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德国望远镜市场分析介绍.docx

    • 资源ID:2022745       资源大小:246.51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国望远镜市场分析介绍.docx

    德国望远镜市场分析介绍 商务部贸研院一、德国经济贸易形势(一) 德国经济开始回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国际领先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大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第二大贸易国。德国拥有8200万人口,是欧洲最大的市场之一。德国占有整个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约25%的比重。德国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并在已有的欧洲市场和新兴的中东欧市场中发挥着纽带作用。该国以其在技术研发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闻名。它提供着欧盟三分之一的研发经费。另外,它在申请发明专利方面也居先地位,企业、优秀大学和研究所之间的密切合作为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及提高生产力打开了方便之门。德国拥有先进的通信系统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其“双轨教育体制”将企业的实际培训与学校里的理论学习统一起来,为劳动市场提供了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另外德国大学在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深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国的大学在研究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提供各方面的培训项目。德国在全球的钢铁生产、煤炭开采、化学产品制造、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技术和电子产品生产以及造船领域都属于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企业中有大约90%是中小企业,其中的大部分专门生产具有创新性和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竞争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由数量惊人的德中型企业作为所谓的“幕后胜利者”领导着国际各行各业的市场,德中小企业所发挥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与大型著名企业,如巴斯(BASF)、拜耳、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和蒂森-克虏伯成功合作,成为他们伙伴和配件供应商。表1 德国宏观经济状况20012002200320042005GDP(10亿美元)1,8932,0272,4472,7552,833实际GDP增长率(%)1.20.1-0.21.60.8年均通货膨胀率(%)2.01.31.01.72.0货物出口(FOB,10亿美元)569.7616.6752.4909.31,016.4货物进口(FOB,10亿美元)480.5488.8604.5717.9801.0经常项目余额(10亿美元)3.145.651.5103.4119.8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10亿美元)51.451.250.748.8汇率(欧元/美元)0.900.941.131.241.26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2005,欧盟统计局。;其中2005年为估计数据图1 德国GDP统计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2005;其中2005年为估计数据德国经济一度陷于停滞。2000年经济增长率为2.9%,2001年降到0.8%,200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0.2%,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到2004年其停滞不前的经济状态略有所好转,但是离真正的复苏还相差甚远。但毕竟德经济实力雄厚,虽然GDP增长出现滑坡,失业率在今年2月攀升至二战以来的新高,达到12.6%,但其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都较稳定。德国智库DIW表示2005年德国经济增长率将自去年的1.6%放缓至0.9%左右。同时预计2006年德国经济增长率为1.5%,届时出口将加速,而民间消费会逐渐回升。德今年前三个月经济增长率为1.0%,扣除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出人意料地比上个季度增长了,为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DIW预计200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均为0.9%。DIW称,对外贸易将继续支撑经济,但国内需求极度疲弱依旧阻碍经济发展。消费者支出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到约60%。对外出口仍然是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与上个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德对外出口增长了约。但与此同时,除企业设备投资有所增加外,但德国内需求整体上仍然十分疲软。德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对外出口,国内生产总值中大约三分之一为出口产品,约每三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依赖于出口。所以德国的外经关系在德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计今年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将会有所减弱。今年10月默克尔正式成为德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总理。德目前急切需要一场改革来提升萎缩的经济。新上任的总理默克尔如果今后在联合政府中做出过多的妥协,将会使德国的改革被进一步推迟或停滞。另外,默克尔可能会在处理与英美两国关系方面有所变化,逐渐改善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这一切或多或少的将影响德经济发展。(二) 德国对外贸易受世界经济形势左右近年来,德国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净出口成为拉动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最近一段时期,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上升势头减弱,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以及欧元走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德国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同时进口增长持续扬升,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影响德国贸易走势的一些因素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转变,外贸强劲增长的动力和空间略显不足。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依然匮乏,总体仍将维持缓慢增长格局,因此外需增长的放缓将直接影响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仍将维持一段时间。2004年德国对外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全年德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9093亿美元和7157亿美元。统计表明,欧洲内部贸易仍然是德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去年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占其贸易总额的74.4和72。1、出口得益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及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德国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德国对于欧盟成员,尤其是欧盟新成员的出口增幅最大。德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增长以外,年初欧元的回落以及2003年初以来出口价格大幅下滑都是促进德国出口增长的原因。同样出口是支撑德国精密仪器及光学工业的支柱,其出口额占该行业总额的一半以上。德国对美国精密仪器及光学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但鉴于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居高不下,对美国产品出口存有危险。东欧的波兰及捷克以及亚洲国家也是德国精密仪器及光学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问题以及德国政府对于企业海外参展资助的削减,预计2005年出口增幅将下降为4%。2005年,鉴于美国及亚洲经济增长的减速,德国出口增长将有所放缓。但欧洲经济的复苏将抵消上述两个地区经济增长减速带来的部分影响。德国工业联合会预计,2005年德国出口增幅为6%。2005年对德国出口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欧元对美元的继续升值,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表2 2002-2004年1-12月份德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单位:百万美元国别2002年2003年2004年占比%同比%2002年2003年2004年04/03全球总计616,271.9752,279.3909,296.410010010020.87法国64,138.3577,317.3891,384.6110.4110.2810.0518.19美国63,915.3469,007.1479,673.310.379.178.7615.46英国50,266.3261,907.6273,133.598.168.238.0418.13意大利44,085.6153,802.8662,844.717.157.156.9116.81荷兰36,668.1945,469.1455,132.345.956.046.0621.25比利时28,865.0239,346.5849,311.344.685.235.4225.33奥地利31,493.3639,432.5349,201.625.115.245.4124.77西班牙27,554.8836,230.7544,434.584.474.824.8922.64瑞士24,701.4728,697.0133,816.084.013.823.7217.84中国13,777.1720,558.725,858.222.242.732.8425.78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表3 2003-2005年1-7月份德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单位:百万美元国别2003年2004年2005年占比%同比%2003年2004年2005年05/04全球总计426,245.56521,400.19564,050.061001001008.18法国44,314.5453,117.2258,468.3410.410.1910.3710.07美国40,246.8346,209.9348,323.119.448.868.574.57英国35,267.3143,319.5644,520.098.278.317.892.77意大利31,051.4637,139.8739,438.367.297.126.996.19荷兰25,272.8729,816.2032,953.385.935.725.8410.52比利时21,842.0928,135.8031,483.405.125.45.5811.9西班牙20,489.3326,304.5529,496.204.815.055.2312.13奥地利21,619.4626,733.8229,354.035.075.135.29.8瑞士16,808.5519,527.5520,521.143.943.753.645.09波兰10,287.3513,067.5714,723.002.412.512.6112.67中国11,480.5815,467.5114,353.722.692.972.55-7.2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图2 2004年德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从各种图表显示说明,法国、美国、英国是德出口商品最大的贸易伙伴。2004年中国位居第十二名。2、进口2004全年,德国进口同比去年增长18.4%,进口额达到7157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达1959亿美元。表4 2002-2004年1-12月份德国主要进口贸易伙伴单位:百万美元国别2002年2003年2004年占比%同比%2002年2003年2004年04/03全球总计490,690.08605,096.67715,729.9710010010018.28荷兰52,079.0563,927.5478,931.3510.6110.5711.0323.47法国45,996.6955,810.7264,692.579.379.229.0415.91比利时34,419.3242,724.8553,432.117.017.067.4725.06意大利31,340.5338,263.8343,741.176.396.326.1114.31英国31,443.7335,666.2543,108.406.415.896.0220.87美国29,797.9534,468.5538,791.896.075.75.4212.54中国18,042.7325,495.6235,532.283.684.214.9639.37奥地利20,779.8125,511.1630,862.544.244.224.3120.98瑞士19,748.2122,595.8827,254.184.033.733.8120.62西班牙14,114.4718,017.3321,083.142.882.982.9517.02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表5 2003-2005年1-7月份德国主要进口贸易伙伴单位:百万美元国别2003年2004年2005年占比%同比%2003年2004年2005年05/04全球总计344,510.63399,833.76439,679.621001001009.97荷兰35,440.3143,001.7051,203.2310.2910.7611.6519.07法国32,271.5838,123.5139,500.979.379.548.983.61比利时24,371.8830,977.1435,341.817.077.758.0414.09英国20,568.6523,686.6127,393.425.975.926.2315.65意大利22,134.6624,335.2525,698.766.436.095.855.6中国13,486.7018,024.9223,163.533.924.515.2728.51美国20,832.5122,254.3022,486.836.055.575.111.04奥地利14,406.9616,819.4418,667.314.184.214.2510.99瑞士13,109.0814,913.5017,124.003.813.733.914.82西班牙10,583.3712,139.9813,192.523.073.0438.67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图3 2004年德国主要进口贸易伙伴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2004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55亿美元,出口额为259亿美元,贸易额居德国各亚洲贸易伙伴之首。此外,法国继续保持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边贸易额高达1561亿美元。去年,德国在美洲和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和南非,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185亿美元和115亿美元。2004年全年出口增长达21.2%,增幅高于全球贸易增长。据德联邦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9月德国对外贸易总额1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德进口额5627亿美元,增加8%;出口额7187亿美元,增长7.1%;外贸顺差1560亿美元,增加3.9%。前9个月,德从欧盟成员国进口3636亿美元,增长6.7%;从欧盟外第三国进口1991亿美元,增加10.4%。对欧盟成员国出口4556亿美元,增长6.7%;对欧盟外第三国出口2630亿美元,增加7.6%。经常项目顺差859亿美元,增长7.6%。(三) 中德双边贸易数额快速增长中德双边市场容量大,经贸互补性强。德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4年),中国则是德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2004年),同时也是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依赖程度较深。默克尔上台后,可能推行亲美远华政策,但也会意识到一个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德国的重要意义。而且由于中德两国在美国、英国等市场上贸易产品竞争程度很小,不会面临市场挤出效应。近几年来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2000年双边贸易数额约为347亿美元,至2004年猛增到651亿美元,增长近一倍,日前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05年1-7月,中德双边贸易额为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德国进口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出口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表6 2000-2005年德国与中国贸易情况年份进出口总值(单位: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出口进口差额出口进口2000年117.29230.06-112.7712.07.62001年150.26247.28-97.0228.17.52002年180.68264.59-83.9220.27.02003年229.41310.30-84.6124.917.32004年260.40390.60130.2013.525.92005年1-7月141.65260.26106.22-10.126.7资料来源:德国统计局对外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发展是互动关系,双边贸易的发展促进德国对外投资,德对外投资也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增长。九十年代,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是美国。目前,这一情况已有了根本转变。德国工业联合会(BDI)2004年9月进行的企业调查显示,未来德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集中方向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和东欧国家。中期内,即未来5-10年间,德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心是中国。德国对华投资潜力巨大。目前,德国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额与两国重要贸易伙伴关系完全不符,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投资总额只占德国对外投资额的1.2%,仅相当于日本或美国对中国大陆投资额的五分之一,甚至远远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德意志银行2004年9月对DAX股市排名前30位的德国大型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10年的未来六年间,德国大型企业对中国大陆地区投资额将超过124亿美元。罗兰贝格公司和德国亚琛大学8月出版的调查报告显示,90%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计划未来5年内向国外转移部分生产基地,目的地主要集中于中国和东欧。德国安永(Ernst & Young)会计师事务所今年9月发布的德国200家汽车配件生产商未来投资意向调查显示,未来10至15年间,75%的德国汽车配件商计划在中国投资建厂。一、 德国望远镜市场基本情况(一) 关税简介德国是欧盟成员国,执行欧洲经济联盟通用税则。由于德国对某些产品,有自己单独的税率规定, 如煤炭和钢铁,所以德国海关综合两种税则制定了德国实用海关税率。从1988年1月1日起,德国税则全部改用统一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欧盟成员国之间商品流通不征关税和附加税,对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的工业品免税,对来自欧盟外的第三国商品,如果对方不享受最惠国待遇,则按欧盟共同税则征收关税。德国关税主要是进口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征“财政关税”。对出口和过境的商品免征关税。德国的关税税率分自主税率和协定税率两种。自主税率由德国自行制定,协定税率依照德国或欧盟同第三国签订的协议确定。协定税率也适用于其他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德国的关税税率同其它欧盟国家一样,采取从价税,也有一些商品采用复合关税,税率比较低。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关税,对进口农产品和一些食品进口征收差额税。1、德国关税政策简介早在1967年,欧共体就已实行内部互免关税。作为欧共体的重要成员国,德国的海关立法已基本与欧共体有关法规并轨。1992年,欧共体通过统一海关法规。德国于同年修改了本国海关法,使之与欧共体法规相一致。自1993年1月以来,欧共体各国海关已实行统一报关制度。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各国海关的工作量,而且改善了企业的司法保障。欧洲共同体于1971年7月正式开始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关税普遍优惠制。1981年,欧共体决定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普惠制延长10年。1990年底,欧共体为支持南美洲国家的反毒品斗争,决定对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四国实行为期四年特别优惠制,1992年,这一特别优惠制又被扩大到其它南美洲发展中国家。1989年,欧共体和69个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区国家在多哥签署了第四个洛美协定。协定于1990年3月生效,有效期为10年。根据条约的主要条款,非、加、太国家97%的产品不受配额限制,不必交纳关税,可单方面自由输入欧共体国家,即输出国不必向欧共体国家提供对等的优惠。为支持东欧、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改革,稳定该地区的局势,欧共体于1992年对阿尔巴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其它独联体国家的有关产品实行在税普惠制。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分别与欧共体签订了欧洲条约,因而受到了比普惠制更加优惠的关税待遇。欧共体虽然对第三世界采取了一定的关税与贸易优惠政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贸易壁垒,更没有触动历史遗留下来的旧的不合理的贸易结构以及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商品交换中价格不合理的局面。关税普惠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条件。欧共体一方面试图以普惠制来改善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当第三世界的出口影响到欧共体国家的利益时,它又常常以各种借口,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实行种种惩罚。随着欧洲联盟产行统一大市场,内部边界取消,欧洲联盟加强了对外部边境的管理,并强化共同的贸易政策,以维护大市场的“经济安全”为名,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1)制定新的共同海关法。即按照统一的规则对外行使海关检查权,这将意味着对第三国产品进入大市场要求更为严格。(2)强化共同贸易政策。欧洲联盟总的要求是用共同的贸易限制以取代各成员国自行的贸易限制。1994年2月欧洲联盟正式宣布取消12国各自共6417项贸易限制,代之以实行欧洲联盟的统一配额。如对中国,各成员国取消了4000多种国别配额,但于1994年2月宣布对出口的七大类商品(鞋类、手套、陶瓷器、玻璃器皿、玩具、收音机及部分丝麻制品)实行统一配额,配额数量低于1992年出口实绩。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实行更苛刻的配额限制,德国进口商反应极大。(3)推行新的贸易主义。近年来,在多边贸易谈判的背景下,欧洲联盟理事会正式通过有关法规,其反倾销、反出口补贴、贸易保障及贸易政策等新规定大大缩短了欧洲联盟实行反倾销从立案、调查到实施的时间,以便迅速地对第三国产品采取制裁措施。实际上,这是推行新的、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主义。2、对外经济条例、关税及其标准对外经济法是德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根基。德国对外经济的一般性原则是建立在自由的贸易和支付过程的基础之上的。对外贸易和商业事务中的大多数规则与规定都在对外经济条例的规定之中。(1)进出口规定进口清单作为对外经济法的一部分,详细列举了各种进口限制。德国对工业产品的进口规定进一步放宽,不再需要任何进口许可和申报。需要进口许可的产品(如纺织品和钢材),要遵照配额规定。归特殊市场管理的产品,(如农产品和后续产品)需要进口许可。联邦农业及食品委员会(BLE)负责签发农产品的进出口许可证。列在进口清单上并需要进口许可的商品必须申报商品产地证书或者商品产地说明。商品产地证书必须由各国的专门部门签发。商品产地说明由出口商以及供货商开出。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价值不超过1000欧元的商品,不需要商品产地证书。欧洲共同的产品清单以及德国的出口清单都详细列举了需要出口许可的产品名称。(2)关税及税收规定:欧盟各成员国的关税法是相互适应的。关税法典对所有成员国均具有约束力。1993年1月1日起,欧盟内部实行商品自由交易,无需办理任何海关手续。但是非欧盟国家的商品仍需办理海关手续,缴纳关税。进口关税按照关税税率来交纳。根据欧共体统一关税税率(TARIC)的规定,关税由商品价值决定。农产品实行特殊关税。其它以产品的净重以及进口时的价格为准。一般说来,进口到德国的商品都需要征收增值税。德国对于大多数工业产品要征收16%的增值税,农产品增值税率为7%。对贸易样品、广告材料和临时进口的产品如展览会和博览会所需的展品不征收增值税。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有矿物油、酒精、含酒精饮品、烟草产品及烘焙的咖啡。(3)德国的安全标准德国的安全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因此检测和验证程序需要一些时间。在欧盟内部各个成员国的安全要求及相关的标准按照准则是相互适应的。但是在过渡阶段要注意该国的具体要求。在欧盟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是由非国家组织公布的。他们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欧洲标准委员会、欧洲电子技术标准委员会和欧洲通讯标准机构都是得到承认的组织,它们负责制定欧盟内部的有关标准。欧盟范围的“CE”标识是针对几乎所有的机器、低电压产品和许多其它产品而制定的。它表明该产品符合欧盟准则下的所有安全要求。另外,在德国还有性能和质量标记。这些都是自愿的,但是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率。重要标志有机械产品方面的“已经安全检测”(GS)和电子产品方面的“德国电子技术协会”。德国标准研究所发布产品的技术标准。检测和发证程序的一个重要机构是电子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VDE)。“VDE”标志由VDE检测和验证研究所颁发。3、望远镜关税德国税则全部使用统一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根据HS分类,望远镜产品包含90051000双筒望远镜;90058040光学望远镜,包括单筒望远镜;90058060除双筒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以外的单筒望远镜及天文仪器,但不包括射电天文仪器;90059040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及天文仪器的零件、附件;90059080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其他光学望远镜及其他天文仪器的零件、附件,包括座架等,其具体分类及相关关税见下表所示。表7 德国望远镜及其相关产品的关税税率一览表税号货品名称进口关税增值税9005900510009005809005804090058060900590900590309005906090059090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其他光学望远镜及其座架;其他天文仪器及其座架,但不包括射电天文仪器:双筒望远镜其它仪器天文望远镜其它零件、部件(包括座架)双筒望远镜用光学望远镜用其它4.24.2%4.2%4.2%4.2%4.2%16%16%16%16%16%16%(二) 主要生产厂商及知名品牌德国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型望远镜生产厂商,他们的产品多以制作精良、设计巧妙、性能稳定等为特点,产品多集中于中高档次,在全球望远镜市场都有良好的声誉。以下将德国几家大型知名的望远镜生产厂商的简要情况及其产品作一介绍:1、Zeiss是一家国际知名的望远镜生产厂商,它的光学镜头代表了世界光学仪表的最高水平。在“好莱坞”,蔡司镜头经常被用于惊险片的摄影。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法拉力”赛车车身上安装了蔡司的摄像镜头,从而将精彩的比赛实况忠实地呈现于观众眼前。一些著名品牌的数码影像器材产品,如“索尼”,在其高档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上选用了蔡司光学镜头。该品牌光学镜头主要在德国本地生产,在中国多由代理商来负责市场推广。公司网址: 2、STEINER(视得乐)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望远镜品牌,德国创始人科尔于1947创建公司。作为望远镜生产行业的世界著名专家,视得乐不断追求新颖的镜片技术,重大的质量革新包括最结实的橡胶外壳,内部氮压系统,防水压5米和精确涂施的视得乐镜片涂层,同时视得乐是众所周知的第一家将罗盘置于望远镜的公司。世界各国的职业猎手、船长、舰长、租船旅行观光人士、远足、登山人士、户外体育运动员、观鸟人士、爱好大自然人士等,都信赖并选择视特乐,因为它具有最现代的镜片技术、最精密的加工,并且所有的望远镜都经过了最严格的美国军用标准测试。公司网址:www.steiner-3、LEICA(徕卡)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光学镜头生产厂商,诞生于20世纪初。该公司一直专注于光学镜头的工艺制造。徕卡公司是第一个用电脑解决复杂光学计算问题的制造商,早在1951年这家公司的光学工程人员就用电脑来作设计工作,解决疑难复杂的光学计算,时至今日,电脑已是辅助镜头设计的最重要的工具,工程人员操作它,以精密数学的计算方式计算出相关数据而设计出可以使用的镜头。电脑的高速计算功能,加上徕卡公司的光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献身精神,使徕卡镜头始终保持在一流和顶级水平。该品牌望远镜产品具有高性能的光学元件和优异的对比度和渲染效果。氮填充压制机身和真正的内部对焦,保证了该望远镜的机械稳定性和耐用性。除了保护内部部件,这一设计还使该望远镜防水深度达到5米。徕卡照相机公司为其所有双筒望远镜提供特殊的30年质保。公司网址:4、targa(德亚)是一家德国品牌,是一个以计算机服务器及相关硬件配件,数码产品,网络设备为主的企业。该公司产品一直以来在欧洲十分著名,自2000年以来,德亚开始开拓亚洲以及中国市场。自世界步入信息时代,无论从宽频网络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码娱乐,其中每一进步,计算机都向世人展现了令人震撼的运算技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强力硬件系统作为支持。始创于德国的品牌德亚,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此项事业,研发制造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为全世界用户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帮助企业建立数字组织的基础骨骼。截止到2000年底,以“品质”、“实力”为标志的德国品牌德亚产品领域已覆盖个人计算机、移动PC、服务器、全系列数码产品和计算机硬件。其中数码产品与传统望远镜很好的结合,构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数码望远镜。公司网址:www.targa.de(三) 其他国家的知名望远镜品牌德国市场上,望远镜的品牌非常众多,不仅有德国本土的各望远镜生产厂商推出的望远镜产品,而且还汇集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品牌。1、来自美国的品牌:TASCO、CELESTRON、MEADE、VIVITAR、BUSHNELL、CORONADO、HARDIN OPTICAL、JIMS MOBILE(JMI)、LUMICON、SWIFT INSTRUMENTS、TELE VUE、SCOPE TRONIX、ORION、OFFSHORE(德宝)以及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品牌;2、来自日本的品牌:SAKURA(樱花)、PENTAX(宾得)、NIKON(尼康)、TAKAHASHI(高桥)、NIKULA(沙漠风暴)、NISSHO以及YAMADA等品牌;3、来自中国的品牌:BOSMA(博冠)、晶华、天狼、凤凰、熊猫、航海家以及挑战者等品牌;4、来自俄罗斯的品牌:BAIGISHI及旅行者等品牌。二、 德国望远镜产品进口市场分析近几年,德国对于望远镜产品的进口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是望远镜产品并不是德国主要的进口类别,2004年德国进口的望远镜及其相关产品总金额达到了9502万美元,仅占到德国进口总值的0.13,其中,进口双筒望远镜的金额为5568万美元,进口单筒望远镜2606万美元,进口天文望远镜及望远镜附件产品1328万美元。下面,我们按照海关的分类,对德国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及望远镜附件产品的进口情况分别进行分析。(一) 双筒望远镜进口市场分析近几年德国双筒望远镜的进口统计情况如表811所示,其进口情况和特点分析如下:1、总体趋势分析近几年,德国双筒望远镜的进口,从总体情况上来讲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从进口金额上来看,德国2003年双筒望远镜的进口同比增长了11.85%,2004年同比又增长7.31%,在2005年1-7月份同比又增长了10.09%;从进口数量来看,德国2003年双筒望远镜的进口同比减少了5.03%,2004年同比增加了21.64%,而2005年1-7月份同比又增长了3.59%。2、进口国别分析从双筒望远镜的进口国别来分析,德国该市场的主要进口伙伴一直相对稳定,中国和葡萄牙一直是其最主要的进口国,处于绝对领先的第一集团,德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产品金额占德国该产品进口总金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占据了半壁江山,2004年这两个国家的进口份额分别是33.96%和22.00%。而中国在该市场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处于第二集团的国家较多,包括荷兰、日本、匈牙利、奥地利、瑞士、美国、俄罗斯、法国和韩国等国家,这些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名次经常改变。特别是匈牙利和瑞士,其市场份额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其中匈牙利从2002年的12.70%降到2003年的10.97%,2004年又大幅下滑到6.92%;瑞士从2002年6.15%急剧上升至13.29%,而2004年又大幅下滑到3.17%。这足以说明德国的双筒望远镜市场竞争有多么激烈。3、进口平均单价分析根据惯例,我们按照双筒望远镜的平均单价的多少将双筒望远镜市场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市场。中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价格优势明显,出口的双筒望远镜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的平均价格低于10美元,从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看出,2004年,从金额上来看,中国只占到33.96%,而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却占到德国总进口数量的77.43%,由此可见中国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低端产品;另外,荷兰出口的产品主要也集中在低端市场。中端市场的双筒望远镜价格位于30-70美元之间,这个市场中有较多国家竞争,主要包括韩国、丹麦、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所占市场份额相差不大,所以竞争比较激烈。在高端市场上,也有许多国家争夺,主要为欧美国家,包括:葡萄牙、日本、匈牙利、奥地利、瑞士、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乌克兰等国家,产品价格在100美元以上,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葡萄牙、日本、瑞士和匈牙利四国位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竞争的激烈,他们的市场份额每年都发生变化。表8 2002-2004年德国进口双筒望远镜的金额(HS编码:900510)单位:美元国家和地区金 额占比同比2002年2003年2004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4/2003进口总值46,383,939 51,881,973 55,675,785 100.00 100.00 100.00 7.31中国15,928,305 17,331,442 18,909,048 34.34 33.41 33.96 9.1葡萄牙6,647,302 7,867,523 12,249,079 14.33 15.16 22.00 55.69荷兰3,085,505 3,004,434 5,537,488 6.65 5.79 9.95 84.31日本4,624,106 4,864,207 5,514,794 9.97 9.38 9.91 13.37匈牙利5,892,677 5,692,791

    注意事项

    本文(德国望远镜市场分析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