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ppt课件.ppt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燃烧与灭火,到化学实验室去,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化石燃料的利用,2,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1)概念: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3,2.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就可达到灭火目的。3.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爆炸(1)发生的条件。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热量来不及散失;达到爆炸极限。,4,(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5,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三大化石燃料(1)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混合物。(2)特点: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燃烧后都能提供能量。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热污染、大气污染。(2)解决方法:开发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6,3.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7,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循环(1)产生的途径:人、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2)消耗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1)实验室制法。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8,发生收集装置(如图)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9,(2)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3)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CO2+H2O=H2CO3与氢氧化钙反应:Ca(OH)2+CO2=CaCO3+H2O(鉴别二氧化碳的反应),10,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作制冷剂;人工降雨;作气体肥料等。,11,(2)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a.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12,【专题1】燃料与燃烧,13,有关燃料与燃烧的知识点是中考必考点,主要考查燃烧条件、燃料安全、造成的污染以及认识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如何节能进行低碳生活等内容。,14,(2011江西中考改编)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5,【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16,【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向烧红的煤上喷洒少量水,燃烧的火焰会急剧变大,这主要是发生了反应C+H2O CO+H2,生成了极易燃烧的CO和H2。由此进行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煤属于固体燃料,通过和水的反应,可转化为气体燃料;烧红的煤的温度一定达到了CO或H2的着火点;煤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17,【解析】(1)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磷燃烧产生白烟易造成空气污染,改进后的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可减少空气污染;(3)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正确答案】【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或环保等)擦干(2)氧气(或空气)【综合应用】,18,【专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答案:能和水反应 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CaCO3+2HCl=CaCl2+CO2+H2O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表明CO2已集满,19,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是中考常考点,考查方式主要有制取气体装置、仪器、药品的选择、性质的验证等,考查的主要题型是内容较多的实验探究题。,20,(2011烟台中考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21,(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2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23,【解析】(1)知道常见仪器的名称,a为长颈漏斗,b为锥形瓶;(2)明确气体制取装置A、B的适用范围,B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3)明确C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质;(4)明确当打开K1、关闭K2时,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5)明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6)知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4,【正确答案】(1)长颈漏斗 锥形瓶(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3)b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试液,25,【专题1】燃料与燃烧1.(2011重庆中考)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26,【解析】选B。A、C、D均采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将蜡烛熄灭;B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将蜡烛熄灭。,27,2.(2011眉山中考)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某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退到卫生间暂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封闭房门跳楼A.B.C.D.,28,【解析】选A。由于楼内可燃物燃烧生成有毒气体的温度高、密度小,处于较高的位置,且部分易溶于水,故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从低处逃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封闭房门可防止氧气进入,跳楼会造成更大的伤害。,29,3.(2011百色中考)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 B.N点C.P点 D.M点,30,【解析】选A。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P点温度在着火点以下,故P点该物质不燃烧;温度越高,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Q点该物质燃烧得最旺,选A。,31,4.(2011哈尔滨中考)下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32,(1)在点燃的条件下,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3,【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B图示表示的是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C图示表示的是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则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该反应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答案:(1)(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2)CH4+2O2 CO2+2H2O,34,5.(2011泉州中考改编)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丙烯菊酯(化学式: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1)丙烯菊酯由_元素组成。(2)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_,蚊香才能燃烧。(3)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_有密切的联系。,35,(4)蚊香在使用过程中(如图所示),适时熄灭蚊香是节约和安全的需要,请说出熄灭蚊香的一种方法:_。,36,【解析】根据丙烯菊酯的化学式C19H26O3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蚊香才能燃烧;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熄灭蚊香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接近蚊香的着火处掐断。答案:(1)碳、氢、氧(或三种)(2)着火点(蚊香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3)不断运动(答案合理即可)(4)在接近蚊香的着火处掐断(或隔绝空气),37,【专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6.(2011綦江中考)O2和CO2是动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能供动植物呼吸B.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都难溶解于水D.都是空气中的成分【解析】选D。二氧化碳不能供动植物呼吸,A错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氧气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B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D正确。,38,7.(2011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解析】选B。放置气体时,密度比空气大的要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小的要倒放在桌面上,但无论正放或倒放,都要盖上玻璃片防止逸散。SO2、O2和CO2密度比空气大,要正放,H2密度比空气小,要倒放。,39,8.(2011广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可以在O2中燃烧【解析】选D。CO有毒性,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CO2能溶于水生成酸,CO不能。CO2和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选项A、B、C都错误。CO具有可燃性,可以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0,9.(2011济宁中考)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41,【解析】(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是由于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石蕊试液变为紫色是由于H2CO3不稳定,分解为CO2与H2O的缘故。(2)石灰水中的成分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附着在试剂瓶内壁形成白膜;CaCO3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H2O和CO2而溶解。答案:(1)CO2+H2O=H2CO3H2CO3=H2O+CO2(2)Ca(OH)2+CO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42,10.(2011广安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任写一点);,43,(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增加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44,【解析】(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2)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温室效应。(3)植树造林、种草等都是我们能做到的增加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母 爱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