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A.docx

    • 资源ID:2049341       资源大小:118.58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A.docx

    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为适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的需要,促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特制订本标准。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新安装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煤矿井下或其它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第1.0.3条 继电保护、自动、远动、通讯、测量、整流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的机械部分等的交接试验,应分别按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规定进行。第1.0.4条 电气设备应按照本标准进行耐压试验,但对110kV以以上的电气设备,当本标准条款没有规定时,可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时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殊说明时,应为1min。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计算时,发电机和电动机应按铭牌额定电压计算,电缆可按电缆额定电压计算。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其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当没有规定时,可根据本标准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比例采用插入法计算。进行绝缘试验时,除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外,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验。为便于现场试验工作,已有出厂试验记录的同一电压等级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绝缘试验应在充满合格油静置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静置时间按产品要求,当无制造厂规定时,对电压等级为500kV的,须静置72h以上;220330 kV的为48 h以上;110 kV及以下的为24 h以上。第1.0.5条 进行电气绝缘的测量和试验时,当只有个别项目达不到本标准的规定旱,则应根据全面的试验记录进行综合判断,经综合判断认为可以投入运行者,可以投入运行。第1.0.6条 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试验电压的标准:一、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于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二、 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及机械强度的要求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三、 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高海拔地区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第1.0.7条 在进行与温度及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应同时测量被试物温度和周围的温度及湿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被试物温度及仪器周围温度不宜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8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对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以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上层油温作为测试温度。本标准中使用常温为1040;运行温度为75。第1.0.8条 本标准中所列的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60s的绝缘电阻值;吸收比的测量应使用60 s与15 s绝缘电阻值的比值;极化指数应为10 min与1 min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第1.0.9条 多绕组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予短路接地。第1.0.10条 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在本标准未作特殊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一、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二、 500V以下至1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三、 3000V以下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1000V兆欧表;四、 10000V以下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五、 10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第1.0.11条 本标准的高压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电压试验技术的规定进行。第二章 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第2.0.1条 容量6000kW及以上的同频发电机及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二、 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三、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四、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五、 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六、 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七、 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八、 测量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九、 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十、 定子铁芯试验;十一、 测量发电机、励磁机的绝缘轴承和转子进水支座的绝缘电阻;十二、 测量埋入式测温计的绝缘电阻并校验温度误差;十三、 测量灭磁电阻器、自同期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十四、 测量超瞬态电抗和负序电抗;十五、 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十六、 测录三相短路特性曲线;十七、 测录空载特性曲线;十八、 测量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十九、 测量发电机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的定子残压;二十、 测量相序;二十一、 测量轴电压。注: 容量6000kW以下,电压1kV以上的同步发电机应进行除第十四款以外的其余各款。电压1kV及以下的同步发电机不论其容量大小,均应按本条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二十一款进行试验。无起动电动机的同步调相机或调相机的起动电动机只允许短时运行者,可不进行本条第十六、十七款的试验。第2.0.2条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各相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二、 吸收比: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6。注: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前,电机绕组的绝缘应满足第一、二款的要求。水内冷电机应在消除剩水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交流耐压合格的电机,当其绝缘电阻在接近运行温度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机则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每千伏1M时,可不经干燥投入运行。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对水冷电机,应测量汇水管及引水管的绝缘电阻。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第2.0.3条 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直流电阻应在冷状态下测量,测量时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的范围内;二、 各相或各分支绕组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与产品出厂时测得的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相对变化也不应大于2%。第2.0.4条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二、 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已记录泄漏电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A以下,各相间差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差别;2、 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当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时,应找出原因,并将其消除。3、 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地显著增长时,应及时分析。三、 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氢量在3%以下时进行试验,严禁在置换氢过程中进行试验。四、 水内冷电机试验时,宜采用低压屏蔽法。第2.0.5条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所采用的电压,应符合表2.0.5的规定。现场组装的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工艺过程中的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水内冷电机在通水情况下进行试验,水质应合格;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氢量在3%以下时进行试验,严禁在置换氢过程中进行。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表2.0.5容量(kW)额定电压(V)试验电压(V)10000以下36以上1.5Un+75010000及以上315063001.875Un6300以上1.5Un+2250注:Un为发电机额定电压。第2.0.6条 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不宜低于0.5M;二、 水内冷转子绕组使用500V及以下兆欧表或其它仪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5000;三、 当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已符合起动要求,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2000时,可允许投入运行;四、 可在电机额定转速时超速试验前、后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五、 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当转子绕组额定电压为200V以上,采用2500V兆欧表;200V及以下,采用1000V兆欧表。第2.0.7条 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应在冷状态下进行,测量时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的范围内。测量数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2%;二、 显极式转子绕组,应对各磁极绕组进行测量;当误差超过规定时,还应对各磁极绕组间的连接点电阻进行测量。第2.0.8条 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整体到货的显极式转子,试验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7.5倍,且不应低于1200V。二、 工地组装的显极式转子,其单个磁极耐压试验应按制造厂规定进行。组装后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额定励磁电压为500V及以下,为额定励磁电压的10倍,并不应低于1500V;2、 额定励磁电压为500V以上,为额定励磁电压的2倍加4000V。三、 隐极式转子绕组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可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来代替。第2.0.9条 测量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注: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绝缘电阻测量。第2.0.10条 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其试验电压应为1000V;水轮发电机的静止可控硅励磁的试验电压,应按第2.0.8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注: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交流耐压试验。第2.0.11条 定子铁芯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采用0.81.0T的磁通密度进行试验。当各点温度按1.0T磁通密度折算时,铁芯齿部的最高温升不应超过45;各齿的最大温度差不应超过30。新机的铁芯齿部温升不应超过25,温差不应超过15;试验持续时间为90min;二、 当制造厂已进行过试验,且有出厂试验报告时,可不进行试验。第2.0.12条 测量发电机、励磁机的绝缘轴承和转子进水支座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应在装好油管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二、 对氢冷发电机应测量内、外挡油盖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第2.0.13条 测量检温计的绝缘电阻并校验温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采用250V兆欧表测量;二、 检温计指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值。第2.0.14条 测量灭磁电阻器、自同步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应与铭牌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第2.0.15条 超瞬态电抗和负序电抗,当无制造厂型式试验数据时,应进行测量。第2.0.16条 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应在静止状态下的定子膛内、膛外和在超速试验前、后的额定转速下分别测量;二、 对于显极式电机,可在膛外对每一磁极绕组进行测量。测量数值相互比较应无明显差别;三、 试验时施加电压的峰值不应超过额定励磁电压值。第2.0.17条 测量三相短路特性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量的数值与产品出厂试验数值比较,应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二、 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本身的短路特性有制造厂出厂试验报告时,可只录取整个机组的短路特性,其短路点应设在变压器高压侧。第2.0.18条 测量空载特性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量的数值与产品出厂试验数值比较,应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二、 在额定转速下试验电压的最高值,对于汽轮发电机及调相机应为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30%,对于水轮发电机应为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50%,但均不应超过额定励磁电流;三、 当电机有匝间绝缘时,应进行匝间耐压试验,在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30%下或定子最高电压下持续5min;四、 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本身的空载特性及匝间耐压有制造厂出厂试验报告时,可不将发电机从机组拆开作发电机的空载特性,而只作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整组空载特性,电压加至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05%。第2.0.19条 在发电机空载额定电压下测录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对发电机变压器组,可带空载变压器同时进行。第2.0.20条 发电机在空载额定电压下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测量定子残压。第2.0.21条 测量发电机的相序必须与电网相序一致。第2.0.22条 测量轴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分别在空载额定电压时及带负荷后测定;二、 汽轮发电机的轴承油膜被短路时,转子两端轴上的电压宜等于轴承与机座间的电压;三、 水轮发电机应测量轴对机座的电压。第三章 直流电机第3.0.1条 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二、 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三、 测量电枢整流片间的直流电阻;四、 励磁绕组和电枢的交流耐压试验;五、 测量励磁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六、 测量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七、 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八、 检查电机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九、 调整电机炭刷的中性位置;十、 测录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和以转子绕组为负载的励磁机负载特性曲线。注:6000kW以上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的励磁机,应按本条全部项目进行试验。其余直流电机按本条第一、二、五、六、八、九、十款进行。第3.0.2条 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第3.0.3条 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制造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大于2%。第3.0.4条 测量电枢整流片间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对于叠绕组,可在整流片间测量;对于波绕组,测量时两整流片间的距离等于换向器节距;对于蛙式绕组,可根据其接线的实际情况来测量其叠绕组和波绕组的片间直流电阻。二、 相互间的差值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0%,由于均压线或绕组结构而产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时,可对各相应的片间进行比较判断。第3.0.5条 励磁绕组对外壳和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1.5倍加750V,并不应小于1200V。第3.0.6条 测量励磁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变化应有规律性。第3.0.7条 测量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注:不包括励磁调节装置回路的绝缘电阻测量。第3.0.8条 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应为1000V。注:不包括励磁调节装置回路的交流耐压试验。第3.0.9条 检查电机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第3.0.10条 调整电机炭刷的中性位置应正确,满足良好换向要求。第3.0.11条 测录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和以转子绕组为负载的励磁机负载特性曲线,与产品的出厂试验资料比较,应无明显差别。励磁机负载特性宜在同步发电机空载和短路试验时同时测录。第四章 中频发电机第4.0.1条 中频发电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二、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三、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四、 测录空载特性曲线;五、 测量相序。第4.0.2条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第4.0.3条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相或各分支的绕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数值比较,相互差别不应超过2%;一、 测得的励磁绕组直流电阻与出厂数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第4.0.4条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应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第4.0.5条 测录空载特性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试验电压最高升至产品出厂试验数值为止,所测得的数值与出厂数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二、 永磁式中频发电机只测录发电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所测得的曲线与制造厂出厂数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第4.0.6条 测量相序,其电机出线端子标号应与相序一致。第五章 交流电动机第5.0.1条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二、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三、 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四、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五、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六、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七、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八、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起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九、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十、 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十一、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注:电压1000V以下,容量1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条第一、七、十、十一款进行试验。第5.0.2条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1M,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0.5M;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可按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进行;二、 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注: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绕组的绝缘应满足本条第一、二条的要求。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动机,当其绝缘电阻值在接近运行温度、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动机则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每千伏1M时,可以投入运行。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第5.0.3条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述规定: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第5.0.4条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1000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试验时的注意事项,应符合本标准第2.0.4条的有关规定。第5.0.5条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5.0.5的规定。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表5.0.5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kV)51016第5.0.6条 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5.0.6的规定。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表5.0.6转子工况试验电压(V)不可逆的1.5 Uk+750可 逆 的3.0Uk+750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第5.0.7条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且不应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 %。第5.0.8条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第5.0.9条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 %;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第5.0.10条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第5.0.11条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第5.0.12条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第六章 电力变压器第6.0.1条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二、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三、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四、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五、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六、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七、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八、 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九、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十、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十一、 绝缘油试验;十二、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十三、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十四、 检查相位;十五、 测量噪音。注: 1600kVA以上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应按本条全部项目的规定进行。1600kVA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一、二、三、四、七、九、十、十一、十二、十四款的规定进行。干式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一、二、三、四、七、九、十二、十三、十四款的规定进行。变流、整流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一、二、三、四、七、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款的规定进行。电炉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一、二、三、四、七、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款的规定进行。电压等级 kV及以上的变压器,在交接时,应提交变压器及非纯瓷套管的出厂试验记录。第6.0.2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二、 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三、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值,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四、 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二款时,可只按本条第三款进行比较。第6.0.3条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绕组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其变压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1.5%。第6.0.4条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第6.0.5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表6.0.5温度差K51015202530354045505560换算系数A1.21.51.82.32.83.44.15.16.27.59.211.2注: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二、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6.0.5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当测量绝缘电阻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A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A=1.5K/10 (6.0.5-1)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上时:R20=ARt (6.0.5-2)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下时:R20=Rt/A (6.0.5-3)式中 R20 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M);Rt 在测量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M)。三、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应小于1.3;四、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第6.0.6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二、 被测绕组的tg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130%;三、 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6.0.6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温度称算系数 表6.0.6温度差K5101520253035404550换算系数A1.151.31.51.71.92.22.52.93.33.7注: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当测量时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A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A=1.3K/10 (6.0.6-1)样正到20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上时:tg20=tgt /A (6.0.6-2)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下时:tg20=Atgt (6.0.6-3)式中 tg20校正到20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t 在测量温度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角。第6.0.7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二、 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表6.0.7的规定。当施加试验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 表6.0.7绕组额定电压(kV )610203563330500直流试验电压(kV)10204060注: 绕组额定电压为13.8kV及15.75kV时,按10kV级标准;18kV时,按20kV级标准。分级绝缘变压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第6.0.8条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容量为8000kVA以下、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应按本标准附录一试验电压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二、 容量为8000kVA及以上,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在有试验设备时,可按本标准附录一试验电压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第6.0.9条 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实测放电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加电压为。2. 测量电压在下,时间为30 min,视在放电量不宜大于300pC。3. 测量电压在下,时间为30 min,视在放电量不宜大于500pC。4. 上述测量电压的选择,按合同规定。注:Um均为设备的最高电压有效值。二、 电压等级为220及330kV的变压器,当有试验设备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三、 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及在放电量超出上述规定时的判断方法,均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第6.0.10条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二、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三、 当轭铁梁及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时,应将连接片断开后进行试验;四、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第6.0.11条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应按本标准第十五章“套管”的规定进行。第6.0.12条 绝缘油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绝缘油试验类别应符合本标准表19.0.2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表19.0.1的规定;二、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在63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升压或冲击合闸前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两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进行;三、 油中微量水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含量,对电压等级为110kV的,不应大于20ppm;220330kV的,不应大于15 ppm;500kV的,不应大于10 ppm;注:上述ppm值均为体积比。四、 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应在绝缘试验或第一次升压前取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第6.0.13条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在切换开关取出检查时,测量限流电阻的电阻值,测得值与产品出厂数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二、 在切换开关取出检查时,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三、 检查切换装置在全部切换过程中,应无开路现象;电气和机械限位动作正确且符合产品要求;在操作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及以上时,其全过程的切换中应可靠动作;四、 在变压器无电压下操作10个循环。在空载下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检查切换装置的调压情况,其三相切换同步性及电压变化范围和规律,与产品出厂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五、 绝缘油注入切换开关油箱前,其电气强度应符合本标准表19.0.1的规定。第6.0.14条 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 min,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宜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连接无操作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第6.0.15条 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第6.0.16条 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的噪音,应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测量,噪音值不应大于80dB(A),其测量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的规定进行。第七章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第7.0.1条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二、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三、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四、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五、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六、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七、 绝缘油的试验;八、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九、 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十、 测量噪音;十一、 测量箱壳的振动;十二、 测量箱壳表面的温度分布。注: 干式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可按本条第一、二、五、九款规定进行。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可按本条第一、二、五、六款规定进行;对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应增加第三、四、七、八款。油浸式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可按本条第一、二、五、六、七、九款规定进行,对35kV及以上电抗器应增加第三、四、八、十、十一、十二款。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电抗器,还应在交接时提交电抗器及非纯瓷套管的出厂试验记录。第7.0.2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二、 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三、 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四、 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第7.0.3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本标准第6.0.5条的规定。第7.0.4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应符合本标准第6.0.6条的规定。第7.0.5条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本标准第6.0.7条的规定。第7.0.6条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消弧线圈、干式或油浸式电抗器均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应符合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二、 对分级绝缘的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按接地端或其末端绝缘的电压等级来进行。第7.0.7条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第6.0.10条的规定。第7.0.8条 绝缘油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0.12条的规定。第7.0.9条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第十五章“套管”的规定。第7.0.10条 在额定电压下,对变电所及线路的并联电抗器连同线路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min,应无异常现象。第7.0.11条 测量噪音应符合本标准第6.0.16条的规定。第7.0.12条 电压等级为500kV的电抗器,在额定工况下测得的箱壳振动振幅双峰值不应大于100m。第7.0.13条 电压等级为330500kV的电抗器,应测量箱壳表面的温度分布,温升不应大于65。第八章 互感器第8.0.1条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一、 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二、 测量35kV及以上互感器一次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三、 油浸式互感器的绝缘油试验;四、 测量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五、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六、 测量1000V以上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七、 检查互感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八、 检查互感器变比;九、 测量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十、 局部放电试验;十一、 电容分压器单元件的试验。注: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试验,应按本条的第一、二、六、九款规定进行;其中第二款可随同变压器、电抗器或油断路器等一起进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中的互感器的试验,应按本条的第六、七、九款规定进行。第8.0.2条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测量一次绕组对于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二、 电压等级为500kV的电流互感器尚应测量一次绕组间的绝缘电阻,但由于结构原因而无法测量时可不进行;三、 35kV及以上的互感器的绝缘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比较,应无明

    注意事项

    本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A.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