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介绍.docx

    • 资源ID:2065728       资源大小:361.29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介绍.docx

    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草稿)2008- - 发布 2008- - 实施发 布 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国家、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联网、验收、运行维护等技术要求。由于目前该项产品及相关建设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因此制定和实施主要技术参数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有利于国家、行业环保标准具体执行和管理的本标准,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设施与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是依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环保法规开发的一种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设施,符合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精神。 编制本标准的基础是山西辰利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Q/140000 CL001-2008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该企业标准已得到示范工程的实践验证。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 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处。本标准由 年 月 日批准。本标准自年 月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 负责解释。目 次前言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24.1系统组成24.2 系统应复盖的监测范围及监测项目24.3 系统的运行模式45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性能要求45.1 外观要求45.2 环境条件45.3安全55.4系统主要功能55.5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85.6监测分析方法96 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位置要求106.1 一般要求106.2 具体要求117 在线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147.1 一般要求147.2 颗粒物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147.3 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157.4泄漏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158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验收158.1 技术验收条件158.2 技术验收内容168.3技术验收指标要求178.4验收结果179 在线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要求189.1 日常巡检189.2日常维护保养189.3在线监测系统的校准和校验1810 在线监测系统日常运行质量保证1810.1 定期校准1910.2 定期维护1910.3定期校验1910.4比对监测20附录A(资料性附录)监测记录21A1炉顶监测记录表21A2 顶装装煤/侧装导烟监测记录表22A3 拦焦监测记录表23A4 炉门泄漏监测记录表24A5 炉盖、上升管泄漏监测记录表25A6 治理设施运行记录表26A7 产量记录表27A8 监测数据统计表29附录B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上传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内 容30附录C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协议36附录D颗粒物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获取方法42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简称“在线监测系统”,下同)的主要技术指标、检测项目、安装位置、调试检测方法、验收方法、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1262003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据传输标准LD98 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HJ/T 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Q/140000 CL001-2008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在线监测系统3 术语和定义3.1无组织排放源 生产系统在运行工况下产生的污染物,不通过排放装置而直接向外呈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3.2 在线监测系统将采集、测试装置固定在被监测污染源的规定位置,对其各项污染物参数按设定周期进行定时检测、记录,并与信号传输、系统控制、数据处理及安全报警终端相联接所组成的污染源监测网络。3.3 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00Pa条件下不含水分的排气。3.4 参比方法 在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测或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时,采用的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3.5 缺失数据在系统检修、系统故障恢复、气象条件越限或部分生产运行设备暂无安装监测装置而停止监测期间,监测系统因连续监测中断而缺失的监测数据。3.6 响应时间 显示值达到稳定值的90%时所需要的时间。3.7 炉门泄漏 25m内正常视力目测确定的泄漏。3.8 炉盖、上升管泄漏 10m内正常视力目测确定的泄漏。4 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4.1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监测系统由下述子系统组成:出焦数据采集子系统;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炉顶泄漏及数据采集子系统;炉门泄漏数据采集子系统;气象环境子系统;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4.2 系统应复盖的监测范围及监测项目4.2.1 出焦时,拦焦车集尘罩周围颗粒物和二氧化硫(SO2)浓度的监测4.2.2 装煤时,顶装炉装煤车周围颗粒物和硫化氢(H2S)浓度的监测;侧装炉导烟车周围颗粒物和硫化氢(H2S)浓度的监测。4.2.3 炼焦时,炉顶颗粒物浓度的监测;炉门、炉盖、上升管泄漏的监测。4.2.4 无组织排放源监测时气象环境参数的监测。4.2.5 环境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的监测。监控机房图1 监测系统组成示意图监测现场二氧化硫测试仪通讯设备控制设备出焦数据采集子系统颗粒物测试仪摄像系统通讯设备控制设备炉顶泄漏数据采集子系统传输网络区域中心数据库、各级监视终端气象环境子系统气象站通讯设备GPRSInternet通讯控制服务器图像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工程师服务器数据控制服务器防火墙通讯设备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交换机通讯设备显示、打印功能GPRS模块通讯设备控制设备废气污染物泄漏检测装置炉门泄漏数据采集子系统温度、压力传感器硫化氢测试仪通讯设备控制设备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颗粒物测试仪温度、压力传感器颗粒物测试仪4.3 系统的运行模式4.3.1炼焦炉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硫(SO2)污染物是由安装在现场的相关数据采集子系统中的专用测试仪器采样测定其浓度,通过通讯设备和传输网络上传至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由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统计、处理,显示和打印各种参数、图表。监测系统获取的原始数据或分析数据通过internet网或GPRS,可实时地提供给区域中心数据库或各级监视终端。4.3.2 炉门、炉顶的炉盖和上升管由于发生污染物的泄漏而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根据炼焦炉的特点,现场安装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采用专门设计的泄漏检测装置和摄像系统来实施。相关的子系统将检测到的泄漏情况通过通讯设备和传输网络上传至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由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发出泄漏警告,并记录、保存原始数据及处理结果,供查询或浏览用。4.3.3 气象环境子系统主要为在线监测系统提供必需的气象数据,以保持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5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性能要求5.1 外观要求5.1.1 在线监测系统所使用的外购设备、仪器、仪表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CMC标志和产品铬牌,铬牌上应有设备、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制造日期。5.1.2 仪器各零部件应连接可靠,表面无明显缺陷,各操作键使用灵活,定位准确。5.1.3 仪器各显示部分的刻度、数字清晰,涂色牢固,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5.1.4 仪器外壳或外罩应耐腐蚀、密封性能良好、防尘。5.1.5 系统配装的框架、导轨、箱体等,其表面应有防腐蚀处理,相互间的固定连接应稳固可靠,相互间的活动连接应运行自如、无阻滞感觉。5.2 环境条件5.2.1在线监测系统 a.环境温度:2085b.相对湿度:90%c.供电电压:AC 220V±10%,频率50Hz AC 380V±10%,频率50Hzd.大气压:86106kpae.被测气体温度:100f.风速:3m/秒;风向变化:±29°(符合HJ/T 55-2000中的a、b类)5.2.2 当系统中使用的仪器或设备达不到5.2.1中的环境要求时,在线监测系统应营造合适的局部环境,以保证上述仪器或设备都能适应9.1.1中的工作环境。5.2.3 监测系统的储运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0%。5.3 安全5.3.1当系统处于温度1035,相对湿度85%条件时,系统中使用的仪器或设备的电源引入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5.3.2 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时,不应对焦炉设备的运转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增加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5.3.3 系统中使用的仪器或设备应设有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人身触电。 5.3.4 系统不应产生新的雷击隐患。5.4 系统主要功能5.4.1数据采集功能5.4.1.1 出焦时,拦焦车集尘罩周围颗粒物浓度的平均值及二氧化硫(SO2)浓度的平均值。颗粒物浓度在出焦信号到后开始采样,10S时开始测试,测试时间为18S,每出焦一次采样一次;二氧化硫(SO2)浓度在出焦信号到后开始采样,190S时读取数据,每出焦一次采样一次。5.4.1.2 装煤时,顶装炉装煤车周围颗粒物浓度的平均值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平均值;侧装炉导烟车周围颗粒物浓度的平均值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平均值。颗粒物浓度在装煤信号到后60S开始采样,70S时开始测试,测试时间为60S,每装煤一次采样一次;硫化氢(H2S)浓度在装信号到后开始采样,70S时开始测试,430S时读取数据,每装煤一次采样一次。5.4.1.3 炼焦时,被测炉门烟气的泄漏值。集气管压力稳定时装煤后30分钟测试,测试时间为1分钟,每2S取一个数值,求平均值,一个成焦周期中每个炉门采样一次。5.4.1.4 炼焦时,上升管、炉盖的泄漏图象数据。集气管压力稳定时装煤后30分钟测试,一个成焦周期中每个上升管、炉盖采样一次。5.4.1.5 炼焦时,炉顶颗粒物浓度的平均值。一个成焦周期中,各固定采样点和下风向采样点在该处炭化室装煤结束后30分钟时,各采样1次,每次采样时间为1分钟,求平均值。5.4.1.6 采样气体的压力、温度数据。5.4.1.7 气象参数:大气压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5.4.1.8 系统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工艺设备及除尘设备工作状态。5.4.2 数据处理功能5.4.2.1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SO2)浓度、硫化氢(H2S)浓度的计算。5.4.2.2 浓度值越限的判断及达标率计算。5.4.2.3 炉门、炉盖、上升管泄漏判断及泄漏率的计算。5.4.2.4 各种统计数据的计算及表格生成;各种模拟图形的生成。5.4.2.5 依据传输协议生成各种传输数据链。5.4.2.6 报警信息的生成。5.4.2.7 检修期间的缺失数据、故障期间的缺失数据、气象条件越限期间的缺失数据和部分生产运行设备暂无安装监测装置的缺失数据按下表处理:数据缺失原因数据缺失处理排放达标率泄漏达标率治理设施运行率检修期间大修(一年一次,一般约为三天)缺失数据不补,按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视为正常启运部分设备定期维护在工艺歇焦期间进行,不发生数据缺失故障期间系统设备故障数据控制、通讯控制、数据库服务器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系统瘫痪缺失数据不补,按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视为正常启运拦焦子系统瘫痪缺失数据不补,按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视为正常启运装煤、滑行车、炉门子系统瘫痪瘫痪时间1个成焦周期以子系统瘫痪前1个成焦周期的数据填补视为正常启运瘫痪时间1个成焦周期以子系统瘫痪前5个成焦周期的平均值填补视为正常启运检测设备故障瘫痪时间1个成焦周期以子系统瘫痪前1个成焦周期的数据填补视为正常启运瘫痪时间1个成焦周期以子系统瘫痪前5个成焦周期的平均值填补视为正常启运系统停电故障(全系统停电及子系统停电)缺失数据不补,按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视为正常启运炭化室故障均以炭化室发生故障前5个成焦周期的平均值填补气象条件越限期间停止监测前5个成焦周期的平均值填补部分生产运行设备暂无安装监测装置缺失数据不补,按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视为正常启运标准时间测量期间以前三个成焦周期同时间的平均值填补5.4.3 数据存储功能5.4.3.1 所有数据统一保存在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各子系统采集到的各种原始数据、图像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提供数据共享。5.4.3.2 保存时间图像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1月。原始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分析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5.4.4 数据显示功能5.4.4.1 机、焦侧炉门泄漏显示。5.4.4.2 炉盖、上升管泄漏显示。5.4.4.3 炉顶颗粒物排放浓度显示。5.4.4.4 顶装炉装煤车、侧装炉导烟车检测显示。5.4.4.5 拦焦车检测显示。5.4.4.6 画面显示方式 操作员点击循回显示,按顺序每5秒钟更换一副画面,周而复始,每副画面显示时左右拉动一次。 操作员可以通过点击定格显示,将循回显示画面定格,然后通过鼠标左右拉动。 开机时画面自然显示第一副画面,左右拉动。5.4.4.7表格显示附录A1附录A8各种表格。5.4.5 显示报警功能5.4.5.1 每个显示画面上开辟故障显示区,显示内容滚动最近报警内容,10秒钟声音提示和闪烁提示,然后再滚动。5.4.5.2 滑行车运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行人注意安全。5.4.5.3 报警内容包括: 系统保障条件越限报警; 自诊断出错报警; 检测结果超标报警; 安全提示报警。5.4.6 对外通讯功能 见附录B附录C。5.4.7 系统告知功能5.4.7.1 告知方式:a) 自动短信息方式;b) 自动电话语音提示;设置5个手机、5个固定电话。5.4.7.2 告知内容: a) 泄漏点告知;b) 不达标告知;c) 除尘设备启停告知。5.4.8 录入功能5.4.8.1 系统运行、控制原始参数录入。5.4.8.2 判定标准录入。5.4.8.3 焦炉三同时资料录入等。5.5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5.5.1 颗粒物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5.5.1.1 相对误差(MR)MR25%。MR=(Ci-Cd)/Cd式中: Ci在线监测系统测定的浓度值。Cd参比方法测定的浓度值。5.5.1.2 测定范围0100mg/m3。5.5.1.3 检测灵敏度 1CPM=0.01 mg/m3 。(相对于校正粒子)5.5.1.4 校准仪器应内设具有光学稳定性的自校装置。5.5.1.5 输出接口RS232接口.5.5.2 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5.5.2.1 量程范围0-0.5 ppm -20 ppm。5.5.2.2 最低检测限(体积分数)2×10-9。5.5.2.3 50%跨度漂移(体积分数)±5×10-9 /24h。5.5.2.4 零点漂移(体积分数)±5×10-9 /24h。5.5.2.5 响应时间 二氧化硫:小于5min;硫化氢:小于8min。5.5.2.6 50%跨度精密度(体积分数)±5×10-9。5.5.2.7 采样流量 二氧化硫:1L/min±10%;硫化氢:2L/min±10%。5.5.2.8 输出接口 模拟输出: 420mA、0-0.5V、0-2V、0-5V、0-10V可选;数字输出:RS485接口。5.5.2.9 校准 具有自动或手动校准功能。5.5.3 炉门、炉盖和上升管泄漏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泄漏监测准确率MT90%; MT(%)=(SU+ SL)÷Z×100%; 式中:Z:监测的总点数; SL: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监测系统准确监测到的不泄漏点数; SU: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监测系统准确监测到的泄漏点数。 5.6 监测分析方法5.6.1 颗粒物测试执行LD98 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5.6.2 颗粒物浓度非标准状态到标准状态下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计算: 换算公式: C0= C1 P0 T1/(P1T0) 式中:C0:标准状态下排放浓度值,mg/m3 P0:标准状态下气体压力,101.325kPa T0:标准状态下气体温度,273K C1:非标准状态排放浓度值,mg/m3 P1:非标准状态下气体压力,kPa T1:标准状态下气体温度,T1=273+t t:标准状态下气体温度,5.6.3 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的测试执行HJ/T 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5.6.4 气态污染物标准状态下排放浓度的计算分子量C=22.4×C 气态污染物浓度以ppm(V/V)表示时,其浓度C可以按下式转化为标准状况下干烟气浓度: 式中:C标准状况下干烟气气态污染物浓度(mg/m3)5.6.5 达标率、运行率的计算 达标率*=达标次数/测试次数×100% 运行率=实际运行时间/应该运行时间×100% *:达标率计算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值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录入。6 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位置要求6.1 一般要求6.1.1 在一年中的最多时间里,可以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无组织排放气体;在一个成焦周期中污染最严重时,可以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无组织排放气体;在一个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时段中,可以采集到污染物排放最严重的时刻;在诸多排放点上,可以检测到污染最严重的排放点。 6.1.2 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区域必须具有固定的供电,以保障在线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6.1.3 系统及装置的安装必需留有足够的空间,易于人员到达,便于日常维护和比对监测。6.1.4 为室外的在线监测系统装置提供掩蔽所,以便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不影响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和不损害维修人员的健康,能够安全地进行维护。安装在高空位置的在线监测系统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雷击事故,做好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的运行安全。6.2 具体要求6.2.1 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安装6.2.1.1 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的监测及主要控制设备均需安装在一个密封的、能实施温度控制的装煤检测机房内。6.2.1.2 选择合适位置在顶装炉的装煤车上或侧装炉的导烟车上安装机房。6.2.1.3 机房底座的焊接必须牢固,并和原车形成一个有机体。6.2.1.4 机房的安装不能改变原车的重心,不能影响原车运行,不能增加新的安全隐患。6.2.1.5 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的采样点设在顶装炉装煤车或侧装炉导烟车平台的四周,距平台四周水平距离0.15米、在平台平面下0.2米处,对应每个装煤筒或导烟筒,上、下主风向各装1个采样点,在垂直主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装1个采样口。每个炭化室有三个装煤孔的采样点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机侧主风向焦侧装煤孔采样点装煤车平台周边 图2 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采样点设置示意图6.2.2 出焦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安装6.2.2.1 同6.2.1.1。6.2.2.2 同6.2.1.2。6.2.2.3 同6.2.1.3。6.2.2.4 同6.2.1.4。6.2.2.5 当拦焦车的集气罩面积小于熄焦车焦炭车箱的顶面积时,在去熄焦塔逆向的拦焦车集气罩边缘2端各设置1个采样点;当拦焦车的集气罩面积大于熄焦车焦炭车箱的顶面积时,在拦焦车运行方向的集气罩两边边缘的2端各设置1个采样点,如图3所示。采样点集尘罩俯视图3 出焦数据采集子系统采样点设置示意图6.2.3 炉门泄漏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安装6.2.3.1 除炉门泄漏检测装置外,炉门泄漏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控制设备均需安装在一个密封的、能实施温度控制的炉门检测机房内。6.2.3.2 炉门检测机房一般设在焦炉二楼平台、煤塔立面的位置处,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6.2.3.3 炉门泄漏检测装置安装在每个炭化室机焦两侧炉门上端炉柱之间,集烟罩与两炉柱和炉体之间的空隙用耐高温材料堵塞。6.2.3.4 炉门泄漏检测装置两端的检测头必须水平一致。6.2.3.5 焦侧桥架的安装必须高于炉顶地面1米。6.2.3.6 机侧桥架的安装必须避开清扫空间。6.2.4 炉顶泄漏及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安装6.2.4.1炉顶滑行支架立柱立于焦炉炉柱之上,立柱的垂直度不得小于89°,扭度偏差不得大于1°。6.2.4.2 滑行轨道的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mm,扭曲度不得大于5mm;两根轨道连接处应保证紧固且平滑连接,通过调整滑行机构的主动轮、从动轮和滑行轨道的间隙,确保滑行机构运行平稳。6.2.4.3 滑触体滑触线的安装水平度、扭曲度均不得超过5mm。6.2.4.4 靠近熄焦塔一端的滑行轨道,在焦侧面应安装保护板,防止熄焦水汽对滑触线、滑触体的腐蚀和绝缘强度的影响。6.2.4.5 炉顶泄漏及数据采集子系统的主要设备均需安装在密封的、能实施温度控制的恒温机柜内。6.2.4.6 摄像机和云台的安装应确保摄像机能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180°转动,以保证能对每个炭化室的所有装煤孔或导烟孔、上升管进行泄漏图像拍摄。45#上升管25#上升管煤 塔5#上升管固定采样点95#上升管75#上升管55#上升管固定采样点6.2.4.7 装煤数据采集子系统采样点的设置分固定采样点和下风向采样点两种。固定采样点在煤塔两侧上升管旁各设置3个采样点,分布规律为N·1/10、N·1/2、N·9/10处各设置1个采样点(N为煤塔一侧炭化室个数),同时在对应的焦侧炉顶也设置同样数目的固定采样点;下风向采样点是不固定的,在炉顶每个炭化室的机焦两侧,各设置1个备选采样点,在一个成焦周期中,根据风向,在煤塔两侧炉顶区域,各选定1个备选采样点为下风向采样点。固定采样点和下风向采样点均设置在离炉顶平面高15米处。100孔炭化室的焦炉炉顶采样点设置如图4所示。煤 塔45#上升管25#上升管5#上升管下风向采样点风向95#上升管75#上升管55#上升管下风向采样点风向图4 出焦数据采集子系统采样点设置示意图6.2.5 气象环境子系统的安装6.2.5.1 气象环境子系统应安装在能反映焦炉环境气象参数的地方。6.2.6 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安装6.2.6.1 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子系统安装在独立的或与其它功能兼容的机房内,使用面积不得小于15平米。6.2.6.2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6.2.6.3 无线网桥及天线的安装应选择与炉顶滑行车运行区间无建筑物阻隔的地方。7 在线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7.1 一般要求7.1.1 现场完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初调后,在线监测系统即进入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68h。7.1.2 在线监测系统连续运行 168 小时后,可进入调试检测阶段,调试检测周期为 168 小时。在调试检测期间,不允许计划外的检修和调节仪器。7.1.3 因排放源故障、断电等原因造成调试检测中断,在上述因素恢复正常后,继续开始调试检测,累计调试检测时间不少于 168 小时。7.1.4 如因在线监测系统故障造成调试检测中断,在线监测系统恢复正常后,应重新开始 168 小时的调试检测。7.1.5 调试检测后应编制调试检测报告。7.2 颗粒物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7.2.1 仪器的校准 根据每台仪器给出的标准值进行调整,其误差应小于±2%。7.2.2 K值的获取 见附录D。7.2.3 相对误差的调试检测按附录D中所述方法,将参比方法测试仪器接入颗粒物监测系统中或放置到要求的位置上,二种仪器测试点相距应小于0.5米。用参比方法(重量法)和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方法在同一测试点采集颗粒物浓度值,按下式计算相对误差,应符合5.5.1.1的要求。 MR=(Ci-Cd)/Cd式中: Ci在线监测系统测定的浓度值。Cd参比方法测定的浓度值。7.3 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7.3.1 零点漂移的调试检测仪器开机后将零点校为零,仪器连续通零气工作24h, 记录零漂数值,应符合5.5.2.4的要求。7.3.2 50%跨度漂移的调试检测零点漂移调试检测完成后仪器进行一次满量程50%的跨度校准,然后仪器连续通满量程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工作24h,记录其跨度漂移数值,应符合5.5.2.3的要求。7.3.3 50%跨度精密度的调试检测仪器通满量程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重复5次标气检查,记录最大偏差值,应符合5.5.2.6的要求。7.3.4 响应时间的调试检测 仪器通满量程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记录从仪器读数开始到仪器响应值达到标气体积分数值的90%时的所用时间,应符合5.5.2.5的要求。7.4 泄漏监测系统的调试检测7.4.1 炉门泄漏监测的调试检测 正常视力,距炉门不远于25米处,与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时同时观察,连续测试和观察10个炉门,按5.5.3中的公式计算泄漏监测准确率,应符合5.5.3的要求。7.4.2 炉盖、上升管泄漏监测的调试检测 正常视力,距炉盖、上升管不远于10米处,与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时同时观察,连续测试和观察10个监测点,按5.5.3中的公式计算泄漏监测准确率,应符合5.5.3的要求。8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验收8.1技术验收条件8.1.1 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的相关仪器(颗粒物、SO2测试仪等)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或生产许可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允许使用的监测分析方法。8.1.2 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8.1.3 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均应符合本标准5.4的要求,并提供一个月内数据采集和传输自检报告,报告应对数据传输标准的各项内容作出响应。8.1.4根据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进行了 168 小时的调试检测,并提供调试检测合格报告。8.2技术验收内容 8.2.1 颗粒物监测系统相对误差的参比方法验收8.2.1.1 按附录D的要求将参比方法测试仪器接入在线监测系统。8.2.1.2至少获取 5 个测试值,取它们的平均值,分别求出参比方法和在线监测系统方法下的颗粒物浓度值。8.2.1.3按5.5.1.1中的公式求相对误差。8.2.2 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零点漂移的验收8.2.2.1 仪器开机后首先进行零点校准。8.2.2.2 仪器校零后,连续通零气工作24小时,记录零漂数值。8.2.3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50%跨度漂移的验收8.2.3.1 仪器进行满量程50%的跨度校准。8.2.3.2 连续通满量程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工作24小时,记录其跨度漂移值。8.2.4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50%跨度精密度的验收8.2.4.1 仪气通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8.2.4.2 重复5次标气检查,记录最大值。8.2.5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响应时间的验收8.2.5.1仪气通50%以上体积分数的标气。8.2.5.2 记录从仪器读数开始到仪器响应值达到标气值的90%时所用的时间。8.2.6 联网验收8.2.6.1通信及数据传输验收按照 5.4.6 的规定检查通信协议的正确性。在线监测系统和省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应稳定,不出现经常性的通信连接中断、报文丢失、报文不完整等通信问题。8.2.6.2 现场数据比对验收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星期后,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并对比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和现场机存储的数据是否一致,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8.2.6.3 联网稳定性验收在连续一个月内,在线监测系统能稳定运行,不出现除通信稳定性、通信协议正确性、数据传输正确性以外的其他联网问题。 8.3 验收技术指标要求验收项目考核指标颗粒物相对误差25%气态污染物零点漂移±5×10-9/24h(体积分数)50%跨度漂移±5×10-9/24h(体积分数)50%跨度精密度±5×10-9(体积分数)响应时间SO25mim;H2S8mim联网通信稳定性1.现场机在线率为 90以上;2.正常情况下,掉线后,应在 5 分钟之内重新上线;3.每日掉线次数在 5 次以内;4.报文传输稳定性在 99以上,当出现报文错误或丢失时,启动纠错逻辑,要求重新发送报文。数据传输安全性服务器端对请求连接的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通信协议正确性现场机和上位机的通信协议应符合5.4.6的规定,正确率 100%数据传输正确性系统稳定运行一星期后,对一星期的数据进行检查,对比接收的数据和现场的数据完全一致,抽查数据正确率 100%。联网稳定性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月,不出现除通信稳定性、通信协议正确性、数据传输正确性以外的其他联网问题。8.4验收结果符合本标准 8.4 验收技术指标要求的在线监测系统,可纳入山西省全省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9 在线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要求从事在线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的单位和部门应根据该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和本标准的要求编制仪器运行管理规程,以此确定系统运行操作人员和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仪器运行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方面:9.1 日常巡检日常巡检间隔不超过 1 月,巡检记录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日期、被检项目的运行状态等内容,每次巡检应记录并归档。日常巡检规程应包括该系统的运行状况、在线监测系统工作状况、系统辅助设备的运行状况、系统校准工作等必检项目和记录,以及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检查项目和记录。9.2 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应根据在线监测系统说明书的要求对保养内容、保养周期或耗材更换周期等作出明确规定,每次保养情况应记录并归档。每次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化炼焦炉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