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pptx
疑难病例讨论,2020年03月10日,病史简介,患者,男性,26岁,因“腹痛20天”入院。患者20天前饮酒后出现剑突下疼痛,23小时后转移至脐周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腹痛加重。腹痛与排便、体位无关;无排气、排便停止;伴低热,体温最高37.4。既往史:患者有间断剑突下疼痛78年,自服雷尼替丁可以缓解。门诊查体:心肺(-),腹软,下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著,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血常规 WBC 10.7109/L,N 71.8%。,患者于发病第5天,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腹痛无缓解;以“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手术”,术中见阑尾炎症不明显,回肠末端约80 cm长的肠管壁散在充血点,似呈炎症表现。肠系膜散在肿大淋巴结,病理显示慢性炎症。术后3日患者再次出现腹痛,性质同前,并伴有腹泻约10次/日,每次约50 ml褐色稀水样便,带有红色絮状物。多次查便常规有红、白细胞,潜血(OB)(+),血沉7 mm/第1 h末。腹平片(-),腹部CT示:上部小肠扩张,壁厚。,予禁食水、多种抗生素抗感染和整肠生治疗后,病人大便减至34次/日,呈红褐色糊状便,便常规仍有大量红、白细胞。病程中曾使用氢化可的松100 mg3 d,地塞米松24 mg5 d,患者自觉腹痛较前有所缓解,大便减至12次/日,为成形红褐色软便。,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无口腔溃疡,心肺(-)。腹部可见脐周部隆起,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偶有高调肠鸣音。关节无红肿、压痛,外生殖器无溃疡,肛查(-)。患者平素易发生口腔溃疡,约8次/年,为痛性溃疡,易愈合。否认外阴溃疡。否认结核病史,其母亲在30年前曾患结核病。,讨论,1.造成该患者反复腹痛的原因?2.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以辅助诊疗?3.如何防范误诊?,反复腹痛的原因?,手术所见回肠末端病变,排除了急性阑尾炎。考虑诊断有以下可能:,(1)Crohn病(2)淋巴瘤(3)血管炎(4)肠结核(5)感染性腹泻,进一步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沉16 mm/第1h末,CRP 2.89 mg/dl,ASCA、ANCA(-),HLA-B5(-),TB-AB(-),PPD(-),针刺试验(-)。多次尿常规检查(-)。结肠镜示:进镜达回肠末端25 cm处,见回肠肠壁弥漫性充血水肿,有散在条索和片状糜烂,有浅溃疡形成,部分覆暗红色血痂。回盲瓣充血水肿,结肠黏膜未见异常。诊断:回肠末端弥漫性病变,血管炎?外院病理会诊:(1)阑尾纤维化;(2)符合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入院后第6天(发病第26天),相继于上臂伸侧、双足踝部出现紫癜样皮疹,无瘙痒、脱屑。结肠镜病理:回肠末端小肠黏膜显急慢性炎症,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内及血管壁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小血管炎改变。胃镜:胃窦黏膜花斑;十二指肠球部散在斑片状充血,球后及降部黏膜未见异常,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小肠镜:见片状充血、水肿,有糜烂,与回肠末端改变相似。诊断:小肠黏膜糜烂性病变,符合过敏性紫癜小肠表现。小肠和皮肤活检IgA免疫荧光(-)。小肠气钡造影:回肠病变,黏膜增厚,蠕动差,肠壁欠光整,盲肠充盈欠佳。,患者起病后26天出现皮肤紫癜,结合患者胃镜、肠镜表现以及病理结果,考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病理表现为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后小静脉血管炎(白细胞破碎性),免疫荧光检查发现IgA沉积可确诊。本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起病后4周左右出现皮肤紫癜,内镜活检提示符合血管炎,虽然免疫荧光未发现IgA沉积,但考虑到IgA临床检测假阴性率高,因此过敏性紫癜诊断可以成立。给予病人泼尼松40 mg qd,氯雷他定(开瑞坦)10 mg 每晚1次后,患者腹痛症状逐渐缓解,皮疹消退,复查粪便潜血多次阴性。,IgA血管炎,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旧称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过敏性紫癜好发于3 15 岁儿童,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性、腹型(胃肠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5 型。通常情况下,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和治疗均不困难,但是如果皮肤紫癜未出现,而腹部症状又比较严重,其诊断和治疗相当棘手。正因为如此,无皮肤表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易误诊误治,被称为腹痛鉴别诊断中的“幽灵”。,本病因同源于胚胎发育的外胚层,可能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属于同一个谱系疾病,其特征为含IgA 免疫复合物的组织沉积,病变活检显示小血管炎症,尤其以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最为明显。,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皮肤紫癜是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指标,有25.9%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皮疹胃肠道症状(一般8日内发生,可数周至数月)胃肠道症状皮疹(最长可40d,或无皮疹)(更难诊断)如果在发病后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延缓皮肤紫癜的出现,甚至有可能导致皮肤紫癜不出现。,如何防范误诊,误诊原因:1.缺乏对过敏性紫癜复杂多样表现认识2.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3.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4.其他原因导致误诊,预防措施,1.深化对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认识2.全面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3.掌握过敏性紫癜误诊规律4.进行必要医技检查,两种声音,1.无法避免疾病的发生有个过程,在相应症状出现之前误诊不算过错。2.可以避免做到心中有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