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ppt课件.ppt

    • 资源ID:2082440       资源大小:3.40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ppt课件.ppt

    1,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本章提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旅游地空间竞争,2,第一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戈曼森(Gormsen E)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c J M)的旅游发展模型,奥珀曼(Oppermann 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Pearce D,1995),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Butler R 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3,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一般都会经历 6个阶段: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4,5,6,1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特点: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因为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探 查,7,2、参与阶段(involvementlnnt stage)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参与,8,特点:-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基本可以界定出来-旅游季节逐渐形成-一些本地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调整生活方式-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政府和 旅游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9,3、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特点-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行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发展,10,4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游客增长率下降,但总游客量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巩固,11,特点:-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广告力度增强。以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常住居民,特别是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修建的旅游设施,产生反感和不满,因为这一切会限制他们的正常活动。-旅游地在这一阶段有了界线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12,5停滞阶段(Stagnatha Stage)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超载,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至。,停滞,13,特点:-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 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 大量的努力。-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可能被“人造”设施 取代。,14,6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停滞阶段以后,旅游地可能进入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复苏,衰落,15,(1)衰落阶段,旅游地市场衰落,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无法与新的旅游地相竞争。特点:-旅游业的衰退,使房地产转卖率程度很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它设施取代或消失,剩余设施的生存能力成为问题。-本地雇员和居民能以很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本地居民介人旅游业的程度增加。-宾馆可能变为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宅,因为旅游地的良好设施对常住居民有吸引力,特别对年老者。-原来的旅游地可能变为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16,(2)复苏阶段 旅游地要进入复苏阶段,旅游地吸引力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种途径:-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如美国大西洋赌城,但如果相邻旅游地也如此,这种效果就会降低。-发挥未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重新启动市场。,17,在衰落或复苏阶段有可能发生5种情况。如图:-深度开发卓有成效,可促使游客再增加和市场扩大,曲线A。,A,B,复苏,-小规模的改造和调整,持续对资源吸引力的保护,游客量可以小幅度地增长,曲线B。,18,-再调整满足各种容量水平,可遏制游客量下 滑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曲线C。,-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竞争能力降低,客流量显著下降,曲线D。,-战争、瘟疫或其它灾难性事件,使客流量急剧下降,客流量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曲线E。,A,B,C,D,E,衰落,复苏,19,例如未老先衰性(神话洞、西游记宫、世界公园)、青春常驻型(北京、九寨沟)例:颐和园,没有探索和参与阶段,1949-1985年是发展阶段,1985年后是稳定成熟期,因为能够持久保持连贯的旅游形象,控制旅游环境容量;锦绣中华没有探索、参与、发展阶段,开业第一年出现游客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广东宝晶宫、贵州龙宫洞等,没有探索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巩固和停止阶段很短,很快进入衰退阶段。内部因素:新鲜感衰退;例如泸沽湖旅游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受到破坏,游客体验下降等;如夏威夷外部因素: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同类型旅游地的开发:如海滨度假地、迪斯尼乐园;外部环境发生突变,20,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自1980年巴特勒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之后,有不少批评,但接受这个理论的趋势更强。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作为预测工具就中国情况而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分析不同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特点、规律。-剖析形成这些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21,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1、国际级旅游地的特点-吸引范围广,具有世界性的客源市场。-一般情况下,无衰落阶段。-有巨大的和特殊的旅游价值。-基本市场特征以外地游客为主。2、国际级旅游地应注意的问题-注意保持良好的旅游形象-尽量避免负面影响-控制好旅游环境容量,注意旅游环境的保护。,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22,3、实例:,实例1:北京颐和园。a.资源特点 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与优美灵秀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杰作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巨大的和特殊的价值。b.旅游功能 与一般风景名胜有着重大的区别,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性。以外地游客为主,其吸引范围覆盖全球,是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见表:,23,表6.1 颐和园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比率(引自保继刚,1987),24,25,见图:是颐和园19491988年游客增长情况。,发 展 阶 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26,27,c.颐和园的生命周期特点-无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很长,个别年份大起大落。开放之日起,就开始了一个相对长的发展阶段。19491985年是颐和园的发展阶段,长达近40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 从1985年之后,颐和园进人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此阶段为长久的成熟稳定阶段。-无复苏或衰落阶段 除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或社会经济动荡,颐和园不会进入衰落阶段,其演化可以脱离巴特勒理论的后续阶段。d.注意的问题-注意保持良好的旅游形象。-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特别应注意的是,控制好旅游环境容量,注意旅游环境的保护。,28,实例2:安徽黄山 黄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黄山的生命周期特点:-已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向着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避免走向衰落阶段。,29,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1、国家级旅游地的特点-旅游吸引范围不是世界性的或全国性的,只是区域性的。-旅游地在与新旅游地的竞争中较易失去优势,生命周期进入停滞或衰落阶段。2、应注意的问题-向复苏发展 要使旅游地从衰退进人复苏,必要条件是开发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使游客量重新增长。如:广东丹霞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开发的阳元石景区使丹霞山旅游向复苏发展。-延缓衰退期 若没有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只能选择延缓衰退的办法。如:利用广告、改进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等办法,保持好的旅游形象,以达到延缓衰退的目的。,30,3、实例 肇庆七星岩旅游地。a.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的市场特征-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合称星湖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列为我国首批 44 个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虽然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不是“第一”因此,客源市场不是世界性的或全国性的,只是区域性的。-肇庆七星岩旅游地在与新旅游地的竞争中较易失去优势,生命周期进入停止或衰落阶段。,31,b.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特点,七星岩 19761996 年的游客变化曲线,32,图6.3 肇庆七星岩游客量年变化曲线,33,-发展阶段 1980年之前是七星岩的发展阶段。-高峰阶段 经历了2次高峰:1980年和1985年。其中1980年之前是七星岩的发展阶段。-衰退阶段 经历了2次衰退阶段,与巴特勒生命周期理论的停滞阶段和衰退阶段的 特征非常一致。19801984年:第一个衰退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七星岩虽然在游客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但其吸引力明显 减弱。1985年以后:第二个缓慢的衰退阶段。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崛起,广东省内的旅游地竟 争格局发生了变化,七星岩的吸引范围、游客量已不能与深圳、珠海相竞争,走向衰落。,34,c.肇庆七星岩旅游地发展定位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的发展:-保持和改善肇庆七星岩的旅游形象。如:投资1400万元改造七星岩附近的天宁北路,投资300多万元对七星岩景区实施“亮化工程”,用灯饰装扮奇山秀水。-阻止下滑趋势,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期望值不应过高,否则,会得不偿失。,35,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张家界黄龙洞,36,1、喀斯特洞穴资源特点(1)遍在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喀斯特洞穴发育。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酉、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仅云南省有开发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就达400多个。(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从地貌学的角度看,喀斯特洞穴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但作为一种旅游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洞穴内,几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景观组成。(3)吸引范围来评价,喀斯特洞穴只是一种区域性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风景区,吸引力和范围是区域性的。,37,2、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 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独特,有三个方面:-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因为:喀斯特洞穴,在没有开发之前,黑暗危险,无自发前往的游客进行的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一经开发,由于轰动效应会吸引大量游客,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开发的第一年游客量达到最大。,38,-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就进人衰落阶段。原因:轰动效应一过,游客锐减,由于吸引范围一般较小,所以很快进人衰落阶段。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出现:(1)衰落到一定程度后,稳定在某一个旅游规模水平上持续发展。(2)有些洞穴游客太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费用,只能停业。,39,-若洞穴是在旅游热线上,或在著名风景区内,其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原因:可借助于已形成的旅游市场,分流部分游客,使其巩固和停滞的阶段较长。如图:,40,3、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在同一地域上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2)旅游投入以满足基本游览条件为准则,不宜在游客量开始下降时进行大的投资,试图使客流量增长,这种投资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云南建水燕子洞,其年客流量变化如图:1987 1990年共投资 431.15万元,用于进一步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游客量呈上升状态,1990 年游客量达到最高,随后逐年下降。从1991年起,共投资929.48万元,进行深度开发,却难以阻止流客量的下降趋势。(3)当游客量下降到低于门槛游客量,维持不了管理费时,考虑关闭洞穴。,最高峰,41,图6.4 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 洞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变化曲线(引自保继刚,1995),年份,游客量/104人,42,图6.5 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泸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年变化曲线(引自保继刚,1995),游客量/104人,年份,43,图6.6 建水燕子洞年游客量变化曲线(引自保继刚,1998),游客量/104人,年份,44,Introduction:about Mount Danxia,45,46,47,48,The rejuvenation of Mount Danxia,Image crisis Plan a new attraction Yangyuan Stone,49,Yangyuan district,50,Yangyuan Stone,51,The results after Yangyuan Stone opened,52,分析与讨论,1.为什么丹霞山通过阳元石景区的开发走上了复苏之路?2.为什么七星岩经多方努力却仍不能遏制衰退的趋势?3.为什么鼎湖山通过负离子开发使游客量与游客停留时间都增加?,53,54,鼎湖山与七星岩的接待情况,55,原因分析,鼎湖山、丹霞山和七星岩,这三个旅游地衰退的原因不是重大突发事件,也不是政治、经济原因,即不是外部原因。,56,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受休假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景区临时性超负荷现象普遍,但长期超负荷现象较少,并且这些出现超负荷的景区却被预言为处于永久成熟期如黄山(陆林,1997)、故宫、颐和园(保继刚,1999,徐红罡,2001)。国内旅游者感知容量容忍度较高,景区承载力瓶颈主要是生态容量问题,但除极少数生态极其脆弱的景区外,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负面影响。目前景区遇到的容量问题实际上大多是游道容量问题。,57,旅游形象的影响,58,在google上输入“旅游+旅游线路+韶关+丹霞山+*+”搜索结果(限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说明在商业性的旅游宣传中,丹霞山的形象构成要素仍然是日出与别传寺,但阳元石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从宣传推销的产品类型来看,仍以观光旅游为主。,59,七星岩衰退的形象要素分析,在google上输入“旅游+旅游线路+肇庆+七星岩+*+”搜索结果(限在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60,鼎湖山复苏后的形象要素分析,在google上输入“旅游+旅游线路+肇庆+鼎湖山+*+”结果(限在过去一年内更新过的网页):,61,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产品会老化,形象危机、复苏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旅游地形象传播的渠道与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判断及其对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影响,所以,推动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最本质的原因是市场(市场需求),如果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从根本上不再符合市场需求,则该旅游地很难通过改善形象来走向复苏。,62,旅游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是市场,其中最关键的是潜在客源市场,63,旅游者的心理图像与旅游地的生命周期(Plog,1974,2001),64,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可以用引力模型来分析。旅游研究中的基本引力模型为 Tij=G*PiAj/Dijb(1)Ti1/Ti2=A1/A2*(Di2/Di1)b(2),65,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 1、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含义 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这一现象即为旅游地的空间竞争。,66,2、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规律-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间的竟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产生互补作用。其次也产生竞争,由于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尺度不同,选择旅游地的级别不一样,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抑制级别较低的旅游地。3、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强度-两个旅游地对某一客源地的竞争强度,与其吸引力成正相关,与其距客源地的距离反相关。-在同一地域内,距离的因素起较小的作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吸引力造成的。,67,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1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a.遍在性旅游资源 名山是以具有美感的,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环境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名山旅游资源(地)分布广泛,为遍在性旅游资源b.共性大、个性强-就某一类名山的外部特征来看,名山的共性很大。如花岗岩高山,一般是岩基断块隆起或岩株构造所致,具有相对高差大、形象雄伟等共同特点。-但具体到某一座名山,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如同是花岗岩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峨山、三清山等又各有其特点。,68,c.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 从旅游者行为层次来看,游览观光、休疗养度假和宗教朝拜、科学考察三个旅游行为层次在名山中都能体现。-以观光为主要特点的名山,游客重游率较低。如:黄山。-以休憩、疗养、避暑为主要功能的名山,重游率较高。如:庐山。-以宗教旅游见长的名山,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重游率高的香客市场。如:五台山。,69,2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名山的地位级别 多座名山在同一地域同时出现,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只选择地位级别最高的名山,放弃地位级别较低的名山。-名山的旅游功能 宗教名山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无论级别高低,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香客市场。-名山的可进入性 直接影响到名山的空间竞争力,在相同级别下,可进入性好的名山,抑制可进入性差的名山的发展。,70,3、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非替代性竞争,是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虽然也是知名度大、地位高的名山抑制知名度小、地位低的名山。但大部分名山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共性中有个性。因此,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一般而言是一种非替代性竞争。表现为:在同一地域出现的名山,知名度小、地位低的名山,旅游发展会受到抑制,丧失一部分客源市场。但仍有一定的特定市场,适度规模开发,也能发展。,71,以皖南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的空间竞争为例。(1)旅游价值:三者虽同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旅游价值差异明显。黄 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享誉世界。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全国及东南亚的 知名度较高。齐云山道教胜地,客源主要在安徽本省及华东地区。,72,(2)竞争特点 三座名山在皖南同一地域出现,对游客的吸引力,出现此长彼消的动态变化,但各自有其稳定的客源市场。表现为:黄山吸引力 加强,客源市场分布广泛。齐云山地位级别和知名度较低,虽然可进人性好,但 距黄山近,受黄山的抑制最大。但作为道教胜地和省级名山,有自己独特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重游率较高,抑制的是省外、国外市场。九华山受黄山的抑制没有齐云山大,但可进人性较差,两方面共同反作用,极大地抑制了九华山的旅游发展 但也有其稳定的香客市场。,73,(3)应注意的问题 九华山、齐云山的旅游开发规划和规模预测,一定要明白与黄山的空间竞争关系,在保持自己的资源特色的条件下,适度开发。,74,三、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1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非遍在性旅游资源。碳酸盐岩石中发育的林状地貌,简称石林。中国碳酸盐类岩石的分布面积约130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4,但石林地貌形态,中国仅发育35片左右。-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中国喀斯特石林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仅云南路南县就发育了集中成片的石林近 20 片,除已开发的大、小石林、乃古石林以外,还有十几片石林。贵州也集中发育了多片石林,如兴义泥幽石林、修文石林等。,75,-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为主、重游率不高。石林之间的差异只是规模和造型景观的差异,个别的如路南大、小石林,由于溶入了撒尼人的民族风情和阿诗玛神话传说,赋予了新的意义。绝大多数石林都是纯粹的自然景观,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旅游者以观光旅游为主,辅以很少的科学考察专业旅游,游客的重游率不高。,76,2影响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 地位级别为主要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多个石林在同一地域同时出现时,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只选择地位级别、知名度最高的石林,放弃地位级别较低、知名度小的石林。-可进人性 可进性好,空间竞争力则强。目前开发的石林景观大部分为可进入性好的景观。,77,3、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替代性竞争是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即知名度大、地位高的石林抑制代替知名度小、地位低的石林的发展。云南路南大、小石林与乃古石林的空间竞争:大、小石林,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云南石林,在明代已成为名胜,1980年开始管理。乃古石林是80年代才发现,1986年1月1日景区开放。后者距前者8km,在云南路南县同一地域出现,竞争的结果是大、小石林处于绝对优势地位。,78,79,讨论与思考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2举例分析海滨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并提出延长生命周期对策。3举例分析 草原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特点。,80,

    注意事项

    本文(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