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x

    • 资源ID:2068855       资源大小:656.76K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x

    目 录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 联系人:孙龙武 贵州福泉招商引资局 联系电话:13639008520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1编制的背景及意义11.1 规划编制的背景11.2 规划编制的意义10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编制的依据、期限和范围122.1 规划编制的依据122.2 规划编制的期限122.3 规划编制的范围12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目标143.1 规划编制的原则143.2 规划编制的目标16第四章 区域产业发展概况174.1 贵州省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74.2 福泉市基本情况及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214.3 福泉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28第五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目标355.1 磷及磷化工产业355.2 电力产业355.3 建材产业365.4 煤及煤化工(含替代和清洁能源生产利用) 产业375.5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375.6 冶金产业385.7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385.8 战略性新型产业39第六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406.1 马场坪工业园区规划(辐射凤山、兴隆)406.2 双龙工业园区规划466.3 龙昌工业园区规划536.4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产品发展项目情况54第七章 大宗原材料的供应及物流运输方案617.1 大宗原材料的供应方案表(新增量)617.2 三大园区总物流量617.3 物流运输方案62第八章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638.1 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现状638.2 示范基地环境质量标准638.3 示范基地环境与生态建设目标638.4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控制指标658.5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措施69第九章 节能、节水与循环经济639.1 建设园区循环经济链809.2 针对性措施81第十章 综合消防安全规划8710.1 消防规划8710.2 抗震规划9010.3 防洪规划9010.4 园区项目建设时消防安全综合要求91第十一章 园区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9211.1 机构设置9211.2 内设机构92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的措施9412.1 加强领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9412.2 促进工业集约化发展9412.3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9412.4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9512.5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9512.6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9512.7 突出推进产业集群9612.8 突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9612.9 突出培育生产性服务业9712.10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9712.11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9812.12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9812.13 增加工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9912.14 强化人才支撑100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10113.1 结论10113.2 建议103附图:1、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磷化工产业发展示意图2、磷化工循环经济产品结构图3、福泉市在贵州省位置图 4、福泉市工业园区分布图 5、马埸坪工业园区规划图一(含金山) 6、马埸坪工业园区规划图二(含凤山、兴隆) 7、双龙工业园区规划图 8、龙昌工业园区规划图附件一: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2020年规划项目表附件二:主要规划项目简介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背景及意义1.1 规划编制的背景1.1.1前言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做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我国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世纪贵州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的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重点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贵州省应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为大规模吸引社会投资和外商投资,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体系的战略转移和升级,创造有利条件。编制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修编)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十七届五次全体会议、贵州省委常委十次(扩大) 会议、贵州省工业发展大会的精神,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树立工业强市意识,强力推进福泉“工业强市”首选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升位、入强、推动跨越、构建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托黔南州“951”经济发展格局和福泉市资源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引导福泉市磷化工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资源增值方向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把福泉市磷化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使其成为福泉市工业经济中的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新材料关联产业、高载能,以及为工业体系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把福泉市建设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今后10年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等10个方面对促进西部发展给予支持。中央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福泉市应抓住黔中经济圈规划发展、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机遇,以增强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为主导,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福泉市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福泉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总量加快发展,素质整体提高的目的。1.1.2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1.2.1全球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态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查明磷矿产地395处,探明资源储量132.4亿吨,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随着磷化工产品用途的多样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磷化工与其它产业的共生耦合程度越来越深。磷化工产品用途功能化、专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磷矿消费总量中80%用于生产磷肥。近20年来,全球磷肥生产力布局转移变化的大趋势是:生产越来越集中到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北非、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个趋势今后还将继续发展下去。随着磷肥生产的不断发展,世界磷矿直接出口量逐年下降,美国等发达国家削减磷矿生产,改磷矿出口为磷酸、DAP和NPK等加工制成品出口,近两年,美国已经成为磷矿石的纯进口国。全球磷化工新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湿、热法并举,在稳定发展大宗磷肥、磷复肥的同时,为满足人类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附加值。磷肥品种的发展方向:高浓度、复合化、专用化、长效化、多功能及生物化,实现施用性能的智能化和功能性特征,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磷酸盐的发展方向:专用化、功能化。1.1.2.2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磷酸盐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大国,主要的磷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已基本满足国内各行业的需求,并有大量产品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的磷化工产品有100多个品种。从生产能力和产量上看我国是世界磷酸盐大国,但却不是磷酸盐强国。我国磷化工产业虽然依靠资源优势及能源优势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产品初级、技术落后、布局分散、研发不足、应用面窄等问题。从产品结构上看,中国磷化工产品仍以基本产品为主,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品种数量少,规格少,在整个磷化工产品中所占比重很小。磷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低价出口,高级产品又高价进口,导致我国磷化工产品虽然在世界市场占有量大,但效益并不高。因此,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1) 调整结构,实现产品结构的精细化和系列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精细化、系列化磷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2) 向资源最佳配置地集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电磷结合,矿化结合”的资源配置原则,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磷化工产业链。在互利合作、创造优势、实现共盈的基础上,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加工贴牌、委托管理、股权互换等方式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节能降耗。磷化工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节能降耗空间很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降低原材料、能源的消耗。(4)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遵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注重“三废”治理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以循环增效的理念指导发展,使产品链之间互相联系。1.1.2.3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总结近十年国内已建成的20余套大型湿法磷酸和磷复肥装置的生产实践,考虑我国磷矿含铁铝镁杂质较高,磷矿资源逐渐贫化的实际,国内新建大型湿法磷酸装置均多选择Prayon二水物工艺。“十一五”国家鼓励发展的磷肥品种是:DAP、MAP等基础肥料和NPK复合肥。为减少化肥流失、挥发或固定带来的无效资源浪费,降低农业成本,改善环境污染,国家鼓励研制、发展、推广智能型控、缓释肥。低浓度磷肥要实现规模化经营,普钙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钙镁磷肥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的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节能、降耗和环保治理技术改造生产装置。8万吨/年以下的普钙厂、10万吨/年以下的钙镁磷肥厂应与当地农科部门密切合作,结合施肥系统的信息化,迅速转向测土配方,生产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土质的二次加工的专用复合肥,开展农化服务,实施平衡施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净化湿法磷酸替代热法磷酸是世界磷化工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外先进的湿法磷酸净化方法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最先进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是技术中心攻关项目,其能耗低、效率高。在黄磷生产技术进步方面,单台磷炉产能大型化,设置电除尘是今后贵州省黄磷生产削减污染,实现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方向,采用磨粉混料球团入炉将是贵州省黄磷生产精料入炉的新途径。磷化工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磷矿资源内含伴生的钙、硅、氟、碘等有用元素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磷化工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领域,也是消除环境约束,实现环境和谐的最有效途径。鼓励发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制建材,制硫酸联产水泥;湿法磷酸氟回收制氟化铝,制无水氟化氢进而发展氟烃;从稀磷酸中回收碘;热电厂燃煤锅炉烟气活性焦脱硫制硫酸;黄磷炉尾气综合利用发展C1化学品;黄磷炉炉渣制活性微粉、磷渣水泥、微晶玻璃等。1.1.2.4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国外发达国家精细和高技术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增长很快,淘汰基础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进程正在加速,着力发展精细磷制品和精细磷酸盐,优化磷化工产品结构是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1) 磷复肥中国磷肥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的磷肥企业500余家,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年,产量1386万吨。我国磷肥产能已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但目前全国的在建项目仍然较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二、三年内,国内磷复肥生产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重组新局面。贵州省拥有发展磷铵所必需的三大资源(磷、硫、氨) 中的磷、氨两种资源,在技术水平、产品成本及市场营销、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2) 黄磷及磷酸盐产品黄磷:目前,世界黄磷产能大约220万吨,其中,中国约占75%。在国内黄磷产能中,云贵川鄂四省的占比超过90%。近几年,国内缺电、限电,黄磷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实际产量不足产能的1/3,产能过剩、产出受限,这将是中近期国内黄磷行业的基本态势。黄磷出口市场因关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打压,主要下游产品热法磷酸遭遇净化湿法磷酸的替代而逐步萎缩。基于所用磷矿的特性,与云南相比,贵州省黄磷电耗高、产品含砷量高,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相对的弱势。贵州省现有黄磷企业38家,电炉总容量98万KVA,共99台电炉,产能44万吨/年。磷化工产品:贵州省磷酸盐品种单一,大约50余种,而世界磷化物共有200(除磷肥和农药外) 多种。全球磷酸盐产能2700万吨/年(以100%P205计) ,产销量大约以每年2%-4%的速度递增。有机磷化物近万种,其中主要有有机磷酸、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硫代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等。我国在精细磷酸盐、专用磷化工产品方面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科技品种还是空白。要充分发挥贵州省的湿法磷酸和黄磷两个平台的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饲料添加剂、水质稳定剂、阻燃剂、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高纯黄磷等精细磷化工、精细磷制品,贵州省具备了后发的产业竞争优势。1.1.3 福泉市磷化工产业发展面临机遇1.1.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继续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福泉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聚集地和交通枢纽,有望在国家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为工业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国家实施改善民生工程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由于福泉市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以争取国家和贵州省支持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关的事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将日趋完善,对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即将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福泉市处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黔中经济圈中心腹地位置,为福泉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创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以建设“福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工业项目可以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的机遇。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化比例未超过30%的省份,福泉市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平均水平略高,达到36%以上,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福泉市应以“城镇化带动”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有效扩展工业发展空间和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把工业化、城市化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1.1.3.2 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由于受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增加、环境容量指标递减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加速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福泉市磷矿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运输物流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应该抢抓东部地区结构性产业转移的机遇,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环境,有效推进产业对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承接相应的产业转移。1.1.3.3 资源性产品管理与价格改革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价格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将给福泉市工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方面,在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资源性价格改革将助推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攀升,导致原材料加工制造行业成本上升,使远离资源要素产地的企业将因成本上升而不得不退出这些行业,从而提升了原材料产地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推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资源产出地开征资源税,将有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资源产出地对工业发展的财政支持能力。福泉市是资源大市,现有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资源开采与加工企业,国家推行资源价格改革,无疑将助推福泉市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1.4 福泉市磷化工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1.1.4.1 资源型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挑战福泉市素有“亚洲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建市以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锐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十二五”时期,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福泉市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就不得不认真面对以下问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福泉市磷矿资源富集,但总量有限。由于经济粗放型发展,除瓮福集团外,磷矿开采技术落后,采贫弃富现象十分严重,平均回采率不足40%,再加上精深加工少、经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容量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福泉市工业原材料主要以磷、煤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氟化物、磷石膏、工业粉尘等污染物。“十一五”时期,福泉市虽大力加强“三废”综合治理并已初现成效,但环境压力依然严峻。由于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福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是各级政府必须向人民兑现的庄严承诺。面临“十二五”难得的发展机遇,福泉市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1.4.2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福泉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加紧解决以下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福泉市工业以磷及磷化工为主,结构单一,产品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虽有瓮福集团等少数几户大中型企业,但福泉市工业总体上仍呈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特点。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还存在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行业占主导,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福泉市工业特别是地方工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初级产品比重大,精细化程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得以充分持续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福泉市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企业少。福泉市工业经过三十年发展,虽有瓮福、川恒公司等企业集团,但仍小而散,大部分企业效益不佳,自我升级改造能力差,导致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困难。1.1.4.3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十二五”时期,是福泉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福泉市工业多为高载能、重化工行业,国家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资源环境方面的限制和宏观调控会日益严格,对高载能、重化工、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等,对处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福泉工业企业来说,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尚未复苏。发达国家需求下降,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打击很大,而对靠输出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福泉市来说,影响也将十分明显。1.2 规划编制的意义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能够起到整合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及软硬环境之间关联资源,在质提高的前提下,加快量的扩张示范作用。为把同类企业及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聚集起来,促使工业发展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从整体上实现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机制创新等方面质的飞跃奠定基础;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通过产业示范基地这个载体,可以把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工业内部各种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因素组织好、发挥好,促进本地内部创造许多新的发展条件,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延伸、扩充产业链,加快资源转化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省内外、国内外影响大、实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从而大规模引进境外资金、人才及管理经验,进一步发挥工业资源等优势。 规划的实施将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推进“三废”综合利用,促进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区域内工业经济规模,提升磷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使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依据、期限和范围2.1 规划编制的依据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编制基地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 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7) 安全生产条例(8)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9)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10) 贵州省福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2 规划编制的期限规划期限2011至2020年,共10年。分两个年规划期实施。近期规划:2011年2015年;远期规划:2016年2020年。2.3 规划编制的范围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以现有工业建成体系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原则进行规划,基地总规划面积为44.6Km2,分三个园区布局。2.3.1 马场坪工业园区(辐射凤山、兴隆) 以瓮福集团、天福公司、国电福泉火电厂、利森水泥等企业建成区为基础沿G210公路向甘吧哨延伸,并分别辐射向凤山、向兴隆和水山坡方向,考虑利用水山坡货运站为基础进行扩能,以解决物流瓶颈问题。规划区面积24.2KM2。2.3.2 双龙工业园区双龙工业园区位于福泉市牛场镇东南面营盘坡村,距牛场镇仅1.5公里,距福泉市区26.5公里,距福泉火车站34公里。规划面积11.8Km2。该区辐射区至福泉市磷矿矿山片区,主要为磷矿及伴生矿采选功能区。2.3.3 龙昌工业园区龙昌工业园区距离福泉市区5公里,位于S205公路主干道旁,交通便利。规划面积8.6Km2。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原则和目标3.1 规划编制的原则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城建兴市,环境立市,文化亮市”五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磷化工及精深加工,大力扶优扶强,鼓励原有粗加工企业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三废”综合利用,推进节能降耗。鼓励支持和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生产管理经营的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化和管理水平。以磷及磷化工为龙头,加快发展能源、新材料、建材、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有条件地发展高载能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规划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项目向规划区聚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配置。通过五至十年时间,力争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主业突出、资源节约、效益显著、环境友好的工业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遵循"科学发展、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原则,在提高磷资源利用率中求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与生产分工,以产业集群为经济增长的依托,形成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编制中依据以下原则:3.1.1.合理布局原则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化、项目聚集互动循环发展和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要求,建设双龙、马场坪(含凤山) 和龙昌三个特色工业聚集区。其中双龙工业聚集区发展磷化工及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冶金、氯碱和有机化工。龙昌工业园区以饲料级磷酸钙盐和磷肥为主产业;马场坪工业园区核心区以原有磷复肥基地为基础,聚集发展精细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加工业,该园区内凤山(含兴隆) 聚集区主要聚集电力、冶金、建材产业。3.1.2突出重点原则突出磷化工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发展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继续做强做优磷化工产业;突出大项目、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在支持优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做强磷化工产业。3.1.3.产业聚集原则按照建设新型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的工作要求,在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同时,加快引资步伐,引进有技术、有市场、有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建设精细磷化工产业项目,壮大磷化工产业规模,提升行业水平。3.1.4技术进步原则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和引进并重的原则,突出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企业信息化融合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各个领域,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中心在促进技术进步上的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磷化工产业,转变传统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3.1.5协调发展原则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工业发展中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用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工业向城镇聚集,扩大城镇建设规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3.1.6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工业经济与人、自然环境、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3.2 规划编制的目标到2015年,福泉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税金8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5% 以上。建成百亿元企业1户,20亿元企业2户,10亿元企业3户,5亿元企业6户,1亿元企业10户。规模企业达到60户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黄磷渣、粉煤灰在90%以上,磷石膏在50%以上;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80%以上;吨磷矿产值达到2000元:清洁生产企业达90%,。至2020年,福泉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0亿元以上,5年累计完成29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税金18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0%以上。建成百亿元企业2户,50亿元企业4户,20亿元企业6户,10亿元企业10户,5亿元企业16户,1亿元企业40户。规模企业达到90户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黄磷渣、粉煤灰在100%以上,磷石膏在65%以上;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90%以上;吨磷矿产值达到3000元:清洁生产企业达到100%。第四章 区域产业发展概况4.1 贵州省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4.1.1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贵州磷化工产业起步于1958年,历经五十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据统计,2010年贵州省磷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已达230亿元,比“九五”末期的9.6亿元增长22倍,磷化工产量(不含磷矿) 折纯量250万吨,比“九五”期末12.6万吨增长20倍,生产能力(折纯量) 358万吨/年,比“九五”末期27万吨/年增长13.25倍。贵州省现有磷化工生产企业100多家,生产磷及磷化工产品三十余种。“十五”期间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奠定了进一步做精做强产业的基础。4.1.1.1 “十五”以来磷化工产业已初具一定规模。截至2010年底止,贵州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已占贵州省化学工业的66。贵州高浓度磷复肥、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10年,磷肥产量216.3万吨(P2O5) ,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91.7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黄磷产能44万吨/年,产量17.5万吨/年,居全国第二。瓮福集团、贵州开磷(集团) 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4.1.1.2 形成资源优势与产业链相连接的磷化工产业带。“十五”以来,贵州省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磷化工产业在资源富集区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三大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并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4.1.1.3 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磷化工产品只有磷矿石、磷矿粉、普钙、钙镁磷肥、黄磷等少数几个磷的初级加工产品。如今磷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10万吨/年净化磷酸、2万吨/年级无水氟化氢(废气回收)已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发展,品种增加到三十余个,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占贵州省磷肥比例已超过88,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二,并且获得本行业唯一的两块中国名牌。开磷(集团) 井下锚杆护顶空场采矿、无轨机械化运输,瓮福总公司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4.1.1.4 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逐步加强。贵州省磷化工生产能力已达358万吨(按100P2O5计) 。瓮福总公司、开磷(集团) 已建设成为集矿、肥、化工于一体,生产工艺先进,装置上规模,技术创新上水平,成本、营销具强势竞争能力的磷化工企业。4.1.1.5 已走出原来部门化工的小范畴,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磷化工的好势头。近十年来,通过体制与机制方面的改革,贵州省磷化工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行业界限,社会资金积极涉足磷化工产业,投资渠道多元化,经济成分多样化,既有国有独资,又有多方参股的股份制,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省外的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积极参与贵州省磷化工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给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4.1.1.6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果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磷矿中碘、氟回收方面:瓮福已建成2万吨/年无水氟化氢、5吨/年提碘装置及磷石膏建材等,开磷集团成功利用磷石膏回填矿井及多功能磷石膏砌块和耐水磷石膏砖等项目均已投产。黄磷尾气利用:开阳磷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净化,提纯CO,再羰基合成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水解精馏制得高品质甲酸,该法是世界上首套2万吨/年黄磷尾气制甲酸的工业化装置;贵州青利和开阳县磷化工公司7万吨/年和3万吨/年甲酸钠已建成投产;国华天鑫黄磷尾气羰基合成草酸酯;惠水磷酸盐厂利用黄磷尾气生产1万吨/年甲酸联产2.5万吨/年六偏磷酸钠;开阳新强磷化公司5000吨/年甲酰胺及黔能天和集团黄磷尾气发电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为黄磷尾气高效利用开创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黄磷炉渣利用:贵州安达磷化工公司1亿块/年磷渣砖、国华天成10万吨/年磷渣微粉,国华天鑫加汽混凝土、开阳紫江公司120万吨/年磷渣水泥、瓮福磷业公司微晶玻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或建设中。4.1.2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五”以来,贵州磷化工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其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值、尤其是资源消耗增加/产出增长之比而言,与磷资源大省的地位仍有较大差距。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面临的主要问题:(1) 虽有瓮福、开磷、西洋等大型企业,但低浓度磷肥仍呈现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特征。(2) 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过大,品种单一,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消耗大,能耗高。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3) 磷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及合理利用任重道远,磷资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勘探力度亟待加强。(4) 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5) “三废”治理率还较低,污染仍然严重,实现环境和谐的任务还相当繁重。(6) 湿法磷化工过分依赖进口硫磺,限制了磷化工的发展。4.1.3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产业除磷、煤、电等资源优势外,还具有以下宏观环境:4.1.3.1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使贵州磷化工产业正面临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竞争力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加速流动,这为贵州省加快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4.1.3.2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1.3.3随着国家区域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