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VS特殊教育ppt课件.ppt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設計V.S特殊教育,報告人:范素惠時間:98.08.14,一、前言,一、日常生活中(含家庭)根據您的觀察,您覺得是否性別平等?請舉具體例子。二、社會生活中,根據您觀察老師及同學,您覺得是否性別平等?請舉具體例子三、從學生生活經驗引導 父親不贊成母親回娘家照顧生病的外祖父,如果你是那位父親你會如何處理?,大綱,性別關係的意義與形成 校園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教師應具之能力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與解讀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領域課程相關網站結語,課程的意義,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安排與教師指導之下的一切活動與經驗。它包括課內教學、課外活動、家庭作業與社會經驗。林本、李祖壽,引自司琦,1989廣義的課程:1.內容:科目、領域或教材。2.運作: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環境。3.產品:指學生在實施課程後所表現的各項學習行為。盧台華,民87,課程設計的內涵與演變,一、學習領域的範圍、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的訂定二、教材的編制與教學媒體的設計三、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選擇以及環境的規四、評量系統的發展。特殊教育課程設計理念的演變 僅有普通教育課程平行式課程調整型課程多層次課程為不同需求的人分層設計全方位課程為所有人分層設計課程與學科專家集體創作設計,而非單打獨鬥。邱上真,民94,有利於特殊需求學生成功學習普通課程的要件Beckman,2001;引自邱上真,一、態度與信念系統 清楚學生IEP的目標、普通班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優勢與需求、對學生學習表現上的期待不是建立在分類系統上、理解有效的教學需建立在服務方式、學習活動、期待及評量方式上的多樣性、要將績效的檢核,視為挑戰而非威脅。二、家長參與三、師資培育與教師在職進修四、獲得地方教育行政機構的支持五、跨機構與單位或相關專業合作,麼是性別平等?,性別除一般社會大眾對人體生結構差的認知外(如:男性、性的性別特徵同),還包括性傾向同者(如:同性者)和社會生活及文化層面上約定俗成的性別概(如:主內、男主外男兒有輕彈等)。平等即是一種足點上的公平對待,其因性別同而有所差,對性取向同者(如:男同性者、同性者等)也應給予相當的尊重,而在性別平等上,性應積極地追求相互尊重、包容差,消極地避免性別歧視或偏。,性別關係的意義與形成,性別知識不只包含生理層面的性差異,也包含社會文化建構的性別差異,如下所述(王敏如,2004):(一)生理層面的性差異 林秀如於1992年提出九0年代人類對性的關切主題包括:性與社會(歷史和泛文化的研究、社會政策與教育)、性的生物學與健康(身體和反應、性的態度和行為、兩性取向)、人際關係(建立親密的性關係、性、愛、婚姻和家庭)、生殖(生育控制、未婚懷孕和嬰兒的出生)、性與生命週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性、成年期和老年期的性)和 其他(性衛生學、性虐待和性暴力、兩性角色)。(二)社會文化建構的性別差異 然而社會建構是造成性別表現與發展的最大差異(張玨,1996)社會建構下的性別概念更是性別知識所強調的重點,而落實性別平等 教育首要工作即在破除性別刻板印 象,而其根本之道就是教導對性別角色的瞭解與探討(王敏如,2004)。,性別平等教育在改革中融入課程綱要,其所具有的意義包含:,高志芳(2004)整理多位研究者(吳佳倩,2000;周麗玉,1999;莊明貞,1999)的意見,指出1.樹立性別平等教育在正式教育體制中系統化教學的里程碑 性別平等教育如能成為學校教育的正式課程,各學習領域 內容中必須融入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內容,期望每位學齡兒 童都可望在完整課程規劃下,培養應有的性別平等素養。2.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在國民教育階段的合法化地位 由教育部公佈之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綱要,係課程實施 的最高指導原則,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其綱要之中,才能 使性別平等教育在法令上得到實際的保障與地位、應有的 資源與實質的公權力。,3.保障性別平等教育的持續發展與水準綱要中規定課程評鑑應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學校分工合作,其結果除提供改進課程、編選教學方案之外,並作為提升學習的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的檢討依據。4.展現我國的現代化與人權觀婦女人權已是世界的潮流,一個國家是否現代化與其是否落實婦女人權的保障緊密相關。我國在全民的基礎教育內容加入婦女人權教育並落實之,不但可以向全世界展現我國現代化的程度,也足以表我國具國際水準的人權觀,對國家的形像具有正面的意義與影響。就特殊兒童而言,在今回歸主流與融合的趨勢下,特殊兒童的課程也必須依循九年一貫課程的架構,尤其在資源班接受教育的特殊兒童,更是如此,故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也必須融入特殊兒童的學習需求中,不能偏廢。,校園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一、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知能普遍不足二、女教師與男教師人數比例懸殊的校園生態三、中小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特質未受到重視四、性別教育課程教材的迷思 性別平等教育,尤其在性侵害防治部分,常只注意弱勢者受到侵害的中小學預防,而忽略積極面之輔導,例如:許多手冊教導女生如何預防或處理性侵害,但卻少見教導男生如何尊重別人身體,了解女生,協助同學。有關兩性交往的教材,大都以女生故事為主,且常以女主角情感受挫為主軸。事實上,國高中生許多感情的問題,要輔導的對象常是男生而非女生。五、課程安排的窘境,升學主義的思維家長不重視學校不必教學生不用學複製、強化性別教育的不利環境,校園性別平等教育處境,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目前國內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設計與相關研究,大多以一般學生為教學對象,除僅有少數研究針對特殊學生性別課程需求進行調查外,對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研發仍然不足。就身心障礙班級教師的教學需求及身心障礙學生的學習需要來看,相關學術單位若能從國小、國中、高中職等就學階段,提供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十二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將是教師之福,學生之幸;部分特教學者專家、實務工作教師亦認為,這個教學議題,有必要向下延伸,自學前階段就開始培養特殊幼兒一些基本概念。,特殊教育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有老師提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容應該如何設計,較能適合學生的學習呢?什麼樣的教學主題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來說,是必須而且是重要的?學前、國小、國中、高中職各階段教學重點順序,該採取什麼樣的課程設計模式最為適當?等問題。,黃榮真民95認為可以從三個大方向著手:,一、可參考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兩性教育議題的架構。2004年已將兩性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可擬以兩性的成長與發展、兩性的關係與互動、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與兩性權益相關議題等為五大核心主軸領域,作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容設計的藍本,以進一步發展一系列適合其身心發展需求,且適用於學前至高中職階段性別平等的完整課程。百年課程綱要已做些調整,1.兩性的成長與發展領域中,兩類教育均提及生理發展、身體部位構造名稱(生殖器官)、生命的來源、青春期、生殖、遺傳、性行為(自慰、觸摸)、性健康(生殖器官保健、身體清潔、性傳染病預防)、避孕、懷孕、正向自我概念(個性、長處、喜好、情緒)、身體形象、休閒活動、生涯規畫、兩性異同(兩性在生理、心理、行為上的差異)、如廁(辨識公共場所男女區分的標誌及禮儀)、兩性共同成長的終身學習活動等的教學內容。在相異處方面,國內外普通教育會談及墮胎的議題,而國內外特殊教育則重視特殊學生的裝扮整潔(注意自己外貌和服裝的清潔和整齊)的教學重點。,二、黃榮真、盧台華教授民93年彙整歷年來國內、國外有關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性別教育課程文獻共同與相異的課程主題。,2.在兩性的關係與互動領域中,兩類教育皆論述兩性互動、朋友關係、溝通、約會、婚姻、做決定、家庭功能與角色、教養照顧子女、情緒管理、異性相處、兩性分工與合作、家庭計畫(優生保健)、人際關係等內容。有關相異之處,國內外特殊教育都談到特殊學生的社交禮儀為教學內涵。,3.從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領域中,看出兩類教育文獻對於性別認同、性取向、性別角色、破除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分享兩性的成長經驗等內容,列為教學內容。就兩者相異角度來看,會發現,國內普通教育會進行批判傳播媒體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內容,反觀特殊教育則是加強基礎層面的認識自己的性別、性別差異的議題。,4.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平等領域觀之,則得知兩類教育皆關注兩性平等、多元文化的兩性互動的模式、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等三項議題。就兩者相異點而言,國內外普通教育均談到不同文化中的性,而國內普通教育也另外提及兩性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角色、檢視性別不平等所造成的歧視;其中,檢視性別不平等所造成的歧視一項,國內外特殊教育也共同提出此一內容。,5.兩性權益相關議題領域中,兩類教育皆提出身體自主權、性侵害、尋求協助、性騷擾、性虐待及性暴力、保護自己、隱私權、社會服務網絡及資源、性侵害防治(應變方式),以及堅定態度(學習說不)等內容。就兩者相異內容來說,國內外特殊教育重視特殊學生分辨危險關係(認識適當的身體接觸)等技能。,6.國內外文獻均提及法律的課題,但在兩類教育所關注的內容難易層次有極大的不同,其中普通教育重視法律中兩性權益的分配,而特殊教育則是強調性侵害的法律常識,兩者法律內容明顯有深淺的差別。,三、從教學現場的若干實務層面著眼,1.考量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類型與程度,進行課程內容的彈性調整,例如,認知功能較弱的學生就必須規畫適合其能夠漸次學習理解的教學內容;若認知發展在一般範圍水準內,學生本身為視障、聽障、肢障、學障等情形,則課程內容設計也必須因其障礙狀況而有部分內容的調整。2.依身心障礙學生的年齡與就學階段而有不同層次內涵的設計重點,例如,國小階段正是個人形成身體意象、性別認同的時期,課程重點以建立身心障礙學生正向的性別平等認知概念為主;而國、高中(職)階段正是建立性別分化的重要時期,課程重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身心改變,學習尊重性別間的差異,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3.課程實施的方式可融入特教班級相關的課程,譬如,生活教育、社會適應、實用語文、職業教育等。4.課程設計的類型可以多元化,包括教學示範、生活故事、角色扮演、團體討論、小組經驗分享、宣導短片、照片、圖片、做中學的遊戲活動(例如另類的大富翁遊戲等)、學習單的情境問題討論等多元方式,並且配合學生學習主題的各單元內容,設計分組與個人學習單,以建立學生健全的性別平等觀,亦即依學生的障礙情形不同,提供適性化的學習內涵與教學活動設計的類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教師應具之能力,1.建立正確性別觀念。2.關心校園安全問題。3.關心性別議題。4.有能力檢視教材中不符性別平等之內容5.具課程設計之能力。6.能以融入式教學進行性別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1)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2)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以突破不同性別的社會期待與限制。(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 之社會。(6)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核心能力,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 中的角色。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 會文化互動的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架構圖概念結構表,新增,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新增,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以建立平等的人我互動關係。,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一至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小學三至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小學五至六年級,第四學習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第四學習階段-性別的自我了解,1-4-1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1-4-2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體意象。1-4-3了解自己的性取向。1-4-4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對個人的影響。1-4-5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1-4-6探求不同性別者追求成就的歷程。1-4-7了解生涯規劃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第四學習階段-性別的人我關係,2-4-1分析現今社會問題與刻板的性別角色關係。2-4-2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2-4-3分析性別平等的分工方式對於個人發展的影響。2-4-4解析人際互動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2-4-5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2-4-6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感表達方式。2-4-7釐清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模式。2-4-8學習處理與不同性別者的情感關係。2-4-9善用各種資源與方法,維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2-4-10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護自己。2-4-11破除對不同性別者性行為的雙重標準。2-4-12主動探究性騷擾與性侵害相關議題。2-4-13釐清婚姻中的性別權力關係。2-4-14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2-4-15習得家庭暴力的防治之道。2-4-16認識性別權益相關的資源與法律。,第四學習階段-性別的自我突破,3-4-1熟悉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3-4-2運用校園各種資源,突破性別限制。3-4-3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對性別的不平等,並提出改善策略。3-4-4突破性別限制的學校社團運作模式。3-4-5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3-4-6探究社會建構下,性別歧視與偏見所造成的困境。3-4-7反思社會環境中,性別關係的權力結構。3-4-8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並尋求改善策略。,能力指標解讀的觀點,以社會建構論為基調 闡釋能力指標以多元性別觀為視角 呈現課程內容以完整豐富指標內涵 作為教學引導以具體參與行動展現 達成學習目標,(潘慧玲,2009),轉化課程取向的課程設計與發展,基本上不在課程元素的添加,其旨在透過社會新興議題以概念、事件與主題等方式的融入,以達成各領域內由社會新興議題所建構的能力指標轉化為學生生活應用能力,以及社會行動的具體實踐。性別議題所建構的學習能力指標不宜將各領域單元教學或主題教學活動先設計出來,再將性別議題能力指標套入在各學習領域的能力指標或教學目標,必須要正確掌握能力指標的正確意涵然後加以融入,才能達成轉化傳統學科知識的目的。莊明貞,性別是融入,而不是套入課程,性別平等議題的敘事課程規劃,係以多元建構方式進行,性別與課程是社會歷史文化政治的建構過程,所以學校教育的社會建構過程特別強調個人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課程重建學派皆主張以自傳式與敘事課程建構來閱讀他人傳記及故事,以解構來自社會階層與弱勢文化的壓制。所謂的敘事課程建構意圖在重塑學生的經驗,讓學生透過教師敘事課程規劃,以重塑自己的價值取向與性別認同。,能力指標解讀的目的-正確了解指標的內涵,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的參考依據評量實施的參考依據教科書選編的參考依據,主要概念闡釋,次要概念意涵,能力指標重點,能力指標解讀流程 圖(莊明貞,2005),主要概念,融入學習領域之解析,主要概念:家庭與婚姻 次要概念:多元家庭型態,2-4-14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 社會快速變遷,家庭結構也明顯的改變,型態也趨於多元化,雙親、單親、再婚、同居、隔代教養、離婚、單身、異國婚姻、頂客族、外派、假日夫妻、老人獨居等不同的家庭型態相繼產生。不論哪一種家庭型態,其性別權力關係,不一定某一種性別為主,應透過彼此協商同意,所以,養家活口、維持家庭經濟等責任,也不能只落在男性身上,每一個人都應有責任,建立彼此支持、尊重雙方,共同決議的平等家庭、婚姻關係。,主要概念:家庭與婚姻 次要概念:多元家庭型態,2-4-14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了解現今社會文化中多元的家庭形態,學習尊重、平等對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不同組成型態家庭的人,突破對弱勢家庭的歧視與偏見。,新竹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性別意識性別互動性別暴力性別法律性別輔導多元文化,教師教學方面:,(1)檢視自己的性別意識、對男女生的角色期待、認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2)身教言教:平日教學行為、用詞,須為性別平等的楷模。(3)班級經營:班規等避免性別隔離。(4)避免性別化工作分派(例如:男生般重物、掃外掃區)。(5)鼓勵學生試探個不同職業角色,勿灌輸統的職業、生涯性 別分工。(6)教學上:將種族與性別的迷思提出,做價值澄清、批判、反思。(7)教科書:檢視教材是否有刻板印象、偏見或性別失衡的現象(8)教學環境:學校空間、設備、校規,須確保性別公平性。(9)提供男女生合作學習的互動經驗。,不論以何種方式進行,大致上宜掌握下列幾項要點:,一、設計多元情境引起學習的動機:性別相關的繪本、漫畫、影片、生活經驗分享等,皆可幫助學生的學習。二、師生互動方式:包容與接納,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的討論互動模式。三、重視學生的回饋:學生的回饋可以幫助教師設計有效且適合的教學,並且從中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可能遇到的困境。四、教師專業成長:藉由此議題,讓教師發展適合學生學習之教材,進修加實作設計,無形中自然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性別議題 教學實施,1.呼應時事/重大事件,因勢引導。2.融入課堂教學,延伸學習。3.配合學校行事,參與活動。覺醒體驗(情境教學:影片.新聞.文章等)質疑 省思解放重建,教學策略SHOWED可用於繪本、影片等媒材的學習,S see 說出問題。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什麼問題?敘說 問題的情境。H happening 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人們會對這些劇中 角色有什麼感覺?以引導他們對問題更深入的 瞭解。O Our 這故事和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關係?我們對他 們有何感覺?W why 事情為何會發生?找出問題的歷史、社會、文化 有關的原因。E empowered 探索我們如何能更有能力來瞭解問題。D do 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對這些問題能做些什麼?我願意去實踐。,多元性別特質面面觀,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領域課程,形式化消除式添加式套入式轉化式,形式化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只有文字呈現 卻乏實質的教學內容消除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檢核教材中性別平等教育內涵 著重性別偏見、歧視等內容的澄清與破除,添加式 相關性別意識學習單設計 沒有考量議題之能力指標 不會改變既有的領域課程架構套入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設計領域課程與教學活動 將性別指標套入原設計課程的能力指標或教學活動 強調學科本位,轉化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具統整與轉化意涵 課程目標、課程組織、教學計畫、教學活動內容與學習評量進行整合,性別平等教育轉化式融入課程設計流程,擷取性別能力指標,擷取領域能力指標,概念分析與對應,擬定整合性教學目標,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性別平等教育VS健康與體育領域 融入指標對照表,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體領域示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2-4-10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護自己。(主題軸:性別的人我關係 主概念:性與權力-次概念:性與愛),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體領域示例,一、預期達成的能力探討不安全性行為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進而明瞭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並願意採行保護措施,以尊重與維護身體的自主權,暸解性與愛的意涵,發展負責、平等的性別互動親關係。,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體領域示例,二、主要學習內涵不安全性行為對身心影響安全性行為身體自主權性與愛的意義三、主要概念性知識,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體領域示例,四、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解析(一)擷取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與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能力指標加以對應:1-3-4解釋社會對性與愛之規範及其影響。7-3-1運用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策略,以滿足不同族群、地域、年齡、工作者健康需求,(二)進行概念分析與對應:,(三)發展整合性學習目標,概念分析 學習目標 單元名稱,性與愛之規範,健康促進,疾病預防策略,安全性行為,保護自己,概念結合學習目標之模式,1.探討不安全性行為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2.分析青少年懷孕對未來人生的衝擊與影響。3.能採取健康、安全的保護措施,增進自我防護技巧與維護身體自主權。4.認識性與愛的意義,發展平等、尊重、合諧的性別互動關係。,健康性達人,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體領域示例,【活動二】愛的宣言,教學活動設計 健康性達人,【活動一】愛的代價,現今社會有關性與愛的訊息迷思充斥,婚前發生親密性關係的情形也日趨增加,此時的青少年應如何面對?本課程引導學生探索不安全的性行為帶來的身心危害,期待能於未來的親密性關係中,能重視健康採取安全的保護措施,進而做好自己身體的主人,展現尊重與負責的性別關係與互動。,相關網站,性別研究女權上路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台大婦女研究室台灣婦女資訊網同志諮詢熱線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資訊網,男性研究加拿大白絲帶運動 http:/www.whiteribbon.ca/男性終止暴力 http:/www.menstoppingviolence.org/男性反暴力與性別歧視 http:/美國心理學會男性研究網頁 http:/web.indstate.edu/spsmm/home.html男性尋求改變 http:/www.chebucto.ns.ca/CommunitySupport/Men4Change/index.htm,結 語,性別無所不在:性別領域範疇廣大 培養性別意識與敏感度反思平等之真諦 精進教育之實施及作為 妥當處理性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