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docx
-
资源ID:2032338
资源大小:604.8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XX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docx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1年2月16日)表3图3表2图4图5图6图7图8表5表7图9表8表4图1表1图2图10图11表6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一、综合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253.240.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4.8亿元,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增长13.0%,占GDP比重为40.9%,提高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0%。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全年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03家,累计关停5034家。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总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和2.2%。太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年末林木覆盖率达20.6%。物价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涨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7.4%,其中猪肉上涨2.6%、油脂上涨3.3%、鲜蛋上涨7.7%、禽上涨6.3%、鲜菜上涨17.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3%,其中纺织业上涨1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上涨16.7%、医药制造业上涨5.4%、化学纤维制造业上涨16.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上涨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8%,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9.6%、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0.3%、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8.4%、化工原料类上涨1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3.1%、农副产品类上涨10.8%、纺织原料类上涨7.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2%。表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图2 “十一五”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就业形势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6%。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推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4.1万人。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稳步进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地方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壮大。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04.8万户,比上年增长15.0%,注册资本27996.4亿元,增长39.0%;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300.6万户。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内需持续均衡增长存在较大制约,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较大,对外向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将更为深刻;城乡二元结构仍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比较明显;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在就业、医疗、住房、市场物价、劳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等。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3235.1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0.2%。其中夏粮1105.3万吨,增长0.2%;秋粮2129.8万吨,增长0.1%。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为5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棉花面积为23.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油料面积57.4万公顷,减少1.9万公顷;蔬菜面积121.3万公顷,增加6.5万公顷。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7万公顷,新增高效渔业面积7.7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6万公顷。图3 “十一五”时期粮食总产量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11.0万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366.6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24.0万吨,增长4.1%;禽肉产量132.7万吨,增长10.2%。禽蛋总产量190.6万吨,增长2.9%。牛奶总产量57.3万吨,增加3.4%。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59.5万吨,增长3.7%,其中淡水产品324.0万吨,海水产品135.5万吨,分别增长3.6%和3.9%。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全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1.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4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37.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成员达253万户,入社农户比例达42%,出资额490.4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六件实事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6019.1亿元、15204.8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6.6%。国有工业增加值1319.4亿元,增长11.1%;集体工业增加值266.9亿元,增长4.2%;股份制工业增加值9709.4亿元,增长15.9%;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8683.9亿元,增长16.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729.1亿元,增长13.6%;私营工业增加值6971.4亿元,增长17.9%。图4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企业效益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利税8897.2亿元,增长34.9%;实现利润5705.9亿元,增长43.6%。企业亏损面8.6%,比上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86.9亿元,下降3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1.0,提高18.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644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医药制造业产值1399.1亿元,增长28.6%;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218.4亿元,增长3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8689.6亿元,增长33.1%;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6108.3亿元,增长29.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2951.5亿元,增长25.3%。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78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在列入统计的7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56种,下降的有19种。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建筑业持续发展。全省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23.6亿元,增长20.1%;竣工产值9246.0亿元,增长13.2%,竣工率达75.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0.4万元/人,上升7.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8534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929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937万平方米,增长6.5%。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418.9亿元,增长22.1%。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285.8亿元,增长20%;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3019.6亿元,增长12.5%;民间投资14881.4亿元,增长25.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8433.1亿元,增长22.7%。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图5 “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第二产业投资8250.8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投资9113.0亿元,增长22.4%。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8196.3亿元,增长22.5%。其中,制造业投资7645.9亿元,增长25.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188.3亿元,增长44.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6.7%。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25.9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525.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67.1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04.4亿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54.7亿元,分别增长27.4%、26.5%、48.9%、50.9%和50.4%。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73.1亿元,增长14.2%;房地产开发投资4301.9亿元,增长28.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投资114.3亿元,增长1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455.5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56.5亿元,增长25.7%。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新开工项目中亿元项目个数、完成投资为2040个和2956.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7.4%和59.7%。200个省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或加快推进。江都至海安、无锡至张家港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2号线东延线建成投入运营,3号线开工建设;淮安涟水机场正式通航,无锡硕放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全线贯通;南汽轿车及发动机、无锡海力士三期、镇江恒神碳纤维、张家港道康宁有机硅、徐工机械基地、盐城华锐风电设备等项目顺利竣工;“川气东送”管道建成并实现供气,如东LNG外输管线与冀宁联络线和西气东输一线全面贯通,田湾核电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加快发展。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1965.5亿元,增长19.2%;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16.8亿元,增长15.1%。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207.2亿元,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75.1亿元,增长20.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20185.8亿元,增长29.4%,其中批发业15321.8亿元,零售业4864.0亿元,分别增长30.2%和26.7%。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金银珠宝零售额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汽车零售额1630.0亿元,增长38.4%;石油及制品零售额786.8亿元,增长35.2%;通讯器材零售额84.2亿元,增长2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535.8亿元,增长23.1%;中西药品零售额303.6亿元,增长2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461.8亿元,增长21.7%;食品、饮料、烟酒零售额662.4亿元,增长19.4%。图6 “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六、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并逐步迈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46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增长35.8%;进口1952.4亿美元,增长39.9%。图7 “十一五”时期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增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883.4亿美元和1256.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9.6%和46.5%。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840.1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66.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23.2亿美元,增长31.1%,占出口总额的71.1%。私营企业出口额为483.4亿美元,增长55.0%,占出口总额的17.9%。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口额分别为698.1亿美元、583.4亿美元、254.6亿美元和179.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1.6%、29.2%、30.1%和26.2%;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市场出口额分别为210.7亿美元、137.2亿美元和71.9亿美元,分别增长26.3%、36.0%和46.7%;对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145.5亿美元、63亿美元和36.5亿美元,分别增长61.4%、32.9%和105.0%。表4 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吸引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利用外资结构不断改善。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661家,新批协议外资568.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8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60个。全年服务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490家,协议外资140.7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81.5亿美元,增长22.8%。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58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27.3亿美元,分别增长37.1%和36.2%,占全省总量的77.0%和74.9%;实际到账外资222.3亿美元,增长16.6%,占全省总量的77.9%。图8 “十一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与增长速度“走出去”势头迅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08个,比上年增长22.9%,中方协议投资21.8亿美元,增长104.6%。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62.1亿美元,增长23.3%;完成营业额59.7亿美元,增长17.5%。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7%,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3.1%和18.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9亿吨,增长19.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增长18.2%。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134.6万标准集装箱,增长29.2%。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万公里、新增6504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4059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907.8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2922.2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567.7万辆,净增109.6万辆,分别增长23.9%和29.1%。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434.6万辆,净增96.3万辆,分别增长28.5%和28.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88.6万辆,净增72.1万辆,分别增长33.3%和27.8%。表5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8.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006.3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0.9%。邮政电信业务收入79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1.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687.1亿元,分别增长22.7%和7.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288.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98.8万户,减少163.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27.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71万户。住宅电话用户1759万户,减少11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916.7万户,净增976.4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10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3万公里,新增0.1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1081.3万户,新增120.4万户。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551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国内旅游收入4287.9亿元,增长24.3%。全年入境旅游人数65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外国人473.5万人次,增长19.6%;港澳台同胞180.1万人次,增长1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8亿美元,增长19.1%。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49.7万人次,增长44.5%。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表6 全年财政收入分项情况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原口径财政总收入达11743.2亿元(不含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等),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9.9亿元,增长26.4%,增收851.1亿元;基金收入3564.3亿元,增长100.4%。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预算支出4843.8亿元,同比增长18.6%;基金预算支出3340.4亿元,增长95.3%。全年教育支出854.6亿元,同比增长25.6%;公共安全支出321.0亿元,增长1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4亿元,增长1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5.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6.8亿元,分别增长27.4%和25.5%。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134.3亿元,比上年少增1670.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3253.9亿元,少增105.4亿元;企业存款增加2054.1亿元,少增3636.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824.3亿元,比上年少增231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98.3亿元,多增439.1亿元。 表7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图9 “十一五”时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增长速度证券市场交易稳定。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128家增加到169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791.8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7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21.0亿元和378.1亿元。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76897.2亿元,比上年增长5.8%;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215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4%。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900.0亿股,比上年末增长36.7%;市价总值1386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3%。年末共有证券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306家;期货公司11家,期货营业部74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3家。保险事业规模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财产险收入311.9亿元,寿险收入780.4亿元,分别增长36.6%和26.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赔付额251.8亿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财产险赔付134.4亿元,增长5.5%;寿险赔付92.4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25亿元,增长17.8%。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全年申请专利23.6万件,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发明专利5.0万件,增长58.2%;授权专利13.8万件,增长58.5%,其中发明专利7210件,增长35.5%。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2.5万件,授权专利7.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7.4%和53.3%。全省有4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8项,总投入12.7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093家。当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92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01项,自主创新产品516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7个,其中当年新建9个。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科技研发投入比重继续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8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38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8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300个,其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9个,高等院校属科研机构4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2350个。已建国家和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2048个,比上年增加987个,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1个。质量检验得到加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77个,国家检测中心31个;监督抽查产品314种,比上年增长19%。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855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99.6万台件,下降13%;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39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4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3.3万人,在校生164.9万人,毕业生47.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3万人,在校研究生12.6万人,毕业生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02.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100.01%,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8.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特殊教育招生0.5万人,在校生3.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5.7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断加大。表8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7个,公共图书馆109个,博物馆182个,档案馆168个,向社会开放档案366万卷(件、册);共有广播电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1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99%和99.88%。有线电视用户1885.9万户,比上年增长9.3%。生产故事影剧片13部。全年报纸出版27.1亿份,杂志出版10051万册,图书出版52290万册。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09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47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7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0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24.8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9万人,注册护士12.3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7万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乡镇卫生院1283个,床位5.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全省运动员在第十六届亚运会等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有160人次获金牌,142人次获银牌,105人次获铜牌。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年末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6.5万公顷。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能力明显加强,太湖湖体水质持续改善,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5.2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6855.7亿标立方,工业粉尘排放量16.1万吨,空气质量监测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11个。安全生产事故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9712起,死亡5729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46%,死亡人数下降2.4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0人,下降16.67%。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944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人均消费性支出14357元,增长9.2%,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6.5%。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118元,比上年增长13.9%,增幅自1997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43元,增长12.7%,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8.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3平方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现城市低保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应保尽保、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补贴应保尽保。图10 “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长速度图11 “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921.4万人(含参保离退休人员)、1843.3万人(含参保退休人员)和1153.8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9.7万人、142.2万人和74.6万人。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418.0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441.5万人。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均达97%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9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9万人。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2、人口统计数据详见另行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