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ppt课件.ppt

    • 资源ID:2064440       资源大小:29.86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ppt课件.ppt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张奎俊,VT类型,特发性VT心肌梗死后VT心肌病VTARVC VT束支折返性室速其它:尖端扭转性室速,先心病室速,导管消融的现状,特发性VT的成功率较高:成功率90%;器质性心脏病VT:成功率低(50%);易复发;多形性VTs:一般不进行消融;,传统标测下VT消融成功的前提,VT可被EPs重复诱发发作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时间足够长非多形性VTVT发生部位或传出通道在心内膜下较表浅处,目前临床可用的标测技术,常规心内膜标测技术心外膜标测(CS内/心包穿刺);CARTO;非接触式(EnSite)标测;,经CS的心外膜标测,优点:有助于缩小标测范围,尤其对心外膜下的VT有帮助缺点:可操作性差;精确度低;应用范围小,CARTO,优点:直接接触;准确性较高;可在心外膜标测;也可在窦律下标测;缩短X线照射时间。缺点:不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及非持续性VT。,心内非接触式标测,优点:直观;操作快捷;特别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非持续性VT;准确性较高;减少X线照射。缺点:不能反映心外膜激动情况。,特发性室速,预后相对良好,部分可有黑朦、晕厥。消融治疗根治率高、安全,应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IVT的分类,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1,反复发作的单形性室速(RMVT);2,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也可根据其对药物的反应而分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verapamil-sensitive VT)或腺苷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adenosin-sensitive VT)。,IVT类型,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VT),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IVT类型,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VT)反复性单形性室速(RMVT)最多见 少数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中青年多见,运动或异丙肾易诱发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或运动诱发性室速发生机制多与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有关此型男女均较多见,女性略多,RVOT和RMVT的起源部位,IVT类型,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多数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部即左后分支蒲肯野纤维网处,少数则起源左前分支区域左室流出道或游离壁部位发生机制以折返机制为主中青年男性多见,绝大多数为持续性单形室速,IVT的体表心电图定位,RBBB型VT(ILVT)电轴左偏电轴右偏左室流出道VT左室游离壁VTLBBB形VT(RVOT)电轴右偏或正常电轴左偏,RVOT VT,RVOT-VT,RMVT,ILVT,ILVT,RBBB,LAD:左后分支起源,绝大多数;RBBB,RAD:左前分支起源,少见;,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LV游离壁VT,I,aVL呈QS;下壁导联RS;胸前R移行在V3之前。起源于LV后外侧壁基底部。姚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IVT的发生机制,折返性机制:主要发生于LV的左后分支处自律性机制:见于RV,亦可发生于LV触发活动机制:多发生于RVOT,亦可见于LV。,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IVT的诱发诱发特点与VT机制的关系 RVA 80-90%,RVOT 10%,LV 5%IVT的室房(VA)传导 1:1,2:1,文氏,比例不固定的不 完全性VA阻滞,完全性VA分离鉴别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常规准备程序刺激方案心房程序期前(S1S2)刺激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右室心尖部S1S2刺激右室心尖部S1S2S3刺激,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程序刺激方案(续)右室心尖部S1S2S3 S4刺激右室心尖部S1S1分级递增刺激右室流出道刺激左室刺激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刺激,心内标测方法,激动顺序标测法起搏标测法窦律下蒲氏电位标测法,I,II,V1,HBE,ABL,RV,P,P,I,II,V1,HBE,ABL,RV,V,A,V,P,P,V,V,ILVT激动顺序标测,大头电极可记录到P电位,此处消融成功,RVOT室速(左),在间隔侧中后部以相同频率进行起搏标测(右),IVT射频消融,导管的选用ILVT标测与消融激动顺序标测(为主)起搏标测RVOT-VT标测与消融起搏标测(为主)激动标测,IVT射频消融,消融成功标志(消融终点)放电后VT终止或室早消失消融后即刻及30分钟内,反复重复原诱发条件并经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均不能诱发VT,IVT射频消融,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消融一般处理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射频消融方法体表心电图定位心内膜标测与消融方法,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自律性增高;频率60120bpm;临床预后较好;多无需特殊治疗;导管消融可根除;,IVT射频消融,仪器和消融方法温控法非温控法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及预防A-VB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室颤及其他,IVT射频消融,影响成功率的因素仪器设备、方法学的掌握及操作技巧熟练程度VT起源部位 解剖变异 外膜VT诱发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靶点定位精确度、消融导管与心内膜贴靠状况、温控导管的应用新的标测系统应用,我国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开展情况,1992年3月阜外医院开展国内首例IVT射频消融治疗几家医疗中心相继开展并将治疗技术推广至1996年全国消融资料统计,VT消融289例,其中IVT255例,成功率88.2%左室IVT166例(90.9%),右室IVT89例(83.1%)2000年全国当年的消融资料统计IVT消融总数为518例,左室IVT285例,右室IVT233例,成功率分别为94.4%和90.6%。复发率5.9%,阜外医院922000年总结190例IVT的消融资料:左室IVT113例,右室IVT77例,成功率分别为90.5%和89.7%,复发率9%左右。20042006年3月消融例数208例,左室IVT73例,右室IVT135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平均年消融例数近百例,文献报道,国外IVT射频消融报道126篇 较大系列:美国138例 日本352例 印 度108例 德国33例国内 较大系列报道:安贞120例 阜外190例 人民127例 亚心103例表明国内IVT消融达国际先进水平,流行病学,发病率:占阜外射频患者的5.6%;1998年NASPE统计各种VTs占总数6%(201/3357)PACE 2000性别因素:RVOT VT(差异无显著性)ILVT(男性86%)阜外年龄: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RVOT约33.0岁,ILVT 25.7岁;阜外 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1RVOT室速中约1/3有晕厥或黑朦;预后:较好;Br Heart J,1953,近年IVT消融经验成熟,除常规病例外,起源左室流出道,游离壁,邻希氏束等特殊部位的消融例数增加,成功率提高,相关经验报道不少。消融适应证范围扩大到频发室早。,室性早搏,室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脏者预后大多良好,但对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消融治疗的高成功率和安全性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根治方法使消融适应证拓宽。对符合指征的此类患者应建议首选治疗。,特殊情况,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合并类似特发性的VT(例如CAD合并RVOT VT,DCM合并典型ILVT,etc),其消融难度相对较小,亦较安全;特发性RMVT、无休止ILVT、频发VPC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特发性室颤,心脏性猝死的年轻生存者,10以上心脏骤停的原因为特发性室颤。触发灶多为室性早搏。消除相关的高危室早可达治疗目的。国内外报道消融例数达数十例,随访结果满意。病灶大多位于左室,少数RVOT。国内专家杂志述评提出积极消融室早防治室颤的前瞻性建议。,结论,总体而言,射频消融治疗IVT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现有的标测和消融技术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复杂的病例需要新的标测手段。普及临床医生对IVT的认识会使符合适应证的病人受益得到根治。,展望,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尽管取得很大进展,但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消融疗效尚不理想,前景仍任重道远。新型标测技术和消融器械的进步已使目前消融治疗达到既往难以预想的水准,今后的发展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技术还会进一步提高与不断完善,临床应用更为普及的前景应有信心。,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