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说课稿ppt课件.ppt
桐乡茅盾中学 汪琦,“人”的重新发现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与教学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立意,教学反思,说课流程,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承接前三节内容,完整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纵向上看,横向上看,与启蒙运动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史观角度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四课内容。,二、学情分析,特殊学情:二三类生源基础薄弱,“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三、教学立意,1、主题“人”的重新发现2、阐释(1)封建统治者利用理学思想,压制人欲,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社会陷入一潭死水,最终天崩地解。(2)明末清初思想家在这种背景下,从“人欲”的角度反思社会,批判理学;而先秦儒学并没提出灭“人欲”,而是合理看待人欲,所以明末清初的儒学是对“人”的重新发现。,趋人欲,四、三维目标,了解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掌握并评价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和历史思辨的能力。,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与学习,体会积极进取和敢于批判的精神。,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了解“人”的重新发现,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教学难点评价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教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学法: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设计意图:高考命题人说的话,使学生在无形中会加以重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课堂导入,导入:一段高考命题人说的话及简单设问导入,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二)概念定位,材料:朱子语类,设计意图:由于“人”范围比较广,开头就把本课教学中的“人”定位为“人欲”,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方向的把握。,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三)引入背景 天崩地解的时代(背景),设问:1、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用“天崩地解”形容这个时代?2、假如你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你会如何思考天崩地解的原因?,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是从这个突破口进行切入的,“道者,古今公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朱熹朱子语类,没把人民生活放在政治活动的第一位,而是把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法作为社会生活的主要事务扼杀人性,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一、天崩地解的时代(背景),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激发学生思考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依据史料,明白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从“生活中的人欲”这个突破口切入的原因。,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四)突破重点 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重点一:公天下在政治生活中趋人欲,材料: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船山遗书朱子语类相关节选设问:依据材料和书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共同的主题是什么?与朱熹的主张有何不同?,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船山遗书,问:依据材料和书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共同的主题是什么?与朱熹的主张有何不同?,二、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材料四:“道者,古今公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朱熹朱子语类,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四)突破重点 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重点一:公天下在政治生活中趋人欲,材料: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船山遗书朱子语类相关节选设问:依据材料和书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共同的主题是什么?与朱熹的主张有何不同?,设计意图:以史料和层层递进的设问,让学生掌握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政治主张;通过与理学思想的对比,由教师引导讲授,让学生明白:,公天下就是在政治生活中趋人欲。,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四)突破重点 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重点二:工商皆本在经济生活中趋人欲,材料:明夷待访录 从存理趋向存欲设问:依据材料,黄宗羲对待商业的态度如何?与材料一中的观点有何联系?,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问:依据材料,黄宗羲对待商业的态度如何?与材料一中的观点有何联系?,(二)工商皆本在经济生活中趋人欲,二、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材料一:程朱理学大大膨胀了“正其谊(义)不谋其利”的儒家传统,发明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追求以天理遏制、压抑,甚至灭绝人欲。胡发贵从存理趋向存欲,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一,让学生明白程朱理学极力压制甚至灭绝人对利的欲望;而通过材料二,让学生了解黄宗羲对待商业的态度:工商皆本,鼓励工商业发展,实质就是肯定了追求利和和致富的合理性,肯定人对利的欲望。,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四)突破重点 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重点三:经世致用在社会生活中趋人欲,材料:牡丹亭 日知录设问:顾炎武是如何批判理学的务虚的?他提出了怎样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三)经世致用在社会生活中趋人欲,“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顾炎武日知录,牡丹亭讽刺理学空洞、不务实的最好范例,问:顾炎武是如何批判理学的务虚的?他提出了怎样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二、痛定思痛的反思(内容),设计意图:通过牡丹亭引出理学的不务实,对人欲的极力压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史料,引出经世致用,提倡人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与实际相结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要让空洞的理学扼制人务实的的欲望和思维。,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五)突破难点、升华主题 涅槃重生的呐喊(评价),材料:礼记孟子荀子设问:孔子如何看待人欲?荀子认为人欲的本质是?孟子认为人民的生活应处于怎样的地位?,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孟子,材料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礼记,1、材料一中,孔子如何看待人欲?2、材料二中,荀子认为人欲的本质是?3、材料三中,孟子认为人民的生活应处于怎样的地位?,材料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三、涅槃重生的呐喊(评价),六、教学教法与教学流程,(五)突破难点、升华主题 涅槃重生的呐喊(评价),材料:礼记孟子荀子提问:孔子如何看待人欲?荀子认为人欲的本质是?孟子认为人民的生活应处于怎样的地位?,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了解先秦儒家学者对待人欲的看法,来突出明末清初思想家分别在政治、经济和治学中对待人欲的态度,对比鲜明。,先秦儒家思想: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承认人欲存在的客观性,合理对待人欲,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人”的重新发现,评价:明末清初思想是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与发展,使传统儒学重新焕发活力,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合理看待人欲,明末清初的儒学:公天下、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灭人欲,趋人欲,三、涅槃重生的呐喊(评价),(六)课堂小结,1、为什么要重新发现“人”?天崩地裂的时代2、如何重新发现“人”?痛定思痛的反思(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趋人欲)3、怎样评价“人”的重新发现?涅磐重生的呐喊,教的反思: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史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意识。学的反思:由于史料较多、思想史的深奥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因此,预设和生成可能会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七、教学反思,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