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11讲ppt课件.ppt
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6.5 玻璃态电导,纯净玻璃的电导很小,当有碱金属离子存在时,电导会大大增加。含量不大时,玻璃电导率随含量线性增加,当到达一定限度时,电导率呈指数关系增加。玻璃中有碱金属离子时,基本表现为离子电导。,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双碱效应,硼钾锂玻璃电导率与锂、钾含量的关系,碱金属离子总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含两种碱金属离子比含一种碱金属离子的玻璃电导要低。,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原因:小离子迁移留下的空位比大离子留下的空位小,因而大离子只能通过本身的空位迁移;小离子进入大离子空位中,产生应力,不稳定,会产生干扰,使电导率降低;大离子不能进入小空位,使通路堵塞,妨碍小离子的迁移,迁移率降低。,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压碱效应,含碱玻璃中加入二价金属氧化物,特别是重金属氧化物,使玻璃的电导率降低。相应的阳离子半径越大,这种效应越强。,原因:二价离子与玻璃中的氧结合牢固,堵塞迁移通道,使碱金属的离子迁移困难,电导降低。,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6.6 无机材料的电导,多晶多相陶瓷材料的电导是各种电导机制的综合作用,有电子电导,也有离子电导。电子的激活能小,迁移率高,材料的电导主要受电子电导的影响;绝缘材料的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烧结气氛,减少电子电导。薄膜及超细颗粒含有大量晶界,增加离子及电子的散射,电阻增加。少量气孔分散相,气孔率增加,陶瓷材料的电导率减少。,一、多晶多相固体材料的电导,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设陶瓷由晶粒和晶界组成,且忽略界面的影响和局部电场的变化等因素,则总电导率为:n=-1时,相当于串联状态;n=1时相当于并联状态;n=0时,对应于晶粒均匀分散在晶界中的情况。实际材料中,当晶粒和晶界之间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多数载流子差异很大时,往往在晶粒和晶界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各种陶瓷材料特有的晶界效应。,二、无机材料电导的混合法则,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1、玻璃态电导:在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玻璃中,基本上表现为离子电导。纯净玻璃的电导率一般较小,但少量的碱金属离子可使电导大大地增加。2、玻璃态电导的效应:i)双碱效应,ii)压碱效应3、介质材料应尽量减少玻璃相的电导。4、晶相、玻璃相和气孔相,三者间量的大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决定了陶瓷材料电导率的大小。5、杂质与缺陷为影响导电性的主要内在因素。6、少量气孔分散相,气孔率增加,陶瓷材料的电导率减少。,小 结,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6.7 半导体陶瓷的物理效应,一、晶界效应,1、压敏效应,压敏效应:对电压变化敏感的非线性电阻效应。即在某一临界电压以下,电阻值非常高,几乎无电流通过,当超过临界电压(敏感电压),电阻迅速降低,让电流通过。,ZnO压敏电阻器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I电阻器流过的电流V 施加电压C相当于电阻,其值难测定,常用一定电流下(通常为1mA)所施加的电压Vc来代替C值,即:C=Vc/Ia非线性指数,其值越大,压敏特性越好。,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压敏效应的机理:1)不等价置换使压敏陶瓷晶界具有表面能级;表面能级可以捕获载流子,产生电子耗损层,形成双肖特基势垒。2)电压较低时,热激励电子必须越过肖特基势垒而流过;电压增加到一定值以上,晶界面上所捕获的电子由于隧道效应越过势垒,使电流急剧增大。,ZnO压敏电阻双肖特基势垒模型,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2、PTC效应(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效应:电阻率随温度上升发生突变,增大了34个数量级。是价控型钛酸钡半导体特有,电阻率突变温度在相变(四方相与立方相转变)温度或居里点。,PTC电阻率温度特性,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PTC现象的机理(Heywang晶界模型):1)n型半导体陶瓷晶界具有表面能级;2)表面能级可以捕获载流子,产生电子耗损层,形成肖特基势垒。3)肖特基势垒高度与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越大,势垒越低;4)温度超过居里点,材料的介电常数急剧减小,势垒增高,电阻率急剧增加。,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三、西贝克效应(温差电动势效应),半导体陶瓷的西贝克效应,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概念:半导体两端有温差时,由于多数载流子要扩散到冷端,结果在半导体两端就产生了温差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西贝克效应。,温差电动势系数:,温差电动势系数的意义:温差电动势系数的符号同载流子带电符号一致,可据此判断半导体的类型。,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四、p-n结当n型和p型半导体接触时,或半导体内一部分为n型,另一部分为p型时,由于两者费米能级不同,在接触面两侧形成正负电荷积累,产生一定的接触电势差。未加电场下p区极少量的电子由于势垒降低产生的电流(饱和电流I0)与n区电子的扩散电流Id相抵消。,1、p-n结势垒的形成,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正偏压:势垒降低,扩散电流增加,产生净电流。负偏压:只能流过很小电流。负偏压继续增加,出现隧道效应,绝缘破坏,此时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eVd,e(Vd-V),2、偏压下p-n结势垒和整流作用,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3、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示意图,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光生伏特效应机理:1)用能量等于或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照射p-n结;2)p、n区都产生电子空穴对,产生非平衡载流子(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由价带跃迁至导带,同时在价带中产生电子空穴);3)非平衡载流子在内建电场作用下,n区空穴向p区扩散,p区电子向n区扩散;4)若p-n结开路,在结的两边积累电子空穴对,产生开路电压。,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6.8 超导体,1.超导电性 在一定条件下,材料的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电性。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首次在实验室中发现,低于4.2K附近,水银的电阻突然降至无法测量,或者说为0。(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奖)材料失去电阻的状态称为超导态,存在电阻的状态称为正常态,具有超导态的材料称为超导体;材料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Tc);超导态有电流,而无电阻,所以超导体态材料是等电位的。,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2.两个基本特性 1)完全导电性:即电阻为0,或零电阻现象;2)完全抗磁性:即磁感应强度B始终为0,亦称“迈斯纳效应”。,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超导转变温度Tc 愈高愈好,3.三个性能指标,临界磁场Hc 破坏超导态的最小磁场。随温度降低,Hc将增加。当TTc时,Hc=Hc01-(T/Tc)2,临界电流密度Jc 保持超导状态的最大输入电流(与Hc相关),超导态除了决定于温度以外,还与外磁场有关,纵使温度低于临界转变温度,但如果磁场强度或临界电流密度超过某个值,超导态依然变为正常态。,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4.超导现象的物理本质 1957年由巴丁、库柏和施瑞弗等人揭示,简称为BCS理论。认为超导体中的电子之间在超导态时存在着特殊的吸引力,而不是正常态时的静电斥力,这种吸引力使电子双双结成电子对,称为Cooper电子对(库柏电子对)。由于Cooper电子对受声子散射时,不会改变它的总动量,因此也不会改变电流,这样即使去掉外场,电流也不会减少,因而获得超导电性。由于Cooper电子对的束缚能比较小,因此只有在低温下,也即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下,才能形成Cooper电子对,出现超导相。,约翰巴丁 里昂库柏 罗伯特施瑞弗,获得Nobel prize in 1972,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5.超导体的分类 第一类超导体:大多数纯金属超导体,在超导态下磁通从超导体中全部逐出,具有完全的迈斯纳效应(完全的抗磁性)。第二类超导体:铌、钒及其合金中,允许部分磁通透入,仍保留超导电性。存在两个临界磁场,较低的Hc1和较高的Hc2。,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1966年在陶瓷中首次发现超导特性;1986年发现临界温度高于30K的陶瓷(LaBa)2CuO4(198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7年赵忠贤得到液氮温度(77K)以上的超导体(Y-Ba-Cu-O)(90K)1993年发现了临界温度为135K的超导体(Hg-Ba-Ca-Cu-O),6.陶瓷超导体,J.Georg Bednorz,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K.Alexander Muller,Switzerland,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超导材料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类:(1).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发电、输电和储能(2).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超导计算机、滤波器、微波器件等(3).抗磁性应用: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7.超导材料的应用,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本章要点回顾,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物理参数的意义、电阻率的测试、电导的物理效应、电导率的一般表达式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载流子迁移率、载流子浓度的推导、电导率的计算公式、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经典自由电子理论、量子自由电子理论和能带理论。陶瓷、玻璃的导电性及影响因素,无机材料电导的混合法则半导体的物理效应:压敏效应、热敏效应、气敏效应、西贝克效应、p-n结超导体:概念、特性、性能指标、物理本质,第6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部分电导性能总结题一、名词解释 能带、禁带、价带、导带、本征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PN结、超导体二、问题 1.从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材料能带结构分析其导电性能不同的原因。2.本征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及电学特性。3.PN结的形成过程。4.PN结为什么具有单向导电性?5.超导体的两个基本特征和三个重要指标是什么?6.画图分析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中产生的热电效应(设两接触端温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