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docx

    • 资源ID:2058298       资源大小:204.9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docx

    创新发展机制 提升发展水平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调研市政府研究室为深入分析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对策,探索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科学路子,近期我们到各县区及山东寿光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真正从“高效”、“规模”的角度来分析则差距很大,而且制约发展的困难和矛盾非常突出,只有立足于现实条件,着眼于未来发展,有效地解决好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发展机制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全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一、成效非常明显,问题不容忽视高效规模农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使亩均效益达到或高于2000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建市以来,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地在支农政策、经营模式、以农招商、跟进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着单体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科技服务水平低、资金支持不足、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必须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规模农业的健康发展。(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整体实力仍然较弱近两年,各地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初步实现了高效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高效种植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163.7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2亿平方尺,增长6%;花卉苗木面积达42万亩,增长10.5%;蚕桑总面积达16.8万亩,增长26.3%。二是高效养殖总量大幅增加。2007年水禽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2540万羽和1900万羽,比2006年分别增长155.8%和158.5%。其中沭阳县生态水禽饲养量达1326.3万羽,出栏887.68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87%和232%,生态鹅养殖已初步发展成为该县农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大户)7780多户,畜禽平均规模养殖比重比2006年提高7.5个百分点,泗洪县青阳镇康源养殖公司的蛋鸡养殖已达到30万只的规模。全市高效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千家万户养殖向规模化饲养转变。三是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目前累计已达162家。桃园牧业、天立生物、鸿丰果蔬、金臣蛋业、金琪洋牧业、汇康农科苑等一批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万甚至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相继落户宿迁。泗洪县抓住扶持西南岗的机遇,实行高效农业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打包”和西南岗“一乡一品”计划,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目前投资1.5亿元的南京卫岗奶业、投资4700万元的泽民禽业和投资3100万元的寿光农旺达高效蔬菜等一批农业龙头项目相继落户西南岗。尽管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生产经营总体上仍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集约化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较低。一是总体规模不大。与周边地区比,我市的高效规模农业无论总体规模还是单体规模都不大,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板块。大部分种养大户的规模不大,因而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泗洪青阳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势头很好,但仅有300多亩,具体到农户多则30亩左右,少的仅有几亩,大户不够大,带动力不够强,总体产量太小,虽然当地老百姓种植蔬菜积极性高,无奈基地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效应。而安徽和县连片蔬菜种植达30万亩,山东寿光达80万亩,市场效应很强,不仅名扬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二是部分企业效益不高。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劳动耗费与产出成果的对比,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基础。我市部分高效规模农业的效益不高,影响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以设施农业为例,宿城区某现代农业园投资1000多万元,每亩投资约6万元,即使管理科学、运用得当也需要8-10年才能盈亏平衡。湖滨新城的某鲜切花基地,由于技术、管理、设施难以配套等原因,很难达产达效,2007年亏损了200多万元,虽然市场好但不赚钱,即使达产达效也需1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还有一些项目,虽有一定规模,但谈不上高效。如泗洪西南岗的奶牛养殖基地,由于效益较差,原4个奶牛场倒闭了3个,仅剩的1个因饲料涨价、成本增加、效益太低,2007年底不得不卖奶牛以购买饲料,否则难以为继。规模养鸡的状况与此相似,农户称由于市场变化,目前已形成“牛在哭,鸡在跳”的局面。 (二)区域特色初步彰显,但核心竞争力仍然不强各地围绕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加速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核心区域聚集,加快了高效农业“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进程。一是食用菌板块发展迅速。目前,“一环两带”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84亿平方尺,占全市食用菌总面积的88%以上,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二是花卉板块逐渐成熟。以颜集为核心的沭阳花木已名扬全国,湖滨新城开发区鲜切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达22万平方米,并带动宿城区新增鲜切花卉种植面积3万平方米,宿迁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鲜切花基地之一。三是水禽养殖板块特色鲜明。各地因水制宜,初步形成了以沂河、淮沭河、汴河为依托的三大水禽养殖带,水禽养殖量占全市水禽养殖总量50以上。四是“亮点放大”工程典型示范作用明显。各地注重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注重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实现典型引路、亮点放大的目的。如沭阳吴集蔬菜、刘集食用菌,泗阳王集设施蔬菜、食用菌,泗洪经济林果,宿城区古黄河现代农业园等已成为高效农业发展典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全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以技术、品质、品牌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偏弱,高效规模农业的标准和层次普遍偏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一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我市在高效农业研究开发方面尚未形成较大科研基地,无法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以蔬菜为例,全市种植蔬菜品种主要集中为辣椒、西红柿、茄子、白菜等常规品种,缺乏科技含量高的精品蔬菜,而山东寿光的蔬菜品种达1128种,注册商标达168件,经过认证的无公害食品为20个,仅国外到寿光设立的种子基地就有7个,不断地为种植农户提供精品良种。例如,辣椒种子按粒卖,每粒1元,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效益。二是产品质量影响市场占有率。农副产品通过以质取胜抢占市场是快速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关键之举。与山东寿光比,我市规模农业生产质量把关不够紧,对农资执法不够严,因而除少数品牌农产品外,大多数农产品品质不高。而山东寿光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像保护生命一样,投资1200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在乡镇街道建立20个蔬菜速测室,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千方百计保证农产品质量。三是品牌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市虽然有10个农副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6个农副产品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但缺乏在全国叫得响、人人皆知的农业强势品牌。2007年全省13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有16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而宿迁是空白,尚无一家真正实现卖“产品”向卖“品牌”的转变。四是外向化程度不够高。外向型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出口产品大多为初加工产品,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商业附加值低。虽然我市农产品自营出口增幅较快,但是总量太小,开拓国际市场乏力。全市2007年度实现农产品自营出口1504万美元,占全省比重不足1%,相当于徐州的11.8%、盐城的11.9%、连云港的5.6%。(三)涉农服务持续开展,但服务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农业经济保持动态增长的必要条件,更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致富工程”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培育新型农民。全市编发了18万册种、养、加等农业实用书籍,组织科技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把农业科技知识及致富实用技术送到农家、田间、地头。去年,全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分别达1.05万人、8.6万人和1.1万人。同时,借助电视、广播、网络、“农兴通”手机短信和农技咨询热线等媒体,及时将先进适用技术、生产管理知识、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国家、省、市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传递到农民手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去年共发布各类信息4000余条,实现网上交易额近6亿元。同时,目前我市涉农服务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高效规模农业的健康发展。一是乡镇农技队伍人员较少,涉农机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技推广队伍是实施科技兴农的主力军,但实践中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沭阳县农机系统现在只有50人,每个乡镇平均仅1-2人。随着农用机械总量的迅速增加,农机部门连开展新型农机具应用培训都感到困难,根本无力下乡进行应用指导和维修。而且因乡镇工作较为繁杂,就是这几个人,还要被乡镇政府随时抽调从事计划生育、包村蹲点等各种临时工作、专项工作。泗洪县青阳镇陈集村种植了400亩大棚蔬菜,由于没有专业技术员,最后只好由镇政府以年薪4万元从安徽请来了一位技术员。而“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根据蔬菜种植规模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每个乡镇都有6到8名专职蔬菜种植农技人员。另外,我市大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资产被挤占或变卖,农技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也影响了机构职能的发挥。二是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根本,没有专业性农业开发人才,高效农业就很难继续下去。沭阳县的食用菌面积目前已经超过1.2亿平方尺,北丁集乡的钱老板所销售的蘑菇量占到全市销售总量的70%左右,他1985年开始种蘑菇,1998建菌种厂,2007年仅菌种就销售了60余万元,并回收鲜菇。就是这样有效带动农民致富的大户,虽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但在投料配方、菌种培育、消毒抗病等方面也苦于缺乏技术服务,迫切需要技术专家的指导和服务。三是农业保险险种单一,大户扩大生产信心不足。农业是弱质产业,承担着很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我市的农业保险仅限于稻、麦和能繁母猪三项,其他产业所有风险依然由生产经营者自己承担,重大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往往对经营者造成“灭顶之灾”。泗洪县魏营镇的西瓜产业去年遭受了重大水灾,瓜农损失惨重。由于没有西瓜保险险种,瓜农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补偿,再生产的信心和能力受到沉重打击,有的瓜农甚至已经放弃了今年的种植计划。而在山东寿光,去年已经对蔬菜大棚开展了保险业务,当年覆盖面就达到了40%,今年将实现80万亩全覆盖。同时,我市畜禽疾病防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于经费困难、人手不足,难以实现群防群治,好多农户称现有疾病检测体系很不方便,导致预防效果差,这也是影响企业和大户扩大生产的重要因素。(四)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但生产组织化程度仍需提高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搞好产销对接,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一是推进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企业和农户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生产对接市场、市场拉动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宿迁丰程渡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宿豫区蔡集镇,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改变“企业+基地”即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自己搞基地的通常模式,采取“公司+协会(或经纪人)+农户”的新模式,先由公司与协会或经纪人签订原料采购合同,明确数量、质量和价格,原料收购价签订最低保护价;然后再由协会(经纪人)与农民自愿签订相应的协议。通过这种新模式,企业所需原料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协会(经纪人)和农民的经济利益也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证。二是鼓励大户规模化种养。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载体。我市通过政策导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种养大户集中,扶持农村种养大户扩大规模,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种养、粗放经营向规模化种养、集约化经营发展。同时,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土地入股”试点。泗阳县王集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全镇在外务工农民2.1万多人,他们家中的1.82万亩责任田原来实行“托管”或“代管”,既麻烦又容易产生矛盾。去年,全镇有820户农户将5110亩土地“股”给他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既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家中土地无人耕种的难题,又为期盼扩大生产规模的大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种养大户及其他社会服务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9个,参与人数达到24.8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5.6%。拥有资产3.32亿元,注册资本金2.52亿元。其中能帮助农民统一对外签订收购合同、统一购买籽种肥料和制定生产标准等提供产前服务的有14个;能为农民提供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等产中服务的有68个。四是培育农民经纪人开拓市场。采取育能人、选头领、建网站等措施,加大培育力度,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如今全市已有8万多名农民经纪人,他们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有的甚至远在西非、南美。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宿豫区蔡集荷兰豆畅销日本、美国,泗洪螃蟹“爬”进了南京、上海,泗阳草鸡蛋“滚”到了山东、安徽,沭阳花木遍布全国58个大中城市,“虞姬”花木已在23个省市的各大花店迎风飘香。我市在高效规模农业经营模式上虽然做了一些探索,这些模式也在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然局限于一定区域、部分产业、少数企业。与周边兄弟市比较,我市更凸显出龙头企业实力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与经纪人队伍数量少和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等现实问题,且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内的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制约着高效规模农业的健康发展。泰州姜堰市大土仑镇仅去年一年就建立了彩豚养殖、崇实养鸡、沪强养猪、东徐蔬菜、桥东山羊、蚕桑农业机械作业合作社6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吸纳了近9000名农民参与,目前均形成自己的龙头企业,年增收5000万元。同时,我市土地流转不畅问题比较突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合法生产资料,土地分散承包经营给农业规模化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3亩,加上“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更不愿出租土地,使得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沭阳县高档花木示范区需要租用土地,以600元/亩·年的价格仍然很难租到。在宿豫区,边远乡镇的土地流转价格也超过700元/亩·年。(五)多元投资已成气候,但资金紧张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投入基本来自民间,以农户一家一户投入为主,来源和渠道都比较单一。随着市委、市政府强农富民战略的实施和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各地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幅度提高,已经形成了多元化投入的格局。除国家、省对农业的各项补贴,银行贷款和市、县区财政投入的专项及配套资金外,农业资金投入主要有三个主体:一是民间资本。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户或普通农户以自有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仍是农业投入的基本来源。二是工商资本。工商企业涉入高效农业领域逐步增加,成为农业资金投入的重要力量。三是外来资本。随着全市招商引资的广泛深入开展,一大批外来企业纷纷落户宿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带来了大量资金,有力拉动和带来了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据县区有关部门粗略估计,来自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的资金投入占高效规模农业投入的比重约为80%。尽管各地资金投入稳步增加,但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供求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一些项目因后期建设资金不足,影响到达产达效,导致效益偏低甚至亏损;更多的项目则因缺乏资金无法扩大再生产,错过市场良机。资金问题不仅严重困扰着本地大户和普通农户,也同样困扰着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外来客商。资金困难除了自有资金有限外,日常遇到的难题主要是从银行贷款难。一是限制条件较多。泗洪县一些养殖大户反映,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包括饲养的生猪、奶牛在内的畜牧水禽产品,以及机器厂房等农业资产不能作为抵押品,因而要想取得贷款实际上很难。二是手续比较繁琐。一般大户和农户贷款,不仅需要办理担保抵押,相关的书面手续还要借款方和担保方夫妻4人同时到场签字,如有一个人因在外地打工或其他原因未到现场就不能办理手续。三是贷款授信额度较小。调查中了解到,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专业大户,乡镇一级的银行分支机构一般贷款授信额度在10万元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经营需求,许多大户都迫于无奈放弃贷款,更不要说面广量大的普通农户了。四是乡村银行网点较少。目前下伸到乡镇、面向农户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由原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的农村合作银行,网点人员少而工作量大,许多业务无法顺利开办。(六)扶持力度切实加大,但政策引导的合理性有效性仍需提高近几年来,市、县(区)财政积极扶持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财政资金投入高效农业累计达7733.1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达到了1000万元。市本级拨付专项资金565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对从事基地建设、技术革新和本地新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项目补助,共扶持龙头企业30家。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高效规模农业的财政资金及专项扶持资金投入力度。沭阳县2007年安排了2000万元资金用来发展高效农业,农业专项资金投入总量为该县历史之最;为鼓励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大户或农户建设砖混结构保温大棚给予每平方米50元的补贴。泗阳县则按种植面积对食用菌生产经营予以补贴;为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农户建设牛场每平方米补贴180元。泗洪作为全省农业打包资金支持的五个重点县之一,2005年投入约3000多万元用于泵站、农渠沟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修建,至次年投入增加到9000万元左右;2007年投入约1亿元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其中县财政配套投入了1000万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了全市高效规模农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由于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和方法手段客观上存在差异,因而在诸如资金投入方向、项目规划、目标考核导向等方面尚处于探索完善之中。如在上级专项资金的分配或财政资金投入上,不少地方大多将资金主要注入到大户,有的比例达60-70%甚至更高,基本忽略了普通农户的资金需求。对大户进行重点投入是首先要考虑的,这可以有效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但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这些大户理应是那些能够积极有效带动农民致富的大户,否则将不利于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向纵深推进。二、把握发展方向,坚持科学思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最强音,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工程。思路问题至关重要。科学的发展思路,应当立足于现实,借鉴先进经验,瞄准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加快发展的方向、策略、路径等做出切合实际的思考和安排。经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全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应当坚持的总体思路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提高农业的纯效益、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模特色生产基地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发展“三资”农业、培植龙头企业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工作重点,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之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基本原则:(一)坚持彰显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特色往往就是优势。培育特色、扩大影响,是差别竞争、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彰显了区域特色,也就形成了比较优势。在三次产业中,农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最为密切,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最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必须充分尊重农业的这一发展规律,客观分析自身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产业。为此,在发展农业规模农业过程中,要着眼于形成特色和优势产业集群,从自身的土地条件出发,加强分类指导,不可一哄而上,遍地开花。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加速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形成合理有效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特色经济板块,使特色“小盆景”裂变成长为美丽的“大花园”。(二)坚持优化经营模式、实施产业化整体开发的原则产业化是高效规模农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彻底改变农业产业弱质性的关键举措。因此,一定要坚持用抓工业的思维抓农业,将农业当作项目来看、企业来办,用市场、质量、标准、竞争等现代理念经营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整体开发。产业化整体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有适当的种养殖规模,还要有一定的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的强有力支撑。既要讲求规模和量的扩张,注重发展规模生产基地,也要注重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和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分享产前、产中、产后利益的内在联结机制。注重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形成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产生整体开发的效应。(三)坚持质量取胜、品牌兴农的原则质量是高效规模农业生命力所在,品牌更是竞争力的综合化身。高效规模农业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而且是一种动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质取胜、品牌兴农的原则,以品牌促规模,以规模促市场。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叫响品牌的关键。要按照“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实行统一供应生产投入品、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产销衔接,着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域建设。大力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企业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突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争创各级农业名牌和著名商标,以品牌效应促进生产和销售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四)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的原则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因此,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政府要正确定位在促进高效农业发展中的角色,强化引导、指导和协调服务,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搭建发展平台、制订政策扶持措施等,有效解决农民、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在产前经营决策、产中质量管理和产后市场开拓中遇到的难题,切实营造有利于高效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整合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各项资源,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推动市场信息进村入户、进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指导农民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农产品市场。要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吸引国外资本、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良性机制,不断为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三、围绕发展目标,落实五创举措我市是农业大市,“三农”比例高、比重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高效规模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农村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我市高效规模农业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从多方面加以推进,尤其需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研究探索推进发展的实质性举措。否则,如果形成“谈起来重要,实际上不够重视”的局面,或者形成“思路虽好但缺少实际措施”的状况,就很难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重点发展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规模农业产业的战略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一大批效益高、市场竞争优势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到2012年,力争实现全市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0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5%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5%;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30万亩,十大高效规模农业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农产品及加工制品自营出口达3亿美元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各地各部门做实做足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文章:(一)创造优势,以特色产业基地支撑高效农业规模化“差别竞争,特色取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竞争策略。欠发达地区面对发达地区先发优势,惟有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开展错位竞争,方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一是强特色。依托现有基础,从我市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抓起,以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绿色稻米、奶牛、生态水禽、优质生猪、杨树、蚕桑、“两湖”优质水产(河蟹+鳜鱼+龙虾)10大高效产业为重点,注重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高科技、高效益、强带动”的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板块,全力打造一批像“寿光蔬菜”一样在全国知名的产业。就各地而言,也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当前的产业基础,分析国内外市场背景,确立几个主导优势产业,下大力气进行重点培育,以局部优势的累积来构筑农业的整体优势。二是拓功能。生态功能是农业的天然属性,发展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为市民提供调节生活节奏、寄托闲情逸致、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观光空间,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还能从旅游业上收到大量效益。我市稻田养殖、两湖和八条知名河流的周边区域是很好的湿地,全市大片杨树、林果、花卉基地实际也是“森林、氧吧”,各类农业产业带(示范园区)更是天然的休闲场所。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基地改建、文化挖掘、设施改造等途径,大力拓展农业的休闲、娱乐、生态功能,不断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提高农业效益,丰富农业产业内涵。三是巧布局。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好资源、环境、气候、传统名品等区域比较优势,以“特色规模档次”为取向,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放大辐射区域, 着力打造优质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当前,尤其要加速沭阳高效花木产业区、湖滨新城鲜切花产业区、沭阳特色蔬菜产业区、宿豫出口蔬菜产业区、宿城城郊设施蔬菜产业区、新沂河、淮沭河、汴河优质水禽产业带、泗阳优质生猪产业区、环洪泽湖优质稻米产业带、“一环两带”食用菌产业区和优质奶牛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在全市培育出花木、水产、食用菌、蚕桑等一大批上规模、出特色、显优势的特色产业,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二)创新理念,以工业化思维引领高效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就农业抓农业,很难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是打造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力量。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经济模式,重点扶持壮大娃哈哈、玖久集团、桃园牧业、天立生物、鸿丰果蔬、泽民禽业、金臣蛋业、金琪洋牧业、沭阳花木大世界、龙嫂米线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与农民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农业新兴企业,鼓励农业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定保底收购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进行二次返利等方式,通过改革原有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第一要务,依托十大高效外向农业,像抓“工业招商”一样抓“农业招商”,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眼睛紧“盯”各个产业在全国排前5名的大企业,积极争取伊利、雨润、温氏、五得利等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航空母舰”式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宿迁。对于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像对待工业企业一样进行保姆式帮办服务,促进其尽快投产达效。二是打造专业市场。要紧紧围绕“八大创建”,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专业市场50强”创建活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推进农产品贸易流通,选择一批交易量大、辐射力强的农产品市场进行重点扶持;积极鼓励和扶持客商、大户投资兴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并按相关要求减免有关费用。大力实施国家“万村千乡”试点工程,引导和支持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建设乡村为农综合服务社和乡村连锁店。加大农业外向化开拓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到境外设立农产品促销与展示窗口,进行农业贸易考察与投资合作,提升高效农业的发展空间、层次与水平。三是打造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两大营销主体是连接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纽带,是帮助农民解决高效农业发展中营销问题的有效手段。要大力推进“四有”(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培育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规模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领办、创办各类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使其在技术指导、新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以及农村经纪人的市场营销作用,加强与上海、南京、苏南等大中城市超市、大卖场、连锁点的对接工作,搭建营销网络,建立产销关系,开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储运配送,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三)创立品牌,以标准化手段促进高效农业品牌化有质量才有竞争力,有品牌才能占领市场。目前我市还没有实现农副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要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有效保障,不断促进农产品上档升级,培育优势品牌,提高农产品价格,带动农民增收。一是多层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紧紧围绕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生产基地实行“技术培训、检测仪器、制度规范、注册商标、标识销售”“五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农产品追溯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坚持把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三大内容。积极引导和鼓励基地对接企业,参加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的认证申报。加大“三级”名牌名品申报创建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产品知名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大力度推进“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体系建设。一方面建立产地准出制。每个基地都建立专门的农药残留速测室,对农产品检测实行“四个结合”,即:基地检测人员抽检和农民送检相结合、市农检中心人员抽检和乡镇检测人员定期抽检相结合、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相结合、突击抽检和常规抽检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准入制。继续加强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在各主要市场专门开辟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品专销区。三是全方位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场检测室为骨干、基地检测室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有效保障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健全生产流通管理、质量监督检测和财政激励保障三个体系,积极落实“五定三免”措施(定大棚、定品种、定补助、定技术人员、定收购厂家;免费测土配方施肥、免费技术培训、免费检测检验),真正实现基地产品优质优价,提高生产基地的示范辐射效应。(四)创优服务,以良好机制保障高效农业服务社会化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生产日趋专业化,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搞好社会化服务,是把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必由之路。一是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乡镇和村一级农技服务组织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整个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市的一个薄弱环节,有着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要加强县一级,充实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壮大和充实农业第一线的科技力量,逐步形成以市县农技部门为依托,以乡村农技服务组织为主体,各种民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继续支持市、县(区)农技推广中心、测报站等的建设,充实、完善、提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改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高效农业的水平。抓好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大专院校开设与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相适应的对口专业,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对农民技术员、专业户、示范户、农民的培训,加快先进技术的普及。建立激励机制,对科技攻关、培育良种、推广良种及先进技术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二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统防统治工作容易被忽视,但对于农业发展尤其对于高效规模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农业形势的不断发展,统防统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凡是病虫害防治效果好的地方,都是统防统治的结果。这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需要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策群力才能办好。建议以县(区)为单位,全面推行“统防统治”,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要加强植保专业队伍建设,植保人员不但要懂技术,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乐于跑田边、蹲地头,帮助、指导农民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加强病虫测报,提高测报水平,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动态,制定防治对策,为统防统治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引导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维护土地政策不变、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因地制宜地采取反租倒包、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把土地向种养大户、向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实现农业基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四是拓宽农业保险领域。高效农业投资强度大,生产风险高。目前,我市的农业保险工作开展相对滞后,仅对水稻、三麦开展了低补偿性保险,尚未对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高效农业生产风险依然都是由生产经营者自己承担,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往往导致血本无归。因此,要根据我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特点、自然灾害特点及市场需求,拓宽农业保险领域,逐步将我市“十大高效农业产业”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坚持以政府、保险公司、投保户为主体,尽快建立“政府主导、财政补贴、企业管理、联席定损、超赔分摊”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降低农业投资风险,促进全市高效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五)创设环境,以政策引导推进高效农业市场化我市农业正处于高效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管理、服务、监督等作用,创优市场经济环境,在政策、资金、公共产品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认真研究制定或调整充实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农业产业发展留足空间。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投资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水电、土地、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各项政策引导,切实加强对特色农业基地和特色产业的保护。二是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农业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扶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调整财政扶持方向,切实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攻关、种子种苗、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推介等方面的投入,坚持实行财政资金项目化管理,对一些涉农专项资金,事先都必须要由申请资金的单位提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