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EHS整理自网络,本质安全管理概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介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讲解,1,2,3,目录,本质安全管理概述,1,1,背景介绍,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从原 始生存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向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既保护自然,也保护人类自身。改善生产、劳动条件呼唤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规范管理、承担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60年代以前,70年代以后,80年代末之后,世界安全工作的发展过程:,工艺、装备不断完善,注重人的行为研究,体系产生和发展,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2,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人员的本质安全,3,设备的本质安全,一方面是对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要求机器设备具有故障检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安全隐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3,设备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生产环境应符合安全规程和标准的要求,且作业环境整洁卫生。,管理体系科学、简洁、完善、高效。做到每一条已知的风险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予以削减、控制和监督,确保管理无漏洞。,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各类生产事故发生的本质安全目标。,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4,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介绍,本安管理体系运作模式,1,做什么,要做的更好,承诺、方针,如何做,文件化、制定措施,职责、权限、风险评价,按规定做,按规定实施,做好了吗,持续改进,管理模式:PDCA,评价实施的效果,受控,螺旋持续上升的模型,P,D,C,A,D,P,A,C,本安绩效水,本安管理体系运作模式,1,本安管理体系的特点,2,规范性,强制性,追溯性,系统性,自律性,兼容性,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证明你所做的,全组织、全过程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改进,不同管理体系标准相互兼容,本安管理体系核心思想,3,关口前移、主动预防,责任归位、各负其责,全员参与、风险防控,规范运行、持续改进,属地管理,领导层,基层单位和员工,职能部门,完善责任体系,领导重实,业务保安,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既闻其声,又见其人清晰的传递其安全信念给员工展示积极的安全态度以身作则,安全榜样渗透到整个组织影响所有员工让所有员工参与安全管理,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1)领导重实,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2)业务保安,涵义: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所承担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H安全管理工作直接负责,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综合管理和监督责任,对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各级主要负责人,各级机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线责任,业务保安责任,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3)属地管理,属地广义上是指主要领导的管理范围、副职的分管领域、职能部门的业务领域、基层单位和员工的生产作业区域。属地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作业现场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属地区域内人员(包括自己、同事、承包商和访客)的行为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洁负责(人、事、物、环)。属地管理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履行,是传统岗位责任制的继承和延伸。,涵义:即对属地内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如何落实属地管理,划分属地范围,属地的划分主要以工作区域为主,以岗位为依据,把工作区域、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细划到具体某个人身上。,属地划分原则,根据工作区域划分,主要对象是基层人员。按照装置/设备划分,主要对象是直接作业(使用)人员。根据职能权限划分,主要对象是各级管理人员。按照主雇关系划分,主要包括承包商施工项目,应将对所辖区域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现场所属的每一片区域、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个工(器)具、每一块绿地、闲置地等在任何时间均有人负责管理,可在基层现场设立标示牌,标明属地主管和管理职责。,如何落实属地管理,明确属地主管(属地的直接管理者):,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属地管理的职责是岗位职责的一部分:严格遵守本岗位规定及工作程序;签发权限范围内作业许可证并进行条件确认;对作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对安全环保隐患实施整改和监控;对进入属地的人员进行风险告知;承包方及其他相关方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监管;对管辖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对区域内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监控所辖区域的工作环境。,如何落实属地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权限(人、事、物、环),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属地名称,XX区域,XX属地管理标识牌,设备设施,设备名称,属地主管,检修维护,电仪维护,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工艺维护,电仪维护,X X X,属地,一班,三班,四班,二班,五班,现场设立属地管理标识牌,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4,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讲解,目前很多行业的本安体系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规范标准。,标准的结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1,2,3,4,5,第5部分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一级要素7个,二级要素25个,5.3 规划(策划),5.4 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5 实施和运行,5.6 检查和纠正措施,4,个二级要素,7,8,6,个二级要素,个二级要素,个二级要素,5.1 领导和承诺5.2 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5.3 策划5.4 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5 实施和运行,5.6 检查和纠正措施,5.7 管理评审,Plan计划,Do 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组织应明确各级领导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责任,保障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最高管理者应对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建立和维护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文化。各级领导应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证实:a)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b)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c)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的制定和实现;d)主持管理评审;e)提供必要的资源;f)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领导和承诺,5.1,领导力的具体体现,重视力,真正把安全放到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提供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保障,支持力,参与力,示范力,影响力,落实个人安全行动、带头分享安全经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安全规定,领导展现的安全行为对员工的正面影响,领导和承诺,5.1,自然本能,II约束监督,III自主管理,IV团队管理,依靠人的本能以服从为目标将安全职责赋予安全人员缺少领导层参与,管理层承诺 雇用条件 纪律约束 监督控制 重视培训,个人知识、承诺内在化个人价值关注自我习惯行为个人得到承认,帮助别人 留心他人 团队贡献 关注他人 集体荣誉,事故率,阶段,安全管理的四个阶段,领导和承诺,5.1,组织应具有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规定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政策。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应:a)包括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以及对持续改进和清洁生产、事故预防、社会责任的承诺等;b)与上级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c)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规模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d)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使其认识各自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义务;e)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g)定期评审。组织应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战略(总)目标,并应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相一致,以提供建立和评审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5.2,策划,5.3.1 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这些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d)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e)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组织在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效果。,5.3,组织应开发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a)依据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 的而不是被动性的;b)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出可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削减或控制的风险;c)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d)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e)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实施。组织应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 行改进。组织应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结果方面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注: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包括了健康、安全与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5.3.1 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策划,5.3,风险评价的流程,划分作业活动,辩识危害,确定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策划,5.3,冰山理论,死亡损工伤害医疗处理 急救事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况危害?,策划,5.3,辨识危害因素和风险管理是本安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四个阶段识别、评价、控制和评审,识别,评价,控制,评审,人,环境、声誉和财产是否有潜在危险,原因和后果是什么?失控的可能性有多大?风险是什么?是否可容许?,1、消除危险;2、工程、技术措施;3、管理措施;4、隔离;5、个体防护。,潜在后果是否能减轻?需要和应急措施?恢复能力是否可行和充分?,策划,5.3,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来: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危害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危害因素。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相关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策划,5.3,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和指标。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及战略(总)目标,并考虑对遵守法规、事故预防、清洁生产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在建立和评审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和风险;c)可选择的技术方案;d)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e)相关方的意见。,5.3.3 目标和指标,策划,5.3,制定公司本安总体目标,并层层分解,策划,5.3,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旨在实现其目标和指标以及针对特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方案应形成文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为实现目标和指标所赋予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方案进行修订。,5.3.4 管理方案,策划,5.3,组织应确定与健康、安全、环境风险有关的各级职能层次及岗位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便于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各职能和层次,应表明其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1 组织结构和职责,5.4,组织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专门的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并在组织内推行各项要求。组织的管理者代表,无论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有明确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本部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绩效,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5.4.2 管理者代表,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管理者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5.4.3 资源,为确保提供的资源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规模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的需要,应考虑来自各级管理者和健康、安全与环境专家的意见,且定期评审资源的适宜性,a,b,c,d,e,f,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对于其工作可能产生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所有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并对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并提供培训,评估培训效果并采取改进措施。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和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a)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程序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效益;c)在执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程序,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5.5.8)方面的作用和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5.4.4 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确保就相关健康、安全与环境信息进行相互沟通:a)组织内各职能层次间的内部沟通;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c)组织应考虑对涉及健康、安全与环境重要危害因素的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有关的相关方。员工应:a)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实施和评审;b)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内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的任何变化;c)参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事务;d)支持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的工作(见5.4.2)。,5.4.5 协商和沟通,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承诺;b)方针、目标和指标;c)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d)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危害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f)本部分所要求的其他文件,包括记录。,5.4.6 文件,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基层层面,班组,本安管理体系文件总体框架,公司层面,公司级本安程序,公司级本安管理手册(包括、方针、战略目标),公司级本安制度、规定,所属单位体系文件包括:风险手册、制度,作业指导书工艺卡、操作规程、检查表等,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组织应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5.6.5的要求进行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规定: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d)确保在使用处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5.4.7 文件控制,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4,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确保对设施的设计、建造、采购、操作、维护和检查等达到规定的准则要求,对项目建设、设施购置及建造前应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评价,用于满足本质健康、安全与环境要求的设计来削减和控制风险和影响。对设计、建设、运行、维修过程中与准则之间的偏差,组织应当进行评审,找出偏差的原因,确定纠正偏差的措施并形成文件。,5.5.1 设施完整性,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保证其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与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相一致。组织与承包方和(或)供应方之间应当有特定的关系文件,以便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之前解决存在的差异,认可有关工作文件。组织应当收集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相关信息并定期评审,在确定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评定过程中应当考虑:a)资质;b)历史业绩;c)能力;d)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状况等。,5.5.2 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识别、确定并满足顾客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需求。对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应进行评估和管理,提供与产品相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信息资料。,5.5.3 顾客和产品,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就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和影响,与社区内关注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或受其影响的各方进行沟通。通过适当的规划和活动,展示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获取社区各相关方对组织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表现的支持。,5.5.4 社区和公共关系,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作业许可程序,规定作业许可类型和证明,以及作业许可的申请、批准、实施、变更与关闭。作业许可内容应包括区域划分、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责任和授权、监督和审核、交流沟通等。通过执行作业许可及伴随证明上的所有指令,确保对关键活动和任务的控制。,5.5.5 作业许可,实施和运行,5.5,作业管理,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作业许可,应急预案,实施和运行,5.5,作业许可管理范围,非计划性维修工作承包商作业偏离安全标准、规则、程序要求的工作交叉作业在承包商区域进行的工作缺乏安全程序的工作屏蔽报警、中断连锁和安全应急设备,对不能确定是否需要办理许可证的其他工作,选择作业许可,实施和运行,5.5,作业许可管理范围,如果工作中包含下列活动,应制定专项作业许可制度,施工前 应办理专项作业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挖掘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管线打开,临时用电,动火作业,放射性作业,爆破作业,潜水作业,实施和运行,5.5,作业许可管理流程,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确定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活动和任务,并且不同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针对这些活动和任务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a)对于因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和工作指南;b)在程序和工作指南中对运行准则予以规定;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承包方和(或)供应方;d)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风险和影响;e)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推行清洁生产,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污染物超标排放时,应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5.5.6 运行控制,实施和运行,5.5,1、运行控制的对象是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活动和任务。,职业健康方面,劳动防护管理职业病防治现场职业卫生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物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交通管理相关方管理等。,环境方面,废水排放管理废气排放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噪声管理节能降耗(能源、资源)管理等,实施和运行,5.5,2、针对上述方面制定必要的管理程序,规定运行准则。,3、针对现场的风险制定“两书一表”:,4、推进清洁生产,作业指导书(卡),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控制组织内设施、人员、过程(工艺)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避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有害影响及风险。包括:a)对提议的变更及实施应确定并形成文件;b)对变更及其实施可能导致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进行评审和做出记录;c)对认可的变化及其实施程序形成文件;d)提议的变更应当经过授权部门的批准。注:当新的运行或者更改运行会引起管理体系的变化,变更管理不再适宜,组织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计划。,5.5.7 变更管理,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系统地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和措施,必要时对其修订,尤其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和措施。,5.5.8 应急准备和响应,实施和运行,5.5,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对可能具有健康、安全与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a)适用于组织的运行控制所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b)对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和测量;c)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和测量是否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运行准则;d)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和测量事故、事件、疾病、污染和其他不良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的历史证据;e)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分析。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且应保存相关记录。,检查和纠正措施,5.6.1 绩效测量和监视,5.6,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现行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5.6.2 合规性评价,检查和纠正措施,5.6,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少因不符合而产生的风险和影响;b)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次发生;c)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d)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于所有拟定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进行评审。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相应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及影响相适应。组织应确保对因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改。,5.6.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检查和纠正措施,5.6,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a)各职能和层次应记录并报告已经影响或正在影响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各类事故、事件(包括突发情况或管理体系的缺陷所引起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报告应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或达到组织对外交流所需要的更广的范围;b)确定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的工作程序及责任,应与发生不符合情况时所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工作程序(5.6.3)相一致。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所确定的责任应与事故、事件的实际和潜在影响的程度相符合。事故、事件调查应尽可能快地开始,并考虑到事故现场、人员和环境保护的需要。,5.6.4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检查和纠正措施,5.6,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健康、安全与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健康、安全与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保存期限并予以记录。组织应按照适于组织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方式保存必要的记录,用于证实符合本部分的要求,以及所实现的结果。,5.6.5 记录控制,检查和纠正措施,5.6,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审核的方案和程序,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开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a)确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否:1)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部分的要求;2)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b)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的结果。审核方案,包括日程安排,应基于组织活动的风险评价结果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程序应包括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和能力要求,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审核结果的职责和要求。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5.6.6 内部审核,检查和纠正措施,5.6,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进行评价。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5.7,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a)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b)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投诉;c)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e)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f)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g)客观因素的变化,包括与组织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h)改进建议。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做出的,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以及其他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管理评审,5.7,5.3.1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策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