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docx
登勃朗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感知文意,了解作者的游览经历。2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法。3 .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作者游历,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法。难点: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组阿尔卑斯山和它的主峰勃朗峰的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勃朗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颇为壮观。勃朗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登山运动胜地,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10.90米,为阿尔卑斯山脉最大的旅游中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游历勃朗峰后如何描绘勃朗峰的美景的。二、整体感知1. 了解文体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2. 了解作者马克吐温(Mark1.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是当时船上的水手常用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3 .检查预习,积累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SS(yi)等辍(Hn)俯嘤(kdn)皑白雪(Gi)嶙峻(Chdn)拾级(She)的灼(ZhU6)第寒羽衣(E)(Chdng)颠簸(b6)打强(g6)(2)解释重点词语。翌日:次日。喔峻:险峻陡峭。逗留:打断旅程,中途停留。浮躁:指急躁,不沉稳。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轻歌曼舞: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曼:轻柔。轻:轻快。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4 .自读课文,感知文意。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1)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作者所经过的地点,理清作者游踪。(2)依照“上山下山”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参考:(1)马蒂尼黑首勃朗峰河谷沙蒙尼旅馆。(2)第一部分:(1-6段)登勃朗峰沿途、峰顶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7结尾)下山后遇到的奇人奇事。三、局部探究播放【音频课文】,探究课文。1 .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小组自主思考:作者先后描写了哪些景物?参考:登峰途中络绎不绝的游人、抵达高峰沿途的美景、耸入蓝天的勃朗峰、勃朗峰四周奇形怪状的山峰、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作者运用多变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游览勃朗峰所看到的美丽景象,显示出它作为欧洲第一高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2 .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哪一处景物最为精彩?并谈谈理由。学生思考,交流,展示。参考示例:“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这一处最精彩。作者抓住峰巅周围满目华彩、变幻无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句,勾勒出云的色彩、形态、气质,令人不由产生无限的遐想。3 .结合具体景物,作者是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指名回答。参考:以第2段为例:作者描述登峰途中所见美景,先总说景色秀美,然后具体描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景色的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4 .课文第6段作者由观赏到峰顶的美景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参考:美丽迷人的景物如同肥皂泡,并非时时存在,有时稍纵即逝,需要人们好好珍惜。这样独特的感受更突出勃朗峰上景物的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特点。5 .本文的题目是登勃朗峰,但文章的后半部分是记叙下山时的经历。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参考:不能删掉。旅途中不只有风景,奇人奇事亦可乐也。后半部分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这样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6 .从修辞、用词、写法等角度赏析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提示:可按下面的格式进行(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喻成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景物XX特点,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3)这句话中XX词语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XX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情感。学生思考,交流,展示,评价。师生总结:一篇精美的游记,除了选取优美的景物进行描写,文章精美的语言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学们大声朗读你喜欢的写景语言,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四、总结拓展(一)课堂小结1.复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军日(yi)修麟(Hn)俯瞰(kCn)电皑白雪(di)嶙峻(Chdn)拾级(She)的灼(ZhU6)为裹羽衣(ni)(chdng)颠解(bd)打咽(g6)(二)拓展延伸用精美的语言介绍你游览过的一处景点。五、作业设计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