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ppt课件.ppt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郑州二中 王丽娴,说课内容,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二,学法指导,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五,教 材 分 析,一,1、教材地位和作用,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研究意义,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础,基础,2、课程标准内容,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第一课时)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二课时)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第二课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第一课时)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第二课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第二课时),教 材 分 析,一,教 材 分 析,一,4、重点、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难点:,能量流动的传递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学 情 分 析,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推理,学 法 指 导,三,如何分析问题,个别,一般,局部,系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实例,教 学 过 程,四,1、问题探讨、设疑激趣,鲁滨逊漂流记,教 学 过 程,四,2、问题引导、难点突破,玉米,鸡,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任务一:1、玉米的能量来自哪里?2、照射在玉米上的太阳能如何被玉米吸收?这些能量都被玉米吸收了吗?3、玉米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储存在哪里?有哪些去向?,教 学 过 程,四,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分 解 者,遗体 残骸,能量在第一营养级的流动,99%,1%,太阳能 化学能,教 学 过 程,四,奇数组,偶数组,鸡的能量来源和去路,人的能量来源和去路,任务二:1、鸡/人的能量来自哪里?2、这些能量都被鸡/人吸收了吗?3、鸡/人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储存在哪里?有哪些去向?,分组讨论能量在其他营养级的流动情况,教 学 过 程,四,散失,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特别提醒:1、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2、粪便属于谁的同化量?3、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属于哪一部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传递,散失形式:热能,源头:太阳能,小结:,(1)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源头 能量流动的起点 能量的输入的总量(2)能量的传递:渠道 方向 量的变化(3)能量的散失:形式 途径,阳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下一个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个营养级的一部分能量。,热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反馈练习,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464.6,62.8,96.3,12.5,293,13.5%,62.8,12.6,18.8,2.1,29.3,20.1%,12.6,7.5,0.1,5.0,任务三: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分析,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3、分析实例、巩固规律,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4、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桑基鱼塘,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00头?1000头?,反馈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子,2/5来自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A:600g B:900g C:1600g D:5600g,2/5,2/5,1/5,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农民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某人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就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反馈练习2,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板书设计,一、概念: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二、过程1、起点、总能量、流经途径2、各营养级的去路(3个)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特点1、单向流动(原因)2、逐级递减(原因)能量传递效率(计算)3、金字塔(原因)四、意义,教 学 反 思,五,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活动、教师点拨讲解实现了对能量流动过程知识的重点掌握,同时完成对应的能力目标。以反馈练习为材料反馈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稍显冗长,应该将更多的发言机会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表达观点的能力。,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