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粒期管理技术ppt课件.ppt
第六节 玉米花粒期管理,一、玉米花粒期生育特点抽雄到成熟为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过50-60天。此期玉米营养器官已经建成,至吐丝期玉米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根系生长已经停止,叶片、根系也逐渐衰老死亡,生长中心转向籽粒。抽雄散粉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如遇高温干旱,会抑制花丝生长,散粉时间缩短,降低结实率;籽粒形成阶段是决定穗粒数的重要时期,如果水肥供应不足,会使败育籽粒增加;籽粒灌浆是籽粒增重的关键时期,此期绿叶面积的多少,根系活力的强弱,土壤供水、供肥能力的高低,光温是否适宜等因素对粒重增加的影响都非常大。此期管理重点是养根护叶、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二、玉米花粒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玉米在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8;粒期要求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0-24,如果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养分的运输和积累就不能正常进行。水分:开花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敏感,对水分要求达到了最高峰,此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0-85%,水分不足则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短,直接影响受精结实。受精到其后20天左右是玉米水分需求量最大、反应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使籽粒膨胀受限,也限制了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导致败育籽粒增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降低。养分:抽雄开花期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达到了盛期,此期占全生育期氮、磷吸收量的20%,钾占28%左右;籽粒灌浆期同样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此期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5%左右。,三、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一)补施粒肥玉米后期绿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高产的根本保证,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营养,补施粒肥是防止后期玉米叶片早衰的重要措施。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0-20%,并注意肥水结合。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以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快速补给。(二)及时浇水和排涝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花粒期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促粒重的主要措施。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一是开花至籽粒形成期促粒数的关键水,二是乳熟期增加粒重的关键水。如果此期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三)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人工去雄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节省植株养分,增加粒重,减少遮光,改善群体光照条件,减少叶片表面的花粉堆积,提高光合速率,还可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一般可增产4.1-14.8%。去雄应该在雄穗刚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一般采取隔行去雄,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总株数的一半。待授粉结束后再去掉所有的雄穗。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尖、缺粒,增加穗粒数,人工授粉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的9到11点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四)防治虫害此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黏虫等,为害玉米茎秆和雌穗,造成缺株、茎折和秃尖,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发生较多的地区应注意防治。,(五)适时收获收获时期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也影响籽粒的品质。粒用玉米一般在完熟中期收获产量最高,一般用乳线消失作为籽粒成熟的标志,此期收获较目前常用的苞叶变黄收获一般增产10%左右。,箭头示玉米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