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生物的进化ppt课件.ppt
第21讲:生物的进化,考点1: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点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考点3:异地和同地的物种形成考点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点分析与解读,考点1: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 VS 种群,大熊猫,华南虎,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东北虎,华南虎,地理隔离 VS 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或者交配成功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例题: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考点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回归教材,重在理解: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P-97)。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P-98)。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P-103)。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P-103)。环境起选择作用,而非诱发变异(变异在前,选择在后)。,什么叫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具有有利变异)生存,不适者(具有不利变异)被淘汰的过程。,例题: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几十年来长期用于临床医疗,但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定向变异 B.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C.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考点3:物种形成的方式,异地的物种形成: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渐进式)。,同地的物种形成:多倍体育种中经染色体数目加倍而达到生殖隔离(爆发式)。,物种形成 VS 生物进化,特别注意:生物进化是量变,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变异在前,选择在后,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变异选择隔离,例题:(2015杭州)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克隆多利羊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桦尺蠖体色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例题: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考点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占其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某种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例题:(P-14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B.30%,42%C.70%,21%D.70%,42%,例题: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例题:(2015北京四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A.85%B.30%C.20%D.15%,例题: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B92%、8%C78%、92%D8%、92%,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4%32%64%,4%32%64%,4%32%64%,遗传平衡定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A=p2,aa=q2,15%10%75%,17.5%5%77.5%,18.75%2.5%78.75%,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亦不变。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杂合子越来越少,纯合子越来越多)。,自交 VS 自由交配,例题: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是()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例题:(2016期中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没有选择的非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B.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影响基因频率的的因素: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例题: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A1/25 B1/50 C1/100 D1/625,例题:如图为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若2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例题: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例题:如图为某种群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当自然选择分别对A基因或a基因不利时,对应的隐性性状(aa)或显性性状(AA或Aa)的个体数量会增加,则两种情况下a基因频率和A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A.一样大B.a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大于A基因频率C.a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小于A基因频率D.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