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与工程第1章ppt课件.ppt
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第一章 绪论,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本章主要内容,1.1物流的概念与目标1.2物流要素及分类1.3物流的作用1.4物流与商流和信息流的关系,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泛指一切物质实体,有物资、物品、物体的含义。物流学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有运动、移动和流动的含义,不包括化学、生物、机械、社会的运动。值得一提的是,静止也是“流”的一种运动形态。物流不是流通,而是流通的一部分;物流不是储运,而储运却是物流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是指物的流动,即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贮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物流是一个系统、一个过程、一个职业和一门学科。,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随着物流概念的国际化,物流含义有了新发展,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1)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该定义中,明确指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从而给物流确定了一个明确而合理的位置,物流管理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物流系统从属于供应链系统,因此我们从事的物流管理必须是供应链的物流管理。(2)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于199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欧洲物流协会的这个术语标准已经成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物流定义。,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3)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的物流手册中,把物流解释为“物流是把物资从供给者手里移动到需要者手里,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它的活动领域是“包装、搬运、保管、在库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有种种目的(出货量、目的地、收货人、成本、时间、服务水平等条件),为了达到其目的,需要使用物流技术(包装方法、运输方法、搬运方法、保管方法、信息处理技术等),并且为了有效地操作,需要管理活动。(4)2001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贮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5)中国台湾的物流定义以台湾物流管理协会于 1996 年给出的最具代表性:“物流是一种物的实体流通活动的行为,在流通过程中,通过管理程序有效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从上述各种定义中可以得出各国物流定义特点,见下表:,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同时可以得出物流的定义有以下共性:物流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将实物(有人认为也应包括人)从起源地(供应地)向消费地(接收地)进行流动,以消除其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的过程。物流过程由若干环节所组成。在中国的物流定义中,对这一组成环节叙述得最为明确,分别为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7个基本环节。,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物流过程的有机组合,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过程效率,即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物流效果。物流过程所追求的是“满足顾客要求”。物流过程的设计、策划、整合,均应以满足顾客要求为最终目标;一切物流活动,均应围绕顾客需求而展开。因此,我们认为现代物流应定义为:“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系统,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物流的目标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所追求的一般目标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良好的服务 物流系统是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连接着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因此要求物流系统应具有很强的服务性。这就要求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并树立“用户第一”观念。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是其服务性的具体体现。在技术方面,“准时供货”、“柔性供货”等,正是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准时制 准时制(just in time,JIT)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用户对物流提出的较为严格的要求。因为,准时制不能容忍在物流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浪费。因此,物流速度问题不仅是用户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这一要求变得更加强烈了。追求准时制,促使人们在物流领域采取诸如直达物流、多式联运、高速公路系统等一系列管理和技术。,1.1 物流的概念与目标,节约 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商品使用价值,所以依靠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因此,物流过程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就是依靠节约成本来实现的。在物流领域为推行集约化方式,提高单位物流的能力而采取的各种节约、省力、降耗措施,正是节约的体现。规模优化 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目的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规模效益问题在流通领域如生产领域一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往往难以实现规模化的要求。当前大量出现的所谓“第三方物流”正是走物流的集约化道路。库存调节 库存调节是物流系统本身调控的要求,当然也涉及物流系统的效益。物流系统是通过本身的库存,起到对社会物流需求的保证作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和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本章主要内容,1.2 物流的三要素及分类,物流三要素物流三要素是指物流活动中需要具备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流体指物流中的“物”。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载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另一类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流向指从流体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物流的流动方向有三种:一种是自然流向,指根据产销关系所决定的商品的流向,这表明一种客观需要,即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二是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商品流向;三是实际流向,指在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1.2 物流的三要素及分类,物流分类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第一、二、三、四、五方物流等按物流的范畴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三大类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按物流的流向不同,可以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按物流活动地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按物流活动所属产业分类,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和第三产业物流,本章主要内容,1.3 物流的作用,物流的效用 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效用表现为创造七大效用:时间效用 时间效用是指“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本来就存在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效用,称做“时间效用”。空间效用 物流创造场所效用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效用”占有效用 通过营销手段、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客户或消费者想拥有产品或服务的愿望,并帮助客户或消费者实现这种愿望,这时占有效用也就实现了。,1.3 物流的作用,形态效用 在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加工、包装等手段使产品或服务以适当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便产生了形态效用。品种效用 目前,无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消费者所需的都是多种多样的产品,而专业化生产并不能使生产厂商满足这一需求,物流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集中不同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便创造了品种效用。信息效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在商业运作及经济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产品供求信息、产品说明和使用情况、行业发展情况、用户的意见、技术发展趋势等各种信息都活跃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理、分析,并总结出规律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这期间所获得的价值是无形的,也是不可估量的。,1.3 物流的作用,风险效用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和隐藏着许多风险,如质量风险、财务风险、信贷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谁来承担这些风险责任常常会引发各方的争论,不仅浪费了物流运作的时间,还会极大地增加交易成本。而由专业的流通企业来承担这些风险无疑会极大地增强供求双方的信心,同时加快物资流通的速度和再生产的过程,也节省了物流成本。,1.3 物流的作用,物流提供增值服务增值活动则是指分拣、包装、组装、贴标签等提供附加价值的服务。具体服务种类见表,1.3 物流的作用,物流的作用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物流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物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物流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动脉系统,是连接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物流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具有制约和促进作用。物流的改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本章主要内容,1.4 物流与商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商流是指“物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一般称为贸易或交易。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商流反映一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生产资料流通的社会性质,也决定着物流的社会性质。流通的实质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形式的更替,物流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位置的变换,它们共同保证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流通领域顺利地得到实现。商流的价值运动方向和规模,决定着物流的使用价值运动的方向和规模,而物流的交通运输、储存、保管、包装等条件,也制约着商流交换中人们彼此接触的范围和广度。商流阻塞、停滞会直接涉及物流的顺畅与发展,而物流阻塞、不通畅也会直接影响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速度和商品价值实现的时间,影响商流的发展。,1.4 物流与商流和信息流的关系,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从商品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概念,称为流通过程中的“三流”。他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如图。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流”,另外两“流”都不会长期存在下去。三“流”是互为依存的前提条件,又是互为依存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信息流是由商流和物流引起并反映其变化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等在传送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活动。因此,信息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没有信息流,商流和物流就不能顺利地进行。,1.4 物流与商流和信息流的关系,信息流既制约着商流,又制约着物流,是为商流和物流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同时,信息流又是将商流和物流相互沟通,完成商品流通的全过程。三流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因此,三流不仅有利于提高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