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课件.ppt
第九章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第一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与形式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第三节 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 第四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完善,2006年 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第一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具体采取,具体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集体经济所有制,2006年 土地经济学,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具体具体国家所,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建制镇的所有权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006年 土地经济学,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2006年 土地,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建立城市土地国有制的建立,2006年 土地经济学,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所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2006年 土地经济学,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合作人民公社所有制“三级,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建立,通过土改,运动确立,1947年9月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月召开全国林业会议,1954年宪法,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进一步规定,2006年 土地经济学,农通过土改运动确立1947年9月全国土地会议1950年月召开,城市国有土地,接管和没收原占有的城市土地,改造原拥有的城市地产,征用城乡非国有土地,通过立法,无偿,赎买,有偿,无偿,购买和拨用,2006年 土地经济学,城接管和没收原占有的城市土地改造原拥有的城市地产征用城乡非国,第三节 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征收的概念土地征收的前提土地征收的补偿,2006年 土地经济学,第三节 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征收的概念 2,国家强制取得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或者强制使用公民和法人的财产的制度,属于一种例外规则。,征收,征用,强制性,共同点,是,2006年 土地经济学,国家强制取得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或者强制使用公民和法人的财产的,土地征用:实质是强制使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被征用的土地使用完毕,应当及时返还被征用人,这是一种临时使用土地的行为。,土地征收的概念:实质是强制收买,主要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不存在返还的问题。,2006年 土地经济学,土地征用:实质是强制使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被征用的土地使,土地征收的前提,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必须予以公正补偿。,2006年 土地经济学,土地征收的前提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 2006年 土,土地征收的补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2006年 土地经济学,土地征收的补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第四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完善,关于变革农村现行土地所有制的议论应当坚持和完善农村现行土地所有制完善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途径,2006年 土地经济学,第四节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完善关于变革农村现行土地所有制,变革农村现行土地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元所有制,实行土地私人所有制度,实行土地双轨所有制,强化现行土地所有制,2006年 土地经济学,变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实行国家、集体和实行土地私人所有制度实,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化只不过是“正名”而已有利于克服土地管理的无政府状态,避免土地投机,增加农民的信任感与安定感通过实行“用佃制”,可冲淡农民可能产生的失落感,安定民心,调动好其经营好国有土地的积极性,但是土地国有化的路径很难选择操作上的科学性值得怀疑运行成本极高土地国有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2006年 土地经济学,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化只不过是“正名”而已但是,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元所有制度,可以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但是,由于形成多种产权主体,容易引起利益冲突,也增加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2006年 土地经济学,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元所有制度可以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实行土地私人所有制度,能够保证农民对土地拥有排他性的土地产权,使农民的土地收益得到应有的保证,可以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广大农民占有土地的心理要求,2006年 土地经济学,实行土地私人所有制度能够保证农民对土地可以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民,土地私有化不符合中国国情,政治伦理的挑战无法达成一致同意原则必然限制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背离不一定能够激励农民向土地投资不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006年 土地经济学,土地私有化不符合中国国情政治伦理的挑战,实行土地双轨所有制,国家和农户如何分享所有权、所有权的分享程度怎样很难把握,优点,符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特性,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历史变迁的方式相吻合,还能为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在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所容纳,缺点,2006年 土地经济学,实行土地双轨所有制国家和农户如何分享所有权、所有权的分享程,变革与选择土地所有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要考虑制度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土地制度要适应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要考虑中国农民现有的思想觉悟程度要考虑变革土地所有制形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要考虑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与控制能力,2006年 土地经济学,变革与选择土地所有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要考虑制度的稳定性和规范,应当坚持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农村土地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2006年 土地经济学,应当坚持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有利于更好地发,完善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途径,城乡土地权属具体化土地所有权主体或代表明确化土地所有制关系实在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相对完整化解决新建制市带来的土地所有权转换问题,2006年 土地经济学,完善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途径城乡土地权属具体化,复习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如何完善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2006年 土地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