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本篇是针对万丹国小校园中.docx

    • 资源ID:2033178       资源大小:843.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本篇是针对万丹国小校园中.docx

    伍、器物篇本篇是針對萬丹國小校園中,所展示的早期器物來做介紹。這當中包含了古代的農具和一般的生活用具,每一種器物,僅能根據筆者所知道的來做介紹,如有介紹不周的,煩請各位老師在教學當中自行加以補充。而每一種器物的名稱,由於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稱呼,假如筆者所寫的名稱和各位所知道的講法不一樣,也請各位老師自行斟酌採用。一、 榖耙:稻穀在收成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把榖粒曬乾,這樣在存放的時候才不會發霉或發芽。因此,早期農村裡的院子、廣場甚至馬路上,到了收穫季節時,就成了農人曬稻榖的場所。在曬稻榖的時候,必須把榖粒盡量分散開來,才能讓它們都曬到陽光,但即使如此,還是會有一些在下層曬不到太陽,這時候就必須用到榖耙了。榖耙這種用具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耙榖的。使用的時候兩手握著長柄將榖粒翻耙,這樣一來,在下層的稻榖也有機會露在外面,也能夠曬到陽光,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再重新翻耙,輪流讓稻榖曬到太陽。像這樣幾天過後,就可以把稻穀完全曬乾了!二、 風鼓:這種農具有個圓圓的肚子,圓圓的肚子看起來像一面鼓,鼓裡面有一片一片的扇葉可以轉動而產生風。因為它的肚子像一面鼓而且可以起風,所以它的名稱叫做風鼓。在稻穀曬乾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篩選的工作。在收割稻榖的時候,雖然已經經過了處理,但是一袋一袋的稻榖當中,還是會夾帶著稻子的莖葉,此外,還有像空殼的稻榖和果實不夠飽滿的榖粒,這些都是要一併地來加以篩選。風鼓的上端有一個漏斗狀的開口,可以將曬乾的稻榖從上端的開口倒下去,而另外一個人就要同時搖動扇葉的把手,搖動時所產生的風,就可以做篩選的工作。飽滿的榖粒因為最重,它們會直直落下,從正下方的開口掉出來;而不夠飽滿的榖粒因為較輕,它們會被吹得稍遠而從另一個開口掉出來;至於那些稻子的莖葉和空殼的稻穀因為很輕,被風一吹,大多會從風鼓側面的開口飛出去。為了避免這些雜屑到處亂飛,通常會在開口外面放置一個簡單的屏風(用草編成或是用帆布),以阻擋這些雜屑。最後,將飽滿的榖粒裝進布袋裡面,而將不夠飽滿的稻穀拿去餵雞鴨,另外將稻葉雜屑燒成灰燼後,灑在菜園裡當肥料,這樣篩選稻榖的工作,大致就可以告一個段落了。三、 連枷:連枷是用來打豆莢的,它是由一長一短的木頭或竹子連接而成。它們連接的方式,是用一根木條把長短桿子的一端栓起來,而且不能栓緊,因為要讓短的桿子能自由轉動。當田裡的豆子收成時,將一棵棵豆子的植株拿到廣場上去曬,曬乾之後,接著要讓豆子脫離豆莢,這時候就要用到連枷了。使用的時候手持長的桿子向下一揮,這時短的桿子會轉動並擊打在豆莢上面,已經曬乾的豆莢受到外力的擊打會裂開來,而豆子就從豆莢中跑出來。值得討論的問題是:為何要使用連枷,而不單獨使用一根桿子來打豆莢?這道理很簡單,因為單獨使用一根桿子來打,受力的範圍只有桿子一端的一個點而已,但如果使用連枷,則可以讓轉動中的短桿子整個打在豆莢上面,因此,差別在於受力的範圍大小不同。當然,在只有使用一根桿子時,如果蹲在地上打,是可以讓受力的範圍增大,但是蹲久了就會兩腿痠軟,所以還是連枷好用。最後要補充的是:學校裡的展示區,有木製的和竹製的連枷各一支。四、 扁擔:此種農具因為外形是扁的,而且是作為挑擔子用的,所以叫做扁擔。扁擔的兩端各有一個突起,可以問問學生那是做什麼用的?那個突起物叫做擋突,顧名思義就是作為阻擋的突起物,而所謂阻擋,就是當擔子上的繩子掛在扁擔上的時候,可以防止繩子滑落。扁擔通常都是用竹子做的,而且是用老的竹子。製作的時候用老的竹子將它劈成兩半,而其中的一半就可以做成扁擔。由於竹子本身具有彈性,因此在挑擔的時候不容易斷,有時候看人家在挑較重的擔子時,扁擔還會彎曲晃動,顯示竹子做的扁擔很有彈性。五、 線車:這是一個形狀大致成梯形的農具,由於底下有輪子可以像車子一樣走動,而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畫線的,所以叫做線車。另外,因為可以用它來事先畫好格子,作為插秧時位置依循的規則,所以又叫做秧格。此外,更有人將它取了一個正式的名稱,叫做正條密植器。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自行挑選一個你認為較適合的名稱來使用。有一個很好的問題,可以在教學當中來問學生,那就是:為了收成時得到最大的收穫量,在插秧的時候,是種密一點比較好呢?還是秧苗之間的距離大一點比較好?我們如果仔細來想這個問題,就會發現:在同樣大小的田地裡,種的秧苗越多,雖然表面上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穫,但是因為種得太密,彼此互相爭奪養分,反而會造成秧苗成長不良。而如果秧苗之間距離太大的話,雖然可以讓每一棵長得很好,但是這樣會造成土地的浪費!因此,收穫量要大,種得太密或者距離太大都不行,必須要距離適當才可以。怎樣才是種植稻子秧苗的適當距離呢?先民累積經驗以他們的智慧發明了線車。在水稻插秧之前,用線車從田的這一頭拉到那一頭,就會產生一條條的線,直線畫好之後接著畫橫線,直線和橫線交錯會產生一格一格的線條,就在直線和橫線交會的點上把秧苗種下去。如此一來,每一叢秧苗之間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剛好就是最適當的距離。因此種在田裡的稻子,平常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排列得非常整齊!六、 畚箕:畚箕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農具,它是一種竹製的容器,但是它通常只扮演載運的角色,就是它平常不用來裝東西,只有在人們要把某些東西移到別處去的時候,才會用到它。既然畚箕是一種載運物品的容器,這可以從它的外形看得出來,它是三面包圍起來,只留一面開口在前方,而且左右兩邊是往前斜下。這種形狀不論是把東西裝進去,或是把裡面的東西倒進別的容器,都是一種很方便的設計,尤其在裝取地面上的東西時,只要一撥,就裝到裡面去了!對此,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發明了這麼好用的東西!畚箕的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手提的地方,這種把手一般俗稱叫耳仔,因為左右各一好像耳朵一樣,在耳朵的地方可以綁上繩子,然後就可以掛在扁擔上挑著走。因此,談到畚箕常會連帶提到兩樣東西:一個是扁擔,因為剛才提到扁擔是用來挑畚箕的;另一個是鋤頭,因為鋤頭所鋤下來的草或泥土,必須用畚箕來裝運。最後要講的是:畚箕雖然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東西,但是它在從前的農業時代,卻曾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七、 犁:犁這個字裡面有個牛字,顯示犁和牛必然具有密切關係。沒錯!因為犁這種東西,假如沒有牛來拉的話,對犁來講,幾乎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平常農夫在犁田的時候,前面都是有牛在拖著犁,然後農夫就在後面一面操縱著犁、一面控制著牛的方向。所以有一句台語的俗話說:甘願做牛,不驚無犁拖。可見牛和犁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知道,田裡表面的土壤在耕作幾次之後,肥沃度就會大大地降低,這時如果不休耕的話,可能到時農作物無法收成。而透過經驗累積,後來人們知道,只要把下層的土壤翻上來,而把表面的土壤埋到底下去休養,這樣又可以繼續耕種了。到後來,每一季耕種之前都會先做翻土的工作,這樣讓田裡上下層的土壤輪流休養,就可以讓每一季的耕種持續不斷。據說中國古代在發明深耕的犁之後,從此農作物收成大為增加。當然,講了這麼多,就是要告訴各位:翻土的工作必須要用到犁,犁在農業上的貢獻,實在功不可沒!八、 秤:在早期沒有彈簧秤和磅秤的年代,要知道物品的重量,就使用一根桿子,中間拉起繩子,然後兩端一邊掛物品一邊掛秤錘,利用槓桿的原理,當兩邊達到平衡時,就可以換算出物品的重量。古代秤子的構造很簡單,除了那根又圓又直的秤桿外,最前端是秤鉤,中間可提的部分是秤繩,後面是秤錘。校園內所展示的秤子有大秤和小秤各一個。小秤是一般菜市場在用的,在筆者小的時候相當常見;而大秤呢?可以問問學生:什麼時候會用到如此巨大的秤?據筆者所知,在秤整袋的稻穀時還有在秤整隻豬的時候,會用到這種大的秤子。如果還知道大秤在其他什麼時候也會用到的話,就由各位老師自行去補充。九、 魚簍:古代的魚簍是用竹子編製而成的,仔細去觀察它的每個細節,就會發現編製魚簍需要精巧的技術。其實,早期先民製造了各種竹編的器具,這些都是需要相當功夫的!魚簍有個大大的肚子,然後逐漸往開口的地方縮小,有個蓋子可以把開口的地方蓋起來。魚簍因為有縫隙,所以往水裡一擺,水就自然跑到裡面去。以前的人在釣魚或捉魚的時候,就把魚簍用繩子綁在靠岸邊的水裡,魚放進去之後,就可以在裡面游水。如果是下到水裡去捕魚,就可以把魚簍綁在腰上,隨時可以把捕到的魚帶著走。假如他們用的是桶子而不是魚簍的話,那桶子裡面必須一直裝著水,而且每到一處就要把桶子提過去,對那種游獵型捕魚的人是很不方便的。十、 四齒耙:一講到耙子,很多人就會想到西遊記裡豬八戒所使用的法器。耙子大致是一種鬆土的工具,因為學校所擺的耙子具有四支細長的齒,所以筆者就自行把它稱為四齒耙。田裡的土壤如果土質太硬的話,農作物會長不好,因此必須先用耙子來鬆土。這種四齒耙除了用來鬆土之外,也有人用它來勾起田裡的雜草,使用時先對準長草的地方,將耙齒壓入土中,然後勾起草根拉出來。此外,還有人把它用來清除牛欄裡的排泄物,使用時先將牛欄裡的牛糞和稻草扒成一堆,然後將四齒耙的耙齒插入糞堆中,再挖起放到畚箕裡。看來,四齒耙的作用還真不少!十一、 嬰兒床:早期一般所見到的嬰兒床,大概是竹編或藤編的,同樣也是可以從中看出精巧的手藝!嬰兒床可以用繩子將它的前後兩端吊起來,這樣就變成了搖籃。一般會在旁邊再綁一條繩子,如此一來,就可以一面拉動繩子、一面讓搖籃搖動。其實,早期的窮苦人家根本沒有所謂的嬰兒床,雖然他們也會裝設一個專門讓嬰兒睡覺的地方,但是那只是一塊布而已!把一塊布的四個角吊起來,兩條繩子綁在前方、另外兩條繩子綁在後方,嬰兒就睡在那塊布當中,這樣也可以用來充當嬰兒床,而且因為是懸空的,所以自然也能同時當作搖籃。十二、 甕:甕這個字的底下是個瓦字,表示它的材質類似瓦片,也是用土燒製而成的。當然,同樣是甕也有所謂的品質差異,不同品質的甕,往往就是由不同的土燒製而成,不過,甕大致上是由陶土那一類的土所燒製的。一般來說,甕是先用土塑造成型,然後再經過烘燒、上釉等過程製作而成的。至於甕的品質好壞,大致就取決於所用的土、所上的釉、上釉的次數及製作的技術等等。早期的農村,一般家庭裡可以看到兩種用土燒製的大型容器,一種是甕、一種是缸。甕的特色是口小腹大,因為它主要是拿來醃製和釀製食品用的,譬如像醃菜乾和釀酒、釀醬油的時候,必須要把甕的開口密封起來,所以它的開口要小。也因此,衍生出一個成語叫做甕中捉鱉,因為甕的開口小,鱉要從裡面逃出去就很困難,所以從甕裡面捉鱉易如反掌。而如果是缸,它的開口通常都很大,因為它是用來存放東西的,這樣要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或舀出來的時候才方便。筆者印象中,小時候家裡的缸是用來裝水和裝米的。也因此,我們常會聽到水缸、米缸這樣的名稱。十三、 挑籃:這種農具的外形是畚箕的模樣,但是它有長長的提柄,很顯然地,像這樣的長柄是拿來掛在扁擔上用的,再加上筆者小時候,曾經看見農人使用這種農具來挑秧苗,因此,筆者自行將它取名叫做挑籃。前面在介紹畚箕的時候,曾經提到在它的左右兩邊,有耳朵可以讓人們用手來提。但是像這種挑籃的耳朵實在是太長了,反而不適合提,它的主要作用是裝上東西之後挑擔用的。如果在為它命名的時候,必須要保留畚箕這個名稱的話,可以用長耳畚箕這個名字。十四、 簸箕:簸箕是一種揚米去糠的農具,它是一種扁平、圓形的竹編容器。前面所說揚米去糠的糠,指的是穀殼,一般稻穀在去掉榖殼變成米粒之後,米粒當中會混雜榖殼,這時候可以利用簸箕來將兩者分離。將一堆混有榖殼的米粒倒入簸箕裡,然後兩手捧著簸箕往上一揮,由於米粒的重量較重,會直直地掉落在簸箕裡,而榖殼則因重量較輕,如果當時有風的話,就會被吹走,如此就可以把米粒和榖殼分開了。簸箕除了可以揚米去糠之外,像豆類和其他的榖類假如摻有雜屑的時候,也可以用它來將豆類榖類和混入的雜屑分開。筆者小時候就曾經見過我的祖母在使用簸箕,那時候是把豆子曬乾之後倒入簸箕裡面,然後就像前面的做法,把豆子揚起來,接著風把碎屑吹走,而豆子和碎屑自然就分開來了。十五、 沙撩仔:沙撩仔是客語的稱呼,它是一種用來扒沙子的工具。它的外形看起來像鋤頭,但是不能用來鋤土,因為它的鐵片很薄,而且為了保護那塊鐵片,在鐵片與木頭柄之間,左右各有一條長條鐵片連接,來協助固定和支撐。沙撩仔的作用比較像鏟子,但是鏟子是把沙子往外鏟,而沙撩仔卻是把沙子往內、朝自己這邊扒過來。當然,在扒沙子的時候,通常會在腳下放一個畚箕,把沙子扒到畚箕裡面去。像這種工具,一般在建築工地裡比較容易見到。十六、 米籮:籮筐和籃子的差別,在於籮筐是一種比較深的容器,而籃子則比較淺。用來裝米的籮筐,就叫做米籮,它是一種竹子編製的容器。既然能夠用來裝米,表示它一定編得很密,否則米粒這麼小,如果不夠密一定會掉出去。一般農夫在培育稻子秧苗的時候,首先要做選種浸榖的工作。把稻穀倒入米籮裡面,然後拿到溪流或溝渠裡去泡水,泡進水裡之後,那些空殼的稻穀就會漂浮到水面上,可以把它們撈起來拿去餵雞鴨。淘汰不好的稻穀之後,留下來的稻穀要繼續浸泡在水裡。經過一些處理的手續之後,過了幾天,米籮的稻穀就發芽了,這樣就完成了選種浸榖的工作。十七、 手推式除草器:這種農具的末端有個把柄,可以用雙手握住,而最底下有兩個鐵輪子,所以可以用手推著前進。重點就在那兩個鐵輪子,鐵輪子的外圍有一片片像鏟子的鐵片突出來,剛好圍繞鐵輪子一圈,因此當鐵輪子轉一圈的時候,就相當於一支支的小鏟子接連把泥土鏟一次,再把泥土鏟起來的同時,土裡的草也連帶地被挖起。鐵輪子不斷地轉動,土裡的草也不斷地被挖起,所以把這種手推的農具稱為手推式除草器。一般的水田因為泥土鬆軟,所以田中的草很容易用手拔除,但如果是旱田裡的草,就很難拔除了!一般鋤草的時候,使用的農具是鋤頭,但是假如田裡種滿了一行一行的農作物,用鋤頭可能不小心會鋤到農作物,這時候就可以使用手推式除草器。尤其它的寬度剛好很適合在兩行農作物之間行走,因此,從田裡的這一頭推到那一頭,正好可以把兩行農作物之間的雜草做一次清理。在像這種情形之下,手推式除草器就成了一種很好用的農具了。十八、 菜瓜布:菜瓜又叫做絲瓜,因為它的纖維特別發達。也因此,一旦菜瓜老化之後,就會變得很難吃,吃起來的感覺,好像在咬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線一般。它的老化的果實曬乾之後,纖維更加明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一絲一絲的纖維,縱橫交織成網狀,能有絲瓜這個名稱,它真是當之而無愧!將絲瓜老化的果實曬乾之後,剝去它的外皮,去掉裡面的種子,就成了一般我們所說的菜瓜布。這裡要順便一提的是:取下來的乾燥種子,可以留到下一年播種。菜瓜布可以用來洗餐具,因為它像網子一般,擦洗的時候,可以一層一層地掃除餐具上的菜屑油污,難怪以前的農家喜歡用它來洗餐具!十九、 長柄籮筐:它是一種比較深的容器,所以叫籮筐,因為上面有長長的提柄,所以把它稱為長柄籮筐。這是筆者自己取的名字,如果它本身具有正式的名稱,煩請各位將它提供出來。這種器具一看就知道是用來裝物品的,裝完之後,長長的提柄可以掛在扁擔上將物品挑走。二十、 燭台:最早人們在使用蠟燭的時候,大概只是用蠟油將它固定在桌上,後來可能為了避免蠟油弄髒桌面,就把蠟燭立在某個東西上面。到後來,出現了一種器具,專門用來放置蠟燭,叫做燭台。以上是筆者自己所做的推想。燭台演變到後來,出現了各種的樣式,而且樣式之多,讓人眼花撩亂!它已經變成了一種裝飾品。尤其在供奉神明的時候,兩邊擺上燭台、點上蠟燭,更可以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因此,燭台已經不再只是承接蠟油的功用了。這裡順便要說明的是:學校所展示的燭台,呈現灰灰的色澤,根據判斷,應該是屬於錫鉛的製品。二十一、 天公爐:前面在古厝篇裡許府古宅的介紹中,已經有對天公爐做說明了,各位可自行去參閱。它一般是吊在正廳燈梁的地方,之所以把它懸在高處,是要藉此來表示天公高高在上。學校所展示的天公爐是灰色的,應該也是屬於錫鉛的製品。二十二、 米升:米升是一種量米的容器。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種木製的圓筒形的容器,容量比米升還大,那個叫做米斗,用米把那個容器裝滿,叫做一斗米。而這裡所要介紹的米升,是一種容量比米斗還小的容器,一般是做成方形的。同樣的道理,用米把這種容器裝滿,就叫做一升米。依據古人的習慣,向人家借米的時候,是沒有在秤重量的,而是以一斗、一升為單位,所以一般都是說:向人家借幾斗米或是借幾升米。另外要提到的是:這種升或斗的容器是不能個人私下製造的,必須由度量衡公司來製造,而且在容器上要印上出品的公司,才算是合法的。各位老師可以拿這個問題來問問學生:為什麼要這樣?二十三、 謝籃:謝籃是一種很精緻的竹編容器,上面有一個提柄,而且它還有個蓋子。它通常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譬如像某些場合如果隨便提個籃子去,就無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禮貌和誠意,這時候就要用到謝籃。據筆者所知道的,例如像提親和訂婚的時候,媒人婆都是提著謝籃到女方家去;還有像寺廟的節日和慶典的時候,虔誠的信徒會把香和金紙裝在謝籃裡,然後提到廟裡去拜拜。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時候會用到謝籃,這些就由各位老師在教學中自行去補充。最後,討論到謝籃的謝這個字,據筆者推想,它可能是用來表達某種感謝之意。像在神明面前,要表達敬謝神恩的意思;而在提親和訂婚的時候,則是表達男方的感謝之意,感謝親家對自己未來媳婦的養育之恩。這純粹是筆者的推想,如有說錯的地方,煩請提出指正。二十四、 大型謝籃:這種器具的用途,和剛才所提到的謝籃差不多。不過,它的容積要大得多,所能裝的東西,也比謝籃多很多。它大致上是一種圓形的籃子,上面也是有提柄和蓋子。使用的時機和場合,大概跟謝籃一樣,尤其當時如果要提很多東西的話,更需要用到它。據筆者猜想,可能會有人用它來提喜餅吧?二十五、 提籃:這是一種精緻的竹編器具,而且它的精美程度,比起前面所提到的謝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器具本來應該叫做花籃,因為不確定它平常是否只用來裝花,所以還是把它稱做提籃較為妥當。由於它的造形精美、製作巧奪天工,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因此,一般它是作為增添喜氣用的!筆者猜想,它會用在一般的婚禮,或是其他喜慶宴客當中。二十六、 菜籃:這種器具類似前面曾經介紹過的長柄籮筐,只不過它裝東西的地方比較淺,所以它是籃子而不是籮筐。由於早期農家通常把它用來裝菜,因此就將它稱為菜籃。菜籃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長長的提柄,而這種長柄,使它成為可提、可挑也可掛在肩上的一種籃子。據說以前的農家婦女,在採收藤架上的瓜類、豆類時,常會提著空的菜籃到菜園裡去,然後將它掛在肩上,一面採收、一面將採下的瓜類或豆類放進籃子裡,等到收成裝滿兩個菜籃的時候,再用扁擔把它們挑回家。當然,在採收其他蔬菜的時候,也是可以使用菜籃。二十七、 繡花拖鞋:這種拖鞋和現在有些人家裡所穿的拖鞋,在外表形式上並沒有差別,只不過在裝飾上較為講究。這一類的繡花拖鞋,在市面上應該還可以找到,喜歡的話不妨把它買來穿,感受一下古典的氣息!說不定哪天盛行復古風潮的時候,你就是走在流行尖端的人。順便要補充的是:所展示的那雙拖鞋,在裝飾上有很多是使用鑲嵌的方式。二十八、 鋅鍋蓋:看這種形式的鍋蓋,推想它應該適合蓋在鍋頂是平的、沒有兩個提耳的鍋子上,而這裡所要介紹的鋅鍋,就是沒有兩個提耳的鍋子。之所以叫做鋅鍋,有可能因為它最早是用鋅做的,但是一般我們所看到的鋅鍋,都是用鋁做的。鋅鍋沒有兩個提耳,是因為在它的外圍已經有一圈環狀的突出,要端起來的時候,只要用兩手抓住環狀突出的部份就可以將它端起來了!至於那一圈環狀的突出,其實原本的作用是要將鋅鍋架起來、讓它懸空的,因為以前都是把鋅鍋放置在灶上或是大型烘爐上,必須要將它架起懸空,才能在底下用柴火加熱。在以往,鋅鍋一般是用來燒熱水和煮飯用的。鋅鍋的鍋蓋,在早期都是用木頭板塊拼組而成的,上面再加上兩個手拿的地方,這樣不管是要拿起或蓋上都很方便,之所以使用這種蓋子,是因為它製作簡單又不用花錢。此外,把鋅鍋加上蓋子之後,可以讓水比較快煮開,而且又可以避免髒東西掉進鍋裡去,因此,農家自然會想要去製做這種鍋蓋。記得筆者小時候看見人家在宴客,席間就有鋅鍋放置在腳架上面,鋅鍋裡面裝的是飯,而它的上面就蓋上了這種木製的鋅鍋蓋。二十九、 瓜瓢:有一種瓜叫做瓠瓜,在瓠瓜留在植株上老化之後,將它取下曬乾,再鋸成兩半,把硬殼裡面挖空,那一半的空殼,就可以作為舀水的瓢子。因此,我們一般把它稱做瓠瓜瓢。有一種昆蟲叫做瓢蟲,你知道瓢蟲的名稱是怎麼樣來的嗎?把瓠瓜瓢倒過來看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瓢蟲的模樣實在是很像倒過來的瓠瓜瓢,難怪會叫做瓢蟲!另外,要補充的是:瓜瓢除了用來舀水之外,據說以前農家在種豆子的時候,有些人就用瓜瓢來裝種子,因為它很輕,使用起來很方便。三十、 刀架:一般家庭在使用完菜刀、水果刀之後,應該要將它們保持乾燥和通風,這樣才不容易生銹。尤其以前的菜刀並不是不銹鋼的,更應該要做一個架子,讓它懸空放置,保持良好的通風,才比較不會生銹。刀架是放刀子用的,以前的刀架大多是用木頭做的。取一段木頭,把它中間挖穿,挖出一條長長的縫,這樣就成了一個刀架,再把刀架釘在牆上或釘在碗櫥旁邊。放置刀子的時候,因為刀身會穿過刀架上的縫,而刀柄無法穿過就架在上面,整支刀子就懸空放置在刀架上。教學中可以問問學生:用哪一種木頭來製做刀架最簡便?前面有提過,製做刀架必須把木頭裡面挖穿,而竹子裡面是空心的,因此用竹子來做刀架,必然能省下不少的工夫!三十一、 蒸床:蒸床這種器具顧名思義,是用來蒸東西的。它的構造很簡單,將一條一條橫向的竹片用縱向的木條連結起來,上面再安裝上兩個耳朵(提柄),這樣就是一個蒸床了。在開始介紹蒸床的使用方式之前,老師們應該先讓學生了解蒸和煮的差別。煮是把東西放進水裡面加熱,而蒸是該物品不接觸水,透過水蒸氣來間接加熱。使用蒸床來蒸東西的時候,首先在鍋子裡面加一些水,接著把蒸床架在上面,然後把要蒸的物品放在蒸床上,最後再蓋上鍋蓋,就可以在鍋底加熱了。一面加熱、一面所產生的熱氣不斷地上升,在鍋內熱蒸氣的作用下,一段時間之後,蒸床上的東西就蒸熟了。平常像蒸饅頭、蒸年糕也是利用這樣的道理。最後,在教學當中必須要提到的是:剛才說蒸床由一條一條的竹片所構成,而在蒸床的竹片與竹片之間一定會留一些距離,這樣底下的水加熱所產生的熱蒸氣,才可以從這些空隙上升,因為要蒸的東西是擺在蒸床的上面。三十二、 麻繩:在以前還沒有塑膠繩的年代,如果需要繩子來綁東西的話,大多是使用麻繩,麻繩是用麻做成的。以前的農夫,會在自己的田裡撥一小塊土地來種麻,所種的這些麻,收成之後將它曬乾,然後取下麻皮拿回家裡儲存起來。等到需要用麻繩的時候,就把家中存放的麻皮拿來做成繩子。據說如果是細的繩子,可以用手腳來搓而將它製做出來;假如需要的是粗的繩子,譬如像養牛人家用的牛繩,則必須使用一種叫做絞繩機的機器來製做。三十三、 嫁妝聘禮箱:這個箱子很講究,除了上面有雕刻圖案外,在它的前後兩端的上方有突起的木塊,兩個突起的木塊各有一個孔,很顯然地,這個箱子的上方原本有一根桿子穿過那兩個孔。也就是說,這個箱子原本是可以用挑的,而且前後各一人一起把箱子挑著走。由此推想,有可能它是在某一個隆重的儀式中,被挑進人家的家中安放的。而這隆重的儀式,筆者猜想大概是從前迎親的行列。如此一來,這個箱子就有可能是用來裝嫁妝或是聘禮的了!因此,面對這個從來沒見過的箱子,筆者就自行把它取名叫做嫁妝聘禮箱。以上純粹是筆者的推想,各位如果有了解這種箱子的,敬請提出補充和指正。三十四、 秧架:秧架是用來放置秧苗的,可以用扁擔的兩端各掛一個秧架來挑秧苗。它是由兩根竹子和鐵線製做而成的,兩根竹子的末端看起來有點尖,那是為了方便把它插在田裡而設計的。三十五、 牛車輪:牛車輪的功用,大家都非常熟悉,這裡所要介紹的是牛車輪的構成。一般我們所看到的牛車輪,都是外圍有一圈圓形的輪圈,然後有一根一根的直木條,來連結外圍的輪圈和中央的輪心,這是一般輪子的正常形式。但是台灣早期的窮困人家,他們的牛車輪是用三塊厚木板拼組而成的,組合起來遠遠看就像一整塊圓形的木板,然後在正中央挖個洞和輪軸相接。可能有人會問:如果要把輪子做成這樣,那何不直接拿一塊大木板,刻出一個圓形出來?這有可能是因為找不到大塊的木板,而且又沒錢去買的緣故。另外,有些人把牛車輪做成正常的形式,就是像前面所說的有一條一條的直木連接輪圈和輪心。但是他們所使用的那一圈輪圈,是由一段一段的木頭所組合起來的,很顯然地,由於他們找不到大塊的硬木來雕成輪圈,只好用小塊硬木來雕成一段,然後這樣一段一段地接起來。這些都是早期的台灣農家在貧困的物質條件下,所製做出來的克難式牛車輪,當然,像這樣製做出來的牛車輪是不太堅固的,它們沒有辦法使用很久!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牛車輪,輪圈已經是一體成型的了,而且為了讓輪子更加穩固,在輪圈外圍還加了一圈鐵圈,看起來比以前堅固多了!回想起早期先民,處在艱困的環境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創造力和堅強的鬥志,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應該對他們懷著十二萬分的敬意!三十六、 苞梳:苞梳是用來掃除稻子上的害蟲的,它是由一根根細長的木條所構成,這些木條排列成梳子狀,然後在梳子狀木條之外,再加上一根長柄,以方便操作。如果以此種農具的功能來取名的話,可以把它叫做稻葉除蟲器。使用時將梳狀木條由下方夾住稻葉,然後輕輕地向上移動抽離稻葉,如此一來,原本附著在稻葉上的害蟲,就會被苞梳給梳上來,接著再把梳起來的害蟲移到田埂上,倒在地上之後將牠踩死。假如梳起來的害蟲直接掉落田裡,當時如果是烈日當空的話,牠可能會被田裡的水燙死。假使水不夠燙,農夫可以在田水中灑煤油,據說蟲一碰到煤油就會死去,而且聽說煤油一滴到水裡,就會在水面上擴張。雖然這種除蟲方式比不上農藥來得有效,但是農藥的使用,卻讓我們吃到不健康的農作物,尤其農藥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地來反省!參考先民們的智慧,或許可以讓我們想出更好的除蟲方法。最後要補充的是:苞梳另外有個名稱叫做蟲爪仔。三十七、 石斗:前面介紹了這麼多學校裡所展示的器物,接下來所要介紹的三種器物,並沒有擺在學校的展示場,而是擺在校園當中的另一個角落。這三種器物,首先來介紹石斗。前面在介紹米升的時候,有提到米斗這個東西。以前的人在量米的時候,都是以升、斗為單位,用米將斗這種容器裝滿,就叫做一斗米。而學校校園中所擺放的斗,因為是用石頭打造的,所以叫做石斗。石斗的外面有刻字,文字當中可以了解早期社會所發生的事情。由於早期社會在有關米的交易中,大多會用到斗這種量器,因此,斗的準確性往往和一般人的民生問題息息相關。有些不肖商人,就故意把斗做得和標準容量不一樣,以藉此謀取不當的利益,因為我們都知道:拿不合標準的米斗來量米,在交易當中,一定有一方會吃虧。像這類的事情一再發生,讓地方上產生了許多糾紛,後來官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用石頭打造了一個標準容量的斗,將它放在街上。將來交易中如果懷疑對方所使用的斗不準確,可以拿來跟石斗做比對,一旦發現有人使用容量不合標準的斗,可以當著眾人面前將那個斗打破,而且可以報請官府將投機取巧的人抓去治罪。以上所介紹的,就是有關石斗的用途和來歷。三十八、 石車:在前面的地名篇裡曾提到,有些地名當中有部這個字,代表那裡以前曾有製糖的糖部。糖部內的狀況,前面曾經介紹過,大致上裡面有兩個石車,工人用牛來讓石車轉動,然後一面轉動、一面壓榨甘蔗。有關糖部內的運作情形,接下來將對此做一個較為詳細的介紹。首先介紹石車,石車顧名思義是用石頭做成的,形狀大致上是個短圓柱體。圓柱體的上方平面有個洞,那是用來插入轉軸的地方。圓柱體的圓形面上端有一圈齒輪,那是為了要和另一個石車的齒輪咬合在一起,讓兩個石車同步轉動用的。在齒輪當中有個洞,是用來插入一根橫桿的,該橫桿橫向穿過石車並與縱向的轉軸相連,這樣轉軸在轉動的時候才會帶動石車跟著轉動,如果沒有那根橫桿,有可能會造成轉軸獨自空轉而沒有帶動石車。糖部裡面有牛來拉動其中一個石車的轉軸,當轉軸轉動的時候會帶動石車轉動,而當石車轉動的時候,又會帶動另一個石車同時轉動。這時候可以將甘蔗伸進兩個石車的中間,兩個石車一面轉動、一面對夾在它們中間的甘蔗產生擠壓的力量,如此就壓榨出汁液來。壓榨出來的甘蔗汁,經由底下的凹槽將它收集起來,然後這些甘蔗汁再經過幾個處理的程序,就可以製成糖了。最後,必須要提到的是:校園中的那個石車已經毀損了,只剩下一半而已。我們所能做的,除了可以透過想像,在腦海中去勾畫整個石車的形貌之外,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事先去收集石車的圖片,以使學生能見到整個石車的模樣。三十九、 石臼:當收穫的季節告一段落的時候,就要把那些已經曬乾、去掉雜質的稻穀存放起來了。而這些稻穀要變成我們餐桌上的飯,還要經過幾道手續,首先就是要去掉榖殼。早期農家在去掉榖殼的時候,要用到杵和臼。杵是一種木槌;臼則是一種具有圓形凹槽的容器,有用石頭製的,也有用木頭製的,校園中所擺放的臼,因為是石頭製的,所以把它稱為石臼。使用的時候,將曬乾的榖粒倒入臼裡面去,然後用杵來槌打榖粒,等槌打了一段時間之後,稻穀上的殼就會脫落變成米粒,然後再用前面曾經介紹過的簸箕,來分開米粒和榖殼。另外,要補充的是:稻穀脫去一層殼是變成糙米,有些人習慣吃白米,這時候也可以將糙米倒入臼裡面去舂,利用杵和臼把糙米表面的那層米糠搗去,這樣就成為白米了。此外,像原住民在製做麻署的時候,也是會用到杵和臼。農 具農具角刀架手推式除草器1手推式除草器2米升米籮苞梳1苞梳2風鼓1風鼓2線車1線車2沙撩仔連枷秧架鋅鍋蓋90

    注意事项

    本文(本篇是针对万丹国小校园中.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