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诗经课件.ppt
诗经 鹿鸣之什,http:/海量文档免费下载,云库 专业PPT/商务演示设计制作,诗经小雅四牡,2023/1/16,2,【原文】,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驾彼四骆,载骤载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2023/1/16,3,【注释】,1.四牡:四匹公马。騑(fi)騑:马不停地走而显得疲劳。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2.周道:大路。倭迟(wiy):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3.靡:无。盬():止息。4.嘽(tn贪)嘽:喘息的样子。骆:黑鬃的白马。5.启处:启,小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跪着,臀部贴于足跟。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6.鵻(zhu):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7.苞:茂密。栩(x):柞树。8.将:奉养。9.杞:枸杞树。10.骎(qn)骎:形容马走得很快。11.谂(shn):想念。1、騑騑(音非):马行走不停貌。2、倭迟:迂回遥远貌。3、盬(音古):不坚固。4、嘽嘽(音摊):喘息貌。5、骆(音落):白毛黑鬣的马。6、启处:安居休息。7、鵻(音追):斑鸠,鹁鸠,鹁鸪。8、苞:草木丛生。9、栩:柞,栎。10、杞:杞柳。11、骤:马飞奔。12、駸駸(音侵):马速行貌。13、谂(音申):思念。,2023/1/16,4,译文,四匹马儿累断肠,道路迂回远又长。难道不想回家乡?王家差事多又忙,岂知我心多悲伤!四匹马儿累断肠,黑鬃白马喘得慌。难道不想回家乡?王家差事多又忙,没空休息扯闲汤。鹁鸪鸟儿翩然飞,上下翻飞任翱翔。集于丛生栎树上,王家差事忙不完,老父无瑕来奉养。鹁鸪鸟儿翩然飞,时飞时歇自由鸟。集于丛生杞树枝,王家差事没完了,老母无瑕来尽孝。驾着四匹白马跑,马不停蹄奔前方。难道不想回家乡?因此写下这首歌,深深怀念我亲娘。,2023/1/16,5,【赏析】,这是一首写某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的行役诗,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使臣出使他国,离乡背井,王事繁杂辛苦,心中思念父母,因而写下这首诗。全诗五章,首章和尾章采用了赋的形式,通过作者的视野所见,渐带出内心感受。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这是周王朝的小臣出使思归的诗。这个小臣被王朝的执政者驱使到遥远的地方去办事。他离乡背井,奔走各方,为王事忙个不停。他想到自己如此劳碌不能休息,想到家中年老的父母生活困苦无人赡养,不禁黯然神伤。,2023/1/16,6,【赏析】,诗以“岂不怀归”的设问句,表达了他对繁重的官差的无限怨恨。二、三、四章分别叙述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具体内涵和“我心伤悲”的原因。整首诗交互运用赋、兴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使我们看到了幅官员出使远方,风尘仆仆奔走路途的画面。以下各章内容都是对“伤悲”情绪的具体补充,全诗渗透着一种伤感色彩,这也是那个纷乱艰难时世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吧。“四马騑騑,周道倭迟”,马儿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曲折悠远,漫无尽头。风尘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马车跑得越快,离故乡和亲人就越远。他脑子里在想什么?,2023/1/16,7,【赏析】,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么?不,他只在想一件事:“归”。却又用“岂不怀归”那样吞吐含蓄的反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丰富细腻一言难尽的思想感情,非常耐人寻味。这“周道倭迟”,不也正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么?多少人南辕北辙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而有“怀归”之想,而“王事靡盬”无情地鞭笞着他们无奈地违心地前进着。除了陶渊明式人物能毅然“归去来兮”外,谁也免不了会有“心中伤悲”的阴影掠过啊!诗的抒情韵味相当悠长。,2023/1/16,8,【赏析】,全诗有三章写到马,因为马是载客的主体。有二章写到鵻,是行途所见。路上所见必不少,单单拈出鵻,自有一番良苦用心。鵻又称夫不。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诗人见孝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安居),更谈不上尽孝于父母,让孝鸟与客观上已成了不孝的人作对照,感喟良深。又鹁鸠非常逸豫闲暇,自由地飞上飞下,累了可以任意停歇,在柞树上行,在枸杞上也行,爱停哪里是哪里。可怜的四马呢?虽然是精心选拣出来毛色划一的华贵的骆马,但不得不终日拼命地跑,累了也得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还得跑。王家公事有规定期限,岂容半点差迟?在这里,鵻的闲又与马的累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而写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可见,诗中写马,写鵻,都非泛笔,而有很深的匠心在。,2023/1/16,9,【赏析】,四牡采用铺陈、重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先在第一、二、五节反复描述四匹雄性的黑鬃白马的马拉车在漫长迂回的道路上急速奔跑、累得骆马直喘气,来形容信差的工作繁忙紧急和挤不出时间来奉养父母的怨恨。接着,四次重复“王事靡盬”着重表达对没完没了的王爷公差的极度不满。这种公然报怨主子的语言,显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勇气。还有三次重复反问句“岂不怀归?”表达了对父母的无限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怀恋。同时又以旁衬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鹁鸪的自由飞翔来衬托主人公的不自由和无奈,描述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鸟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飞上飞下、飞飞停停,而主人公却有家归不得,有父母不能奉养、不能尽孝。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劳动人民的命运还不如小鸟,这种与父母生离而可能死别的悲剧,令人产生同情和共鸣。,2023/1/16,10,【赏析】,从谋篇布局来看,首章“我心伤悲”是定调,二章“启处”是安居乐业尽孝的基础,三、四章写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观念,次序不能移易。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来,以母概父。全诗层次井然。末章结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手法与小雅四月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相同。他长年累月地整天驾驭着马车,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没有时间回家省亲、伺候父母,不能尽孝,因而心中充满怨恨、感伤和无奈,反映出当时王公的仆役无暇奉养父母的工作生活状况和内心的痛苦。只好凭借作诗歌唱来思念母亲和舒泄愤懑。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抒情诗是“愉悦或痛苦的心情的自由流露,有了这种心情,就要把它歌唱出来,心里才舒服。,2023/1/16,11,【赏析】,尽管这首诗是发泄牢骚,不满“王事靡盬”之作,但也可被曲解成忠孝不能两全而勉力尽忠王事之作,所以统治者用此诗来慰劳使臣的风尘劳顿。左传襄公四年载穆叔云:“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毛序也说此诗“劳使臣之来也”。所以仪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中也歌此诗。在笺释上,最典型的是毛传和郑笺。毛传云:“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郑笺云:“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都将此诗的“怨”思化为“美”意,实有悖于原作的主旨.整首诗交互运用赋、兴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使我们看到了幅官员出使远方,风尘仆仆奔走路途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