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式上课内容 穴位汇编课件.ppt
董式上课内容-穴位,针法特色,倒马针法:是董氏所创又一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具体操作:先在某一穴位施针;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号称740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手 指 部 位一 一 部 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穴位简介,一一部位总计52个穴点1 阴掌五线 2 阳掌三线,一一部位,四面分点(1)一穴(二分点法):在两指纹间仅有一穴者,概以中点(即1/2处)取穴。(2)二穴(三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二穴,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3处取穴。(3)三穴(四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三穴,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4处取穴。(4)五穴(六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五穴,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6处取穴。,木穴(感冒穴),位置&取穴掌面食指之尺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D线)上,以两指节尖距离之1/3处各 取一穴 针深两分至三分主治肝火旺、脾气燥特效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感冒鼻涕多(对侧)手皮发硬皱裂、手汗(患侧),木穴,还巢穴,位置&取穴无名指中节外侧(尺侧)正中央 针深两分至三分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 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 多、阴门发肿、安胎*忌双手同时取穴配伍妇科穴,左右交替运用,治不孕症极佳(与三焦经有关,理三焦、疏肝胆),还巢穴,还巢穴,火膝穴,取穴: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主治:膝痛,风湿性心脏病说明及发挥:(1)本穴在小肠经上,即少泽穴后一分。小肠井穴附近,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具开窍作用,可用于治疗神志方面疾病,如生气所致疼痛和精神病。(2)可治疗手太阳经走向的疼痛,火膝穴,火膝穴,指肾穴,位置&取穴无名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外开二分 之一中点一穴,其上三分一穴,其 下三分一穴,共计三穴(尺侧)针深一分至二分主治口干、肾亏、心脏衰弱、背痛治背痛三针同下,指肾穴,木火穴,位置&取穴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 皮下针尖向小指方向横刺主治半身不遂(有强心活血作用,治疗中风后 遗症对其他各针有加强作用)单用治疗中风后下肢无力颇具疗效,木火穴,妇科穴,位置&取穴大指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尺 侧),以两指节尖距离之1/3处各取 一穴,共计二穴 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倒马针)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久 年不孕、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妇科穴,手 掌 部 位二 二 部 位,重子穴 重仙穴,重子穴:手心向上,大指掌骨与 食指掌骨之 间,虎口下约一寸 针深一寸 主治:背痛、肺炎(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好)重仙穴:手心向上,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二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针深一寸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膝盖痛、落枕(配伍承浆穴更佳),重子穴 重仙穴,重子穴,重仙穴,大白穴,位置&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 握拳),当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穴 三间 针深五分至一寸、三棱针刺*孕妇禁针主治小儿气喘、高烧不退(特效)、急性肺炎、肺机能不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灵骨穴,位置&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 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 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 针一寸五分至二寸、针深可透重仙穴*孕妇禁针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肩痛、背痛;半 面神经麻痺、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 脉不调、经闭、经痛、难产;耳鸣、耳聋、偏头痛、肠痛、头昏脑 胀与大白穴成倒马针,配合应用效果极佳-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脚举无力、小便频数、小便痛,大白穴 灵骨穴,大白穴,灵骨穴,腕顺穴,腕顺一穴:小指掌骨外侧(尺侧)距腕横纹2.5寸腕顺二穴:小指掌骨外侧(尺侧)距腕横纹 1.5寸 针一寸至一寸半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疲劳、肾 脏炎、四肢骨肿、腰痛、背痛、牙痛、耳 鸣、重听、腿痛原以一次用一穴为宜,但临床上两穴并用亦可不宜俩手同时取,腕顺一穴 腕顺二寸,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前 臂 部 位三 三 部 位,前 臂 部 位,三三部位,1肠门穴取穴:手抚胸取穴,掌侧,在尺骨之内侧与筋腱之间,距腕豆骨三寸处手术:针深三至五分主治(1)肠炎(2)头昏眼花说明及发挥:主治肠系疾病,在腹痛里急后重或急欲如厕之际用手按压可缓解便意,三三部位,2 肝门穴取穴:手抚胸取穴,在尺骨之内侧中部,距腕豆骨六寸处手术:针三分至五分,针下后可止肝痛,针右旋可解胸闷,针左旋可止肠痛主治:急性肝炎说明及发挥:针左手为主,对急性肝炎有特效,合并肠炎者加肠门,成到倒马针,疗效甚佳;配三黄(天黄、地黄、其黄)治疗慢性肝炎亦有特效,可治理B型肝炎。,三三部位,3 心门穴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肉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处手术:针深止五分,禁双手用穴主治:(1)心脏炎,心跳胸闷(2)呕吐,干霍乱说明及发挥:本穴在小肠经上,小肠合穴附近,治疗心脏病有特效,亦治大腿内侧痛,坐骨神经痛,尾骶骨痛以及内侧膝盖痛。,手五金穴 手千金穴,手五金穴:手抚胸取穴,手背侧,当尺骨与桡骨之间,(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距腕横纹 六寸五分 针深三分至五分手千金穴:手抚胸取穴,当尺骨与桡骨之间,距腕横纹 八寸 针深五分至八分主治坐骨神经痛、腹痛、小腿发胀、脚痛、脚麻两穴同时运用,但忌双手取穴,上 臂 部 位四 四 部 位,分金穴,位置&取穴后臂肱骨之前侧,距肘窝横纹 一寸五分 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感冒、鼻炎、喉炎之特效针,分金穴,分金穴,富顶穴 后枝穴,富顶穴:手臂下垂,后臂肱骨之后侧,距肘横纹七寸(三焦经: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针深三分至五分 主治疲劳、血压高、头晕、头痛后枝穴:手臂下垂,后臂肱骨之后侧,距肘横纹八寸(三焦经)针深三分至七分 主治血压高、头晕、头痛、皮肤病、血管硬化富顶穴、后枝穴两穴同时下针,可治颈项疼痛扭转不灵、面部麻痺,富顶穴 后枝穴,富顶穴,后枝穴,肩中穴,位置&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正中央向下二寸半 针深五分至一寸 主治膝盖痛(特效)、皮肤病(颈项部位特 效)、小儿麻痺、半身不遂、心跳、血管 硬化、鼻出血、肩痛对侧取穴,足 趾 部 位五 五 部 位,足 趾 部 位,海豹穴,位置&取穴大趾之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部(脚指甲后)针深一分至三分主治眼角痛、疝气、大指及食指痛、妇科阴道炎 对侧取穴-右痛左取,海豹穴,海豹穴,木妇穴,位置&取穴足背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针深二分至四分,贴趾骨下针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木妇穴,木妇穴,六六部位足背穴位,六六部位,1 火主穴取穴:第一趾骨与第二趾骨连接处之前的凹陷处手术:针深五分至寸半,禁灸,孕妇禁针主治:(1)难产,子宫炎,子宫瘤(2)心脏麻痹,心脏病引起之头痛(3)肝病,胃病(4)喉痛说明及发挥:本穴治疗心脏有关之疾病;太冲所治之病本穴效果更佳,六六部,2 门金穴取穴:第二趾骨与第三趾骨连接处之前的凹陷处手术:针深一寸至寸半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说明及发挥:本穴为肠胃炎的特效穴,配合内庭效果更佳;本穴治疗太阳穴之偏头痛,鼻塞,痛经效果亦佳;亦可治疗腹胀,配合内庭治疗腹痛。,木留穴 取穴:当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叉口下缘陷中处取之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主治:白血球症、脾肿大、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半身麻痹水曲穴 取穴:当第四、五跖骨之间叉口下缘处取之,下三 分为胆经地五会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主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坐骨神 经痛,六六部,火主穴门金穴木留穴水曲穴,小 腿 部 位七 七 部 位,三重穴-脾,一重穴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二重穴一重穴上二寸 三重穴二重穴上二寸 针刺一寸至二寸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 桃腺炎、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痺)、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三重倒马应用,可加强主治疗效 此组穴可驱风化痰、活络脑脉治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脑性麻痺、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睡中咬牙、肩臂手腕痛;三穴同用尚可用脾发炎,脾肿大,脾硬化。乳发炎,乳痈,乳房小叶增生。本组穴对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及脑性麻痹有特效。对头面痛亦有特效,三重穴,二重穴,一重穴,三重穴,正筋穴 正宗穴,正筋穴: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昆仑与太溪中间之大筋上)正宗穴:正筋穴上二寸处 针深五分至八分针透过筋效力尤佳,两穴相配用针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强痛、颈项 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闪腰加疝气重者,委中放血后加针正筋,正宗,能助其速愈。本组穴治疗脑震荡有效。,正士穴 搏球穴,正士穴:正宗穴上二寸处 针深五分至一寸 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说明:本穴与搏球穴倒马治疗背痛极有效。本穴与正筋正宗并用成大倒马治疗颈腰脊椎痛有奇效搏球穴:正士穴上二寸五分处 针深一寸至二寸主治腿转筋、霍乱、腰酸背痛、鼻出血说明:与四花中配合治疗霍乱,腿转筋。与正士倒马治疗背痛(特别是膏肓穴附近痛)及腰痛;与承山穴倒马应用,治疗腿抽筋特佳,位置:天皇穴: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下一寸,针与脚成四十五度扎人,针深五分至一寸 人皇穴:内踝骨尖直上三寸五分,三阴交(内踝直上3寸,胫 骨内侧面后缘)直上五分处,针深一寸至 一寸八分 地皇穴:人皇穴直上四寸主治:淋病、阳萎、遗精、滑精、小便出血(血尿)、膀胱炎、肾盂炎、肾萎缩肾功能代谢(洗肾)、腰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痛风、糖尿病、肾亏之腰痛、背痛、眼球歪斜、散光、妇女美容要穴,下三皇(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肾,肾关穴,天皇副穴又称(肾关穴):阴陵泉下二寸半(天皇穴下一寸半)针深一寸至二寸主治:胃酸过多、倒食证(反胃)。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肩臂痛,人皇穴,天皇穴,天皇副穴,地皇穴,下三皇穴,大 腿 部 位八 八 部 位,大 腿 部 位,上三黄(明黄、天黄、其黄简称上三黄)-肝明黄穴:大腿内侧面之正中央处天黄穴:明黄穴直上三寸其黄穴:明黄穴直下三寸注:上三黄以明黄穴为取穴标记 针深三分至五分主治:肝癌、肝硬化、各种肝炎、肝机能异常、肝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胀气;脊椎长软骨压迫神经、椎间盘突出症(特效)、脊椎骨膜炎(骨刺);中风半身不遂,再生不良性贫血、癫痫(特效)、手足舞蹈、昏迷咽语、高低血压。,上三黄,通关穴 通山穴 通天穴,关山天(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三者简称关山天)-心通关穴:在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膝盖横纹(膝盖上缘)上五寸 针深三分至五分通山穴:在通关穴直上二寸 针深五分至八分 通天穴:在通关穴直上四寸 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心脏病、心包络(心口)痛、心两侧痛、风湿性心脏病;头晕、眼花、脑贫血;胃病、神经性呕吐,姙娠呕吐(特效),说明:以上三穴为治疗心脏病及血液循环要穴;三穴亦可治疗下肢浮肿,通天单用治疗膝盖痛;三穴治疗胃病效果亦佳。注意:拇次指张开为七寸,通关穴 通山穴 通天穴,驷马中穴 驷马上穴 驷马下穴-肺,驷马中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 驷马上穴: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驷马下穴: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 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驷马上中下三穴位于膝盖骨外上缘之延伸线上,驷马中穴,应于胆经风市穴向前(向阳明经)横开三寸半之 穴点为宜。,驷马中穴 驷马上穴 驷马下穴,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乳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治下肢扭伤 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单足取上、中、下三穴,其余各症两脚六针同时取之。驷马三穴为治疗肺脏病候群之特效要穴,治疗鼻炎、牛皮 癣、青春痘均有特效,对于各类皮肤病效果亦佳。另外治疗结膜炎。甲状腺肿亦有卓效。耳病(耳鸣、重听)亦有卓效。,九九部位,耳环穴取穴:耳垂表面之中央点手术:毫针由外向面部斜刺一分至一分半主治:解酒,止呕吐说明及发挥:耳环穴于耳针眼点相符;治疗酒醉配合素髎效果更加。,十十部位,镇静穴取穴:两眉头之间正中之上三分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由上往下穿行主治:神经错乱,四肢发抖,两腿酸软,四肢神经麻痹,失眠,小儿惊梦说明及发挥:本穴需与正会配合才有疗效;本穴还可点刺出血。,十十部位,马金水穴(颧髎)取穴:外眼角之下至颧骨下缘凹陷处手术:针深一分至三分主治:肾结石,闪腰,疝气,肾炎,鼻炎马快水穴取穴:马金水穴直下四分,与鼻下缘齐处手术:针深一分至三分主治:膀胱结石,膀胱炎,小便频数,腰脊椎骨痛,鼻炎说明及发挥:本穴与马金水倒马并用,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效果甚佳。,十十部位,水通穴取穴:嘴角直下四分处手术:针由内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主治:风湿病,肾虚引起之疲劳,头晕,眼花,腰痛,肾亏,闪腰水金穴取穴: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手术:针由内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主治:同水金穴说明及发挥:本组穴位通气作用极强,对咳嗽,气喘,打呃,腹胀呕吐等有特效;另本组穴又有补虚作用,可治疗肾亏所致各病;出现二穴主治各症时,二穴附近常出现乌青,就乌青之处下针,效果奇佳。,五岭穴,位置&取穴包括五道穴线,第一行为脊椎线,自第二椎起,每下一椎一穴,计有十穴。第二行自第二椎旁开三寸起下一椎一穴,计有八穴,第三行自第二椎旁开六寸起每下一椎一穴,计有七穴,上述各穴除第一行位于脊椎只有一条外,第二三行左右对称排列,因此总计有 四十穴 五岭穴因针刺穴位成五行排列,且位于身体较高之背脊部位,故称五岭穴五;岭穴之第一行与督脉重复,第二行与膀胱经重复,因系以点刺治疗,作用与督脉及膀胱经有出入,因此另立穴名。,五岭穴,为了便于应用,可以如下之方法记忆:“二椎直下连十穴,二椎旁三连八穴,二椎旁六连七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 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痹、半身不遂,霍乱、呕吐及各种痧症、血管硬化之腰痛,急性胃痛。,双凤穴,取穴:从大椎骨以下第2与第3脊椎骨间,向左右横开一寸五分之火风穴起,每下一寸一穴,其顺序为火主、火 妙、火巢、火重、火花、火密七穴”(右左共十四穴)(主妙巢重花密)主治:手痛脚痛、手麻脚麻、手足血管硬化手术:三棱针,双凤穴点刺时以患侧为主,左病针左穴,右病针右穴,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