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pptx
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一、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时间和时刻:对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要有正确的理解,如第1s末、5s时(第5s末)、第10s初(第9s末)等均为时刻;前2s内(0至第2s末)、第8s内、第1s至第8s等均为时间。对于时刻和时间,可以借助时间轴来区分。2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总长度。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一、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广东理科基础)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运动的物体是否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条件是,物体大小相对于运动情况是否可以忽略,由此可知,A、B、C均错,D正确,正确答案D。,1(广东理科基础)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2.在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问题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2.在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答案:BCD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两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A错;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B正确;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时间表示某一过程,所以C正确;在研究船的航行问题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而把船视为质点,D正确。,答案:BCD,3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1)速度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之分,平均速度指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瞬时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时运动的快慢。(2)平均速率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一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注意: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3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3)加速度a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a的方向可能与v方向相同,也有可能相反。总之,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v大,v不一定大,a也不一定大。v很大时,a也不一定很大,加速度a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它的运动情况有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为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极小值,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它,解析:由于题中假设的各种运动,不容易跟现实生活中的运动作直观的对应。用常规方法求解有一定难度,可用“数理结合”的思想,借助于vt图象进行判断。在vt图上,斜率的大小反映着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vt图象会变得逐渐平坦,最后平行于t轴。答案:ACD,解析:由于题中假设的各种运动,不容易跟现实生活中的运动作直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3.下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3.下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解析:在A图中加速度恒为负值,物体做速度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A正确;在B、C图象中速度恒定,其加速度应为零,所以B、C均错;在D图中加速度恒为正值,其速度均匀增大,D正确。答案:AD,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2(2013海南单科)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2(2013海南单科)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答案:D,答案:D,针对训练2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 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 m,针对训练2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甲在2 s时速度反向,乙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故A错;2 s时,甲、乙位移之差最大,最大距离为3 m,故B错,D对;甲、乙在前4 s 内的位移均为2 m,平均速度为0.5 m/s,故C错。答案D,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甲在2 s时速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复习课件,3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用比例法解题。4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看成“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3比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