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阳能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建设项目概述.docx
-
资源ID:2085712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型太阳能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建设项目概述.docx
目录1综合说明511项目概况5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71.3防治责任范围7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71.5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措施。71.6水土保持投资概算81.7结论与建议82编制总则92.1编制的目的与意义92.1.2编制意义102.2编制依据102.3指导思想132.4编制原则142.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142.5.1设计深度142.5.2设计水平年143项目简述163.1地理位置及交通163.2建设规模1633项目组成及布局173.4工程占地与土石方量183.5施工组织193.5.2施工安排193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94项目概述204.1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204.1.2社会经济概况204.2土地利用现状214.3水土流失现状214.4 水土保持现状235 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和水土流失预测235.1 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245.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45.3建设期水土流失调查和预测256防治责任范围27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原则276.2量化的防治责任范围277水土保持措施布设297.1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29(1)挡土墙29(2)绿化美化297.2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307.2.3新增水土保持措施307.3防治措施设计317.3.2植物措施设计327.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337.5水土保持施工进度计划357.5.2基本原则357.5.4植物措施实施计划358、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378.1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378.1.2编制依据378.2价格水平年388.3编制方法398.4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448.5水土保持减沙效益458.6生态效益468.7社会效益469结论及建议479.1结论479.2建议47附件:1、 委托书;2、 发改委备案文件;3、 概算表。附图:图1、地理位置图;图2、总平面布置图;图3、工程措施布置图;图4、工程措施单体图。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建设单位: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年7月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项目负责人邢道林地点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占地面积0.78h工程投资32.92万元开工时间2011年11月完工时间2012年2月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弃土(石、渣)量本次项目建设共开挖土石方量4440m3,回填土石方量2100m3,弃方量2340m3。所弃土方用于后期的绿化覆土。尽量降低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环境,不新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0.78h损坏水保设施0.78h估算的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施工建设期以及自然恢复期共造成水土流失7.8T,新增31.2T 。预测水土流失危害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水土保投资持措施及投资工程措施排水沟465m,挡土墙55m投资21.47万元植物措施植物措施面积为0 .34 h,散播黑麦草14,小叶女贞800簇投资0.30万元其他损坏水土保持投施补偿费投资9.59万元1.56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32.92万元分年度实施计划年度措施工程量投资2011年排水沟465m,挡土墙55 m,植物措施面积为 0.34 h,散播黑麦草14,小叶女贞800簇。24.29万元编制单位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资格证书水利乙级:A152002492编制人员李丹岗位证书号注:1、本表一式三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一份留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依据,一份送项目审批部门作为审批项目依据,一份留本单位(或个人)作为实施依据。2、在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3、凡此表表达不清的事项,可用附件表述。1综合说明11项目概况(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贵阳市。该项目作为体现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新型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沼气产品,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技术的先进性等要求也日渐提高。华帝是中国名牌产品、是亚洲最大的燃器具生产企业、也是燃气具行业唯一一家在深上市公司。所开发的新型太阳能产品和可再生能源沼气产品,无论在质量、外观、技术等方面均属于同行业前卫,是企事业机关、学校、星级宾馆酒店、各类住宅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环保、节能产品。本项目的建设是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瞄准西部大开发,建设和谐新农村以及房地产等市场的大量需求和空缺而投资兴建,具有光明、持续的发展前景。故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2)项目概况拟建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建设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介牌林场。距贵阳市内128公里(新添大道),水东线(水口寺到东风镇)10公里。到贵阳市区开车仅需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该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为0.83 h,用地面积为0.78h,项目总投资为95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在本方案实际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分为主体建设区和道路及其他附属区两个部分,用地面积为0.78h。(3)项目区概况调查区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云贵高原山区,冬暖夏凉,雨量充沛。1、气温据贵阳市气象资料统计,乌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35,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35,平均气温最大相差2.2。风力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多东北风和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年增均风速2.2m/s。2、降水量据贵阳市气象资料统计,乌当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9912000年)1100.5mm,年最小降雨量749.96mm,日最大降水量197.3mm(1996年7月2日)。雨季一般始于每年4月中旬,结束于10月下旬。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60/%降水量集中在5-8月。土壤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土层厚0-3m。项目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林草履盖率72.4%。项目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属轻度流失区,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模模数为1000t(ka),容许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 (ka)。(4)方案设计深度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确定为2012年。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通过对主体设计中方案的分析,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选址进行了论证,确定主体采用的方案是可行的,并根据实地踏勘分析,本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布置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将结合项目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状况,补充设计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并与主体工程设计衔接,形成综合防护体系。1.3防治责任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0.86 h,其中,项目区面积0.78h,直接影响区面积0.08 h。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经预测,在本方案服务期内,本项目建设生产期将扰动地表面积0.78h,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0.78h,本项目工程现阶段年均水土流失量为7.8t,在施工建设期内将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1.2t。1.5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措施。本方案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有部分工程措施,布置在本项目的主体建设区,针对本方案主体设计设计,新增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为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排水沟465m,挡土墙55;植物措施:栽植小叶女贞800簇,种植多年生黑麦草14,合计绿化面积0.34h。1.6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本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32.92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计列投资为16.8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5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总投资中,工程措施21.47万元,植物措施0.30万元,基本预备费用0.91万元。1.7结论与建议(1)总体结论通过对项目区各项水土流失因素分析,主体工程设计的场址方案可行,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得以落实后,可以实现项目建设期的防治目标。(2)建议建议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大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对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料应及时调运,严禁乱堆乱弃;项目施工时期尽量避开雨季。建议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建立水土保持方面和规章制度,严格执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要与乌当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上级部门密切配合,听取他们对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设,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2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与意义2.1.1编制目的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地处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本项目于2011年11月开始建设,现目前未开始施工。通过现状调查本项目在建设期主要是以生产线厂房及办公区修建为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损坏原地貌并加剧区域水土流失,造成水土保持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应依法防治工程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因此,编制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主要目的是:(1)全面贯侧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范围,达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从而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2)方案从恢复生态环境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对项目建设范围和竣工后影响范围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根据工程现状提出适宜于本项目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和措施。(3)方案的编制,是指导水土保持工程验收的依据,同时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的依据。2.1.2编制意义本方案本着“调查为主、因地制宜开展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原则,从恢复生态环境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项目建设和生产扰动和影响范围内未治理的区域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从而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力争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10)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2月10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2003年1月1日起施行)。2.2.2部门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修改);(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2004年9月15号);(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2006年12月18日);(6)贵州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收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第111号令,2009年9月15号);(7)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第29号令)(2007年2月1日)。2.2.3规范性文件(1)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2)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 水保1994513号);(4)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2007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0810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200465号);(6)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黔府发199852号);(7)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年7月19日);(8)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9)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办水保2005121号,2005年6月22日);(10)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1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2.2.4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003年1月25日);(4)土壤侵蚀分类公级标准(SL190-2007);(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SL44-2006);(7)防洪标准(GB50201-94);(8)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级洪水标准(SL252-2000);(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11)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2.5技术资料(1)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拟建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的项目建议书(贵阳市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1月)。2.3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着“调查为主、因地制宜”开展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原则,科学合理布置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尽量恢复和治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将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到最低限度,促进项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4编制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外业调查及相关分析,确定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治理要求,有效控制和避免项目区水土流失。(2)坚持生态恢复的原则。为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要求,本方案将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对施工迹地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治理,并提出植被恢复的合理化建议。(3)坚持防护的整体性原则。将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水土保持措施防护体系,对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设计做被充完善,做到防护体系完整。2.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2.5.1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GB 504332008)的有关要求,考虑到项目的主体设计深度和项目建设现状,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初步设计深度。2.5.2设计水平年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主体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2年2月建成,工程建设总工期4个月。通过现场调查及资料研读,本方案认为主体工程虽然已设计部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并未发挥了水土保持防治效果,但仍有部分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故本方案将进行被充设计,力争使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根据以上情况和工程特性,确定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补充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并发生效益年,即2012年。3项目简述3.1地理位置及交通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介牌林场。距贵阳市内128公里(新添大道),水东线(水口寺到东风镇)10公里。到贵阳市区开车仅需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3.2建设规模该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本项目用地面积0.78h,主要是修建生产线厂房及办公生活区项目总建筑面积8287平方米,其中:A栋四层1440平方米;B栋六层24户1969平方米;C栋850平方米(不记容积率的地下室面积1966平方米);D栋四层1000平方米;E栋三层1062平方米共25层,其中1层为裙楼,地下1层。项目规模和特性如下:项目名称: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建设地点:乌当区东风镇界牌林场;资金来源:企业自筹;项目规模:用地面积0.78h;33项目组成及布局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现场踏勘,贵州华帝燃具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太阳能、新能源沼气配套产品装配生产线项目主要修建生产线厂房及办公区。总占地面积为0.78h。该项目绿化用土主要为项目建设前期的表土剥离土方。该项目用水由乌当区自来水公司供给,供水水压、水量有保证,饮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本项目供电根据生产需要,装配车间设置配电室,设30K_VA变压器一台,电力集中输送到装配车间、办公楼、食堂和员工宿舍,采用380V220V三相四线制。现场照片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工程组成不复杂,在详细读本项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踏勘,认真分析项目生产工艺及建设内容对地表的扰动特点、是提出针对性水土保持措施,完善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前提。3.4工程占地与土石方量3.4.1工程占地本项目属拟建项目,工程占地包含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占地,根据1.3分析,本工程占地全为永久占地,经计算本项目工程在本方案服务期内,主体建设区占地0.78h,详见表3-1表3-1项目区占革面积一览表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合计主体建设区0.5800.58道路及其他附属区0.2000.20合计0.7800.783.4.2土石方量本项目施工场地简单,工程规模小,开挖量小,本次项目建设共开挖土石方量4440m3,回填土石方量2100m3,弃方量2340m3。所弃土方用于后期的绿化覆土。表2-3 项目建设土石方情况表 单位:m3项目分区开挖回填废弃小计土方石方小计土方石方小计土方石方去向主体建筑区3206218510211466445102117401740覆土绿化道路及其他附属系统1234894340634294340600600覆土绿化合计44403079136121007391361234023403.5施工组织3.5.1主要材料及来源工程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就近购买,经外部公路直接运入施工场地,砂、石料在项目区范围内就近取材。3.5.2施工安排建设总工期4个月(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3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概算、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项目建设总投资料950万元。项目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4项目概述4.1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4.1.1自然环境概况(1)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列度为VI度,属于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区。(2)气象据贵阳市气象资料统计,乌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35,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35,平均气温最大相差2.2。风力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多东北风和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年增均风速2.2m/s。无霜期260天。(3)土壤本项目区内土壤主要黄壤,厚度03m。(4)植被本区植被区划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常年植被除少量灌木丛外,以少量人工种植的树木和荒草,覆盖率为约72.4%。4.1.2社会经济概况乌当区地处贵阳市东北部,全区总面积962.4平方公里,辖5乡(其中2个民族乡)、5镇、2个街道办事处,共129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8.45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7.91亿元,同比增长16.5%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79亿元,同比增长19.7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2亿元(含基金),同比增长2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6元,同比增长1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505元,同比增长18.02%。4.2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经现场调查,目前项目区占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及草地,面积是0.78h。4.3水土流失现状经现场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方式为面蚀。据相关规范,面蚀分级指标主要为地面坡度和林草覆盖率,因此对项目区原有地类的水土流失现状,是在对各地类的上述两指标进行现场调查后,再参照面蚀分级指标表(表41)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表42)确定原地貌侵蚀模数,经计算而得。表41面蚀分级指标表地面坡度地类5°8°8°15°15°25°25°35°35°非耕地林草覆盖度(%)60-75轻度轻度轻度中度45-60中度强烈30-45中度强烈极强烈30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坡耕地轻度中度表42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侵蚀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微度侵蚀200,500,10000.15,0.37,0.74轻度侵蚀200,500,100025000.15,0.37,0.741.9中度侵蚀250050001.93.7强度侵蚀500080003.75.9极强度侵蚀8000150005.911.1剧烈侵蚀1500011.1注:本表土流失厚度系按土的干密度1.35g/cm3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项目区各地类面蚀侵蚀指标、强度分级及平均侵蚀模数等指标见表43。表43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调查表项目分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2)土壤林草覆盖率(%)坡度侵蚀强度侵蚀模数(°)类型等级(t/km2·a)主体建设区灌木林地、草地0.58黄壤72.4%1045面蚀轻度1000道路及其他附属区灌木林地、草地0.20黄壤72.4%1045面蚀轻度1000合计0.78通过对项目地面建设区水土流失现场详细调查表明,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t/(km2·a),属轻度水土流失区。其中,轻度流失面积0.78h,年均水土流失总量7.8t。项目区允许土壤侵蚀模数500t/(km2·a)。(详见表44、表45)。表44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水土流失面积)单位:hm2项目组成合计水土流失面积轻度主体建设区0.580.58道路及其他附属区0.200.20合计0.780.78表45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水土流失量) 单位:t项目组成合计水土流失量(t)侵蚀模数轻度(t/km2·a)主体建设区5.85.81000道路及其他附属区2.02.01000合计7.87.810004.4 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但属于省级重点治理区和监督区。近年来,乌当区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经验。同时项目周边也有一些开发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从工程安全的角度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对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5 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和水土流失预测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以了解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和特点,以便为水土流失预测、治理和监督提出科学地、合理地和客观地指导性意见。5.1 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本项目是新建项目,占用地类为林地及荒草地,不占用其他耕地,工程占地范围内地势坡度较大,用地面积为0.78h,通过实地踏勘项目区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建设过程中将破坏原地貌,进行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土石料回填等人为活动改变了原地貌形态和地表土层结构,同时损坏了植被层,将产生大量的裸露地面和疏松土体,使土壤抗蚀抗冲能力下降;(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作业条件限制,经常会产生新地临时堆场和工程施工工作面,松散的施工迹地和堆料(渣)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3)在施工过程中还将不可避免的使地表裸露,土壤疏松,失去其蓄水保土功能,促使地面暴露出来,当受到雨滴的打击,水流冲刷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加带了项目区土壤侵蚀;(4)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5)在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加强防护,避免施工材料的流失,影响周边环境。5.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根据贵州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按照剥离地表面积计列。结果表明: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0.78km2。5.3建设期水土流失调查和预测(1)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经预测施工建设期加速侵蚀面积0.78h,原地貌侵蚀总量7.8t,扰动后水土流失量39t,新增水土流失量31.2t(见表51)。表5-1项目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项目分区加速侵蚀面积(h)预测时间(a)原地貌侵蚀总量t/(k.a)原地貌侵蚀总量(t)预测期侵蚀模数t/(k.a)预测期侵蚀总量(t)新增侵蚀总量(t)主体建设区0.58110005.850002923.2道路及其他附属区0.21100025000108合计0.787.83931.2(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据预测,本项目建设期结束后需进行植被恢复地表面积为0.16,其余面积为建筑、道路硬化面积。自然恢复期内水土流失量7.6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25t(详见表5-2)。表5-2项目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分区用地类型植被恢复面积(h)预测时间原地貌侵蚀总量原地貌蚀总量未治理水土流失新增侵蚀总量(t)(a)t/(k.a)地表侵蚀摸数t/(k.a)流失量(t)第1年第2年第1年第2年小计主体建设区0.26210002.640005005.60.76.33.7道路及其他附属区0.08210000.840005001.20.151.350.55合计0.343.46.80.857.654.25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建设期以及自然恢复期共造成水土流失46.65t,新增35.45t。6防治责任范围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原则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 50433-2008)的规定,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本项目建设期可能影响的水土流失范围,确定本项目的水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该项目各单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依据如下表6-1。表6-1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依据表项目分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主体建设区占地范围根据项目所处的地形地貌,确定其影响范围为上边坡3m,下边坡4m道路及其他附属区占地范围根据项目所处的地形地貌,确定其影响范围为上边坡2m,下边坡3m6.2量化的防治责任范围依据防治责任划分原则和依据,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0.86h,其中建设区面积0.78h,直接影响区面积0.08 h(详见表6-2)。表6-2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单位: 项目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合计建设区影响区小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体建设区0.650.580.07道路及其他附属区0.210.20.01合计0.860.780.087水土保持措施布设7.1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研读设计资料,主体设计单位项目建设区外侧布置了挡土墙,和它们在拦护周围边构建筑物的同时,也起到了防治本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功能。另外,主体设计单位在项目建设区空闲地理布置了大量的植物措施,即起到了美化作用,也有积极的水土保持功效。综上所述,本工程主体设计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项目建设区北侧的挡土墙措施;二是主体在项目北西侧设计了大量植物措施。现本方案对本工程已有有水土保持措施,按照工程组成进行分析评价。(1)挡土墙本项目区挡土墙预计设在项目区的北侧。根据设计资料,修建了M7.5重力式挡土墙,墙顶宽0.5m,墙底宽1.5m,经统计,挡土墙全长为55 m,相关设计,详见典型设计(附图4)。这些工程措施在维护原有建筑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也对本项目区的水土保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绿化美化本项目区绿区面积为建设安置区周边的空闲地时行绿化,绿化面积为0.34h。设计灌木为大叶女贞和小叶黄杨,并选用黑麦草进行铺地。7.2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7.2.1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是在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被充设计,争取达到“点、线、面”三方面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达到保护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详见表7-1。表7-1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区防治措施体系表项目分区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主体建设区新增排水沟新增表土剥离道路及其他附属区新增排水沟新增表土剥离、临时挡土袋7.2.2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特征,在综合分析评价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量。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方案新增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主要是在建设用地四周新增排水设计。7.2.3新增水土保持措施通过仔细研读本项目的设计资料,发现本项目的排水措施明显不足,在雨季,雨水经收集后排入项目周边的道路排水系统。7.3防治措施设计经查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取用贵州省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贵州省年最大1小时点雨Cv值等值线图,得项目区的一小时平均点雨量为42,Cv=0.38,Cs=3.5Cv,取P=5%,查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得KP=1.692,由此计算得20年一遇最大一小时降雨量为71.06。1)设计洪峰流量QS采用公式=Qs=0.27KiF式中:Qs设计洪峰流量K径流系数,取为0.8i-20年一遇最大一小时降雨量。F-山坡集雨面积,根据地形图计算。计算得截、排水沟设计洪峰流量见表7-2。表7-2排水沟设计洪峰流量表排水沟名称集雨面积(k)设计洪峰流量(m3/s)排水沟00150232)水力计算计算假定断面形式:矩形沟道纵坡:排水沟i=1.0%、截水沟i=2.0%过水能力计算按式Q过=AC进行计算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 C谢才系数C=R R水力半径R= n-糙率,取n=0.018 X-湿周 i-渠道纵坡,排水沟纵坡坡度i=1.0%,截水沟纵坡坡度i=2.0%表7-3排水沟水力计算表截、排水沟名称设计洪峰流量(m3/s)排水沟过水断面水力要素过流能力(m3/s)AXRC排水沟0.360.40m×0.40m0.161.200.1339.710.40经计算:过流能力Q过均大于设计洪峰流量Qs,满足过流要求。7.3.2植物措施设计本方案对项目主体建设区的空留部分考虚播撒黑麦草,播撒密度为70/h,在办公场地、停车场四周种植小叶女贞,共需约800株。7.3.3临时措施表土剥离:由于本项目至现场踏勘时止,还未动工,故开始建设前需对对主体建筑区及道路及其他附属区的熟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为0.30.4m,剥离表土的面积为0.78hm2,剥离量为2340m3,在空闲地临时堆放,用于后期的绿化用土。临时挡土袋:在临时堆土区域修筑临时土袋拦挡,以防止本区在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环境,挡土袋全长150m。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下底宽1.5m,顶宽0.6m,高1.0m,断面面积1.05m2。7.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措施种类的措施设计推算,项目水土保持工程量详见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