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课件.ppt
第一章 博物馆学发展史,第一章 博物馆学发展史,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一、16-18世纪欧美博物馆学近代博物馆研究最先是从欧洲发展起来,16世纪起,欧洲就出现了描述和研究收藏和博物馆的多种不同形式的成果。,美国博物馆运动的先驱者皮尔:抓住现代美国博物馆本质结构的第一人,基本概念和术语相继出现;局限于“博物馆方法学”层面。,二、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一)欧洲地区为了给普通民众走进博物馆提供便利和指导以及博物馆专业化的需要,一批博物馆学著作涌现。,(二)北美地区为了解决博物馆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一些研究者积极研究并讨论博物馆问题,(三)其他地区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和研究是在现代博物馆观念传播和实践推进中逐步展开的,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博物馆学,(一)西欧地区瑞典博物馆,博物馆与国家生活,不列颠公共博物馆报告,(二)北美地区对提升公众参观质量的深度关切和博物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三)苏联及其他地区全新的社会主义博物馆学,博物馆学建立了研究基础,开始专业人才培养。,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博物馆学,(一)西欧地区:活跃时期,(二)北美地区:博物馆学时代,(三)东欧地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四)日本:日本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科建设得到发展,(五)其他地区:多样化发展,研究活跃,五、“新博物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法文中的“新博物馆学”,1980年,法国人安德烈德斯沃里斯;理论基础是社区驱动;焦点是社会和现实关注,而不是实物;博物馆不局限于一个建筑;实践形式: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英文的“新博物馆学,20 世纪80年代末,彼得伏格的新博物馆学;以对博物馆的社会与政治角色的批判论述的姿态呈现;侧重理论层面的影响。,一、古代传统收藏与保存设施研究中国博物馆学萌芽: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的记录、描述和研究。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相关的收藏和保存设施。与此相适应,中国比较早地出现了有关这一方面的记录、描述和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一)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博物馆学,1.对现代博物馆的记录和描述:非专业基础,介绍性,整体水平不高;2.对博物馆的认识:直观、感性3.研究:视野广阔,本土实践基础较弱。,(二)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学,1.研究:系统性明显增强。2.对于博物馆学的理解大体局限于博物馆实务层面。3.对博物馆在“补充学校教育”“保存文化”“提高学术”方面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4.逐步形成以藏品和工作为核心的博物馆学著作体系与传统。,二、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学,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17 年,1.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2.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三性二务”论;3.研究:浓厚的方法论色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陷入低潮:博物馆被关闭很长时间,展览被撤销,许多藏品被毁掉,博物馆学研究陷入停滞状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极少2.中国台湾地区博物馆学研究呈现出活跃的态势。,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博物馆学,博物馆学发展第三个高潮期:学术繁荣1.专业组织相继成立2.学术性刊物发行3.大专院校纷纷设立文博或博物馆学专业4.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5.中国台湾地区的博物馆研究体制化建设获得较大发展6.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学术联系加强,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学,1.如何理解古代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记述及其博物馆学之间的关系?2.试述苏联博物馆学研究兴起及其影响。3.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博物馆学研究的崛起?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地区博物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5.试述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历史遗产。,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