角(Calot 三角),胆囊手术中如何寻找胆囊A?,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内有胆囊动脉通过。,93,胆总管,胆总管行向下与胰管合为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由肝总管与胆囊管锐角汇合而成。,94,控制胆汁及胰液的排出,同时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Oddi括约肌:,95,胆汁的分泌,非进食状态下,进食后,96,肝癌,肝硬化,97,胰的位置,胰,人体第二大消化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胰腺是位于腹后壁的狭长腺体,平对第1-2 腰椎体,98,胰的分部:四部,99,第四节 腹 膜,100,腹膜:被覆于腹腔和盆腔内面及其脏器表面的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1壁腹膜(腹膜壁层)。2脏腹膜(腹膜脏层)。3腹膜腔。男性为完全闭锁的盲囊;女性因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腹膜腔可间接地通于体外。正常人的腹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可湿润脏器表面,从而减少脏器间的磨擦。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防御等功能。,101,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一)腹膜内位器官 表面几乎都被腹膜所覆盖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二)腹膜间位器官 表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充盈的膀胱和直肠上段。(三)腹膜外位器官 仅一面被腹膜覆盖 肾、肾上腺、输尿管、空虚的膀胱、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直肠中、下段及胰。,腹膜内位器官,腹膜壁层,腹膜脏层,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102,三、腹膜形成的结构,(一)网膜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l小网膜,肝左叶,肝胃韧带,膈,胃,脾,十二指肠,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右叶,胆囊,肝圆韧带,大网膜,胃结肠韧带,横结肠,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 右前:胆总管 左前:肝固有动脉 后:肝门静脉,2大网膜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最大的腹膜皱襞,呈由四层腹膜构成。被覆胃前、后壁的腹膜自胃大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下降,形成大网膜的前二层,约至骨盆缘再返折向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二层,向上包绕横结肠,并接续横结肠系膜和腹后壁的腹膜。大网膜四层常合为一层,其内含有丰富血管和脂肪。,103,系膜 是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在两层系膜间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104,腹膜陷凹(1)男性的腹膜在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直肠膀胱陷凹,(2)女性的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穹后部相邻,距肛门约5.5cm。(3)膀胱与子宫之间形成一浅窝,称为膀胱子宫陷凹。(4)腹膜腔的渗出液或脓液,常因重力作用聚集于各陷凹中。故临床上可经直肠前壁或阴道穹后部处作穿刺或切开引流。,105,小 结,消化管,消化腺:,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管,肝、胰、唾液腺,作用:1.消化吸收;2.排泄废物;3.内分泌。,消化系统,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