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 氮素课件.ppt
2023/1/16,1,第二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第一节 氮的营养作用,一、含量和分布:,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种类:大豆 玉米小麦水稻器官:子粒叶片茎秆苞叶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2023/1/16,2,二、作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A.蛋白质的重要组分(蛋白质中平均含氮16%-18%);B.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C.叶绿素的组分元素;,2023/1/16,3,D.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E.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素也都含有氮。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 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种植作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期望从中获得各种植物蛋白,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2023/1/16,4,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与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三、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2023/1/16,5,NO3-N的吸收:逆电化学势梯度的主动吸收;介质pH显著影响植物对NO3-N的吸收。pH值升高,NO3-N的吸收减少;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在根系中同化为氨基酸、蛋白质,也可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硝酸根在液泡中积累对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23/1/16,6,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NO3-N的同化,NO2-,NO3_,NH3,2023/1/16,7,NH4+-N的吸收,NH4+的吸收与H+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严格的等摩尔关系(K.Mengel et al,1978)。,水稻幼苗对NH4+的吸收与H+释放的关系,158184174145,149183166145,2023/1/16,8,质膜上NH4+脱质子化作用示意图,外界溶液,NH3,质膜,细胞质,NH4+,H+,2023/1/16,9,酮戊二酸,氨,谷氨酸,各种新的氨基酸,酮酸,酰胺,氨,还原性胺化作用,转氨基作用,NH4-N的同化,2023/1/16,10,NO3-N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NH4+-N是阳离子,为还原态的氮源。,四、NO3-N和 NH4+-N 营养作用的比较,不能简单的判定那种形态好或是不好,因为肥效高低与各种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有关。,2023/1/16,11,A:作物种类 水稻是典型的喜NH4+-N作物。(水稻幼苗根内缺少硝酸还原酶;NO3-N在水田中易流失,并发生反硝化作用。)烟草是典型的喜NO3-N作物。B:环境反应(pH)从生理角度看,NH4+-N和NO3-N都是良好的氮源,但在不同pH条件下,作物对NH4+-N和NO3-N的吸收量有明显的差异。,2023/1/16,12,2023/1/16,13,作物缺氮的外部特征 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过程迟缓.苗期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杆细长;双子叶则表现为分枝少。若继续缺氮,禾本科作物表现为穗小粒瘪早衰。氮素是可以再利用的元素,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是下部叶片首先失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五、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作物缺氮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产品品质也下降。,2023/1/16,14,缺氮,缺氮,2023/1/16,15,缺氮,缺氮,缺氮,2023/1/16,16,缺氮,缺氮,缺氮,2023/1/16,17,缺氮,缺氮,缺氮,缺氮,2023/1/16,18,缺氮,缺氮,缺氮,2023/1/16,19,缺氮,缺氮,缺氮,2023/1/16,20,作物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二)氮素过多的危害,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蔬菜硝酸盐超标,2023/1/16,21,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的食用卫生分级,FAO/WHO日允许摄入量NO3-:3.6mg/kg 体重;NO2-:0.13 mg/kg 体重,2023/1/16,22,蔬菜硝酸盐国标(2001.10.1执行)叶菜类 3000 mg kg-1 根菜类 1200 mg kg-1 瓜果类 600 mg kg-1 NO2 4 mg/kg,2023/1/16,23,六、土壤和作物体内氮的丰缺指标,2023/1/16,24,第二节:氮肥种类、性质与施用一、铵(氨)态氮肥(NH4+N、NH3)1、铵(氨)态氮肥的共性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黏土矿物晶层;在旱地,容易被氧化为硝酸盐;在碱性环境中,氨容易挥发损失;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抑制作用。,2023/1/16,25,2、铵(氨)态氮肥品种及特性(1)液氨(NH3,又称无水氨)理化性质 氨气液化的产物,含N8283%,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密度0.617,沸点33.33,系有压液体。在土壤中的转化 NH3在常压下气化、扩散,施肥点附近pH急剧上升,而后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NH4OH,随后pH 逐步恢复到原来状态。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只能用做基肥;必须使用专用的施肥机械操作,要求土地面积较大且平整。,2023/1/16,26,氨水(NH3 nH2O)理化性质 氨的水溶液,含N15%,碱性,pH10,系无压液体;易挥发,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在土壤中的转化 NH3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也可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NH4OH,随土壤溶液迁移;对pH 影响不大。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可做基肥与追肥;必须掌握“一不离土、二不离水”的原则,以提高肥效。,2023/1/16,27,(3)碳酸氢铵(NH4HCO3)理化性质 氨与CO2反应后的结晶体,含N17%,易挥发,水溶性,水溶液pH8.28.4。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对养分保存有利;由于该肥料不含副成分,长期施用对土壤性质无不良影响,对土壤pH 影响也不大。施用 适用于各种作物与土壤,可做基肥与追肥;施肥时必须注意防止养分挥发。,2023/1/16,28,(4)硫酸铵(NH4)2SO4理化性质 氨与H2SO4反应后的结晶体,含N2021%,同时含有24%的S;易溶于水,不吸潮、不结块、不挥发、不分解,理化性质良好。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SO4=残留在土壤中,长期单一在酸性土壤上施用会引起土壤进一步酸化和土壤板结,为生理酸性肥料;在碱性土壤表面上施用,会发生氨的挥发;在水田施用,其中的SO4=会被还原为H2S,毒害根系。施用 适用于除水田以外的各种土壤与作物,可做基肥、追肥与种肥。,2023/1/16,29,(5)氯化铵(NH4Cl)理化性质 氨与HCl反应后的结晶体,通常由碳铵与氯化钠经复分解反应制得,含N2325%;易溶于水,不挥发、不分解,易吸潮结块,理化性质一般。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Cl残留在土壤中,长期单一在酸性土壤上施用会引起土壤进一步酸化和土壤板结,其速度与强度大于硫铵,也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在碱性土壤上,氨挥发量小于硫铵;由于Cl的存在,铵离子硝化的强度减弱。施用 可做基肥与追肥。但由于其中含有高浓度的Cl,许多对氯敏感的经济作物(忌氯作物)则不宜使用,而对于水生作物、纤维类作物,氯化铵则是很好的氮肥;此外,在盐碱地上也应慎用。,2023/1/16,30,二、硝态氮肥(NO3N)1、硝态氮肥的共性(1)极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容易随水进入环境水体;(2)容易被作物吸收,过量吸收对作物无害;(3)对钙、镁、钾等养分的吸收无抑制作用;(4)在还原条件下,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被还原为气态NOX进入大气;(5)吸湿性大,易燃易爆。,2023/1/16,31,2、硝态氮肥品种及特性(1)硝酸钠(NaNO3)有天然矿产和人工制造两种。天然矿产以智利硝石为代表;人工制造的是硝酸生产的副产品。理化性质含N1516%,含Na26%;易溶于水,呈碱性。在土壤中的转化 Na与土壤胶体上的钙离子交换,使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碱性增强,属生理碱性肥料。施用 适宜做追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较好,不适宜在盐碱地和水田施用。对某些喜钠作物肥效较好,可增加产量并改善品质。,2023/1/16,32,(2)硝酸铵(NH4NO3)理化性质 含N3335%,易溶于水,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在土壤中的转化 兼具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的特性。施用 适宜做追肥,在干旱地区的粘质土壤上可做基肥。不能与新鲜的有机物料混用,以免反硝化脱氮。,2023/1/16,33,(3)改性硝酸铵:硝酸铵钙硝酸铵与碳酸钙的复合物 硫硝酸铵硫酸铵与硝酸铵的复合物,2023/1/16,34,三、酰胺态氮肥尿素(NH2)2CO理化性质 含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易溶于水,吸湿性较低,理化形状良好。在土壤中的转化 分子态尿素可被土壤胶体弱吸附,可能流失;尿素可逐步被土壤中的脲酶水解为碳酸铵,而后被作物吸收。施用 可做基肥、追肥与种肥,特别适宜做叶面追肥。对各种农作物均适宜。但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较多时,对作物有毒害作用。,2023/1/16,35,四、长(缓)效氮肥(1)尿素衍生物 脲甲醛(尿素+甲醛)含氮4042%,微生物分解 异丁叉二脲(尿素+异丁醛)含氮32%,化学水解 丁烯叉二脲(尿素+丁烯醛)含氮30%,化学水解 乙炔尿素(尿素+乙二醛)含氮39%,微生物分解,2023/1/16,36,(2)其他化合物 脲基脒(双氰胺+硫酸或磷酸)含氮28%,微生物分解 草酰胺 含N32%,微生物分解(3)包膜尿素 硫衣尿素 含N34%,微生物分解 塑料包膜尿素 石蜡包膜尿素,微生物分解(4)添加脲酶抑制剂的尿素,微生物分解,2023/1/16,37,第三节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一、氮肥的合理分配1、根据作物需氮特性分配(1)根据需氮量分配(2)根据需氮的形态分配(3)根据需氮时期分配(4)根据土壤供氮能力分配(5)根据环境条件分配,2023/1/16,38,二、提高氮肥施用技术 减少因氮肥损失引起的环境污染1、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2023/1/16,39,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的形态与途径NH3挥发:主要发生在pH7的土壤上,植物叶片上也有。NO3N淋洗: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旱地,尤其是轻质土壤上如砂土。反硝化脱氮(NOx):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条件下如水田。,2023/1/16,40,2、地壳中的氮素平衡,2023/1/16,41,3、氮肥施用技术(1)氮肥深施防挥发(2)适时适量淋洗少(3)氮、磷、钾配合肥效高(4)无机有机结合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