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务段工电结合部整治经验交流(修改)ppt课件.pptx
一、现状对比二、经验交流三、工电联整,现状对比,材料摆放整齐,武汉电务段,重视教育,武汉电务段,宣传引导,武汉电务段,环境优美,武汉电务段,重视基础,道床良好,武汉电务段,道岔方正,清扫干净,非常干净,杆件、滑床板无任何油泥,标识清晰,石渣高度标识,方正标识,窜动标识,标准标识,武汉电务段,措施有效,电源引入线防断路,电流测试记录,武汉电务段,琢磨措施,涂胶防短路,电缆过道标识,轨道绝缘防护,岔区防短路,武汉电务段,道床稳固,武汉电务段,道岔状态好,广北车间,滑床板干净、大胶完好,广北车间,杆件干净、方正,广北车间,部分车间设备现状,注油造成打搅腐烂严重,注油造成小胶、枕木栏,油泥长期不清理,油泥长期不清理,滑床板油泥成堆,注油造成恶性循环,注油造成后果,大小胶烂,道床差,杆件脏阻力大,基本轨横移,注油,道岔状态差,清扫油泥,故障,恶性循环,要提高设备质量,需从基础抓起:1.减少注油;2.工电联整提高设备质量;2.作业习惯,表示杆脏、错位,石渣顶杆件,顶、碰、磨,基本轨横移,框架大、宏观不密贴,测试框架1514大8mm,不密贴达到14mm,道岔区域垃圾成堆,经验交流,水平测量,尖轨连接铁,锁闭框,锁闭铁,水平测量,转辙机,锁闭杆,道岔假密贴,道岔假密贴容易造成道岔卡缺口,日常须做好检查,锁钩检查,锁钩不能太紧或太松,敲打要能左右摆动,过死易造成道岔解锁阻力过大,锁钩太松容易造成道岔假密贴,车过后缺口变化。需特别注意,道岔时不能硬性强调4mm(6mm)不锁闭,务必确保锁钩有松动,存在4mm(6mm)锁闭时,及时联系工务联合整治,消除设备隐患。锁钩框与锁钩斜面间隙0-0.2mm。,动作压力重要性,因日常调整不注意,存在大量 转辙机内表示杆与机体磨卡、锁闭框与锁闭杆卡阻、转辙机内动作杆与外锁动作杆连接过紧、钩锁与锁框及钩轴等活动部位不油润或不清洁等因素造成道岔不能正常转换的故障。以上因素增加了道岔的附加转换阻力,当道岔转换阻力(固有转换阻力+附加转换阻力)大于转辙机液压站溢流时的牵引力时,便发生道岔不能转换到位故障。道岔转换阻力增大转辙机提供的动作压力就相应增大,转辙机液压站的动作压力大小变化反映了道岔转换阻力的大小变化,因此,动作压力成为判断道岔运用状态好坏的关键参数。经过大量测试道岔转换时的动作压力并统计分析,当动作压力在6Mpa以下,可以获得良好的道岔转换性能。因此,应将动作压力小于或等于6Mpa作为判断道岔能否正常转换的重要指标。,功率曲线,功率曲线突变,正常功率曲线,通过微机监测功率浏览分析,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道岔检修巡视前先浏览曲线,指导我们有重点的检查整治,对整治过的道岔要重点浏览分析,抓好功率曲线浏览,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锁闭框与锁闭杆不磨卡 锁闭框与锁闭杆磨卡道岔转换阻力就要增大,要保证不磨卡,就必须保证两基本轨锁闭框中线与外锁闭杆的中线在垂直方向重合,否则在转辙机的动力作用下就会使两基本轨锁闭框与外锁闭杆侧边磨卡,道岔附加转换阻力急剧加大,使道岔不能正常转换。,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操岔时检查拉杆是否左右摆动或磨死锁闭框一边,侧磨增加转换阻力,道岔转换过程尖轨绕跟部作扇形运动,如果转辙机内动作杆与外动作杆或外动作杆与动作拉杆紧固即可,不要将开口压变形,在转换过程中外锁动作杆不能适应扇形运动就必然造成转换过程中锁闭框与锁闭杆磨卡,使道岔转换阻力增大,极易造成道岔转换不到位故障。,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调试道岔缺口时,紧固外长表示杆很容易造成相应的内表示杆水平翻转,使表示杆出现张口情况,在道岔转换时出现内表示杆与转辙机机体方孔套磨卡,增加了附加转换阻力。用扳手卡住外表示杆与尖轨连接处顺水平翻转的反方向用力,即可消除张口,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表示杆、动作杆不磨机壳,通过调整方正,高低的方法处理,滚轮与速动板间隙:0.52mm,滚轮间隙:滚轮在动作板上应滚动灵活,落下时滚轮与动作板底部不受力,并与动作板斜面有0.5mm以上间隙。测量方法见下图所示:,降低道岔转换阻力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动作压力台账,将道岔动作压力和道岔转换时间纳入电气特性管理并建立台帐。工区利用年度动作压力测试的数据和分析微机监测记录的数据建立每组道岔的动作压力、道岔转换时间台帐,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掌握道岔状态的变化过程,用于指导道岔维修。在配合工务作业时,应注意测量动过道岔转辙部分后的动作压力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道岔状态变化情况。,摩擦带分解清扫,须定期对道岔摩擦带进行分解清扫,特别是道岔动作频繁的道岔,很容易摩出碳粉,遇水或油时造成电流急速变化,工电联整篇,脱杆捣固、更换大胶,长沙电务段,脱杆捣固效果,长沙电务段,框架尺寸达标,框架尺寸达标非常重要,必须保证框架达标,而且几点框架要基本保持一致,偏大就一起大,偏小就一起小。要确保框架尺寸达标且均匀,横移整治,往往我们不太注意基本轨横移整治,基本轨横移会造成我们道岔状态的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卡缺口务必整治“三道缝”,顶铁间隙达标,顶铁不缺少、顶死、伤损、失效;正线道岔0MM与尖轨或者心轨轨腰间隙0.5mm且间隙均匀。,限位器、间隔砖作业良好,各类螺栓齐全、紧固,接头、间隔铁、限位器螺栓紧固良好(不允许在间隔砖处塞垫片)。可以有效防止尖轨窜动,横移,防止别卡及卡缺口故障,夹砖作用良好,X1处工务夹砖螺丝紧固,夹砖作用良好。其直接影响芯轨框架,工务紧固或整治时,须做好密贴强度试验,锁钩检查,X2处尖轨夹砖无间隙,方正整治,道岔各杆件应平、顺、直,两侧基本轨、翼轨的相对位置(垂直线路方向、沿线路方向)、两侧尖轨的相对位置(垂直线路方向、沿线路方向)、各杆件相对岔枕位置,偏差不超过2mm。,方正整治,通常造成道岔不方正的原因有:岔枕与直基本轨安装不垂直;基础托板安装与直基本轨不垂直或者转辙机垫板安装与直基本轨不平行;转辙机本身安装不方正或者水平高低偏差大,造成动作杆的连接杆与外锁闭的锁闭杆连接时低头或翘头;基本轨或可动心轨的翼轨因热胀冷缩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爬行,使基本轨两侧的锁闭框错位,转辙机动作杆与动作连接杆、外锁闭的锁闭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尖轨离缝,道岔每个牵引点前后滑床板至少有一块与尖轨、心轨接触,其他各部滑床板尽可能多接触,尖轨爬行,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大于20mm,尖轨爬行,“爬行”主要是指道岔转辙部分爬行,或尖轨前后串动。如果尖轨串动量和道岔爬行大于20mm时,就很容易造成转辙机表示杆位置改变。如果各部销子再有一定旷量,当道岔爬行时,势必改变原来的状态,密贴状态及表示缺口就很难保证原来的设定位置,尖轨不密贴,尖轨不密贴一般都是框架尺寸不标准,尖轨硬弯、顶铁顶死引起,强行调整易造成道岔空转故障,及时联系工务整治,尖轨不密贴整治,尖轨与基本轨、尖轨与顶铁离缝的情况,先调整各部位框架尺寸。若依然存在离缝,要对尖轨进行“放劲归零调整”,检查尖轨自由状态下是否能够密贴,确定其是否存在硬弯或者拱腰,确定后再相应的采取矫直或烤治及更换尖轨的办法解决,道岔宏观不密贴,尖轨顶基本轨底部,由于工务部门在翼轨底部添加铁垫不当,造成的芯轨底顶尖轨(见图),此病害易造成芯轨解锁、锁闭过程中的卡阻,为克服此隐患,尖轨顶基本轨整治,抽出翼轨轨底与通长铁垫板间的铁垫片,如下图箭头所示部分。在通长铁垫板与轨枕间根据需要增减橡胶垫恢复,并复紧各部螺栓,脱杆捣固,日常要重视道岔脱杆捣固,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对我们是有利的,减少列车冲击造成道岔状态变化 当岔区道床捣固不实,水平方向不好,两牵引点之间闪缝,列车通过道岔时冲击震动过大,使钢轨出现蛇形运动,恰逢道岔牵引点密贴调整过松,尖轨通过锁钩对锁闭杆进行挤压、敲击,易造成各部位销子旷动、缺口变化及道岔跑表示,增加绝缘隔板,增加绝缘隔板,膨胀螺丝固定,绝缘隔板位置,轨端绝缘涂胶防短路,轨道绝缘涂胶防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