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
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三常用剂型简介:,1汤剂:水煎去渣取汁A:特点:(1)汤者荡也,吸收快(2)药效发挥较迅速(3)特别是便于随证加减变化B缺点:(1)不便携带(2)费时(3)浪费大,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三常用剂型简介:1汤剂:水煎去渣取汁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2散剂:将药粉碎成细粉混匀 A分类:(1)内服:七厘散(2)外用:金黄散,生肌散 B内服散剂特点:(1)制作简便(2)吸收较快(3)节省药材(4)便于服用及携带(5)不易变质,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3,2散剂:将药粉碎成细粉混匀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3,3丸剂:将药物细粉加粘合剂制成球形 A特点:(1)丸者缓也,吸收较慢。但芳香类药物与毒剧药物制成的丸剂作用峻急。(2)药效持久(3)节省药材,体积小(4)便于携带与服用 B分类:可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等。,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4,3丸剂:将药物细粉加粘合剂制成球形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4,4膏剂:将药物煎熬去渣浓缩成半固体,或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去除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A分类及特点:可分为内服与外用内服:(1)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2)浸膏:龙胆草浸膏(3)煎膏:即膏滋,枇杷膏 特点:(1)体积小(2)含量高(3)便于服用,携带(4)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外用:(1)软膏:药膏。特点:吸收慢,药效持久 运用:外科疮疡疔肿,烧烫伤,多用于皮肤、粘膜或创面(2)硬膏:膏药。麝香风湿膏 特点:同软膏 运用: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5,4膏剂:将药物煎熬去渣浓缩成半固体,或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浸,5酒剂:将药物用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又称药酒。特点:活血通络作用,易于助长药效。运用:风湿与虚弱者。,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6,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6,6丹剂:可分为内服与外用。内服: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 为丹。如至宝丹等。外用:称丹药。是某些矿物药经高温烧炼制成 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7,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7,7.茶剂:将药物加工成粗末或制成块状,用沸水泡服。特点:服用方便,宜于长期服用。运用:感冒,胃肠疾病。,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8,7.茶剂:将药物加工成粗末或制成块状,用沸水泡服。方剂学剂型,8冲剂(颗粒剂):将药材提取物加赋形剂或部分药粉制成小颗粒。特点:体积小,含量高,作用迅速,味道可口。,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9,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9,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培训课件,10糖浆剂:将药材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的水溶液。特点: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味甜适口,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1,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1,11口服液:将药材经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特点:吸收快,服用方便,量小,口感适宜。,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2,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2,12注射剂:将药物提取,精制,灭菌。特点: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给药方便、快捷。,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3,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3,第五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第一节 煎药法,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4,第五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第一节 煎药法 方剂学剂型医学知,一煎药用具:,(1)以瓦器、砂锅为好。(2)搪瓷器具亦可;(3)忌用铁、铜器皿。,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5,一煎药用具:(1)以瓦器、砂锅为好。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5,二煎药用水:,洁净的冷水。,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6,二煎药用水: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6,三煎药火候:,1武火:急火称“武火”。急煎取其生而疏荡。如解表剂与泻下剂。2文火:慢火称“文火”。久煎取其熟而停留。如补益剂。,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7,三煎药火候:1武火:急火称“武火”。急煎取其生而疏荡。如,四煎药方法:,1注意事项:1)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一30分钟,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对某些要求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注明:(1)先煎;(2)后下;(3)包煎;(4)单煎(5)溶化:烊化(6)冲服,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8,四煎药方法:1注意事项: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8,2)注意事项:(1)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用文火。解表剂与泻下剂的煎煮时间宜短(从沸腾起15-20分钟),其火候宜急,水量宜少若滋补剂与质地坚实的药煎煮时间宜长(大约50分钟左右),其火候宜慢,水量略多(2)药物煎煮焦枯,则弃之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3)勿频揭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9,2)注意事项: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19,第二节 服药法,一服药时间:1病在上焦者及对胃肠有刺激者,食后服;2病在下焦者,食前服 3泻下剂、补益剂宜空腹服 4安神剂且临睡前服 5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不拘时服。6治疟剂应于发作前2小时服。,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0,第二节 服药法一服药时间: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0,二服药方法:1一般一日一剂,分2-3次温服 2服药呕吐者,可先服姜汁少许或嚼陈皮,或冷服频饮少进 3昏迷、口噤者,可鼻饲。4热证,可寒药冷服;寒证,可热药温服 5服药反佐法:真寒假热者,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者,寒药温服 6峻、毒药,由小渐增,以防过量中毒。,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1,二服药方法: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1,三药后调护:1解表剂服后,多饮水,微汗,避风。2泻下剂服后,应注意饮食。3疾病对饮食的要求:水肿病少盐;消渴病少糖及肥腻;下利病禁生冷油腻。4药物对饮食的要求:地黄、参忌萝卜;土茯苓忌茶叶。,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2,三药后调护: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2,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2.方剂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代表著作?3.方与法的关系是什么?4.常用八法指什么?5.方剂的组方原则及组成变化是什么?6.汤剂有什么特点?其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3,复习思考题: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3,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2.方剂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代表著作?3.方与法的关系是什么?4.常用八法指什么?5.什么是“七方”,“十剂”?6.方剂的组方原则及组成变化是什么?7.汤剂有什么特点?其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4,复习思考题:方剂学剂型医学知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