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docx
手机大头产品市场调研及产品规划目录: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4(一)总体网民规模4(二)手机接入方式用户规模5二、移动互联网用户构成分析7(一)性别结构7(二)年龄结构9(三)学历结构10(四)收入结构11(五)城乡结构12(六)使用习性一三三、国内移动终端市场状况一三(一)移动终端分布情况14(二)智能手机的市场分布一五(三)新平台进驻中国市场17四、移动互联网业务分类一八(一)信息获取类19(二)交流沟通类20(三)网络娱乐类21(四)B2B/B2C商务交易类22五、同类产品发展状况24(一)移动互联网主流软件统计24(二)对手产品分析271、腾讯QQ272、魔橙323、UCWEB344、百阅读书34六、手机大头客户端现存的问题分析35(一)产品设计问题351、主菜单显示352、资讯版块问题363、无RSS订阅功能364、邮箱应用问题375、大头读书问题376、版块间缺少业务链接377、业务类型不够388、独立天气预报业务389、增加桌面显示功能3810、增加虚拟特权和虚拟物品38(二)市场推广问题38(三)营收问题39(一)产品设计改进39(二)市场推广问题改进40(三)营收问题改进40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2008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3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9年6月底不会超过2.5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000万人,在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0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图1.1 中国网民人数增长情况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一三.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图1.2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二)手机接入方式用户规模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3.38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46%,总体互联网民的比例提升6.5个百分点,增速十分迅猛。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图 1.3 手机网民规模及占网民总体的比例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 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2009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3G牌照发放工作启动决议,3G牌照的发放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了移动互联网概念。此后中国移动下调GPRS数据流量资费;中国电信调低无线上网套餐费用;中国联通推出多样化GPRS套餐等。主要运营商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和扩大用户规模,促进市场发展。二、 上网和时尚理念结合;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从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三、 上网内容和应用功能丰富。手机上网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手机博客、手机视频,乃至手机电视都发展迅猛,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促进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扩张。万人图1.4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2009年6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半年内)增长率网民规模3.38亿网民规模2.53亿宽带网民3.2亿占总网民规模的94.3%宽带网民2.14亿占总网民规模的84.7%提升3.4个百分点手机上网用户1.55亿占总网民规模的46%手机上网用户7305万占总网民规模的28.9%提升6.5个百分点图1.5 2008年2009年网络用户数量比对表2008年2009年用户增长速度迅猛,特别是手机上网用户的增长最为明显,专家预计2009年底手机互联网用户数量将接近2亿,手机互联网进入黄金时期。二、移动互联网用户构成分析(一)性别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性别结构保持在53:47的比例,与2008年末相比,网民的性别结构保持稳定。图 2.1 网民性别结构对比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女性网民占比有所上升,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正逐步与城市进程趋同,更多的农村地区女性能接触到网络。图 2.2 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二)年龄结构手机网民年龄呈现偏态分布,其在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我国手机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与2008年底相比, 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占比从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使用。图 2.3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年龄特征比较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而其中青少年手机网民则占5890万,占青少年网民总规模的34%。比200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迅猛。万人图 2.4 中国大陆青少年手机网民与青少年网民规模对比(三)学历结构学历对比来看,手机网民中低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更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手机网民占比比总体网民在该年龄段的比例高出比例4.5个百分点。图 1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学历特征比较对应分析和交叉表显示:管理者更加倾向于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办公室职员则主要通过台式机上网,而学生则有明显的手机上网倾向。手机为学生的移动上网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一方面是在学生中应用最多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UP新势力”等,在套餐中直接加入了上网的资费;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关注的应用,如即时通信、图铃下载、手机小说等,都可以在手机上网中方便地实现。这些对推动学生使用手机上网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体力工作者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很高,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电脑价格较高,并且对体力劳动者而言又不是必需品,因而偶尔的上网需要可以通过手机部分满足,而无法使用手机替代的需要则在网吧实现。第三,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游戏是主要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体力工作者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很高,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电脑价格较高,并且对体力劳动者而言又不是必需品,因而偶尔的上网需要可以通过手机部分满足,而无法使用手机替代的需要则在网吧实现。第三,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游戏是主要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四)收入结构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更大,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网民占比高出整体网民手机网民2.7个百分点。图 2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收入特征(五)城乡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城乡手机上网用户比例与2008年底保持一致,农村用户占比略有上升。目前农村网民总规模达到9565万人,手机上网用户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但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率较之2008年有所减缓。图 2.7 城乡用户结构对比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一三.1%。图 3 中国大陆农村网民规模对比(六)使用习性1、1029岁年龄用户;手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以年轻人为主,年龄在一五30岁的学生以及白领人士。由于用户群体的年轻化,因此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偏向于“草根性”。由于年龄的关系,这批用户群体喜欢使用互动性业务多过其他应用性业务。业务主流以手机音乐、娱乐新闻、在线图书、移动IM、以及移动SNS为主。2、3049岁年龄用户;我们将30岁至49岁之间的用户定义为“稳众性”用户,与1029岁年龄拥护之间的区别是,这部分用户的年龄及经验决定着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新闻资讯、图书等应用性业务。三、国内移动终端市场状况影响移动网络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移动终端、上网质量、资费问题。这三方面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发展里程中的“三座大山”。不过随着当前运营商对移动网络环境及资费价格方面有所改善,先前的“三座大山”中以移动终端的因素逐渐突出,成为影响移动网络的发展的因素主要。(一) 移动终端分布情况1、2008年3月移动终端总分布情况;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持有的终端品牌复杂,手机市场充斥着走私手机和山寨手机,手机品牌的整体分布不规范。以下是中国电子设备中心对2008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品牌分布情况进行的市场调研结果:图3.1 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2008年第一季度手机品牌分布情况由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在手机终端使用方面,诺基亚一枝独秀,占有量最大;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则旗鼓相当,分居二、三位.此外,第三方软件浏览器使用量(MAUI)持续增长,代表无线互联网日益受到传统网民以及新用户的关注.2、2009年5月移动终端总分布情况;截止2009年5月,一年之后的市场数据报告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9年由于Motorola公司及营销策略的变动,Motorola的市场占有率在急剧下降。相反,三星推出一系列新品牌以及最新对华销售策略在使其在中国的占有率 。在图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品牌之间的市场比重变化很明显。Nokia仍是中国用户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二) 智能手机的市场分布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比例已经超过了10%,手机趋于智能化,在操作及应用方面与计算机更加接近,这是移动终端行业发展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智能手机会逐渐普及从而代替传统手机。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10%,在11%-12%之间,预计今年全年国内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将继续上升1-2个百分点,将占全部手机市场份额的12%-一三%。”根据赛迪顾问对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情况的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共销售智能手机823.6万部,比上一季度增长4.8%。赛迪顾问的调查表明,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平均价格走低,产品价格的降低带来了销量的上升。智能手机销量已经占国内市场手机总销售量的19.1%,智能手机已经跻身中国主流手机市场。图3.3 2008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品牌结构 智能手机平台正在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变化,下面是国内市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统计:图3.4 2008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结构 Nokia的symbian平台是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近73%的市场份额,其最具代表性的N系列手机已成为街机随处可见。图3.4 Nokia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十名机型这是2008年Nokia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10的机型,以Symbian S60第二版及第三版机型最多。(三) 新平台进驻中国市场2009年初,新联通与中国移动分别对iPhone和Blackberry进行代理,苹果公司的iPhone和RIM公司的Blackberry系列手机正在准备进入中国手机市场。1、苹果iPhone作为新联通的“秘密武器”,搭载新型平台Mac Os的iPhone手机,其触摸屏式UI和3D传感器技术融入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更加创新性的使用体验。从2007年上市至今,iPhone为苹果创造了一个奇迹。iPhone的用户遍布世界,可以想象人们对iPhone的热情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中国,人们对iPhone的热情同样高涨,很多人通过购买水货的方式来体验iPhone的快感。所以,新联通正式发行iPhone手机时,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必定会带来一次冲击。另外,由于iPhone的价格偏高,因此使用人群多以高端用户为主,这批用户在学历、收入方面都存在优势。因此,关于iPhone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时必要的。在T-Mobile真对全球iPhone用户的统计报告中,iPhone的用户多以青年人为主(年龄在40岁以下的用户群里)学生、白领成为主力军。下图为2008年T-Mobile为iPhone用户进行的年龄统计。图3.5 iPhone用户年龄调查2、RIM 黑莓黑莓使美国最畅销手机之一,与iPhone一样,黑莓靠着自己特殊的功能来吸引用户。技术上来说,BlackBerry是一种采用双向寻呼模式的移动邮件系统,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Blackberry与桌面PC同步堪称完美,它可以自动把你Outlook邮件转寄到Blackberry中,即Push-mail功能。同时,黑莓支持企业级数据应用,真正的实现移动办公,达到随时随便办公处理文件的需求。因此,黑莓出色的表现使其成为企业级用户采购终端的首选对象,倍受白领及商务人士们的青睐。黑莓进驻中国象征着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已具备实现真正移动办公的实力。我们可以暂且将黑莓定义为商务型用户的主选机型。主要用户年龄年龄段在2059岁之间的白领和商务人士。四、移动互联网业务分类目前有71.5%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聊天功能,是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手机搜索和在线收听/下载音乐使用率分别为26.2%,25.8%,组成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而手机网游、手机邮件、社区及博客等的使用比例较低。图 4.1 手机上网应用行为(一)信息获取类1.搜索引擎截止2009年6月,有14.7%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使用率比2008年末增加1.4个百分点。目前搜索引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深刻影响着网民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表 1 2008.12-2009.6移动话联网搜索引擎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搜索引擎一三.3%一五5614.7%2279723一五.6%2.移动网络新闻目前网络新闻使用率保持稳定,占比57%,在2008年末水平略微上升。由于互联网即时、便利的特性,网络新闻一直是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应用之一,其传播的深度和速度都领先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等重大新闻事件,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新闻事件最便捷的传媒工具之一。2009年7月初纽约时报宣布将许可其合作的网络媒体将时报新闻内容首先发布在网络上,包括新闻、照片等内容。这种趋势将使得未来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深度和权威性将得到加强。同时,用户生成内容(UGC)、互动产生的关系传播等成为网络媒体发展的新特色,共同助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表 2 2 008.12-2009.6网络新闻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网络新闻55%643557%8835240027.1%(二)交流沟通类1.电子邮件截止2009年6月,我国手机邮件业务使用率为9.80%,比2008年用户数量略微上升。一般而言,移动互联网用户学历越高,电子邮件使用率越高,随着低学历人群不断涌入互联网,短期内会导致手机邮件使用率有所下降。但随着手机上网业务的进一步普及和以及用户的成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邮件作为工作和生活工具,长期来看,手机邮件的使用率还将会上升。2. 即时通信半年内即时通信新增用户2004万人,但使用率继2008年末下降后,又下降了3.1个百分点。表 3 2008.12-2009.6网络通讯类应用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电子邮件9.6%11299.8%一五1939024%即时通信75.1 %9一八472%1.1一八8200417.9%3. 博客、论坛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用户规模净增长1984万,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53.8%,其中通过手机登陆博客的用户数量为1290万,占整个移动话联网用户的8.3%,正处于长期高速增长时期。半年更新博客的网民比例由2008年年底的35.2%增长到35.3%,活跃博客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博客的认知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应用已经趋于稳定,另外,相当部分的草根博客由专业博客运营商向互动性更强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网站进行了转移,博客内容的更新受益于SNS的氛围,成长良好。表 4 2008.12-2009.6网络社区类应用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手机博客用户8.1%9528.3%1290338一八.2%更新博客35.2%10,50035.3%11,9311,43111.9%论坛/BBS30.7%9,10030.4%10,2751,17511.4%我们不必刻意对手机登陆方式与计算机登陆方式进行区分,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通过手机上网对门户网站进行浏览并不是一种特有的业务。确切的说移动上网属于互联网的范畴,一种新的网络接入方式。所以手机博客及手机论坛的存在形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移动传输网络为通道,以移动终端为浏览工具的互联网产品。(三)网络娱乐类1. 手机网络游戏2009年6月互联网游戏服务使用率为64.2%,用户规模达到2.17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3000万人,使用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手机网络游戏使用率为14.7%,用户规模为2284万人,较2008年增加520万人,使用率降低0.3个百分点。网络游戏用户的稳定增长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黏性较高,使用门槛较低,使得学生和低收入网民使用比例较高,另一方面,当前经济情况产生了失业、收入下降等问题,迫使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从而减少娱乐消费投入。而网络游戏恰恰是投入小、体验足的娱乐类应用,较少的花费可以带来较大的娱乐体验,因此成为目前人们的新爱好,对娱乐方式的理性选择促使了网络游戏使用率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为21%,是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经过10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这也意味着网络游戏用户的增速放缓,加之游戏产品线和运营模式的逐步完善,未来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竞争将进一步激烈。表 5 2008.12-2009.6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手机网游一五%176414.7%228452021%手机流媒体24%282225.8%40091一八716.1%2. 在线网络音乐网络音乐一直是排名最靠前的网络应用,目前其使用率还在继续攀升,半年内渗透率增加了1.8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增幅16.1%。3. 在线网络视频网络视频用户半年内增长10%,在用户规模继续增长的情况下,使用率出现轻度下滑,下降1.9个百分点。这可能与2008年末以来视频行业发展波动有关。网络视频牌照发放制度实行,标志着国家对视频新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网络视频产业带来新的格局变化的可能。监管部门开始着力于构建规范化竞争的市场,网络视频网站的内容体系也在逐步规范,在经历过一轮洗牌后,视频网站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部分视频网站的退出也导致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手机流媒体业务与手机终端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手机终端所支持的音乐/视频格式与分辨率/码率等都在不断的改进,同时对Flashplayer的支持也使手机流媒体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信不久之后手机流媒体会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四)B2B/B2C商务交易类1.手机购物手机购物时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新的消费方式让手机购物成为2B2、B2C的新宠儿。通过手机浏览购物网站并进行物品交易买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由7400万扩大到8788万,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目前中国网民中,大约4个人中有1个人是购物用户,而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每3个网民中就有2个人在网上购物,而其中一个人会经常使用手机进行买卖交易。中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此外,政府已相当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引导电子商务发展;业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不仅涌现出更多平台类电子商务网站,也有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传统企业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在这种大形势下,预期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会保持快速发展之势。2.旅游预订通过手机预定酒店/旅行也将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之一,这一应用的主要用户群集中在高端用户,可能与当前经济形势有关,这一规模比2008年底略有下降。总体上看,手机预定酒店/旅行的增长是大趋势,这一规模必将随着经济的好转而增加。表 6 2008.12-2009.6商务交易类应用用户对比2008年底2009年中半年变化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使用率网民规模(万人)增长量(万人)增长率网络购物24.8%7,40026.0%8,7881,388一八.8%旅行预订5.6%1,7004.1%1,386-314-一八.5%网上支付17.6%5,20022.4%7,5712,37145.6%网络炒股11.4%3,40010.4%3,5一五 1一五3. 4%3.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上支付是衡量互联网商务应用的重要指标,这一应用与众多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支付应用增长较快,半年增加的用户数达到2371万人。而手机网上支持业务也正悄然流行开来,许多银行相继开展了手机网上支付业务,效果明显。4.移动互联网炒股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网络炒股应用率继续下降,但是总体规模开始止跌反弹,较2008年微增1一五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终端来进行股票查看、交易等业务,这不仅提高了交易的时效性,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买卖方式。五、同类产品发展状况(一)移动互联网主流软件统计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竞争向来残酷,在移动互联网出现后,众多门户网站及软件商纷纷将注意力投向这块新土地,希望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占有一席之位。随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软件就开始层出不穷的流入市场。我们按他们的使用功能将他们分成几大类;通讯网络网络浏览手机阅读音频播放网络电视手机资讯1、通讯网络类软件通讯网络类软件是目前国内移动上网用户使用最多的软件类型。以即时通信(IM)和Pushmail为主。讯网络类主流软件:腾讯手机QQ、手机MSN、手机飞信、魔橙等最具代表性。2、手机端浏览类软件手机浏览器是打开互联网的通道,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相同,手机浏览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为通道和媒介,手机浏览器都将成为用户进行移动上网时的必备工具。目前国内主流手机浏览器有:UCWEB、Opera mini。在UCWEB和Opera mini软件中我们发现手机浏览器并不是单纯的浏览工具,同时手机浏览器也具备了手机搜索功能2008年百度和Google两家大型搜索引擎公司正式进入手机搜索领域。09年Google又推出了其专门的手机搜索网站Gx和Google的手机应用软件下载站。面对两家大型搜索引擎的介入,手机浏览器市场必将更加成熟。3、手机阅读软件手机电子书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上班族在用手机浏览电子书。手机阅读软件比其他阅读工具更加实用,随时随地阅读功能让用户越来越离不开手机阅读软件。掌上书院、百阅、GGbook是手机阅读软件中最具代表性的软件。4、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手机音乐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播放软件。另一种即在线播放软件,手机在线音乐软件属流媒体应用范畴,同时这种无线音乐也是国内运营商主推业务。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在线音乐软件有GGmusic、天天动听、手机酷狗。5、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电视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业务正在飞速发展,2008年开始,借助奥运会的时机运营商开始大力推广CMMB业务。手机网络视频与手机音乐同样属于流媒体业务,对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随着3G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传输速度趋于稳定,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真正的全民化,P2P将对手机软件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手机视频/手机电视使用率最高的几款软件有:GGlive、QQ手机影院、还有10live。(二)对手产品分析我们将竞争对手按照类别进行分析和对比;1、腾讯QQ在通讯网络类软件中,和手机大头业务存在竞争的主要对手有腾讯手机QQ、手机MSN、手机飞信、魔橙等。在即时通信类软件中以腾讯最具代表性。聊天功能(IM):聊天功能是腾讯手机QQ的主要功能,也是发展最为全面的功能。我们来看一下手机QQ的IM优点:Ø 完整的列表、清晰的好友状态显示;树状列表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随时显示好友最新。Ø 丰富的各类聊天表情;丰富有趣的聊天表情增加即时通信的趣味性。Ø 自定义保存聊天记录;聊天记录网络保存服务,让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重要聊天记录。Ø 提供好友群交流;自定义打造多人聊天频道,提高互动性。Ø 支持拍照发送功能;支持调用摄像头拍摄新照片,并支持发送功能。Ø 支持视频聊天;PC与手机端之间的视频互动,待3G后应用更加流畅。Ø 支持文件传送;支持本机图片和文件的选择发送,并可以设置接收的文件保存位置。腾讯资讯:腾讯资讯是腾讯公司旗下产品之一,是继聊天之后的成功之作。优点:Ø 新闻类型分类清晰、明确;新闻导航对资讯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大分类中还有小分类,例如:新闻国内、国际、社会、军事财经要闻、产经、理财、外汇娱乐明星、日韩、电影、音乐科技电信、互联网、IT、科普将资讯按的关注程度进行划分,准确用关键字进行引导,节省用户的搜索时间。Ø 版面布局前沿化;展示页面默认为娱乐新闻为主和部分社会新闻,版块大致布局为:页首,每日股市动态(12条置顶);页中,娱乐新闻+体育+星座已国内关注性较高的新闻为主(八卦、网络呼声较高事件);页尾,社会性新闻+财经+科技;页底,其他新闻分类链接:“军事、数码、汽车、笑话”Ø 新闻标题图文并茂显示;每天主打新闻以图片+标题展示,首页展示新闻多以带有图片新闻为主。Ø 自定义设置首页风格;用户可自定义设置首页展示风格,提供:大、中、小三种选择。默认为大显示。Ø 展示业内分布多项业务链接;在页首、页中、页底都安插其他业务链接,如导航界面、腾讯官方网站wap链接、空间等。Ø 在新闻展示页面插入相关新闻链接和同类热点新闻;“相关新闻链接”的相关性由关键字决定。例如:一则花样跳水新闻,其相关连新闻搜索出跳水冠军郭晶晶。“精彩推荐”则音乐:音乐是一项商业性较浓的的业务,提供各式的歌曲类型及音乐。并插入新歌推广板块,为新人作品进行推广。优点:Ø 歌词显示;支持自动加载歌词和可手动搜索功能。Ø 模糊音乐搜索功能;音乐搜索部分为用户提供两种搜索方案,一种是将音乐分成:“新歌、歌手、排行”三个概括类型供用户笼统搜索。另一种是模糊关键字搜索,搜索会按关键字从曲库搜索,提供相关内容。Ø 流行歌曲推荐式菜单导航;整个导航页面以推荐式为主,当日新歌入库劲歌榜最新单曲恶搞混杂等等。歌曲排行与热门程度、流行趋势很贴近。Ø 增设相关业务链接(娱乐新闻、社区、其他有关音乐业务);在新碟首发中加入了娱乐新闻,将资讯业务链接完美插入。其他版块中还有招募粉丝团类似的社区链接。QQx腾讯的邮箱服务不属于主流产品,是目前为止腾讯最不赚钱的产品,却是体验性最好的产品。腾讯默认为QQ用户均配备了邮箱,但QQ邮箱始终未能被列入商务邮箱范畴,用户过于分散。 事实上在QQ邮箱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Gmail的影子,但同时也看到很多创新的地方,这是难能可贵的。优点:Ø 无条件转发邮件;腾讯的QQ邮箱是国内为数不多支持“无条件转发邮件”的邮箱之一,国内的电子邮箱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加之邮箱服务商在用户占有率问题上都比较保守,担心用户的流失,因此都不具备“无条件转发邮件”的功能。Ø 支持超大附件传送;腾讯的QQ邮箱支持超大附件传送,设立文件中转站的形式来支撑大型附件的传送,解决了附件大小受限的问题。Ø RSS式订阅空间;可对好友空间内容设置进行RSS内容订阅,在好友对空间内容进行更新时都会以邮件的形式通知你,并将更新内容发送至RSS栏目中便于查看。Ø 设置提醒生日/节日提醒;手机邮箱中设立的生日提醒和节日提醒,便于让用户使用邮件服务向朋友问候,提高使用率。Ø 加载速度快;相对其他产品来说,腾讯的QQ邮箱加载信息数据非常快,简捷的登陆方式和快速加载邮件数据让人满意。QQ书城:QQ书城庞大的读书资源吸引了众多用户,QQ图书支持计算机与手机两种阅读方式优点:Ø 支持原创小说:支持用户进行小说创作、提供上传、并进行排名,大力发展菜根作家,提供创作空间。Ø 个性阅读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浏览习惯和使用的移动设备配置情况设定每一页可以显示的字数,增加人性化阅读方式。QQ社区:腾讯QQ社区是国内用户规模比较庞大的社区之一,无论是在PC端还是在手机端都能够很好的显示。QQ社区属SNS范畴,业务内容包括公共论坛游戏互动部分虚拟农场家族领地同城交友社会机构以及产品反馈等。适用于不用年龄用户使用。每一个社区内容都包含不同的业务模式,将互联网虚拟社区表现的淋漓尽致优点:Ø 论坛话题引导性;挑选社会尖锐问题、敏感关注较高性话题展示在论坛讨论区,对用户讨论内容起主导地位。容易提高互动性Ø SNS虚拟生活板块;腾讯在不断的扩大其互联网业务,开发了移动SNS虚拟类业务,靠互动游戏、家园建设等功能来对用户培养黏性使用习惯。Ø 同城交友;同城交友属于社交版块,为用户提供地域性的交友互动服务,类似交友网站但却更加正规,业务模块表现效果良好。Ø 家族式专区;家族领地类似QQ群,社区用户可以建立特定的家族公社,在公社内进行活动、游戏、讨论等功能。家族化吸引了大批网络游戏玩家聚集,如魔兽世界劲舞团永恒之岛等游戏玩家都纷纷建立“特有家族名”的社区。QQ股票频道:为炒股用户开设的股票证券模块,使用手机查看股市行情是最便捷的方式,由于很多用户的工作环境不允许使用计算机或不允许直接浏览相关股票信息的情况,所以手机股票业务成为查看股市的最佳方式。优点:Ø 实时股票信息;股票信息随大盘信息不断更新,用户可刷新网页实时观测股票状态。提供深、泸两地的涨、跌、还手、成交额信息,并提供交易提示。同时报道国外股市情况(港股、美股)。Ø 专家盘点与股市新闻;设有专家对股市的点评栏目,同时炒股用户可以进行交流。发布最新的股市相关新闻,为用户提供相关推荐。业务腾讯手机QQ手机大头新闻音乐图书社区邮件搜索视频IM股票游戏宠物相册会员服务专区2、魔橙魔橙是新加坡一家软件公司出品,其Pushmail业务为主要功能,同时包含新闻中心、PIM同步、无线移动硬盘、聊天工具、无限摄像监控、远程桌面同步等业务。优点:Ø Pushmail功能;让用户从普通手机上自由收发邮件,系统可以和包括POP3/IMAP/Exchangede在内的各中邮件系统集成,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推送”邮件接收,并支持发送、阅读附件等功能。可同时设置多个邮箱,同时收发邮件。Ø 即时通信业务魔橙支持即时通信模块,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和其他手机用户或网络用户即时聊天,包括广播、支持各类主流的桌面即时通讯软件,包MSN(可同时登录多个MSN聊天), Yahoo Messenger, Google Talk 等等 Ø 推送RSS:;随时随地通过RSS推送技术来将各种资讯,让你从手机上获取无论是股市行情,新闻,网络Blog 等等,魔橙提供全球独创的“全文”RSS 生成技术,让您可以全文阅读任何RSS。目前提供:200多种新闻,6000多条新闻信息,每天更新。 Ø 移动摄像监控: 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通过您的手机浏览和控制IP/WIFI网络摄像机。让您可以知道监控工厂,商店营运。可以查看交通流量或者直接看到远方的亲人。Ø 无线移动硬盘:不需需个人电脑,魔橙提供了网络存储空间,用户可以将商业文案,演示文档,电子数据表,图片等等上传,然后从手机即时地访问,阅读和双向传送各种类型的文件等等。Ø PIM同步: 可以将用户电脑中Microsoft Outlook的联系薄、任务表、日程表等信息实时地与手机进行信息互通。无论用户在手机或者电脑上修改,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