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受迫对流换热ppt课件.ppt
Heat Transfer传热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6 单相对流换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Chapter6 The Heat Transfer of Single-phase Convection,1、式(1)与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式(2)有什么区别?(1)(2),Heat Transfer,(1)(2)式(1)中的h是未知量,而式(2)中的h是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给出,此外(2)中的 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Heat Transfer,2、由对流换热微分方程 知,该式中没有出现流速,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表面传热系数h与流体速度场无关。试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性?,Heat Transfer,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描述流动的能量微分方程中,对流项含有流体速度,即要获得流体的温度场,必须先获得其速度场,“流动与换热密不可分”。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必与流体速度场有关。,Heat Transfer,3、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是否适用于粘性很大的油和Pr数很小的液体金属?为什么?,Heat Transfer,解:对于粘度很大的油类,Re数很低,速度边界层厚度与x为同一数量级,因而动量微分方程中 与 为同一量级,不可忽略,且此时由于xx速度u和v为同一量级,y方向的动量微分方程不能忽略。对于液态金属,Pr很小,速度边界层厚度与温度边界层厚度相比,速度边界层厚度远远小于温度边界厚度,在边界层内,因而能量方程中 不可忽略。因此,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不适用于粘度大的油和Pr数很小的液态金属。,Heat Transfer,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学习对流换热的目的:会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h,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各类热力管道(热水及蒸汽管道等)、换热器,一、定性分析(基本概念)1.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1.流动进口段:从管口开始到流动状志定型之间的距离。此时:u=f(x,r)流动充分发展段:进口段后,流态定型,流动已得到充分发展。此时:r=0;u/x=0,但 u/y0。,Heat Transfer,充分发展段的流态判断:,2.对于换热状态 热进口段:与流动边界层相类似,自管口开始经一段距离后,热边界层闭合,换热状态达到定型的这段距离。热充分发展段:热进口段后,换热状态定型,已经得到充分发展,故称为。热充分发展段后,因流体不断换热,流体断面平均温度tf随x是不断变化的,但分析证明,无因次温度(tw-t)/(tw-tf)将保持不变,即:,由于无因次温度不随x发生变化,仅是r的函数,故对无因次温度求导后再令r=R,则上式显然应等于一常数。又据傅里叶定律:q=-(t/r)r=R及牛顿冷却公式:q=h(tw-tf),上式变为:,将上述无因次温度对r求导后且令r=R时有:,上式表明:常物性流体在热充分发展段换热系数h保持不变。这是热充分发展段的重要特性。,流动进口段与热进口段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这取决于Pr。(1)当 Pr1时,流动进口段比热进口段短。(2)当 Prl 时,情形正相反。(3)热进口段长度 L(紊流:L/d 10-45):层流:在常壁温条件下 L/d 0.05RePr;在常热流条件下 L/d 0.07RePr。(4)在Pr1情况下,当流动达到充分发展时,换热也进入热充分发展段。在进口处,边界层最薄,h x具有最高值,随后降低。在层流情况下,h x趋于不变值的距离较长。在紊流情况下,当边界层转变为紊流后,h x将有一些回升,并迅速趋于不变值。,Heat Transfer,2.热边界层与换热特征分析,(5)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薄,表面传热系数高。因此,注意在选择准则方程计算时要注意该方程适用的管长条件。,Heat Transfer,2.热边界层与换热特征分析,1.特征速度及定性温度 特征速度:计算Re数时用到的流速,一般多取截面平均流速。定性温度:计算物性的定性温度多为截面上流体的平均温度(或进出口截面平均温度)。在用实验方法测定了同一截面上的速度及温度分布后,采用下式确定该截面上流体的平均温度:,Heat Transfer,(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另外,不同断面具有不同的tf值,即tf随x变化,变化规律与边界条件有关。,2.热边界条件:均匀壁温(常壁温)与均匀热流(常热流)。,Heat Transfer,(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湍流:除液态金属外,两种条件的差别可不计。层流: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换热系数差别明显。】*,*利用以上两个式子沿管长积分,即可求得全管长流体的平均温度。,管内流体平均温度常热流边界条件:如图,此时:twtf 经分析:充分发展段后:tf呈线性规律变化 tw也呈线性规律变化 此时,管内流体的平均温度,其中:tf/、tf/分别为进出口断面流体的平均温度。为方便起见,一般仍将全管流体的平均温度记作tf。,(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管内流体平均温度常壁温边界条件:设进出口温差分别为t/、t/。经分析有:表明tf随x呈对数规律变化。,t/,a.若t/t/2,则:,b.若t/t/2,则:tf=twtm 其中:,(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管流平均温差,Heat Transfer,(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1)常热流边界条件:,(2)常壁温边界条件:,管流平均温度,Heat Transfer,(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1)常热流边界条件:,(2)常壁温边界条件:,称对数平均温差.,Heat Transfer,(三)物性场不均匀,1.对于液体:主要是粘性随温度而变化,t,流体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液体被加热时的表面传热系数高于液体被冷却时的值。,加热气体或冷却液体一般有:曲线1变成2边界层加厚h冷却气体或加热液体一般有:曲线1变成3边界层变薄h另外:t变化会引起、cp等变化h产生波动。,Heat Transfer,(四)管子的几何特征,1.管长 入口段的长短对管道表面传热系数产生影响。一些经验公式对管长范围有规定,引入管长修正系数修正管长对换热的影响。2.管径 在不改变流速和温度的条件下,采用小直径管能够提高表面传热系数。3.弯管 弯管形成二次流,有利于换热,但阻力损失同时增加。4.粗糙管 粗糙点能增强换热,但是阻力系数增加,泵的能耗增加。,(1)实用上使用最广的是迪图斯贝尔特公式:加热流体时:,冷却流体时:。式中:定性温度采用流体平均温度,特征长度为管内径。,Heat Transfer,二.管内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1.紊流换热,Heat Transfer,实验验证范围:此式适用于流体与壁面具有中等以下温差场合。,在有换热条件下,截面上的温度并不均匀,导致速度分布发生畸变。一般在关联式中引进乘数 来考虑不均匀物性场对换热的影响温差修正 当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温差较大时,因管截面上流体温度变化比较大,流体的物性受温度的影响会发生改变,尤其是流体黏性随温度的变化导致管截面上流体速度的分布也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流体与管壁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交换。,Heat Transfer,因此,在大温差情况下计算换热时准则式右边要乘以物性修正项。,(2)采用齐德泰特公式:,Heat Transfer,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按壁温 确定),管内径为特征长度。,实验验证范围为:,(3)采用米海耶夫公式:,Heat Transfer,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管内径为特征长度。,实验验证范围为:,Heat Transfer,(4)采用格尼林斯基公式:,对液体,对气体,Heat Transfer,l为管长;f为管内湍流流动的达尔西阻力系数:,范围为:,(4)采用格尼林斯基公式:,Heat Transfer,公式用于气体或液体时,表达式可进一步简化如下:,对气体:,范围为:,(4)采用格尼林斯基公式:,Heat Transfer,对液体:,范围为:,(4)采用格尼林斯基公式:,上述准则方程的应用范围可进一步扩大。(1)非圆形截面槽道 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度应用到上述准则方程中去。式中:为槽道的流动截面积;P 为湿周长(流体润湿的流道周边)。,Heat Transfer,Heat Transfer,(2)入口段 当管子的长径比l/d60时,属于短管内流动换热,进口段的影响不能忽视。此时亦应在按照长管计算出结果的基础上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入口段的传热系数较高。有以下入口效应修正系数:,Heat Transfer,对于液体:,对于气体:,弯曲管道流动情况示意图,(3)螺旋管弯曲的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在弯曲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形成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二次流动,从而加强流体的扰动,带来换热的增强。螺线管强化了换热。对此有螺线管修正系数:,Heat Transfer,注意:A.以上所有方程仅适用于 的气体或液体。B.对 数很小的液态金属,换热规律完全不同。C.推荐光滑圆管内充分发展湍流换热的准则式:,Heat Transfer,a.均匀热流边界:,实验验证范围:,Heat Transfer,特征长度为内径,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b.均匀壁温边界:,实验验证范围:,2.管内层流换热关联式,Heat Transfer,实际工程换热设备中,层流时的换热常常处于入口段的范围。可采用下列齐德泰特公式:,定性温度为全管长流体平均温度,管内径为特征长度,管子处于均匀壁温。,实验验证范围为:,思考题,1、一般情况下粘度大的流体其Pr数也较大。由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Nu=CRemPrn可知(m0,n0),Pr数越大,Nu数也越大,从而h也越大。即粘度大的流体其表面传热系数也越高。这与经验得出的结论相反,为什么?,Heat Transfer,Heat Transfer,解:粘度越高时,Pr数越大,但Re数越小。由一般情况下,对流换热mn,即n-m0,所以粘度增加时,Nu数减少,即h减小。,2、在流体的物性和流道截面的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管和椭圆管内单相流体的受迫紊流换热,何者换热系数大?为什么?答:椭圆管的换热系数大。对于周长相同的圆和椭圆,其中椭圆的面积小于圆的面积,而 de=4f/U,则 de(椭圆)d(圆)。,Heat Transfer,h,Heat Transfer,3、在一冷凝器中,冷却水以1m/s的流速流过内径为10mm、长度为3m的铜管,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65,试计算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解:,由于管子细长,l/d较大,可以忽略进口段的影响。冷却水的平均温度为:,从附录中水的物性表中可查得.,Heat Transfer,f=0.635W/m.k,vf=0.659x10-6m2/s,Pr=4.31,管内雷诺数为,管内流动为旺盛紊流。,Heat Transfer,4、已知: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入口体积流量为,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0。求:管子多长才能使空气加热到115。,Heat Transfer,Heat Transfer,3.过渡流换热,教材推荐的关联式6-6包括了过渡流换热。,Heat Transfer,4.粗糙管壁换热,前面讲过,以上准则关联式均只适合光滑管。实际换热计算中还须考虑粗糙度的影响。,(1)管内流动摩擦系数与压降的关系(达西-威斯巴哈公式):,=,(2)粗糙管壁换热准则关联式:,紊流可采用:,层流:,Heat Transfer,本节小结:,一、基本概念与一般分析(一)管流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二)管流平均温度换热平均温差(三)物性场不均匀(四)管子的几何特征二.管内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1.紊流换热2.管内层流换热关联式3.过渡流换热4.粗糙管壁换热,Thank You!,感谢所有资料原始持有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