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 9 2 水溶性维生素ppt课件.ppt
六、生物素,1、结构与性质(1)结构,多种异构体,d-生物素才有活性,生物素,2、功能与缺乏症,以辅酶形式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例如丙酮酸的羧化、氨基酸的脱氨基、嘌呤和必需脂肪酸的合成等。,辅酶-羧化反应 乙酰CoA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甲基丁烯酰CoA羧化酶等。,(1)功能,六、生物素,(2)缺乏症,一般表现-生长不良,皮炎,被毛脱落。,六、生物素,猪:后腿痉挛、足裂缝;皮炎(皮肤干燥、粗糙,并有棕色渗出物)。,猪蹄裂,猪皮炎症-注意从肩部沿背及两侧蔓延的干燥鳞片状剥落的皮肤和形成的皮痂,家禽:脚、喙以及眼周围发生皮炎,类似泛酸缺乏症。种禽:孵化率降低;胚胎骨畸形,典型症状-胫骨粗短症,产生缺乏症的原因:,含量低,利用率低:家禽 燕麦 玉米 和高粱 小麦 大麦,抗生物素因子 鸡蛋抗生物素蛋白(加热破坏),六、生物素,3、来源,蛋白饲料,青饲料中富含,块根块茎类饲料中含量极少,家禽对不同饲料中生物素的利用率不同.如:燕麦玉米和高粱小麦大麦。,六、生物素,七、叶酸,(1)结构,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由蝶啶环、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组成。,叶酸,1.结构与性质,2、功能与缺乏症,(1)功能,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嘌呤、嘧啶、胆碱的合成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七、叶酸,巨红细胞贫血 嘌呤和嘧啶合成受阻,核酸形成不足,使红细胞的生长停留在巨红细胞阶段,(2)缺乏症,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七、叶酸,3、需要特点,动植物产品中富含叶酸,但奶中的含量不多。,家禽需饲粮提供叶酸(因肠道合成很有限,利用也难)。,妊娠期母畜、瘤胃功能不全的幼年反刍动物和生长快的小动物应考虑适当补充叶酸。,七、叶酸,需要量:畜禽 每千克饲料0.3-0.55mg 繁殖母猪 从0.3mg提高到了1.3mg 鱼 5mg(鳟鱼和鲑鱼)叶酸可认为是一种无毒性的维生素,七、叶酸,4、来源,动植物产品中富含谷物、大豆等,但奶中的含量不多,动物肠道中微生物合成,七、叶酸,八、维生素B12,(1)结构 结构最复杂,唯一含有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故又称钴胺素.,1、结构与性质,以二脱氧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两种辅酶的形式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如:甲基移换反应嘌呤、嘧啶、核酸、蛋氨酸、胆碱、磷脂等合成.,2、功能与缺乏症,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和维持神经系统完整。,(1)功能,八、维生素B12,(2)缺乏症,人:恶性贫血,鸡、大鼠及其它动物:生长受阻、步态的不协调和不稳定、可产生正常红细胞或小红细胞贫血。,猪、鸡:繁殖障碍,孵化率低,胚胎死亡,新孵出的鸡骨异常,类似骨粗短症.,八、维生素B12,饲粮缺乏 微生物合成受影响 吸收不良:缺乏内因子 胃、十二指肠粘膜分泌,产生缺乏症的原因:,八、维生素B12,3、需要特点,反刍动物:由饲粮提供钴,单胃动物:植物性饲料、含钴不足的饲粮、胃肠道疾患、先天缺陷而不能产生内源因子等情况下,需补给维生素B12。,八、维生素B12,只在动物产品和微生物中发现,植物性饲料基本不含此维生素。,4、来源,反刍动物瘤胃及所有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合成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八、维生素B12,九、胆碱,(1)结构-羟乙基三甲胺羟化物 CH3 CH3-N+-CH2CH2OH OH-CH3,1、结构与性质,(2)性质,常温下为液体、无色,有粘滞性和较强的碱性,易吸潮,也易溶于水。,九、胆碱,(1)功能组成细胞成分-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分,2、功能与缺乏症,防止脂肪肝-可促进肝脏脂肪以卵磷脂形式被输送或加速脂肪在肝脏中被氧化利用,神经突触前到突触后纤维间递质-乙酰胆碱的组分,活性甲基供体,九、胆碱,家禽:肝脏脂肪浸润(肝脏脂肪)骨短粗病,滑腱症,贫血,生长缓慢,产蛋下降,死淘率增高;,(2)缺乏症,九、胆碱,仔猪:后腿叉开站立,行动不协调,发生坐姿症状。,九、胆碱,3、需要特点,小鸡和产蛋鸡饲粮需补充胆碱,玉米豆饼型饲粮的母猪补充胆碱可提高产活仔数,九、胆碱,中毒症:胆碱中毒表现为流涎、颤抖、痉挛、发绀和呼吸麻痹。,鸡:耐受量为需要量的2倍 猪:耐受力比鸡强,需要量:畜禽每千克饲料400-1300mg,鱼可达4g。,过量易中毒,九、胆碱,饲料提供 含脂肪的饲料都可提供胆碱。动物性饲料较多,玉米中含量较少。常用氯化胆碱(含量50%),4、来源,动物合成 多数动物能由甲基合成足够量的胆碱,合成的量和速度与饲粮含硫氨基酸、甜菜碱、叶酸、维生素B12及脂肪的水平有关。,九、胆碱,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1)结构 含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1、结构与性质,(2)性质,无色结晶粉末,加热易被破坏。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可加速其破坏。,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参与骨胶原的合成保护羟化酶的活性传递电子参与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反应促进肠道铁离子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转运,2、功能与缺乏症,(1)功能-氧化和还原,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减轻体内转运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 促进机体的防御机构(白细胞、抗体等)解毒(亚硝基胺的天然抑制剂)参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2)缺乏症:,非特异的精子凝集,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利用不力而导致贫血,鱼类:食欲下降、生长受阻、骨骼畸形、脊柱弯曲、表皮及鳍出血等症状,豚鼠俯伏姿态,腿部肌肉萎缩,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3、需要特点,需要量增加:,高温、寒冷、运输等逆境和应激状态下,饲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硒和铁等不足时。,妊娠、泌乳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的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一般没有规定 人(RDA,1980):推荐量是35100mg/d。鱼(NRC,1994):每千克饲料50mg左右。维生素C的毒性很低,动物一般可耐受需要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剂量。,添加效应:抗应激,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4、来源,柑橘类水果、蕃茄、绿色蔬菜、马铃薯和以及大多数的水果。,牛奶中含维生素C也较多,加热消毒易大量损失。,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