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ppt课件.ppt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主讲人:李双池 周浩,简介:,松材线虫病(Pinewoodnematode)又称松枯萎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导致树木死亡速度很快,传播蔓延迅速、寄主植物分布广、防治难度大,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的植物检疫对象。松树一旦感染该病,最快的40天左右即可枯死,35年间便造成大面积毁林的恶性灾害。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其适生区。,基本信息:中文学名:松材线虫 纲:线虫纲拉丁学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目:垫刃目 界:动物界科:滑刃科 门:线形动物门,一.分布:,国内:1982年在紫金山发现有病株。目前在我国扩展范围: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广西、河南、陕西、重庆、台湾、香港等。国外:日本、韩国、朝鲜、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病害在世界上的分布,二.寄主植物:,1905年在日本九州岛初次发现,70年代开始重视,后来开展了较深入研究。在日本主要危害赤松、黑松、琉球松、日本五针松。另外在德国鱼鳞松、雪松、日本落叶松上也曾监测到松材线虫。在美国曾在20种松树、2种雪松、2种落叶松和1种冷杉上监测到松材线虫病,但主要为害南欧黑松、赤松、欧洲赤松、火炬松、湿地松等。在中国主要为害黑松、赤松、马尾松、海岸松、火炬松、黄松等植物。,三.病原,松材线虫的特征: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增厚。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膜清晰。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排泄孔的开口大致和食道与肠交接处平行,半月体在排泄孔后约2/3体宽处。卵巢单个,前伸;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3处。,比较,1、雌虫尾部:松材线虫为 亚圆锥形,末端钝圆,不 超过2m;拟松材线虫 为圆锥形,末端有明显尾 尖突,长在3.5m以上。2、雄虫尾部:松材线虫交 合刺远端有盘状突,交合 伞为卵形;拟松材线虫刺 远端无盘状突,交合伞为 近方形。,松材线虫,交合刺,交合伞,雌成虫尾部和尾尖突,交合伞,四.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致病过程中,木质细胞出现“空穴化”使树木输导功能丧失某种毒性物质使木质细胞“空穴化”松材线虫本身不产生毒素松材线虫体表所携带的细菌可产生毒素用松材线虫和细菌分别接种不能致病,而二者混合接种可以发病。,侵染循环,五.传病昆虫,日本:松墨天牛、云杉天牛(3种)、锦天牛、二斑色天牛、褐梗天牛、长角天牛(2种)、红花天牛 象虫、叩头虫、大谷盗美国:罗莱纳墨天牛、梗天牛、脊鞘幽天牛、(美国无松墨天牛)象虫中国:松墨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台湾长角天牛、小蠹虫、象虫、白蚁等注意:所有松树蛀干害虫均可传播线虫,所以在检疫时不能只注意松墨天牛。其中只有松褐天牛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各种虫态。,松褐天牛雌虫(左)和雄虫(右),松褐天牛正在取食松树嫩枝。,松树嫩枝被松褐天牛取食的痕迹。,1,2,松褐 天牛产卵刻槽(下)和羽化孔(上),被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为害致死的松树木段。,六.症状特点:,线松材线虫侵入树木后,外部症状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侵害和产卵的痕迹;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此时树体上一般有次期性害虫栖居。因松材线虫侵染而枯死的树木,由于青变菌的寄生,木质部往往呈现青灰色。,病害发展过程2-(1)7月9日,病害发展过程2-(2)8月7日,松材线虫为害状(马尾松),松材线虫为害状(黑松),松材受害状,被侵害的树皮,七、发病规律,1、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79月份。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低温则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发生严重。2、当天牛在树上咬食作补充营养时,线虫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蜕皮成为成虫。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松树往往又是松褐天牛的产卵对象。3、翌年,在罹病松树内寄生的松褐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线虫,并“接种”到健康的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病原线虫近距离由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八.防治方法:,检疫:严禁松木及其产品外运。对可疑木材用溴甲烷(40-60g/m3)等24小时熏蒸处理。建立隔离带:清除5-10公里内的松树,改种其他树种。如黄山周围。伐除病株,铲除疫点:及时普查及时发现新的疫点,彻底清除病株,注意发病但没表现明显症状的植株。控制天牛:(化学农药、白僵菌,鸟等)抗病品系种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