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二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ppt课件.ppt

    • 资源ID:2106638       资源大小:4.70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ppt课件.ppt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钢的热处理过程中将改变钢的组织结构及性能,而在钢的热处理过程中大部分需要加热到临界点以上进行奥氏体化,然后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和工艺进行冷却获得不同的组织和性能。,钢坯加热,2,奥氏体化是获得某种性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奥氏体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将影响随后组织结构及性能。因此研究有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图 2-1 奥氏体金相组织,奥氏体显微组织(晶内有孪晶)1000,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2.1 奥氏体的结构、组织和性能,2.1.1 奥氏体的结构及其存在范围,图2-2 奥氏体的单胞,奥氏体是碳溶于-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碳原子位于八面体间隙中心,即FCC晶胞的中心或棱边的中点 八面体间隙半径 0.52 碳原子半径 0.77 点阵畸变,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图2-3 奥氏体点阵常数与碳含量的关系,碳含量与点阵常数的关系 碳原子的溶入使的-Fe点阵发生畸变,点常数增大。溶入的碳愈多,点阵常数愈大。如图所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图2-4 Fe-C 相图,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6,2.1.2 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的比容最小,线膨胀系数最大,且为顺磁性(无磁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定量分析奥氏体含量,测定相变开始点,制作要求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奥氏体的导热系数较小,仅比渗碳体大。为避免工件的变形,不宜采用过大的加热速度。奥氏体塑性很好,S 较低,易于塑性变形。故工件的加工常常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进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7,2.2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图2-5 自由能和温度关系图,G=V Gv+S+V Gs(2-1),相变必须在一定的过热度T下,使得GV 0,才能得到G0。所以相变必须在高于 A1 的某一温度下才能发生,奥氏体才能开始形核。,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8,从能量方程可以看出:当T10 G0 珠光体不能转变为奥氏体;当T1=T0时,GV=G-GP=0 G0 珠光体不能转变为奥氏体;当T1T0时,GV=G-GP0 G0 珠光体可能转变为奥氏体;因此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是:必须在A1温度以上,即在一定的过热条件下奥氏体才能形成。只有当珠光体与奥氏体的体积自由能之差能克服界面能和应变能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才能使系统向低能状态转变,奥氏体才能自发地形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9,图2-4 以0.125/min加热和冷却时,Fe-C相图中临界点的移动,加热时临界点加注c:Ac1 Ac3 Accm 冷却时临界点加注r:Ar1 Ar3 Arcm,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0,2.3 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奥氏体的形成为形核长大、扩散型相变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1)奥氏体的形核(2)奥氏体的长大(3)渗碳体的溶解(4)奥氏体的均匀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1,11,2.3 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以共析钢为例说明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从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转变方程,a+Fe3C 碳含量C%0.0218 6.67 0.77 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 复杂斜方 面心立方 我们可以看出: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包括铁原子的点阵改组,碳原子的扩散和渗碳体的溶解。,实验证明: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符合一般的相变规律,是一个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过程。共析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包括奥氏体晶核的形成、晶核的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等四个阶段。,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2,12,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1)形核条件能量、结构和成分起伏;(2)形核部位相界面、珠光体团的边界,过冷度较大时在铁素体内的亚晶界等;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上优先形核的原因,可做如下的解释:界面两侧两相的碳含量相差很大(0.0218%和6.67%),因此在界面上碳浓度分布很不均匀,比较容易满足成分起伏;界面两侧晶体结构相差较大,原子排列不规则,原子的活动能力较强,比较容易满足结构起伏;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位错等晶体学缺陷密度较大,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比较容易满足能量起伏,同时新相晶核形成时,可以使部分晶体学缺陷消失,使系统的能量进一步下降,因此在相界面处是奥氏体形核的首选位置。,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3,13,2)奥氏体的长大 奥氏体晶核形成后便开始长大。奥氏体长大的机制可做如下的解释。在AC1以上某一温度t1形成一奥氏体晶核。奥氏体晶核形成之后,将产生两个新的相界面,一个是奥氏体与渗碳体相界面,另一个是奥氏体与铁素体相界面。为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假定两个相界面都是平直的(参见图)。根据Fe-Fe3C相图可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4,14,图2-9 奥氏体晶核的长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5,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6,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7,17,3)剩余渗碳体的溶解 实验表明在珠光体向奥转变过程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并不是同时消失,而总是铁素体首先消失,将有一部分渗碳体残留下来。这部分渗碳体在铁素体消失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或温度的升高,通过碳原子的扩散不断溶入奥氏体中。一旦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这一阶段便告结束。碳化物溶入A的机理,现在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是通过碳化物中的碳原子向奥氏体中扩散和Fe原子向贫碳的渗碳体区扩散,以及Fe3C向A晶体点阵改组来完成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8,18,为什么铁素体和渗碳体不能同时消失,而总有部分渗碳体剩余?按相平衡理论,从Fe-Fe3C相图可以看出,在高于AC1温度,刚刚形成的奥氏体,靠近Cem的C浓度高于共析成分较少,而靠近F处的C浓度低于共析成分较多(即ES线的斜率较大,GS线的斜率较小)。所以,在奥氏体刚刚形成时,即F全部消失时,奥氏体的平均C浓度低于共析成分,这就进一步说明,共析钢的P刚刚形成的A的平均碳含量降低,低于共析成分,必然有部分碳化物残留,只有继续加热保温,残留碳化物才能逐渐溶解。,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9,19,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时,在残留渗碳体刚刚完全溶入奥氏体的情况下,C在奥氏体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原来为渗碳体的区域碳含量较高,而原来是铁素体的区域,碳含量较低。这种碳浓度的不均匀性随加热速度增大而越加严重。因此,只有继续加热或保温,借助于C原子的扩散才能使整个奥氏体中碳的分布趋于均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0,20,以上共析碳钢珠光体向奥氏体等温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出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1,21,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2,2.4 奥氏体形成的动力学,2.4.1 形核率,为了满足形核的热力学条件,需依靠能量起伏,补偿临界晶核形核功,所以形核率应与获得能量涨落的几率因子 成正比。为了达到奥氏体晶核对成分的要求,需要原子越过能垒,经扩散富集到形核区,所以应与原子扩散的几率因子 成正比。,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3,23,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1)奥氏体的形核率 研究指出,在奥氏体均匀形核条件下,形核率N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常数;Gm-扩散激活能;T-绝对温度;K-波尔茨曼常数;G*-临界形核功,在忽略应变能时,,A-常数;-奥氏体与旧相的界面能;GV-奥氏体与旧相之间单位体积自由能之差;,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4,与结晶不同的是,PA的相变,是在升高温度下进行的相变。,1)因温度升高,形核率N以指数关系迅速增加;2)因GV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使 G*减小,使N进一步增大;3)随温度升高原子扩散速度加快,不仅有利于铁素体向奥氏体点阵改组,而且也促进渗碳体溶解,这也加速奥氏体的形核;4)随温度升高铁素体的C%沿QP线增加,另一方面奥氏体在铁素体中形核时所需的碳浓度沿SG而降低,结果减小了奥氏体形核所需要的碳的浓度起伏,促进奥氏体的形核。,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5,(2)奥氏体晶体的线长大速度 关于奥氏体晶体的长大速度,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扩散规律导出一些计算公式,具有代表性的如下:,碳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铁素体和奥氏体界面处碳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的浓度梯度;,奥氏体与铁素体相界面间的碳浓度差;,负号表示下坡扩散。,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6,26,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由于碳在铁素体中的浓度梯度很小,可近似看作是0。上式可以改写为:,利用碳在渗碳体中的浓度梯度等于零的特点,可得界面向渗碳体中推移的速度表达式:,渗碳体与奥氏体相界面间的碳浓度差。,碳在奥氏体中的浓度梯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7,27,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1)温度升高,扩散系数D()增大,同时奥氏体的两相界面之间碳浓度差Cr-cem-Cr-a增加,增大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浓度梯度,从而使奥氏体的长大速度加快;2)温度升高,在铁素体中有利于奥氏体形核的部位增加,原子的扩散距离相对缩短了,同样有利于奥氏体的长大;3)温度升高,奥氏体与铁素体相界面处的碳浓度差Cr-a-Ca-r以及渗碳体与奥氏体相界面处的碳浓度差Ccem-r-Cr-cem均减小,因此也会加速奥氏体晶体长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8,28,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综上所述:奥氏体形成时,升高温度(或增加过热度)始终是有利于奥氏体形成的,所以加热温度越高,奥氏体形成的孕育期以及整个相变过程所需时间越短,即奥形成速度越快。换言之:随温度的升高(或过热度的增大)奥氏体的形成是加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29,29,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3)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曲线(1)共析碳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建立 试样:厚2mm左右,直径约为10mm的小圆片;原始状态:每个试样均有相同的原始组织状态;温度:在AC1以上设定不同的温度,如730、745、765、;时间:在每个温度下保持一系列时间,如1S、5S、10S、20S、;冷却:在盐水中急冷到室温;观察:在显微镜下测出试样中马氏体的数量(相当于高温下奥氏体的数量);做图:做出每个温度下奥氏体形成量和保温时间的关系曲线,即得到了奥氏体等温形成的动力学曲线。,二节 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0,30,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为方便,通常把不同温度下转变转变相同数量所需时间,综合在温度和时间坐标系内,这样就得到了奥氏体等温形成图。,共析碳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1,31,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2)奥氏体等温形成的特点 在高于AC1温度保温时,奥氏体并不立即形成,而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开始形成。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通常称为孕育期。孕育期:从保温开始到转变开始的这段时间称为孕育期。孕育期的实质是相变的准备阶段,是所有扩散型相变的共同特点。奥氏体形成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同的,开始时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在转变量达到50%时,转变速度达到极大值,以后转变速度又开始逐渐减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2,32,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温度越高,奥氏体形成所需的全部时间越短,即奥氏体的形成速度越快。换言之,随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始终是加速的。在奥氏体刚刚形成后,还需一段时间使残留碳化物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3,33,第一章 奥氏体转变,(3)过共析和亚共析碳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 过共析碳钢:原始组织为P+Cem,且P的数量随钢的C%增加而减少。亚共析碳钢:原始组织为P+F,且P的数量随钢的C%增加而增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4,34,第二章 奥氏体转变,(a)过共析钢(WC1.2%)奥氏体等温形成图(b)亚共析钢(WC0.45%)奥氏体等温形成图,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5,35,2)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的分析 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图示出的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速度加快的规律,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奥氏体的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均增加的缘故。有人做过试验,把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从740提高到800时,奥氏体的形核率N增加270倍,而长大速度G增加了80倍。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速度迅速增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6,36,四、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1)温度 形成温度升高,N的增长速率高于G的增长速率,N/G增大,可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形成温度升高,G/Gk 增大,铁素体消失时,剩余渗碳体量增大,形成奥氏体的平均碳含量降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7,(2)碳含量 钢中碳含量越高,奥氏体的形成速度越快;(3)原始组织的影响 原始组织中碳化物的分散度越大,相界面越多,形核率便越大;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奥氏体中碳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度便越快;碳化物分散度越大,使得碳原子扩散距离缩短,奥氏体晶体长大速度增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8,38,第一章 奥氏体转变,(4)合金元素的影响 通过对碳扩散速度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Cr、Mo、W等,降低碳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 Co、Ni等增大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 Si、Al等对碳原子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 通过改变碳化物稳定性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通常使碳化物稳定提高的元素,将延缓奥氏体的形成。钢中加入W、Mo和其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由于在钢中可以形成稳定性极高的特殊类型的碳化物,加热时不易溶解,将使奥氏体形成速度减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39,39,第一章 奥氏体转变,对临界点的影响 Ni、Mn、Cu等降低A1温度;Cr、Mo、Ti、Si、Al、W、V等升高A1温度。对原始组织的影响 Ni、Mn等往往使珠光体细化,有利于奥氏体的形成。,托辊网带式热处理生产线,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0,40,第一章 奥氏体转变,Cr含量变化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例子)Cr含量为2%及6%时,延缓奥氏体的形成,但Cr含量为11%时,奥氏体形成速度反而比6%时快。原因如下:2%Cr时形成较稳定的不易溶解的(FeCr)3C,延缓奥氏体的形成;6%Cr时形成更稳定的不易溶解的(FeCr)7C3,延缓奥氏体的形成;11%Cr时形成含碳较少、较易溶解、稳定性较低的碳化物(FeCr)23C6,一方面(FeCr)23C6较不稳定,另一方面C%相同时可以形成更多的碳化物,从而使相界面面积增加,这些都会加速奥氏体的形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1,41,第一章 奥氏体转变,2)合金钢中奥氏体均匀化 钢合金钢奥氏体形成后,除了碳的均匀化外,还要进行合金元素的均匀化。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比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小100-10000倍。此外,碳化物形成元素还会减小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这将降低碳的均匀化速度,因此,合金钢均匀化所需时间常常比碳钢长得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2,2.5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动力学曲线,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3,43,连续加热时奥氏体形成和等温转变相似,也是由奥氏体的形成、残留碳化物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三个阶段组成。现已证明,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也大致与等温形成时相同。但是,因为奥氏体的形成是在连续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相变动力学及相变机理上常会出现若干等温转变所没有的特点。,1.5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4,44,0.85%C钢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加热曲线,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5,45,1、相变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的温度范围越宽,但形成速度确加快,奥氏体形成时间缩短。2、随加热速度增大,转变趋向高温,且转变温度范围扩大,而转变速度则增大。3、随加热速度增大,C,Fe原子来不及扩散,所形成的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性增大。4、快速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可引起奥氏体起始晶粒细化;同时,剩余渗碳体量也增多,形成奥氏体的平均碳含量降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6,2.6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2.6.1 奥氏体晶粒度 奥氏体晶粒大小用晶粒度表示,通常分为8级,1级最粗,8级最细,8级以上为超细晶粒。晶粒度级别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n=2N-1(2-6)n-X100倍时,晶粒数/in2 N-晶粒度级别,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7,图2-10 X100倍 晶粒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8,奥氏体晶粒度有三种: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初始晶粒一般很细小,大小不均,晶界弯曲。实际晶粒度-钢经热处理后所获得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49,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0,图2-11 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1,2.6.2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表现为晶界的迁移,实质上是原子在晶界附近的扩散过程。晶粒长大速度与晶界迁移速率及晶粒长大驱动力成正比。,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2,图2-18 奥氏体晶粒大小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的关系,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成指数关系迅速增大。加热温度升高时,保温时间应相应缩短,这样才能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3,(2)加热速度的影响,加热速度越大,奥氏体的实际形成温度越高,形核率与长大速度之比(N/G)随之增大,可以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快速加热并且短时间保温可以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度。如果此时长时间保温,由于起始晶粒细小,加上实际形成温度高,奥氏体晶粒很容易长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4,(3)钢的碳含量的影响 碳在固溶于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提高了铁的自扩散系数,将促进晶界的迁移,使奥氏体晶粒长大。共析碳钢最容易长大。当碳以未溶二次渗碳体形式存在时,由于其阻碍晶界迁移,所以将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过共析碳钢的加热温度一般选在 Ac1-Accm 两相区,为的就是保留一定的残留渗碳体。,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5,(4)合金元素的影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6,图2-22 奥氏体晶粒直径与加热温度的关系1-不含铝的C-Mn钢 2-含Nb-N钢,(5)冶炼方法 用Al脱氧,可形成 AlN-本质细晶粒钢 用Si、Mn脱氧-本质粗晶粒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57,作业1、奥氏体转变的特点,共析钢的奥氏体转变过程,并讨论为什么奥氏体全部形成后还会有部分渗碳体未溶解?2、奥氏体晶核优先在什么地方形成?为什么?3、指出入A1,A3、Acm、Ac1、Ac3、Accm、Ar1、Ar3、Arcm各临界点的意义。4、何谓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起始晶粒度和实际晶粒度?钢中第二相粒子对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钢中奥氏体的形成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