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十章ppt课件.pptx

    • 资源ID:2057438       资源大小:2.26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十章ppt课件.pptx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5 居住小区雨水的综合利用,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按照人口数将城市居住区划分为三类:,人口10003000人的称为居住组团;人口1000015000人的称为居住小区;人口达到3000050000人的称为城市居住区。,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既不同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也有别于室外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和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过渡管段,其水量、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其服务范围、地域特征有关。小区给水、排水设计流量与建筑内部和室外城市给水、排水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均不相同。,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本章重点介绍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及其设计与计算、排水系统及其设计与计算、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和中水工程详见有关章节。,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工程包括居住小区给水工程(含给水水源、给水净化、给水管网、小区消防给水、其它公共给水),排水工程(含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小区污水处理),以及小区中水工程。特定情况下,还包括小区热水供应系统、小区直饮水供应系统、小区环保工程供水系统(小区废气、固废治理工程用水)的内容。,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既可以直接利用现有供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也可以适当利用自备水源。,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管道系统、二次加压泵房和贮水池等组成。,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位于市区或厂矿区供水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应采用市政或厂矿给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以减少工程投资,利于城市集中管理。,远离市区或厂矿区的居住小区,若难以铺设供水管线,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可采用自备水源。,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自备水源的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严禁与城市给水管道直接连接。当需要将城市给水作为自备水源的备用水或补充水时,只能将城市给水管道的水放入自备水源的贮水(或调节)池,经自备系统加压后使用。在严重缺水地区,应考虑建设居住小区中水工程,用中水来冲洗厕所、浇洒绿地和道路。,对于远离市区或厂矿区,但可以铺设专门的输水管线供水的居住小区,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自备水源。,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居住小区供水既可以是生活和消防合用一个给水系统,也可以是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不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扑救仅靠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时,宜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如高层建筑,宜将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设置。,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应根据小区内建筑物的类型、建筑高度、市政给水管网的资用水头和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选择供水方式时首先应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同时要做到技术先进合理,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可分为:,直接供水方式、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分压供水方式。,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直接供水方式就是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向用户供水。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能满足居住小区的供水要求时,应尽量采用这种供水方式。,1.,直接供水方式,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居住小区内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设置贮水调节设施和加压装置,采用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向用户供水。,调蓄增压供水方式,2.,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当居住小区内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多层建筑,建筑物高度相差较大时应采用分压供水方式供水。这样既可以节省动力消耗,又可以避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的压力过高。,分压供水方式,3.,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当居住小区内所有建筑的高度和所需水压都相近时,整个小区可集中设置共用一套加压给水系统。当居住小区内只有一幢高层建筑或幢数不多且各幢所需压力相差很大时,每1幢建筑物宜单独设调蓄增压设施。当居住小区内若干幢建筑的高度和所需水压相近,且布置集中时,调蓄增压设施可以分片集中设置,条件相近几幢建筑物共用一套调蓄增压设施。,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在布置小区管道时,应按干管、支管、接户管的顺序进行。小区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或与城镇给水管道连成环状,环状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可布置成枝状。小区干管宜沿用水量较大的地段布置,以最短距离向大用水户供水。当管网负有消防职能时,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规定。,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给水管道可以分为小区给水干管、小区给水支管和接户管三类,有时将小区给水干管和小区给水支管统称为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宜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0m,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与管径有关,管径为100150mm时,不宜小于1.5m;管径为5075mm时,不宜小于1.0m。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尽量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不可避免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给水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乔木之间的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见教材中有关规定(下表)。,给水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土壤的冰冻深度、外部荷载、管道强度以及与其它管线交叉等因素来确定。,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注:1.净距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管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2.电力电缆在道路的东侧(南北方向的路)或南侧(东西方向的路);通信电缆在道路的西侧 或北侧。一般均在人行道下。,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和敷设,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 m,行车道下的管线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7 m。为了便于小区管网的调节和检修,应在与城市管网连接处的小区干管上,与小区给水干管连接处的小区给水支管上,与小区给水支管连接处的接户管上及环状管网需调节和检修处设置阀门。阀门应设在阀门井或阀门套筒内。居住小区内城市消火栓保护不到的区域应设室外消火栓,设置数量和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当居住小区绿地和道路需洒水时,可设洒水栓,其间距不宜大于80m。,下一节: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和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详见教材第二章节。,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包括: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和娱乐设施用水量、道路和广场浇洒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管网漏水水量及未预见水量、消防用水量。,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公用游泳池、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和城市给水条件等确定,宜小于24h,最长不得超过48h,补充水量要求见教材。水景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应根据蒸发、飘失、渗漏、排污等损失确定,室内工程宜取循环水流量的1%3%,室外工程宜取循环水流量的3%10%。,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根据其使用性质、规模,按用水单位数和相应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详教材第二章节。,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居住小区的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确定。生活、消防共用系统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属于正常用水量。,居住小区的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1.03.0L/m2d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2.03.0L/m2d计算。,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用水变化规律既 不同城市给水系统,又不同于建筑内给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与居住小区规模、管道布置情况以及小区的使用功能等因素有关,应通过多地点长时间实际测量各种居住小区内不同供水范围用水量变化曲线,再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求出居住小区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公式。,目前我国尚无居住小区给水管网设计流量专用计算公式,但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对居住小区给水管网设计流量的确定与计算有明确规定。,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1)当居住小区的规模在3000人以上,室外给水管网为环状管网或与城市管网连成环状,并与城市管网的连接管不少于2根,且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连接管应通过不小于70%的流量时,其住宅应按最大用水小时的平均秒流量为节点流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也应按最大用水时的平均秒流量为节点流量。,2)当居住小区的规模在3000人及以下,且室外给水管网为枝状管网时,其住宅及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1.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与计算,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设施应按其建筑物给水引入管(接户管)的设计流量作为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3)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用水小时的平均秒流量计算节点流量。计算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时,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不计入,但计算小区管网与城市管网连接的引入管时,应考虑这一部分流量。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的水量应另计。,1)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城市给水管网经小区,2.接户管(建筑物给水引入管)设计流量的确定与计算,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室外给水管道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的设计秒流量为接户管设计流量。2)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接户管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一般不宜大于建筑物最大用水小时的平均秒流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的平均秒流量。3)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上述两种方法分别确定出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设计流量和自行加压供水的设计流量,然后将两者叠加作为接户管设计流量。,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3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是在确定了供水方式,布置完管线后进行的,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校核消防和事故时的流量,选择确定升压贮水调节设备。居住小区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步骤和方法与城市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步骤和方法基本相同,首先确定节点流量和管段设计流量,然后求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最后是校核流量和选择设备。但进行居住小区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5%20%计算。(2)管道内水流速度一般可为11.5m/s,消防时可为1.52.5m/s。,10.2.3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3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环状管网需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大环闭合差应小于等于15kPa,小环闭合差应小于等于5kPa。(4)按计算所得外网需供的流量确定连接管的管径。计算所得的干管管径不得小于支管管径或建筑引入管的管径。(5)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不论小区规模及管网形状,均应按最大用水时的平均秒流量为节点流量,再叠加区内一次火灾的最大消防流量(有消防贮水和专用消防管道供水部分应扣除),对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校核,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从地面算起的水压不得低于0.1MPa。(6)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100 mm。,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当城市给水管网供水不能满足居住小区用水需要时,小区须设二次加压泵站、水塔等设施,以满足居住小区用水要求。水泵扬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小区给水系统有水塔或高位水箱时,水泵出水量应按最大时流量确定;当小区内无水塔或高位水箱时,水泵出水量按小区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水泵的选择、水泵机组的布置及水泵房的设计要求,按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其中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应按流入量和供出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按居住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确定。消防贮水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一般可按消防时市政管网仍可向贮水池补水进行计算。为了确保清洗水池时不停止供水,贮水池宜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两个格。,居住小区加压泵站的贮水池有效容积应根据小区生活用水量的调蓄贮水量和消防贮水量确定。,10.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水塔和高位水箱(池)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水泵水塔(高位水箱)联合供水时,宜采用前置方式,其有效容积可根据小区内的用水规律和小区加压泵房的运行规律经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按下表确定。,下一节: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1 排水体制,10.3.1 排水体制,本章的排水体制是指在小区内收集和输送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雨水的方式。,小区排水系统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采用何种排水体制,主要取决于城市排水体制和环境保护要求。也与居住小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以及建筑内部排水体制有关。,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1 排水体制,从环保角度而言,排水体制的选择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与初降雨水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当小区污水直接排入环境要求较高的受纳水体时,或暴雨对附近水体危害较大时,应采用分流制。经济条件好的小区,新建、扩建的小区,宜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水体制的选择要以保证当地污水不污染环境为首要原则,其次考虑工程造价以及技术合理性。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投资、运行成本最小的方案。,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1 排水体制,居住小区内需设置中水系统时,为简化中水处理工艺,节省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还应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质分流。,当居住小区设置化粪池时,为减小化粪池容积也应将污水和废水分流,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水体或中水处理站。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已经健全,小区污水能够顺利汇入污水处理厂的地区,宜取消化粪池。,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2居住小区排水管材,排水管材应根据排水性质、成分、温度、地下水侵蚀性、外部荷载、土壤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小区室外排水管道应优先采用埋地排水塑料管。2.当连续排水温度大于40时,应采用金属排水管或耐热塑料排水管。3.压力排水管道可采用耐压塑料管、金属管或塑钢复合管管道的基础和接口应根据地质条件、布置位置、施工条件、地下水位、排水性质等因素确定。对于设计思路为生态型人居环境的小区,可以选用新型软性生态排水材料。居住小区排水管与室内排出管连接处,管道交汇、转弯、跌水、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一定距离应设检查井。,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3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小区总体规划、道路和建筑物布置、地形标高、污水、废水和雨水的去向等实际情况,按照管线短、埋深小、尽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水管道宜沿道路或建筑物平行敷设,尽量减少转弯以及与其他管线的交叉,如不可避免时,与其它管线的水平和垂直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2)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10.3.3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3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3)排水管道应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的下面,不允许平行布置在铁路的下面和乔木的下面。(4)排水管道应尽量远离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避免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5)排水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乔木之间的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见表10-1。排水管道与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见表10-3。排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与管道的埋设深浅有关,但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最小水平净距不小于1.5m;否则,最小水平间距不小于2.5m。,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3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排水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覆土厚度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土层冰冻等因素和建筑物排水管标高经计算确定。,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3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小区干道和小区组团道路下的管道,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如小于0.7m时应采取保护管道防止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生活污水接户管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 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居住小区内雨水口的形式和数量应根据布置位置、雨水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流能力经计算确定。雨水口应根据地形、建筑物位置,沿道路布置。,为及时排除雨水雨水口一般布置在道路交汇处和路面最低点,建筑物单元出入口与道路交界处,外排水建筑物的水落管附近,小区空地、绿地的低洼点,地下坡道入口处。,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4小区雨水排水系统,沿道路布置的雨水口间距宜在2540m之间。雨水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每根连接管上最多连接2个雨水口。平箅雨水口的箅口宜低于道路路面3040mm,低于土地面5060mm。雨水口的泄流量按下表采用。,雨水口的泄流量,10.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10.3.4 检查井,小区内生活排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150m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20m;管径大于等于200m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30m;居住小区内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上检查井的最大间距见下表。检查井井底应设流槽。,雨水检查井最大间距 表,注:括号内数据为塑料管的外径。,下一节:10.4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4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1 居住小区生活污水排水量与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居住小区生活污水排水量是指生活用水使用后能排入污水管道的流量。由于蒸发损失及小区埋地管道的渗漏,居住小区生活污水排水量小于生活用水量。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排水定额是其相应的给水系统用水定额的85%95%。确定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定额时,大城市的小区取高值,小区埋地管采用塑料管时取高值,小区地下水位高取高值。,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小时变化系数与相应的生活给水系统小时变化系数相同。,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1 居住小区生活污水排水量与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公共建筑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与相应的生活给水系统的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不论小区接户管、小区支管还是小区干管都按住宅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流量和公共建筑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流量之和确定。,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确定排水管道的管径、坡度以及需提升的排水泵站设计。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与室外排水管道(或室内排水横管)水力计算方法相同,只是有些设计参数取值有所不同。,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2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量采用最大小时流量,管道自净流速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为10 m/s,非金属管为5 m/s。当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设计流量较小,排水管道的管径经水力计算小于下表最小管径时,不必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按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进行设计。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最小管径、最小坡度和最大充满度的规定见下表。,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2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注:接户管管径不得小于建筑物排出管管径,居住小区排水接户管管径不应小于建筑物排水管管径,下游管段的管径不应小于上游管段的管径,有关居住小区排水管网水力计算的其它要求和内容,可按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执行。,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居住小区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流量的计算与城市雨水(或屋面雨水)排水相同,按教材公式计算,但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以及设计降雨历时等参数的取值范围不同。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区域的重要程度、地形条件、地形特点和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一般宜选用13年。径流系数采用室外汇水面平均径流系数,既按下表选取,经加权平均后确定。如资料不足,也可以根据建筑稠密程度按0.50.8选用。北方干旱地区的小区一般可取0.30.6。建筑稠密取上限,反之取下限。,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径流系数,设计降雨历时按下式计算:,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居住小区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时,设计流量为生活排水量与设计雨水流量之和。生活排水量可取平均流量。计算设计雨水流量时,设计重现期宜高于同一情况下分流制小区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式中 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流时间,min,根据距离长短、地面坡度和地面覆盖情况而 定,一般取510min;m折减系数,(小区支管和接户管:m=1);(小区干管:暗管m=2,明沟m=1.2);t2排水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雨水和合流制排水管道按满管重力流设计,管内流速按教材公式计算,但其值不宜小于0.75m/s,以免泥砂在管道内沉淀;水力坡度I采用管道敷设坡度,管道敷设坡度应大于最小坡度,并小于0.15。对于位于雨水和合流制排水系统起端的计算管段,当汇水面积较小,计算的设计雨水流量偏小时,按设计流量确定排水管径不安全,也应按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进行设计。居住小区雨水和合流制排水管道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见下表。,10.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流量与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居住小区雨水和合流制排水管道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注:表中铸铁管管径为公称直径,括号内数据为塑料管外径,(mm),下一节 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1概述,另外还设有溢流设施或渗透设施,使超过储存容量的部分溢流或渗透。,直接利用,即雨水用作生活杂用水、市政杂用水、建筑工地用水、冷却循环、消防等补充用水。间接利用,即雨水渗透。削减高峰流量。,广义的雨水利用目的包括:,对于建筑与居住小区而言,雨水利用的重点是雨水的直接利用。,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设施、净化设施、供水设施等几部分。,小区雨水利用系统一般包括:,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2雨水截污,小区内雨水在汇流过程中很难避免不被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污染,采取有效的雨水截污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等设施的使用效率。,雨水截污主要是针对雨水的源头污染环节。,小区雨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外表面(屋顶、墙体、建筑附属物)、小区场院(小广场、绿地、健身场地、停车场)、路面、其他附属场地。,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2雨水截污,降雨的初期,雨滴对从云层到地表这个空间段的空气具有洗涤过程,另一方面初期雨水又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因此其受污染程度很高,这种被污染的雨水称为初降雨水,应作严格截流或净化处理。,其污染物种类主要有:屋面材料溶出剥落物、墙体材料溶出剥落物、大气沉降物、居民垃圾、宠物排泄物、生活污水混入物、车辆泄漏散落物、建筑垃圾溶出散落物、路面材料溶出剥落物、落叶杂草、融雪剂、杀虫剂、农药等。,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2雨水截污,在雨水收集的各种面源、线源位置,可按照其不同的物理特征、污染程度,建造不同的源头截污装置。,从建筑物本身而言,可通过限制污染性屋面材料的使用,如避免使用油毡屋面,可以改善屋面水质。从小区管理而言,可加强车辆管理、材料堆放管理、加强垃圾管理,及时科学地清扫路面,避免将垃圾混入雨水口、对融雪剂处理过的积雪进行外运,这些措施都可以改善小区雨水水质。,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2雨水截污,雨水截污措施一览表,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开发了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器、自动翻板式初雨分离器、新型高效率弃流等专利技术。,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3雨水调蓄,雨水利用的前提是雨水的调节和储存。雨水调蓄可以通过调蓄池调节、雨水管道调节、多功能生态综合调节等方式来实现。常见的雨水调蓄方式见下表。,调蓄设施宜布置在汇水面的下游。通常雨水调蓄的主体构筑物是雨水调蓄池(罐)。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溢流设施、提升设施、水位报警设施等。雨水调蓄池可采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调蓄池的有效容积主要与满蓄次数、可收集雨量有关。水质等条件满足时,雨水调蓄池可以与消防水池合建。,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3雨水调蓄,雨水调蓄方式、特点,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4雨水净化,小区雨水利用之前,一般都需经过处理才能满足用水水质要求,其净化方法与市政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基本类似。,常见的雨水净化方法,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4雨水净化,小区雨水净化工艺流程可从如下流程中进行选择:,雨水截污贮存待用雨水截污湿地景观水体雨水截污生态塘景观水体雨水截污过滤池雨水清水池雨水截污弃流景观水体雨水截污沉砂槽消毒池雨水清水池雨水截污弃流沉淀池过滤池雨水清水池雨水截污弃流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雨水清水池雨水截污沉砂槽沉淀槽慢滤装置消毒池雨水清水池雨水截污弃流沉淀池活性炭技术(膜技术)雨水清水池,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5 雨水利用,对于居住小区而言,其雨水利用主要是指雨水的直接利用。即雨水经过收集、截污、调蓄、净化后用于建筑物内的生活杂用(冲洗厕所、洗衣)、作为中水的补充水、小区内的绿化浇灌用水、道路浇洒用水、洗车用水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用于屋顶花园、太阳能、风能综合利用、水景利用等场合。,不同的用水目的要求不同的水质标准和水量。在雨水利用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雨水量的平衡,而且要考虑到雨水水质的控制。,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5 雨水利用,在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中,设计规模是首要的关键因素,规模过小会导致雨水流失,浪费雨水资源;规模过大会导致系统利用率低、浪费投资。雨水利用系统的规模应保证建设用地外排雨水量不大于开发建设前的水平或规定的值。影响设计规模的主要问题是雨水调蓄池的容积设计。,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6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6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最初是强调从源头控制径流,但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突出问题的复杂性,在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10.5 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10.5.6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时,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主要烤炉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设计2.校区建筑3.小区道路4.小区绿化,下一章第11章建筑中水工程,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十章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