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docx
-
资源ID:2101135
资源大小:217.69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docx
排污类型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附件六: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申报年度:行政区划代码 -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申报单位法人代码-()填 表 人 报 出 日 期: 年 月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制填报要求1.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包括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和其他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等应填报本表。2.表中上年度情况以上年度实际为准填报,本年度情况应结合上年度实际情况和本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申报。3.当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排放污染物需作改变或者发生污染事故等造成污染物排放紧急变化的,必须分别在改变3日前或变化后3日内填报相应的排放污染物月变更申报表(试行),说明变更原因,履行变更申报手续。4.必须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文字说明一律用汉字,涂改后必须签章有效。5.本表须按“填表说明”如实规范填写,若填报表页数不够,可复印加页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单位平面示意图、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示意图、其它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内容没有变化的,图中可注明“同上年”。6.本表每年填报一次,一式两份,每份需加盖公章,于每年1月1日至1月15日内报环境监察机构,环境监察机构审核后退申报单位一份。7.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申报的相关数据经环境监察机构核定后,将作为征收该单位排污费与其他环境监督管理事项的依据。填表说明【表封】1.申报年度:为报出日期所在年份。2.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共9位。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 2260)规定填写,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规定填写,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写000。3.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4.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5.申报单位法人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前述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上级单位(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法人代码后的括号内填写其在上级单位中的顺序编号(两位)。6.填表人:由填写报表的人员签名。7.报出日期:填写报表报出日期。8.排污类型:按照申报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类型,在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后划“”。审核意见经办人意见:经办人: 年 月 日环境监察机构审核意见:负责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本申报表需附的相关材料:1、 固废来源的单位、数量、种类等相关票据复印件2、 当年新增排放口情况说明;3、环保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2)(3)【一、基本情况及上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1-1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地址2.中心经度3.中心纬度: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中心经度、纬度填入申报单位所在的中心经度、纬度。4.联系人5.电话/传真6.电子邮件7.通讯地址8.邮政编码:申报单位环保联系人姓名和单位环保机构办公电话/传真(含地区码)和电子邮件地址,及经邮政部门认可的办公通迅地址和邮政编码。9.开业日期:指申报单位投入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10.开户行11.帐号:填写申报单位财务基本账户的信息。12.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类型:选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垃圾处理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或其他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在“”内划“”。13.最后一次建设项目名称:指固废处理设施或装置最后一次新、扩、改建的项目名称。14.建设日期:指最后一次新、扩、改建的项目的环评审批日期,没有环评审批的按项目动工日期填写。15.上年处理费收入:按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填写。16.上年运行费用:指维持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厂正常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其他有关费用。17.上年缴纳排污费总额18.上年环境违法罚款:按申报单位实际缴入国库的排污费和环境违法罚款金额填写。19.单位类别20.登记注册类型21.隶属关系:分别按照单位类别代码表、登记注册类型代码表、隶属关系代码表(GB/T 12404-1997)的规范填写名称,并在“”内填写代码。22.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指上年末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按上年度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填写。23.上年运行天数:指上年度体废物集中处置厂正常运行的实际天数。24.年末职工人数:上年度末排污单位实际职工总数。25.排污许可证编号:填写环保部门给本单位颁发的排污许可证编号。26.总占地面积27.上年末填埋场已填埋面积:按年末实际情况填写。一、基本情况及上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1-1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市、旗、区) 乡、镇及街(道、路) 号2.中心经度º "4.联系人5.电话/传真3.中心纬度º "6.电子邮件7.通讯地址8.邮政编码9.开业日期年 月 日10.开户行11.帐号12.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厂类型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 垃圾处理场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 其他固体废物专业处置单位13.最近一次建设的项目名称14.建设日期15.上年处理费收入(万元)16.上年运行费用(万元)17.上年缴纳排污费总额(万元)18.上年环境违法罚款(万元)19.单位类别20.登记注册类型21.隶属关系22.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万元)23.上年运行天数24.年末职工人数25.排污许可证编号26.总占地面积(平方米)27.上年末填埋场已填埋面积(平方米)表1-2上年主要处理处置废物种类、处理量1.废物种类:指所处理的废物种类,分别为(1)混合收集生活垃圾;(2)分类收集社会源废物;(3)医疗废物;(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5)工业危险废物。2.废物名称:指所处理废物具体名称,分别为(1)混合收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2)分类收集社会源废物:如废塑料、废家用电器、废电池、废灯管等;(3)医疗废物:医疗废物;(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如粉煤灰、锅炉渣、磷石膏等(见附表);(5)工业危险废物:如废酸、废碱等(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类别填写)。3.设计年处理量:指所处理废物的设计年处理量(接收废物量)。4.实际处理量:指所处理废物的实际年处理量(接收废物量)。按年度生产报表的实际处理量填写。5.实际焚烧处理量:焚烧处理的实际废物量。6.实际堆肥处理量:堆肥处理的实际废物量。7.实际中间处理量:中间处理(粉碎、中和、解毒、固化、稳定化等)的实际废物量。8.实际综合利用量:采用综合利用技术处理的废物量。9.实际填埋处置量:填埋处置的实际废物量。表1-2上年主要处理处置废物种类、处理量(单位:吨)1.废物种类2.废物名称3.设计年处理量4.实际处理量实际处理量分类5.焚烧6.堆肥7.中间处理8.综合利用9.填埋表内指标关系:5+6+7+8+94表1-2-1上年填埋处置设施特性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废物的单位填写此表。1.设施类型:指现有填埋设施的类型,分别为(1)安全填埋:符合GB18598-2001的填埋设施;(2)卫生填埋:符合GB16889-1997的填埋设施;(3)简易填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填埋设施;(4)堆放(堆置):未采取工程措施的填埋设施。2.处理量:填写每日的废物实际填埋量。3.设施设计容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总填埋容量。4.设施已填埋容量:已经填埋占用的容量。5.设施尚余容量:还没有使用的填埋容量。6.填埋场防渗结构:填埋场采用的防渗结构,分别为(1)无防渗措施;(2)天然防渗;(3)压实粘土衬层;(4)单层HDPE衬层;(5)双层HDPE衬层。7.渗滤液收集:是否设有渗滤液收集系统,分别为(1)有;(2)无。8.渗滤液处理:是否设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分别为(1)有;(2)无。9.填埋气收集:是否设有填埋气收集排放系统,分别为(1)有;(2)无。10.填埋气处理:是否设有填埋气处理系统,分别为(1)有;(2)无。表1-2-2上年焚烧处理设施特性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废物的单位填写此表。1.设施类型:焚烧设施炉体结构。2.设施数量:炉体数量。3.单炉处理能力:每一台炉子的设计焚烧处理能力。4.单炉实际平均处理量:每一台炉子的实际平均日处理量。5.运行方式:焚烧炉的焚烧处理方式,分别为(1)连续运行;(2)间歇运行。6.日平均单炉运行时间:间歇运行的焚烧炉填写,指每一台焚烧炉每日平均运行时间。7.年平均单炉运行天数:每一台焚烧炉年平均运行天数。8.余热利用方式:废物焚烧产生余热的零用方式,分别为(1)发电;(2)蒸汽输出;(3)热水输出;(4)其他;(5)无余热利用。9.发电装机容量:余热发电机组的总设计装机容量;无发电设施的不填。10.实际年发电量:余热发电机组的年实际发电量。表1-2-1上年填埋处置设施特性1.设施类型2.处理量(吨/日)设施容量(立方米)填埋场设施组成3.设计容量4.已填容量5.尚余容量6.防渗结构7.渗滤液收集8.渗滤液处理9.填埋气收集10.填埋气处理安全填埋卫生填埋简易填埋堆放(堆置)表1-2-2上年焚烧处理设施特性1.设施类型2.设施数量(台)3.单炉处理能力(吨/日)4.单炉实际平均处理量(吨/日)5. 运行方式6.日平均单炉运行时间(小时)7. 年平均单炉运行天数(日)8.余热利用方式9.发电装机容量(千瓦)10.实际年发电量(千瓦时)固定床炉排炉流化床旋转窑其他表1-2-3上年堆肥处理设施特性采用堆肥方式处理废物的单位填写此表。1.设施类型:堆肥设施主体结构类型。2.处理废物种类:采用堆肥方式处理的废物种类,分别为(1)生活垃圾;(2)禽畜粪便;(3)园林废物(包括作物秸杆、植物枝叶等);(4)其他废物。3.设计处理能力:按照设计计算的废物处理能力(进场废物)。4.实际处理量:实际废物处理量(进场废物)。5.堆肥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堆肥初级产品的年平均设计生产能力。6.堆肥产品实际生产量:堆肥初级产品的实际年平均生产量。表1-2-4上年综合利用设施特性利用废物生产并出售产品的单位填写此表;废物焚烧余热利用的单位不填写。1.利用废物种类:综合利用废物的种类。2.主要利用设施:综合利用废物的主要工艺设施种类。3.设计利用能力:按照设计计算的综合利用废物量。4.实际处理量:实际综合利用的废物数量;5.综合利用产品:利用废物生产的产品名称。6.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按照设计计算的废物利用产品年生产能力。7.产品实际生产量: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的年实际生产量。表1-2-3上年堆肥处理设施特性1.设施类型2.处理废物种类3.设计处理能力(吨/日)4.实际处理量(吨/日)5.堆肥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吨/年)6.堆肥产品实际生产量(吨/年)仓式滚筒式条垛式其他表1-2-4上年综合利用设施特性1.利用废物种类2.主要利用设施3.设计利用能力(吨/年)4.实际处理量(吨/年)5.综合利用产品6.产品设计生产能力7.产品实际生产量表1-2-5上年中间处理设施特性采用中间处理方式处理废物的单位填写此表。1.设施种类:中间处理废物的设施种类,分别为(1)中和;(2)解毒;(3)固化;(4)稳定化;(5)其他(具体处理方式)。2.处理废物种类:中间处理废物种类。3.设计处理能力:按照设计计算的废物处理能力(进场废物)。4.实际处理量:实际废物处理量(进场废物)。5.处理后的废物去向:中间处理后的废物去向。表1-3上年能源消耗情况1.煤炭: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燃料煤炭总量。2.其他固体燃料: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除煤炭外其他固体燃料总量。3.油类燃料合计: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油类燃料总量。4.重油: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重油总量。5.柴油: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柴油总量。6.其他油类燃料: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除重油、柴油外其他油类燃料总量。7.其他液体燃料: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除油类燃料外其他液体燃料总量。8.天然气: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天然气总量。9.其他气体燃料:指申报单位上年度消耗的除天然气外其他气体燃料总量。表1-2-5上年中间处理设施特性1.设施种类2.处理废物种类3.设计处理能力(吨/日)4.实际处理量(吨/日)5.处理后的废物去向中和解毒固化稳定化表1-3上年能源消耗情况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1.煤炭(吨)2.其他固体燃料(吨)油类燃料7.其他液体燃料(吨)8.天然气(万标立方米)9.其他气体燃料(万标立方米)3.合计(吨)4.重油(吨)5.柴油(吨)6.其他油类燃料(吨)表内指标关系:3=4+5+6表1-4上年污水、废气治理设施情况1.治理设施名称:填写申报单位主要的污水、废气整套治理设施名称。2.治理设施类别:分别填写“污水”、“废气”。3.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方法根据污水处理方法代码简表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组合工艺处理法等类别填写具体的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方法按除尘、脱硫方法代码表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代码表进行填写。4.设计处理能力:按设计的污水、废气处理能力填写。5.处理量:按实际进入治理设施的污水、废气量情况填写(污水、废气按监测进入治理设施前的污水量、废气量计算处理量)。6.排向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指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废气经某排放口排入环境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7.运行天数:按实际发生数填写。8.运行费用:指申报单位维持污水、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9.投入使用日期:按治理设施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填写。表1-4上年污水、废气治理设施情况1. 治理设施名称2.治理设施类别3.处理方法4.设计处理能力5.处理量6.排向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7.运行 天数8.运行费用(万元)9.投入使用日期备注:计量单位:处理能力-污水(吨/日)、废气(标立方米/小时);年处理量-污水(万吨)、废气(万标立方米)。表1-5上年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1.用水总量:指申报单位上年度使用的新鲜用水量和重复用水量之和。2.其中新鲜用水量:指申报单位上年度取用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水源(如雪水、雨水、中水等)作为申报单位新鲜用水的总量。3.其中重复用水量:指申报单位在上年度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总用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4.污水排放量:指按所有污水排放口加总后的污水排放量(体积)。它包括外排的生产废水、厂区生活污水、直接冷却水、矿井水等,不包括独立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5.其中达标排放量6.其中超标排放量:指申报单位按污水排放口加总后污水达(超)标排放的总量。每一排放口只要有一项污染物超标,视为该排放口污水超标。只有污染物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才能视为排放口排放的污水达标。7.排放口数量:指申报单位污水排放口的总数量。8.排放口名称及编号: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进行了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单位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要求填写。9.功能区类别: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进行填写。10.排放量:指该排放口污水的排放总量。11.排放去向: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12.水体名称:填入该污水排放口实际流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按照水体/流域代码表填写。13.污水排放规律: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写,14.执行标准类别: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15.污染物名称:申报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实际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按水体污染物编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写。16.执行标准值: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17.浓度:按该水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填写。18.污染物排放量:按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污染物排放量填写。表1-5上年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1.用水总量(万吨)2.其中新鲜用水量(万吨)4.污水排放量(吨)5.其中达标排放量(吨)7.排放口数量(个)3.其中重复用水量(万吨)6.其中超标排放量(吨)8.排放口名称及编号9.功能区类别10.排放量(吨)11.排放去向12.水体名称13.污水排放规律14.执行标准类别15.污染物名称16.执行标准值(毫克/升)17.浓度(毫克/升)18.污染物排放量(千克)15.污染物名称16.执行标准值(毫克/升)17.浓度(毫克/升)18.污染物排放量(千克)汞石油类镉氨氮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汞石油类镉氨氮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表内指标关系:18=4×17表1-6上年固体废物处置废气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处置废气排放总量:指固体废物处置废气总排放量。无填埋气、堆肥发酵气等废气收集、处理及计量装置的废物处理设施按照废物种类、成分填埋(或堆放)时间、处理方式等因素估算。2.其中填埋气排放量:指填埋气排放总量。无填埋气收集、处理及计量装置的废物处理设施按照废物种类、成分、填埋时间、处理方式等因素估算。3.其中焚烧废气排放量:指废物焚烧过程中所排废气总量。4.污染物名称:实际产生的污染物按气污染物编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写。5.污染物产生量合计6.焚烧污染物产生量7.填埋污染物产生量:根据废物种类、成分、处理方式等因素按照物料衡算法进行计算(估算)。8.污染物去除量合计:是指某废气污染物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所去除的污染物量之和。9.焚烧污染物去除量10.填埋污染物去除量:指废物焚烧过程(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所去除的污染物量之和。11.12.13.14.15.16.17.18.19.合计、达(超)标排放量:指某一污染物相应达(超)标排放的量及合计。表1-6上年固体废物处置废气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处置废气排放总量(万标立米)2.其中填埋气排放量(万标立米)3.其中焚烧废气排放量(万标立米)4.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吨)去除量(吨)排放量(吨)5.合计其中8.合计其中排放量合计其中:填埋气其中:焚烧废气6.焚烧7.填埋9.焚烧10.填埋11.合计12.达标量13.超标量14.合计15.达标量16.超标量17.合计18.达标量19.超标量表内指标关系:12+3,58+11+12,56+7,89+10,11=12+1314+17,1215+18,1316+19,14=15+16,17=18+19表1-7上年废气排放口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燃料煤消耗量2.原料煤消耗量3.燃料油消耗量4.燃料气消耗量:按上年度实际消耗的燃料煤、原料煤、燃料油、燃料气总量填写。5.废气排放量:指按废气排放口加总后的废气排放量。6.其中工艺废气排放量:指固体废物处理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7.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指燃煤、油、气锅炉、烘干炉、锻造加热炉,退火炉及其它纯燃料燃烧炉窑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所排废气总量。8.其中工艺废气排放口数量9.其中燃烧废气排放口数量:分别指申报单位工艺废气、燃烧废气两类排放口数量。10.功能区类别: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写。11.是否两控区:根据酸雨控制区范围的行政区划编码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范围的行政区划编码选择。12.排放口名称及编号: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进行了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单位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要求填写。13.排放口类型:指工艺废气排放口或燃料燃烧排放口,应按实际情况填写。14.设备名称:参照锅炉等燃烧设备名称编码、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表示法、工业炉窑分类等填写。15.排放量:指该排放口的废气排放总量。16.排放口高度17.出口内径:按排放口实际高度、出口内径填写。18.执行标准类别: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19.污染物名称:申报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实际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按气污染物编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写。20.排放浓度标准值:指排放口某污染物浓度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21.排放浓度:按该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填写。22.排放速率标准值:指排放口某污染物速率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23.排放速率:按平均排放速率填写。24.数据来源:是指通过污染物自动监控仪器、监督性监测、自测、物料衡算、排放系数等方法的数据来源。25.污染物排放量:按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污染物排放量填写。26.林格曼黑度:按实际监测数据填写。表1-7上年废气排放口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燃料煤消耗量(吨)2.原料煤消耗量(吨)3.燃料油消耗量(吨)4.燃料气消耗量(标立米)5.废气排放量(标立米)6.其中工艺废气排放量(标立米)8.其中工艺废气排放口数量(个)10.功能区类别7.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标立米)9.其中燃烧废气排放口数量(个)11.是否两控区是 否12.排放口名称及编号13.排放口类型14.设备名称15.排放量(吨)16.排放口高度(米)17.出口内径(米)18.执行标准类别19.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毫克/升)排放速率(千克/小时)24.数据来源25.污染物排放量(吨)26.林格曼黑度20.标准值21.浓度22.标准值23.速率二氧化硫0 1 2 3 4 5 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0 1 2 3 4 5 烟尘工业粉尘表1-8上年残渣产生及处置情况1.残渣物名称:指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种类,分别为(1)飞灰;(2)焚烧渣;(3)筛余物;(4)污水处理污泥;(5)中间处理废物(具体废物种类);(6)综合利用副产品(具体废物种类);(7)其他(具体废物种类)。2.产生量:按排污单位年度实际产生的残渣量填写。3.本单位填埋量:指利用本单位填埋设施处置的残渣数量。4.本单位焚烧量:指利用本单位焚烧设施处理的残渣数量。5.本单位综合利用方式:指利用本单位设施对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利用固体废物的材料或能量生产产品出售)的方式。6.本单位综合利用量:指利用本单位设施对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利用残渣的材料或能量生产产品出售)的数量。7.外单位填埋量:指委托外单位进行填埋处置的残渣的数量。8.外单位焚烧量:指委托外单位进行焚烧处理的残渣的数量。9.外单位综合利用方式:指委托外单位对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利用残渣的材料或能量生产产品出售)的方式。10.外单位综合利用量:指委托外单位对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利用残渣的材料或能量生产产品出售)的数量。11.贮存量:将残渣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数量。12.累计堆存量:指历年累计贮存的残渣数量。13.排放量:指直接向环境排放的量。14.是否办理转移联单:是指排污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办理转移手续情况。表1-9排污许可证情况1.水污染物名称2.污水中污染物允许排放量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污水允许排放量: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水污染物及其允许排放情况如实填写。5.气污染物名称6.废气中污染物允许排放量7.最高允许排放浓度8.废气允许排放量: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气污染物及其允许排放情况如实填写。表1-8上年残渣产生及处置情况(单位:吨)1.残渣物名称2.产生量本单位内处置外单位处置11.贮存量12.累计堆存量13.排放量14.是否办理转移联单3.填埋量4.焚烧量5.综合利用方式6.综合利用量7.填埋量8.焚烧量9.综合利用方式10.综合利用量飞灰焚烧渣筛余物污水处理污泥中间处理废物综合利用副产品其他表1-9排污许可证情况污水1.污染物名称2.污水中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吨/年)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毫克/升)废气5.污染物名称6.废气中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吨/年)7.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4.污水允许排放量(万吨/年)8.废气允许排放量(万标立米/年)表1-10上年固体废物处理扩、改建项目建设情况本表所填写的内容为增加固体废物处理能力的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情况。1.项目名称:指废物处理的改扩建工程项目名称。本表统计的项目是指上年度正式施工的项目,包括上年新开工项目和以前年度开工跨入上年继续施工的项目。上年度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以及上年和以前年度全部停缓建在上年恢复施工的项目,为上年正式施工的项目。2.处理废物类型:按该项目处理的废物类型填写。3.开工年月:指污染治理项目开始建设的年月。按照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永久性工程第一次开始施工的年月填写。如果没有设计,就以计划方案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实际开始施工的年月为准。4.建成投产年月:指污染治理项目按计划规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建成,经验收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引进项目并应按合同规定经过试生产考核达到验收标准,经双方签字确认)正式移交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时间。5.计划总投资:指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总体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计划(或按设计概算和预算)需要的总的资金。6.至上年底累计完成投资指至上年末,企业在污染治理项目中实际完成的累计投资额。实际完成投资额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设备等,不能计算入此指标。7.上年完成投资及资金来源合计:指在上年度,企业实际用于环境治理工程的投资额。投资额中的资金来源,是指投资单位在上年度收到的用于污染治理项目投资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各种来源的资金均为上年投入的资金,不包括以往历年的投资。8.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企业单位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和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简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资金等。9.其他资金合计:指除上述资金来源以外的其他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包括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企业自筹资金及其他来源资金。10.国内贷款:指企业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投资的各种国内贷款11.利用外资:指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订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12.企业自筹:指企业自行筹集的污染治理资金。13.上年竣工项目设计及新增处理能力:设计能力是指设计中规定的主体工程(或主体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辅助工程(或配套设备)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处理能力。上年度竣工的改扩建项目,填写经改造后新增加的处理利用能力,不包括改扩建之前原有的处理能力;只更新设备或重建构筑物,处理能力没有改变的则不填。表1-10上年固体废物处理扩、改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