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图用图形符号.docx
GB4728.12-85二进制逻辑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3.012电气图用图形符号:003.62/.63二进制逻辑单元GB4728.12-85Graphical symbols for electrical diagramsBinary logic elements本标准规定了绘制各种电气图用的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GB 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包括以下13个部分:GB28.1-85 总则GB28.2-84 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常用的其他符号GB28.3-84 导线和连接器件GB28.4-85 无源元件GB28.5-85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GB28.6-84 电能的发生和转换GB28.7-84 开关、控制和保护装置GB28.8-84 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GB28.9-85 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GB28.10-85 电信:传输GB28.11-85 电力、照明和电信布置GB28.12-85 二进制逻辑单元GB28.13-85 模拟单元本标准的制订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EC 617-12绘图用图形符号 第12部分:二进制逻辑单元。1 总则1.1 引言本标准规定了用来表示逻辑功能的图形符号。这些图形符号也可用来表示能执行这些逻辑功能的物理器件。本标准规定的符号是以电系统应用为目的,但其中大多数符号也可用于非电系统(例如:气动的、液压的和机械的)。1.2 一般注释1.2.1 关于“逻辑状态”,“逻辑电平”等的说明,见电气制图有关部分。1.2.2 本标准中采用符号“0”和“1”来标识二进制变量的两个逻辑状态。这两个状态称之为“0”装态和“1”状态。1.2.3 一个二进制变量可以用任何一个有两个不同确定范围的物理量来表示。在本标准中,这两个不同范围称之为逻辑电平,并分别以H和L表示。H用来表示具有正得较多代数值的逻辑电平,L用来表示具有正得较少代数值的逻辑电平。1.2.4 在逻辑状态以物理量的其他特性(例如:正脉冲或负脉冲,有脉冲或无脉冲)表示的系统中,仍可用H或L表示这些特性,或者用更适当的符号代替。1.3 术语的解释为了便于理解本标准其余部分的描述,定义了三个术语。1.3.1 “内部逻辑状态”所描述的是假定在符号框线内输入端或输出端存在的逻辑状态。1.3.2 “外部逻辑状态”所描述的是假定在符号框线外存在的逻辑状态;a.对输入端,是指输入线上任何外部限定性符号之前的逻辑状态;b.对输出端,是指输出线上任何外部限定性符号之后的逻辑状态。1.3.3 “逻辑电平”所描述的是假定代表二进制变量的一个逻辑状态的物理量(见1.2.3和1.2.4)。2 符号结构2.4 符号的组成2.4.1 符号由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和一个或多个限定性符号一起组成。符号使用时要附加输入线和输出线。注:单个星号(*)表示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限定符号的允许位置。只有当单元的功能完全由输入和/或输出的限定符号决定时,才不需要总限定符号。2.4.2 一般附加信息可注在符号方框内。2.4.3 与所指输入(输出)有关的,而在本标准中未标准化的附加信息可以标在方框内靠近相应输入端(输出端)的方括号中,并应该输入(输出)所用任何限定符号之后(前),如符号12-28-14所示。与单元总逻辑功能有关的附加信息可以表示在方框内的方括号内。2.4.4 由单个不再细分符号表示的单元只要其说话框内无相关的限定符号或标记,则该单元的所有输出总是具有由该单元总限定符号所决定的相同的内部逻辑状态。清楚表示的和按2.6.3简化规则隐含表示的可细分单元和限定符号均应按上述规则理解。2.4.5 在某些图上,标在符号框外的小写字母不是符号的组成部分,仅作为说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参考。2.5 方框2.5.1 方框的长宽比是任意的。2.5.2 方框的组合见2.6。2.6 方框的运用和组合2.6.1 为了缩小一组相邻单元图形所需的幅面,各单元的方框可遵循下述规则邻接或镶嵌。2.6.1.1 当各单元框公共线是沿着信息流方向时,这些单元之间无逻辑连接。注:此规则不一定适用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信息流方向的那种阵列,例如由公共控制框,公共输出单元框或关联标注所指示的阵列。2.6.1.2 如果两个方框的公共线垂直于信息流方向,则它们之间至少有一种逻辑连接。每一种逻辑连接可以由标注在公共线一侧或两侧的限定符号表示。如果这种方法会引起逻辑连接数目混乱时,则可使用内部连接符号(符号12-08-01)。如果在公共线的两则均无标志,则就认为单元间仅有一种逻辑连接。每一个星号(*)表示一个限定符号的位置。2.6.2 公共控制框和公共输出单元框可以用来与相关单元阵列连接。与阵列的一个以上单元有关的输入或输出,或者与阵列单元无关的输入或输出均可标在公共控制框处。如果适用,这类输入和输出应加标注。2.6.2.1 如果画在公共控制框处的一个输入是关联标注法中的影响输入(见4.11和4.12),则该输入仅为阵列中凡标有公共输入端标识序号的所有单元所共有的输入。如果画在公共控制框处的一个不是关联标注法中的影响输入时,则该输入为阵列所有单元所共有或影响阵列所有单元。公共控制框画在相关单元阵列的一端。除非另有标注,与公共控制框相邻的单元为阵列中序号最小的单元。2.6.2.2 与阵列中所有单元有关的化共输出可以画成一个公共输出单元的输出。在任何阵列单元有一个以上输出的情况下,只有当这些输出始终具有相同的内部逻辑状态时,才可采用公共输出单元。采用公共输出单元的图形意味着从阵列的每一个单元到公共输出单元有一内部连接,但在图上不需表示。此外,公共输出单元还可以有其他的输入,这些输入必须画清楚。公共输出单元的功能应该标明。与阵列输出对应的公共输出单元的每一个输入具有与该输出相同的内部逻辑状态。公共输出单元表示法:a.画在公共控制框内;b.画在阵列一端,如有公共控制框时,画在与公共控制框相对的位置。一个阵列无论有多少个化共输出单元框,只需在一处画双线。2.6.3 要表示具有相同总限定符号单元的阵列时,只要不会引起混淆,只需在第一个方框内示出总限定符号就足够了。类似地,在阵列由几个相同子阵列单元组成的情况下,在整个阵列的第一个子阵列中表示出,而以简单的方框表示其余子阵列就足够了。假设,关联标注法中的影响输入(输出)的和受影响输入(输出)的标识序号在阵列的每个单元上是不同的(概念图解见4.14),也见采用关联标注法引起的简化。3 与输入、输出和其他连接有关的限定符号3.7 逻辑非、逻辑极性和动态输入3.7.1 本条中每一个符号确定了内部逻辑状态和外部逻辑状态或外部逻辑电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输入端或输出端没有本条所提的符号,则规定:a.在采用逻迦非符号的图上,内部逻加1状态与外部逻辑1状态相对应;b.在采用逻辑极性符号的图上,内部逻辑1状态与逻辑H电平相对应。在采用逻辑极性符号绘制的逻辑图中,不存在外部逻辑状态。除了在采用逻辑极性符号的图中出现有非的内部连接外,逻辑非和逻辑极性不应在同一图上一起使用。见符号12-08-02和12-08-04。也可参见电气制图中的有关规定。3.8 内部连接3.8.1 本条中的符号确定了在内部连接处内部逻辑状态之间的关系。所谓内部连接是指在逻辑单元内部的连接。运用内部连接符号表示方框组合在一起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很有用的。在许多应用中,使用本条中的符号表示复杂单元的功能也是方便的。在这些情况下,应该使用关联标注法来确定内部输入或输出的作用。3.9 方框内符号一般规则3.9.1 除了双向门槛输入和扩展输入(见符号12-09-02和12-09-09)应适当的标识外,如果2个或2个以上的输入具有相同的功能限定符号,则认为这些输入之间处在“或”关系中。3.9.2 符号12-09-13至12-09-22都不是动态输入。因为外部逻辑状态或电平决定的内部逻辑状态可能受其他输入影响(例如Cm输入)而变更。如果由符号12-09-12至12-09-22表示的输入具有动态特性,则应附加12-07-07的符号,例如见符号12-47-01。如果没有其他占优热作用的输入,当输入发生下述变化时,输出就发生转换:a.在采用逻加非符号的图上:b.在采用极性指示符号的图上:832-1#3.10 非逻辑连接和信息流指示符3.10.1 国标GB 4728.13-8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模拟单元中的符号13-02-01或符号13-02-02可用来分别标注载有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输入或输出。3.10.2 关于上有特殊作用的电源电压输入可采用GB 4728.13的符号13-03-11。3.10.3 原则上,信息流的方向是从左到右,从顶到底。如果不符合这个规则或信息流方向不明显时,则应信息流线上标以指明信息流方向的箭头,这些简明头不应与方框或任何限定符号相碰。见示例符号12-29-03。4 关联标注法4.11 概述关联标注法是注明输入之间、输出之间或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不要实际画出所有单元和所包括的互连线。除了在复杂单元中使用关联标记外,关联符号不应用来代替组合单元符号。由关联标记所提供信息补充了单元功能限定符号所提供的信息。在关联标注法约定中,将采用“影响的”和“受影响的”两个术语。在不能明显的肯定认为输入是“影响的”或“受影响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它们是处在相与关系中),可以按任何方便的方法选择。在某些复杂的单元中,输出可以对输入或其他输出有影响。为了简化起见,4.12和4.13的内容只涉及“影响输入”,但应该理解为所介绍的标注法也适用于影响输出。4.12 约定关联标注法通常规定了内部逻辑状态之间的关系。但在3态输出、无源下拉输出、无源上拉输出和开路输出(符号12-09-03至12-09-08)的情况下,使能关联(4.20)规定了影响输入的内部逻辑状态和受影响输出的外部状态之间的关系。关联标注法的应用由下实现:a.用一个表达其内在关系的特定字母后跟标识序号来标记影响其他输入或输出的输入;b.用与“影响输入输出”内部逻辑状态的补状态作为影响,则在“受影响输入输出”的标识序号上划一横线。使用示例见符号12-33-04。如果“受影响输入”或“受影响输出”要求一个标记以说明对单元影响,则该标记应以“影响输入”的标识序号为前缀。如果一个输入或输出受一个以上“影响输入”的影响,则“影响输入”的各个标识序号应出现在“受影响输入”或“受影响输出”的标记中,并以逗号隔开。这些标识序号从左到右的排列次序与影响关系的顺序相同(见4.25)。除了字母A之外,用不同字母标识的两个“影响输入”不应有相同的标识序号(见4.23)如果两个“影响输入”有相同的字母和相同的标识序号,则它们彼此处在相或关系中。如果说明受影响输入或输出功能的标记必须是数字时(例如编码器的输出),为了避免混淆,既与“影响输入”有关又与“受影响输入” 或“受影响输出”有关的标识序号应选择其他的标记来代替(例如选希腊字母)。“影响输入”只对符号的相应“受影响输入”或“受影响输出”有影响。4.13 关联类型4.13.1 关联类型的定义:与关联、或关联和非关联是用来注明输入和/或输出之间的布尔关系。互连关联是用来表明一个输入或输出把其逻辑状态强加到另一个或多个输入和/或输出上。控制关联是用来标识时序单元的定时输入或时钟输入,及表明受它控制的输入。置位关联和复位关联是用来规定当R输入和S输入均处在它们的内部“1”状态时,RS双稳单元的内部逻辑状态。使能关联是用来标识使能输入及表明由它控制的输入和/或输出(例如那些输出呈现高阻抗状态)。表1 关联类型注:标识序号上有横线的“受影响输入输出”受到上述表中表明的“影响输入”补状态的影响。方式关联是用来标识选择单元操作方式的输入,及表明取决于该方式的输入和/或输出。地址关联是用来标识存储器的地址输入。表1列出了各种关联和概述了它们的作用。更详细的定义和概念图解一起在后面章条中。在这些概念图解中,使用了在第5章中说明的通用符号。在表1中“动作”一词含义是:a.“受影响输入”对单元的功能有其通常规定的作用;b.“受影响输出”呈现由单元功能所确定的内部逻辑状态。4.14 与关联(G关联)4.14.1 受Gm输入或Gm输出影响的每一个输入或输出与该Gm输入或Gm输出处在相“与”的关系中。下图不能用关联标注法表示:4.15 或关联(V关联)4.15.1 受Vm输入或V,输出影响的每一个输入或输出与该Vm输入或V,输出处在相“或”的关系中。4.16 非关联(N关联)4.16.1 受Nm输入或Nm输出影响的每一个输入或输出与该Nm输入或输出处在相“异或”的关系中。4.17 互连关联(Z关联)4.17.1 互连关联是用来表明一个输入或输出把其内部逻辑状态强加到另一个或多个输入和/或输出上(使用示例见符号12-28-13)。除另有关联符号修饰外,受Zm输入或Zm输出影响的输入或输出的内部逻辑状态是与该影响Zm输入或影响Zm输出的内部逻辑状态相同的。 4.18 控制关联(C关联)4.18.1 控制关联仅用于时序单元,它可以隐含一个以上单纯的“与”关系。它用来标识产生动作的输入,例如,边沿触发双稳电路捍钟或电平操作透明锁存器的数据启动。有关Cm,ENm和Mm对输入影响的比较见4.22。4.19 置位关联和复位关联(S和R关联)4.19.1 如果需要规定组合R=S=1对双稳单元的作用,就用置位关联和复位关联。如果不需要规定就不用。影响Sm输入和Rm输入只能影响输出。注:真值表中最后一行,这种互补输出模式仅是伪稳态。a和b同时返回到0产生一个不可预测的稳态和互补输出模式。注:上面概念图解的注适用。斜线用法的说明见4.25。注:该示例没采用S关联和R关联,而解决了不确定情况,并说明S关联和R关联不能影响输入这一事实。4.20 使能关联(EN关联)4.20.1 使能关联是用来表明不必影响单元全部输出的一个使能输入。如单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受影响时,也能用它。有关cm、ENm和Mm对输入影响的比较见4.22。4.21 方式关联(M关联)4.21.1 方式关联是用来表明单元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作用取决于该单元的操作方式。4.21.2 在具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复杂单无中,采用方式关联约定可导致符号冗长。在这种情况下,受任何“影响M输入”影响的输入和输出简单地标以字母M,但它含此符号的图必须有一个表格在表格中清楚地阐明这些输入在不同方式中的作用、或有就这种表格的说明。在不会引起混淆时这些字M可以省略。概念图解位组合符号和斜线用法分别在4.24和4.25中说明。方式关联影响输入:决定输出功能:修改输出的依赖关系:有关cm、ENm和Mm对输入影响的比较见4.22。4.22 控制关联、使能关联和方式关联对输入作用的比较考虑到受影响输入,Cm输入,ENm输入和Mm输入都有相同的作用。然而,它们预期的应用是不同的:a.Cm应是用来标识产生动作的输入;b.ENm应是用来标识产生单一准备作用的输入;c.Mm应是用来标识单独或一起产生交替准备作用的一个或多个输入。4.23 地址关联(A关联)4.23.1 地址关联为那些采用地址控制输入来选择多维阵列中指定区域的单元,特别是为存储器提供一种清晰的表示法。地址关联只需用符号表示阵列各区域的通用部分,而不需用符号表示整个阵列,示在这种通用区域的特定单元上的一个阵列输入是相应阵列所有区域各单元共有的。示在这种通用区域的特定单元上的一个阵列输出是所选区域相应单元各输出相“或”的结果。如果执行除“或”以外任何别的功能,则这应在总珍定符号下用附加适当的限定符号表明。例如RAM。如果在这种通用区域的特定单元上阵列的一个输出标记表明该输出是开路输出或3态输出,这则这标记涉及阵列的输出而不是阵列区域的输出。不受任何“影响地址输入”影响的输入对阵列所有区域有通常规定的作用。而受地址输入影响的输入只对被那个地址输入所选区域有通常规定的作用。“影响地址输入”以字母A后加被该输入所选阵列特定区域地址相应的标识序号来标注。在以符号表示的通用区域内,受Am输入影响的输入和输出以字母A标注,字母A代表标识序号,即特定区域的地址。这个字母A遵循关联标注法中关于与受影响输入或输出有关的标识序号的规则。如受Am输入影响的输出还有其他的标记,则位于字母A前的标记影响由该Am输入所选区域的输出,位于字母A后标记影响阵列的输出,也就是阵列被选区域相应输出完成“或”功能(或其他指定功能)之后。4.23.2 影响地址输入的标识序事情被这些输入所选区域的地址相对应。标识号无需与其他影响关联输入(例如G、V、N)的标识序号相区别,因为在以符号表示的通用区域中,标识序号被字母A代替了。如果有几组影响Am输入为了单独和可能同时访问阵列各区域,则字母A改为1A、2A,因为它们可以访问阵列相同区域,故Am输入可以有相同的标识序号。标识序号相同的两个影响地址输入彼此无关,与有相同标识序号的其他影响关联输入(例如Gm、Vm、Nm,)也无关。位组合符号用法见4.24。4.24 使用关联标注法的技巧4.24.1 编码器产生影响输入的用法4.24.1.1 如果一组影响输入的影响是由在这些输入上的信号译码来产生,则编码器符号(符号12-32-01)可用作镶嵌符号。4.24.1.2 如由编码器产生的所有影响输入是相同类型的,并且如它们的标识序号和标在编码器各输出端的序号一致时,则限定符号X/Y中的Y可用表示关联类型的字母代替,此时影响输入符号应省略。 4.24.2 位组合符号产生影响输入的用法4.24.2.1 如由编码器产生的所有影响输入是同类型的,且有连续的标识序号(不必与编码器各输出端所标序号一致),则可采用位组合符号(答号12-09-24)。在这种情况下星号用注明关联类型的字母后跟m1m2代替。m1应由最小的标识序号代替,m2由最大的标识序号代替,标识序号的范围(m2-m1+1)必须等于编码器输出端的数目。4.24.3 标记具有固有存储特性输入的表示方法4.23.3.1 常常遇到不同于D输入而具有固有存储特性的输入,这样的输入可以标记为mD*,其中:a.m应以影响存储操作诸输入的标识序号代替;b.星号“*”应以表明存储输入功能的符号代替。如该符号是一个数字,则D之后的逗号可以省略。4.25 与输入、输出有关的标记顺序4.25.1 输入标记的顺序4.25.1.1 如有单一功能的输入受其他输入的影响,则该功能的限定符号应以与影响输入对应的标记领先,这些领先的标记从左到右的顺序必定是按它起作用或修改的次序。不管其他影响输入的逻辑状态如何,如任何一个影响输入或输出(分别考虑)的迦辑状态将导致受影响输入不起作用,则受影响输入对功能无作用。 4.25.1.2 如输入有一个以上功能或有一个以上影响输入标记组,则这些功能标记或标记组可示在不同的输入线上,输入线必须在方框外连在一起(见示例12-49-04)。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表示法不优越。这时,输入可用由斜线隔开的不同标记组表示一次,这些标记的次序不含意义。如输入的诸功能作用之一无标记时,则应在所示第一组标记前加斜线(见示例12-49-03)。 4.25.1.3 如组合单元的所有输入被禁止(对单元功能有无作用),则单元各输出的内部逻辑状态不由符号决定。如时序单元的所有输入被禁止(对单元无作用),则这单元内容不变,并且各输出保持在它们现有的内部逻辑状态。4.25.1.4 用代数法标记可提出公因子 4.25.1.5 假设,输入端无固有存储,并将代数提因子法和位组合符号用法相结合,则全部输入共有的标记可以示在位组合符号之后,只要维持所有标记适当的次序。 4.25.1.6 假设,输入端有固有存储,并将代数提因子法和位组合符号用法相结合,则按4.24.3规定的符号“mD,”也可以放在位组合符号之后,只要维持所有其他标记适当的次序。4.25.2 输出标记的顺序4.25.2.1 如输出有许多不同的标记,不论它们是不是影响输入或影响输出的标识序号,这些标记应按下列顺序标注:a.如必须示出延迟输出符号(符号12-09-01),它放在首位,秘要时,以必须用到的输入指示符领先。b.接着写决定或修改输出端内部逻辑状态的限定符号,而这些标记从左到右的顺序与它们所起作用的顺序一致(应用示例见符号12-49-04);c.接着写表明该输出对单元输入或其他输出影响的标记。除采用如4.25.2.3所述的位组合符号外,开路、无源下拉、无源上拉或3态输出的符号应画在紧靠输出线处。如果输出需要几组不同的标记组,档记组能看成处在内部相或的关系(例如,取决于动作方式),则这些标记组可以示在不同输出线上。这些输出线必须在方框外连接在一起。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表示法不优越。此时,输出可用由斜线隔开的不同标记组表示。在标记组中,两个相邻的未经非数字符号隔开的影响输入的标识序号,则应以逗号隔开。 4.25.2.2 标记也可使用代数法提出公因子 4.25.2.3 如采用输出位组合符号(符号12-09-25),并且所有组合在一起的输出标记组仅在权指示方面不同,则除了位组合符号和权以外,只要保持各标记适当的顺序,包括开路,无源下拉,无源上拉或3态输出(符号12-09-03到12-09-08),但不包括仅指标的符号组可以只在代替星号的符号的位组合符号之间表示一次。概念图解的意义见符号12-38-01。 5 组合单元和时序单元5.26 一般注释5.26.1 符号框内所有限定符号都是根据有关的输入和输出的内部逻辑状态之间的关系来确定。5.26.2 本章各节所选例子,凡是使用逻辑非符号绘制的图中,均为采用正逻辑约定。5.26.3 为了便于理解所选示例是已有集成电路产品的二进制逻辑单元的图形符号,并在图中示出其型号及引出端编号。如该产品属我国优选电路系列,就写出其国内型号,如不属于我国优选系列,则在括号内注明国外型号。5.26.4 对于一个单元,根据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不同符号表示(例如符号12-28-10和12-28-11)。此外,还经常运用互补表示法(尤其对组合单元),以利于对逻辑图的理解。例如一个“或”单元,可以用有非输入和非输出的“与”单元表示。在任何情况下,单元的符号应根据该单元在逻辑图中这个单元的恰当运用来选择该单元的符号。5.27 组合单元5.27.1 约定单元功能限定符号表明使各输出呈现其内部“1”状态,输入必须呈现内部“1”状态的数目。根据这个规则可以派生出本章没有给出的限定符号。5.28 组合单元示例5.29 缓冲器、驱动器和接收器示例5.29.1 放大器符号(符号10-15-01)可以与其他功能符号组合使用,如本条所示。5.30 具有磁滞特性的单元 5.31 具有磁滞特性单元示例5.32 编码器、代码转换器 5.32.1 编码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5.32.1.1 代码转换器的表示法遵循下述规则:根据输入代码,输入端的内部逻辑状态确定一内部数。根据输出代码,仙部数字由输出端的内部逻辑状态重现。输入端的内部逻辑状态和内部数字之间的关系由下列方法之一表明:a.以数字标输入端,此时,内部数字等于呈现内部“1”状态输入的数字之和;b.用输入代码的适当标记来代替X,并以表示这个代码的字符标记输入。内部数字和输出端内部逻辑状态的关系由下列方法之一表明:a.用导致输出呈现内部“1”状态的一串内部数字标在各个输出端。这些内部数字应以斜线隔开。这种标记也可用于以说明关联类型的字母代替Y的情况(见4.24)。如一串连续的内部数字产生输出的内部“1”状态,则可用以三个点隔开包括这个范围的始末的两个数字表示。例如:49=4/5/6/7/8/9b.用输出代码的适当标记来代替Y,并以表示这个代码的字符标记输出。5.32.1.2 另外,总限定符号可以和表明输入和输出间关系的一种合适的参考表连用。输入输出和表列间的对应关系可用任何方便的方式给出,例如用引出端号。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与其他一种方法相混淆的任何内部标记必须避免。 5.33 代码转换器示例5.34 有或无电流隔离的信号电平转换器序号图形符号说明IEC12-34-01用符号12-32-01 信号电平转换器,通用符号 如果会引起与编码器相混淆,电平参考可以标在符号内,以代替X和Y 注:如果必须指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流隔离,则 总展现符号X/Y可用X/Y代替=5.35 信号电平转换器示例5.36 多路选择器和多路分配器5.37 多路选择器和多路分配器示例5.38 算术单元 5.39 算术单元示例5.40 二进制延迟单元5.40.1 二进制延迟单元表示法中采用限定符号02-08-05如本条所示。5.41 双稳单元5.41.1 双稳单元符号不包括功能的总限定符号,其功能由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定性符号表明。5.41.2 对由Cm输入(符号12-18-01)控制的双稳单元,必须区别四种类型,即锁存器、边沿触发双稳、脉冲触发双稳和数据锁定出双稳。根据对动态输入符号(符号12-07-07)和延迟输出符号(符号12-09-01)的说明 对于边沿触发、脉冲触发和数据锁定输出双稳,受Cm输入影响的各输入假定在Cm输入呈现其内部“1”状态期间是稳定的。如果各输入在此期间改变它们的状态,则单元的功能不由符号规定。同样的符号技术用于更复杂的单元例如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以表明它们是边沿触发型的、脉冲触发型的还是数据锁定出型的。对于脉冲触发型或数据锁定出型的单元,单元的内容(例如由内容输出表示)应认为是使用了延迟输出符号之后的内容.5.43 双稳单元特殊开关特性的表示法5.43.1 在某些场合(例如失效安全系统), 必须指明在电源接通瞬间, 双稳单元输出的内部逻辑状态。其表示方法如下。下述限定符号用于其他类型的双稳单元。5.44 单稳单元5.45 单稳单元示例5.46 非稳态单元5.47 非稳态单元示例5.48 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5.49 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示例5.50 存储器5.51 存储器示例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提出,由全国电气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十五所、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