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六单元课件.ppt

    • 资源ID:2108058       资源大小:11.35M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六单元课件.ppt

    第六单元地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6.3 大气环境问题,6.4 海洋资源利用,6.2 气候资源,6.1 宇宙资源的利用和 宇宙环境保护,第六单元地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 6.3 大气环境问题,第六单元地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6.5 海洋环境保护,6.6 陆地环境组成,6.8 自然灾害和防御,6.7 陆地自然资源,第六单元地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 6.5 海洋环境保护,1.航空航天在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2.气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3.全球变暖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呢?,1.航空航天在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根据人类对生存空间的拓展,以及环境与人类的密切程度,我们把地理环境分为:第一环境陆地环境,第二环境海洋环境,第三环境大气环境,第四环境宇宙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根据人类对生存空间的拓展,以及环境与人类的密切程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六单元课件,6.1 宇宙资源的利用和宇宙环境保护,二、开发宇宙,三、保护宇宙环境,一、宇宙探索的发展,6.1 宇宙资源的利用和宇宙环境保护 二、开发宇宙三、保护,一、宇宙探索的发展,从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24年中,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的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阶段(见图6-1、图6-2)。,图6-2 美国探测器拍到的火星照片(左:欧罗姆混乱高原地表的火星层岩和丘冈;右:火星北极沙丘),图6-1“阿波罗”16号飞船的航天员和月球车,一、宇宙探索的发展 从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现在已经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见图6-3、图6-4)。,二、开发宇宙,图6-3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图6-4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设想,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现在已经,二、开发宇宙,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见图6-5)。,图6-5 宇宙中的资源,二、开发宇宙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宇宙空间中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二、开发宇宙,宇宙空间中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二、开发宇宙,针对宇宙探测和开发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比如,21世纪,许多国家都计划组织力量,进行重新登月活动,对此谈谈看法。,二、开发宇宙,针对宇宙探测和开发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比如,21世纪,许,目前太空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由于空间垃圾和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几千米每秒至几十千米每秒,因此,即使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所以,保持太空清洁非常必要。,三、保护宇宙环境,目前太空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6.2 气候资源,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气候资源的特点,6.2 气候资源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气候资源的特,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有着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某些特点(见图6-6)。,一、气候资源的特点,图6-6 气候资源的特点,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哪些不同?,一、气候资源的特点,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哪些不同?一、气候资源的特点,(一)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区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人们广泛采用的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都是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气候资源与农业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气候资源与建筑 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光照、温度、风等)有利的一面,避开或减少不利的一面(见图6-7)。,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图6-8 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图6-7 城市建筑与气候的关系,(二)气候资源与建筑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6,(三)气候资源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利用(见图6-9)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图6-9 哈尔滨冰灯,(三)气候资源与交通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6,6.3 大气环境问题,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三、酸雨,一、全球气候变暖,6.3 大气环境问题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三、酸雨 一,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其中排入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引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见图6-10)。,一、全球气候变暖,图6-10 环境变暖对生活的影响,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全球气候呈,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不利的影响?有没有有利之处?,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不利的影响?有没有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见图6-11)。臭氧层(见图6-12)一旦遭到破坏,射向地面的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就会损害人体的免疫能力,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积极参加了国际保护臭氧层的合作,并制定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方案。,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图6-11“南极臭氧洞”,图6-12臭氧层的破坏示意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二、臭氧层的破坏,收集报刊,看一看有哪些物质会造成臭氧层的破坏。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如何做。,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收集报刊,看一看有哪些物质会造成臭氧层的破坏。可以,(一)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使土壤、水体酸化,危害植物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鱼类繁殖,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改进能源的利用技术,发展洁净的新能源,以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三、酸雨,(一)酸雨的危害与防治三、酸雨,(二)中国酸雨的问题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见图6-13)。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 很大的危害。,图6-13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的分布,三、酸雨,(二)中国酸雨的问题图6-13 199219,1999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环保局关于呈报审批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的请示,确定了治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目标和措施,这为酸雨问题的早日解决带来了希望。,三、酸雨,1999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环保局关于呈报审批酸雨控制,6.4 海洋资源利用,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 开发必然性,三、海洋空间利用,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 业生产,6.4 海洋资源利用 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 三、海洋空间,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见图6-14)。世界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 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 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 底部分,这里阳光充 足,饵料丰富,渔业资 源丰富。,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图6-14 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渔,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矿砂中,富集着砂、贝壳 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 数的深海海盆中,广泛分布着 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以 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 源(见图6-15)。,图6-15 深海锰结核图,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海底油气(见图6-16)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 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 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步 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 业部门。,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6-16 海上钻井平台,海底油气(见图6-16)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20世,海洋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海上航运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目前,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利用(见图6-17),已经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三、海洋空间利用,图6-17 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海洋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三、,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底空间,解决人多地少、土地不足的有效途径。荷兰大约有1/5的国土是通过填海新开辟的土地。世界上许多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已经建起了海上人工岛,有的已经形成规模很大、功能齐全的海上城市。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长期以来也一直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来扩大土地面积。例如,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而成的浅海,有的在潮落时能露出水面,澳门人将它们视为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1999年,澳门土地面积为23.6平方千米,是1910年的2.2倍。,三、海洋空间利用,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底空间,解三,6.5 海洋环境保护,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一、海洋环境保护,6.5 海洋环境保护 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 一、海洋环,一、海洋环境保护,(一)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 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 生产过程(见图6-18)。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图6-18 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一、海洋环境保护(一)海洋环境污染图6-1,(二)海洋生态破坏 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的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的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的生态系统。,一、海洋环境保护,(二)海洋生态破坏一、海洋环境保护,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了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6.6 陆地环境组成,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 地域差异,一、陆地环境的组成,6.6 陆地环境组成 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一、陆地环境的,所谓陆地环境,就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岩石、地貌、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陆地环境的组成,所谓陆地环境,就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岩石,(一)岩石 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的外壳,即地壳。陆地则是地壳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陆地表面,岩石构成了地貌,发育了土壤。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一、陆地环境的组成,(一)岩石一、陆地环境的组成,(二)地貌地貌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或外貌,也称为地形。地貌的差异会引起其他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三)陆地水陆地水与大气水、海洋水共同组成了地球的水圈。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几乎全部来自陆地水。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就是陆地上的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一、陆地环境的组成,(二)地貌一、陆地环境的组成,(四)生物 生物的出现,形成了地球上的生机勃勃的有机世界。(五)土壤 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让地球变得生动起来。,一、陆地环境的组成,(四)生物一、陆地环境的组成,(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的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外部景观,使地理环境出现了地域差异。,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会,在旅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华南是炎热的,北方是温凉的;东南沿海是多雨的,西北内陆是干旱的;爬高山的时候,从山脚到山顶,可以 看到不同的植物形成明显 的带状分布,为什么会有 这些地域上的差别呢?,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日,6.7 陆地自然资源,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一、陆地资源的特点,6.7 陆地自然资源 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一、陆地资源的,(一)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其一,某些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水能。其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如土地。其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如人类现在还难以利用埋藏太深的资源。,一、陆地资源的特点,(一)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陆地资源的特点,(二)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可以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一、陆地资源的特点,(二)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一、陆地资源的特点,(三)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四)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一种资源或资源整体发生变化,都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如森林资源的利用。,一、陆地资源的特点,(三)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陆地资源的特点,收集报刊等资料,了解一下热带雨林,找出它的分布、作用、现状,与同学们讨论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能做些什么。,一、陆地资源的特点,收集报刊等资料,了解一下热带雨林,找出它的分布、作用、,陆地资源给人类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可以说,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给人类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是满足人类衣、食,6.8 自然灾害和防御,二、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一、气象灾害,四、地质灾害的防御,6.8 自然灾害和防御 二、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一、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一)台风 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 低),在北半球为逆时 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见图6-19),在南半球 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 大旋涡。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图6-19 台风的结构,一、气象灾害,(一)台风图6-19 台风的结构一、气象灾害,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见图6-20)。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存在和大小。,一、气象灾害,图6-20 台风的卫星云图,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见图6-21)的国家之一。,一、气象灾害,图6-21 暴雨形成的原因,(二)暴雨洪涝一、气象灾害 图6-21,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见图6-22)。,一、气象灾害,图6-22 洪水中的房屋,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一、,(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见图6-23)。干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一、气象灾害,图6-23 干裂的土地,(三)干旱一、气象灾害 图6-23 干裂的土地,(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一、气象灾害,(四)寒潮一、气象灾害,(一)地震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见图6-24)。世界上有两大地 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震带。,二、地质灾害,图6-24 地震,(一)地震二、地质灾害 图6-24 地震,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见图6-25)发生的里氏8.0级,烈度11级的大地震震惊世界。,二、地质灾害,图6-25 北川地震现场,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图6-26)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见图6-27)。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三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二、地质灾害,图6-26 火山喷发,图6-27 印尼泥火山喷发淹没房屋,(二)火山喷发二、地质灾害 图6-26 火山喷发 图6,(三)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见图6-28)。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见图6-29)。,二、地质灾害,图6-28 5.12地震中的山体滑坡,图6-29 泥石流,(三)滑坡和泥石流二、地质灾害 图6-28 5.12,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带的自然灾害。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5.12 四川大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地质灾害的防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此外,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四、地质灾害的防御,地质灾害的防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四、地,(转下页),(转下页),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六单元课件,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六单元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