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三章 环境评价ppt课件.ppt
第13章 环境评价,13.1 概述,13.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3 环境影响评价,13.4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3.5 案例分析,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13.1 环境评价概述,13.1.1 定义,简称。,确定、预测和解释人为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也称环境影响分析。,广义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防治对策。,狭义对建设项目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提出防治对策。,13.1.2 环境评价的分类,时间要素,城市、矿业、海洋、全球环境质量评价、.,评价对象,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要素,参 数,单环境要素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历史资料,近一两年资料,拟议的开发行动方案,萌芽20世纪40年代起,随工业化速度加快,发达国家中不断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公众强烈要求下,各发达国家强化以法制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发展50年代起,各种环境指数被研究编制出来,如最早的格林(M.H.Green)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和豪顿(R.K.Horton)水质指数等,以及各种生物指标。推广60年代中期,加拿大和美国学者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先后被世界许多国家立法形成制度。,13.1.3,环境评价的发展过程,我国环境评价的发展过程 1973年,最早开展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是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197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建设有污染项目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自此我国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 2019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13.1.4,环境评价的原则,环境质量影响的效应和作用 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 所有环境系统都具有“阈”值 环境质量变异存在着自然演化的过程,13.1.5,环境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用于综合地描述、识别、分析和评价开发行动对各环境因子影响或引起的总体环境质量变化。专项分析和评价方法用于定性、定量地确定环境影响程度及重要性。评价方法:环境影响特征度量法、环境指数和指标法、专家判断法、智暴法、德尔菲法、巴特尔指数法、费用效益分析法以及定权方法、现场监测和调查、统计与多元分析法等。,1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确定评价目的,判定实施计划 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背景值的预测 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 评价结论及对策,13.2.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环境污染评价方法:分为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两类。,生态学评价方法:植物群落评价,动物群落评价水生生物评价,景观评价法,13.3,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层次和性质分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生命周期评价,战略行动(决策、规划、立法、政策等),区域开发规划,建设项目规划,技术和产品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单 个 建设 项 目,EIA,多 个 建设 项 目,EIA,技 术 开发,EIA,生 命 周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1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它文件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1.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2.给出结论3.报告书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3)环境影响信息的解释和传播方法,核查表法,矩阵法,13.4,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分类管理(2)评价报告内容(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估,开发区发展规划初步分析,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编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编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确定评价范围的基本原则,13.5 案例分析,三峡工程概况分析,(1)环境背景,(2)三峡水利枢纽对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论证(1)经济效益,(2)工程特征指标,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识别主要环境要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