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18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课件.ppt

    • 资源ID:2108566       资源大小:877.65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8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课件.ppt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1,第十八章 1,主要内容,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二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第三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2,主要内容2,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要受到不同的汇率制度及资本流动程度的影响。本章利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即IS-LM-BP 模型)讨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3,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3,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一、对IS、LM曲线的回顾二、国际收支均衡线BP曲线三、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四、IS-LM-BP模型,4,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一,一、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 SMIGX(漏出量=注入量)(18.1)SSa+sY,s0(18.2)M=Ma+mY(18.3)I=I(i),dI/di0(18.4),5,一、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5,图171 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6,图171 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6,凡是影响“漏出”与“注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线的位置。例如,储蓄或进口自发部分的增加,都会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对应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当国民收入下降才能保证有更少的储蓄与进口,以抵消自发增加部分,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若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这是因为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注入”的任何增加要求国民收入也必须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储蓄与进口的增加,以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7,凡是影响“漏出”与“注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线,另外,汇率的变化也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例如,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所以“注入”超过“漏出”,这样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8,另外,汇率的变化也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例,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Mdemand=Mtrade+MspeculationMsupply=MdemandMs=Mt+Msp,9,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 Mdemand=Mtrade+,图172 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10,图172 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10,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货币供给。例如,国内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将右移,这是因为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过剩的货币余额被吸收(用于交易目的);相反,当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 曲线将左移。,11,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货币供11,三、国际收支均衡线BP曲线,1、BP曲线的函数2、BP曲线的几何图形推导3、BP曲线的含义4、特殊情况的BP曲线,12,三、国际收支均衡线BP曲线12,1、BP曲线的代数表述,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官方储备差额0,即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0,也即:BP(X-M)(AX-AM)0 或(M-X)(AX-AM)(18.5)其中,(M-X)为经常项目净进口,(AX-AM)为资本项目的净流入;又汇率既定时,M=M(Y+);出口X为外生变量;AX=AX(i),AM=AM(i-),故:,13,1、BP曲线的代数表述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官方储备差额0,即经,经常项目的净进口函数NM M(Y+)X,是本国国民收入Y的递增函数;资本项目的净流入函数NF AX(i)AM(i-),是本国利率i的递增函数。将(18.5)改写:M(Y+)X AX(i)AM(i-)(18.6)该函数就是满足国际收支平衡的各种i与Y的轨迹称为国际收支平衡线(BP曲线)。,14,经常项目的净进口函数NM M(Y+)X,是本国国民收,2、BP曲线的几何图形推导 M(Y+)X AX(i)AM(i-),15,2、BP曲线的几何图形推导 M(Y+)X AX(,3、BP曲线的含义,45,NM,NM,NM2,NM1,NF1,NF2,NF2,NF1,NF,Y1,Y2,Y,BP,NM=NF,NF,NF,O,O,O,O,Y,Y1,Y2,i,i,NM,i2,i1,E,E,(a),(b),(c),(d),BP 0,BP 0,E2,E1,(1)BP曲线与均衡BP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国际收支平衡;如E1和E2点;在E点,国际收支逆差:与E2比,国民收入相同,但利率低,故资本外流多,因而导致逆差;在E点,国际收支顺差:利率与E2相同,但国民收入低,进口少,故顺差;(2)为什么BP曲线右上倾斜均衡点为E1点,若利率上升 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盈余增加进口,以维持平衡 增加收入才能增加进口:所以,新的均衡点在右上,例如E2点;,16,3、BP曲线的含义45 NMNMNM2NM1NF1NF2N,4、特殊情况下的BP曲线,(1)资本完全不能够跨国流动(对利率变动不会有任何反应)(2)资本完全流动(对利率变动极端敏感),17,4、特殊情况下的BP曲线(1)资本完全不能够跨国流动(对利率,(1)资本完全不能够跨国流动(对利率变动不会有任何反应),Y0,BP,Y,O,i,资本完全不流动,则利率的变化对资本的跨国流动没有任何影响,BP曲线为一条垂直线;此时,国际收支的均衡水平完全取决于Y;问题:设想在何种情况下资本完全不流动?何种情况下资本流动性较低?,18,(1)资本完全不能够跨国流动(对利率变动不会有任何反应)Y,(2)资本完全流动(对利率变动极端敏感),i0,BP,Y,O,i,若资本对利率变动极端敏感,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则利率差会导致巨额资本的流动,从而使本国利率水平始终和国际水平一致,因而BP是一条水平线;此时,利率差会对本国国际收支迅速产生影响,而在非常短的时间,Y对国际收支几乎没有影响;,19,(2)资本完全流动(对利率变动极端敏感)i0BPYOi若资,通常,资本流动性越大,则BP曲线越接近水平;流动性越小,则越接近垂直线;,20,20,三、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若国内价格水平P不变;Y和i是内生变量;汇率e为外生变量;此时,BP曲线固定不变。汇率对国际收支状况具有实质性的影响,汇率变化,会导致BP曲线移动。所以,凡是影响汇率的因素都会使BP曲线移动;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实际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等;结论:固定汇率下,BP曲线不移动;浮动汇率下,BP曲线移动,即国际收支均衡水平会自动进行调整;,21,三、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若国内价格水平P不变;Y和i是内生,汇率变动与BP曲线移动的几何说明,i1,BP1(e1),Y,O,i,BP2(e2),i2,A,B,初始均衡点在A点;均衡汇率为e1,A点对应值(Y*,i1);国际收支平衡,对应BP曲线为BP1;若利率下降到i2 资本流出资本项目逆差在经常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下降经常项目顺差直到国际收支达到新的均衡:BP曲线移动到BP2新的汇率e2 新的均衡点B(Y*,i2),Y*,22,汇率变动与BP曲线移动的几何说明i1BP1(e1)YOiBP,结论:,收入不变,利率下降本币贬值BP曲线右移;利率不变,收入降低本币升值BP曲线左移;顺差导致升值,升值导致出口减少;逆差导致贬值,贬值导致出口增加。,23,结论:收入不变,利率下降本币贬值BP曲线右移;23,四、IS-LM-BP模型,1、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内部均衡 IS模型:商品市场均衡 LM模型:货币市场均衡外部均衡 BP模型:国际收支均衡2、IS-LM-PB模型: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内外同时均衡),24,四、IS-LM-BP模型1、开放条件下的均衡24,2、IS-LM-BP模型: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内外同时均衡),Y,O,i,Y*,i*,LM,E,BP,BP,BP(e*),IS,(1)三市场均衡:在E点,三市场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Y*,均衡利率i*,和均衡汇率e*;(2)若IS-LM均衡于E,BP位于该点的左侧,则国际收支逆差,对外不平衡;如果BP 曲线低于点E,如BP所示,则意味着内部均衡时存在国际收支顺差。,25,2、IS-LM-BP模型: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内外同,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选择的“不可能三角”,26,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26,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1、财政政策的作用2、几何图形说明,27,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27,1、财政政策的作用:两种可能性,(1)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扩张,紧缩(2)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影响:短期: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长期:收入增加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恶化;最终结果: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其中,国际资本流动性程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28,1、财政政策的作用:两种可能性(1)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扩张,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迟钝(3)资本有限流动B: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敏感(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29,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映,Y,O,i,Y0,i0,LM,E,BP,IS,IS,Y1,E,1.BP曲线是垂直线2.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均衡点移至E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外汇市场干预:用外汇购买本币LM曲线左移新的均衡点E 新的利率i2和产出Y。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不流动,扩张性财政政策短期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但长期无效,只会提高利率。,E,i2,LM,30,(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映YOiY0i0LMEBP,(2)资本有限流动A: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迟钝,Y,O,i,Y0,i0,LM,E,BP,IS,IS,i1,Y1,E,1、BP曲线比LM陡峭2、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均衡点E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压力外汇市场上干预:购买本币LM曲线左移新的均衡点E 新的利率i2和产出Y2:相对于不在外汇市场干预,产出下降;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迟钝(例如:对资本流动实行一定程度管制),则财政政策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挤出效应);,E,Y2,i2,LM,31,(2)资本有限流动A: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迟钝Y,(3)资本有限流动B: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敏感,Y,O,i,Y0,i0,LM,E,BP,IS,IS,i1,Y1,E,1、BP曲线比LM平缓2、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均衡点E 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外汇市场干预:抛售本币LM曲线右移新的均衡点E 新的利率i2和产出Y2:相对于不干预,总产出提高;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越敏感,则财政政策对刺激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越有效;通常,发达国家对资本流动管制少,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敏感;,E,Y2,i2,LM,32,(3)资本有限流动B: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敏感Y,(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P水平于国外利率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极端灵敏,Y,O,i,i=iF,IS,LM,LM,E,E,经济初始状态在E点处于均衡;若货币供给不变,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右移到IS,经济处于E点;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到Y;利率提高大量资本流入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压力央行卖出本币,购入外币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LM右移到LM,经济达到E 利率回到国际水平,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到Y。结论:财政政策非常有效(没有挤出效应);,E,BP=0,IS,Y0,Y,Y,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的财政政策,33,(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P水平于国外利率国际资本流动对国,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固定汇率制下,除资本不流动的情况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比较有效的,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固定汇率制下,34,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1.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作用受到限制2.几何图形说明3.“非消毒干预”与“消毒干预”(冲销),35,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35,1、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作用受到限制,(1)假定本国处于经济不景气状况,需要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加以调节: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利率降低,从而刺激国内投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利率下降导致资本流出;国民收入提高引起进口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抛售外币,购入本币流通中的本币减少:货币供给下降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的矛盾;,36,1、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作用受到限制(1)假定本国处于经济不景,(3)结论: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会因为要维持汇率固定的义务而受到限制。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内外两个政策目标,因而难以达到预定效果;,37,(3)结论: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会,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38,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38,(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在E点,假定本国存在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LM,与IS曲线形成新均衡点E 国民收入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压力央行在外汇货币市场购入本币LM曲线回移到原来位置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完全不流动,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Y,O,i,Y0,i0,LM,E,BP,IS,LM,i,Y,E,39,(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在E点,假定本国存在失业,(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LM,E,BP,IS,LM,i,Y,E,在E点,假定本国存在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与IS曲线形成新均衡点E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国际收支赤字本币贬值压力央行在国际货币市场购入本币LM曲线回移到原来位置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有限流动,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40,(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LM,(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Y,O,i,Y0,i0,LM,E,BP,IS,LM,i,Y,E,在E点,假定本国存在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与IS曲线形成新均衡点E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国际收支赤字本币贬值压力央行在国际货币市场购入本币LM曲线回移到原来位置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结论:固定汇率下,若资本有限流动,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41,(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YOiY0i0LM,(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极端灵敏,Y,O,i,i=i*,IS,LM,LM,E,E,经济初始状态在E点处于均衡;国内利率i和国际均衡利率水平i*一致,国际收支平衡。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所以,BP为水平直线;若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到LM,经济处于E点。但在E点,因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货币产生贬值压力央行抛出外汇,收回本币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LM左移到LM 经济重新回到E点;在上述过程中,国民收入水平不可能达到E对应的水平,因为资本流动非常迅速,经济未达到E时,中央银行就已经被迫取消扩大货币量的措施了。,BP=0,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的货币政策,42,(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极端灵敏YOii=i*IS,综上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一国货币当局要受到维持固定汇率义务的限制,使得货币政策丧失了独立性。特别是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效,不能发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43,综上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一国货币43,3、“非消毒干预”与“消毒干预”(冲销),(1)非消毒干预 央行对在外汇市场的干预造成的本国货币供给变化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从而使国内货币供给量下降;(2)消毒干预 央行采取补救措施: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购进本币的同时,增加基础货币中的国内信贷部分,以抵消外汇市场干预所造成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冲击。局限性: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国内信贷增加会导致LM曲线停留在LM,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减少货币供给下降;,44,3、“非消毒干预”与“消毒干预”(冲销)(1)非消毒干预44,或“三元悖论”:是指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三者不能同时兼得,一国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目标。,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不可能三角”(The Impossible Triangle),45,或“三元悖论”:是指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的,46,46,一国政府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目标,但必须放弃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目标而实行资本管制。如中国以前的做法。一国政府可以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目标,但必须要放弃固定汇率制。如美国和英国。也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目标,但会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中国香港。,47,一国政府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目标,但必须放弃资,“三元悖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实行资本管制,而要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就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和自由也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就需要对钉住汇率制进行调整,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48,“三元悖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48,第三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49,第三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2.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50,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50,1、作用的基本原理,(1)假设:一国初始状态为非充分就业;(2)政策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3)政策的后果:第一,利率上升 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盈余本币升值;第二,收入增加 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恶化本币贬值;最终结果取决于上述两种力量的对比(其中,国际资本流动性程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51,1、作用的基本原理(1)假设:一国初始状态为非充分就业;51,(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固定汇率下BP曲线不移动,而浮动汇率下可以移动),Y,O,i,Y0,i0,LM,E,BP,IS,IS,i1,Y1,F,Y2,i2,IS,BP,E,初始状态:本国均衡点E,且BP曲线为垂直线;扩张性财政政策 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逆差 本币贬值 IS右移到IS(净出口增加);BP曲线右移到BP 新的均衡点E 结论:浮动汇率下,若资本不流动,则财政政策的作用非常有效;,52,(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固定汇率下BP曲线不,(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LM,E,BP,IS,IS,i1,Y1,F,Y2,i2,IS,BP,E,初始状态:本国均衡点E,且BP曲线比LM曲线陡峭;扩张性财政政策 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逆差 本币贬值 IS右移到IS(净出口增加);BP曲线右下移到BP 新的均衡点E。财政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强。,53,(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初始状态:本国初始点E,且BP曲线比LM曲线平缓;扩张性财政政策 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顺差(资本流动作用更大)本币升值IS左移到IS(净出口减少);BP曲线左上移到BP新均衡点E财政政策作用相对较小;结论:由于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资本流动性较强(根据三元悖论),所以,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作用受到限制。,O,i,Y0,i0,LM,E,IS,IS,i1,Y1,F,Y2,i2,IS,E,BP,BP,54,(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初始状态:本国初始,(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BP=0,Y,O,i,iF,IS,IS,LM,E,E,Y0,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新的均衡点E:产出增加,利率上升资本大量流入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IS曲线左移,直到初始均衡点E;结论:事实上,由于汇率的自由浮动机制会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可能 IS 曲线根本就不会向右移动,从而致使财政政策完全达不到降低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财政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效。,55,(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BP=0YOi,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提高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有限(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升高,进而引起资本快速流入,引起升值,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56,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2、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57,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57,1、作用的基本原理,(1)假设:一国初始状态为非充分就业;(2)政策选择:扩张性货币政策(3)政策后果: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国际收支恶化本币贬值;(4)与固定汇率不同:不干预外汇市场本币贬值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缓解贬值趋势;另外,利率下降 国内投资I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际收支和国民收入达到了新的均衡水平;解决非充分就业问题;,58,1、作用的基本原理(1)假设:一国初始状态为非充分就业;58,(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Y,O,i,Y0,i0,LM,E,BP,IS,LM,i1,F,Y1,IS,E,Y2,BP,i2,E点为初始均衡点(非充分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 LM曲线右移到LM 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IS右移到IS(净出口增加);BP曲线右移到BP 新的均衡点E 国民收入较固定汇率下要增加得更多,作用更强。结论: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提高国民收入有效;,59,(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YOiY0i0LMEBP,(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LM,E,BP,IS,LM,i1,F,Y1,IS,E,Y2,BP,i2,E点为初始均衡点(非充分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 LM曲线右移到LM 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IS右移到IS(净出口增加);BP曲线右移到BP 新的均衡点E 结论: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60,(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YOiY0i0,(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Y,O,i,Y0,i0,LM,E,BP,IS,LM,F,IS,E,Y2,BP,i2,E点为初始均衡点(非充分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 LM曲线右移到LM 暂时均衡点F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IS右移到IS(净出口增加);BP曲线右移到BP 新的均衡点E 结论: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61,(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YOiY0i0LM,(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BP=0,Y,O,i,iiF,IS,IS,LM,E,E,Y0,E,初始点E,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量LM右移到E:利率低于国际均衡利率资本大量流出巨额国际收支逆差本币大幅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IS右移,直到新的均衡E.结论:浮动汇率下,如果资本能够完全自由流动,则货币政策非常有效。,LM,Y,62,(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BP=0YOi,综上所述,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一国货币当局没有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不必干预外汇市场,从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使得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发挥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63,综上所述,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一国货63,

    注意事项

    本文(第18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