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docx

    • 资源ID:2019263       资源大小:106.67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docx

    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一、绪论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以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这几个大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最最基本的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较偏重理论。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会偏重学派理论上,同时研究方法这一知识点较容易结合实践题考察。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这些研究学派上,同时其中的代表人物一类的名词也极易出现,还要研究范式等这类直接给出概念的名词。其次是清楚记忆研究方法步骤,能够在分析实际案例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再次是宏观的记忆,如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异同,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二、绪论知识框架图 总论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研究学派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绪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研究方法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式 发现范式阐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证研究步骤传播学研究的步骤西方传播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 研究风格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绪论考点与解析(一)总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的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等,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媒介,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等。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2、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产生有商业、政治、战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而进行研究的,并诞生了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威尔施拉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播学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传播学的研究学派(1)经验学派经验学派也称为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汲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视传播为人们相互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所以,约翰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从广义上看,它是运用经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从具体上说,它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即运用可以量化、可以观察,可以测定的材料,对有关传播现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它源自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潮,其实验室研究的特点便是严格的控制和操作,相信数字测量和数学模式,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2)批判学派起源: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种研究学派,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经验学派暴露出一些缺陷,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二战后重新兴起,对批判的传播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代表:英国: 班尼特 默多克 美国:费斯克 凯瑞 吉特林 加拿大:马斯克 澳大利亚:哈特莱 洪宜安研究线路: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去研究大众传播中的问题。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领域: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主要代表派别:A 法兰克福学派a它是1922年由卢卡契和科尔斯首先提出创办的。得名于它的诞生地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这一研究所是后来学派的组织基础。b代表人物:第一代:霍克海姆 阿多诺 马尔库塞 弗洛姆 第二代:本雅明 哈贝马斯 都以宣扬人道主义异化论而著称c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国家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并联系社会思想因素对其加以大量分析,但该学派无意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秩序。B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a 20世纪50年代新左派掘起部分开拓了文化研究的空间,媒介文化与亚文化的发展,亦成为20世纪60年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脉络,70年代,女权运动及新右派的兴起,对文化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80年代,撒切尔保护主义的盛行,引发了这一学派对种族问题的思考。而到了90年代,同性恋运动登上历史舞台,“同志研究”驱使文化研究再次将研究领域扩展。b这一学派也称为“伯明翰学派”因其大本营设在伯明翰大学而得名,文化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研究”。c代表人物:霍尔 莫利 费斯克 他们的研究都直接延用了阿尔都塞、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说意识形态学说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d内容上:文化研究学派讨论最多的是“再现”问题,在区分“再现”过程中的真理与谬误,现实与虚构等要素时,形成了二元论的研究倾向。e方法上:由于社会学者的加入,文化研究学派也吸收了实证方法,最突出的是“民族志”的受众研究。C 政治经济学派a这一学派是英国影响较大的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支。其代表是英国李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默多克,戈尔丁,威斯特加特等。b政治经济学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1,传播体系所有制结构2,传播媒介市场约束力运行的方式。该派学者认为,应将传播机构视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所以它和政治制度联系紧密,为了扩大传播媒介市场,传播媒介需要传播多种不同的信息内容,这取决于传播媒介的拥有者和决策人的经济利益。c政治经济学派偏重于剖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化的传播体系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集中研究传播媒介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如作为产业的形式,并由此延伸到信息内容的分析,提出传播媒介也在“制造受众”的看法。d不足:研究传播媒介的经济结构有余,涉猎传播理论与思想不足,试图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如同缘木求鱼,从这派研究方法上来看,他们普遍对市场调查测定过于迷信,而市场测定本身相当复杂,这也制约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很多工作通过实证工作是难以解决的。D 多伦多学派a这是北美最具影响的一个批判学派,该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创始人是著名的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和英尼斯,追随者有柯克霍夫等。b这派学者的研究兴趣大多集中在对媒介功能的研究以及媒介文化的分析之上,主要观点集中在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著述中,特别是麦氏的理论对今天的网络时代媒介功能的认识仍具有启发价值。(二)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1、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研究方法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实证研究范式开始于孔德的实证哲学,这一范式主张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孔德主张扬弃形而上的不可观察的现象,从具体可感的现象中去寻找食物的本质规律,强调科学的最终目标在预测。18世纪开始的许多科技发明,使人们开始笃信科学主义,这也造就了实证主义。自实证主义范式产生以来,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政治和学术运动,到了20世纪初,维也纳学术圈的逻辑实证论成为科学哲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支,其影响波及全球,直到今天仍是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20世纪60年代,主导社会学界的学派有三个:阐释学派;以科隆大学为中心的实证学派;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帕伯均反对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帕伯认为科学知识不能依赖由实证资料归纳而来的规律,而必须靠演绎推理的方法。科学家的工作在于运动“批判理性的方法”来不断加以否定,科学的客观与否,过去是根植于科学家的客观与否,但帕伯将客观转移到方法本身。阿多诺则发展出“否定的辩证法”,跳出了黑格尔一来的三段论式的辩证法,对阿多诺来说,抓住否定哲学中的“否定”精神,并自其发展出理性,就是所有知识的源头。而哈贝马斯则强调“理性的理性”。“理性的理性”是建立在自我反省基础之上的,这才是获取真知的方法。2、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式(1)范式: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提出来的。范式是某一科学领域公认的模型或范例,它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特点:成就空前的吸引着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的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地说,范式涉及研究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就是具体的问题解答,作为一种模型或范例,可以代替规则作为常规科学其他疑题的解答基础。传播学研究范式就是研究传播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模式。(2)分类发现范式:A社会科学倡导科学主义,试图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因此主张价值中立,认为学者必须不带个人偏见的去揭示纯粹的客观规律,它想揭示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传播研究中强调客观,强调实证强调规律性,因而形成了传播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研究多注重结果和发现,也称发现范式。B发现范式的研究,首先假设一个可知的“实体”存在着,等待人们去发现,其哲学思想建立在理性主义,实证主义,逻辑实证论行为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认识论基础上,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的揭示出实体。因此特别注重严谨,系统,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研究过程。为了正确的把握到实体,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确立普遍性准则,成为其必要的手段。C常用方法:内容分析 田野调查 控制实验 语义分析等。阐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人文学者认为价值中立是无法中立做到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然的。人文科学主要着眼于价值关怀,让研究者带有了一点点揭示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性质,其在研究中可分为两支:在具有价值导向的前提下,一派强调理解,称为阐释研究范式,另一派强调批判,称为批判范式。A阐释范式认为多重实体的存在,是通过人际符号互动而建构的,这个范式的哲学思想建立在阐释学,现象学,符号互动,结构主义的基础之上。其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意义是如何创造的,因此强调解释过程的创造性与价值观,为了了解意义,从参与者与其所处环境角度来加以描述,成为必要的手段。常用方法:民族志的研究,交谈分析,话语分析,修辞批评等B批判范式,它也认为多重实体是通过人际符号互动而建构的,这一范式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批判理论,解构主义,符号学,后现代主义基础上,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显现事件的隐藏结构,特别是文化内所隐藏的意识形态问题,揭示媒介文化中隐藏的意识形态企图。常用方法:批判的民族志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发现范式多主张量化研究,而阐释范式和批判范式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更多。3、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传播学就研究方法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实证方法和批判方法,而以实证方法为主流。(1)实证研究步骤参阅相关的理论研究提出关于课题的假设或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设定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和说明研究成果用适当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必要时进一步重新研究这一课题(2)传播学研究的步骤研究论题的选定确定与论题相关的问题文献探讨拟定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调查与实验设计调查代理机构与外勤服务机构资料分析和解释重复实验(3)西方传播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客观性:指研究者必须从现有的材料出发,排除个人的主观好恶,对传播内容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系统性:按照系统论原则把所有的材料看做一个整体,用严密的,系统的抽样方法把所要分析的内容挑选出来,然后用标准统一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定量性:是指对所要分析的内容进行量化,每个阶段,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用百分比,平均数,有关数量概念进行统计分析。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一种由部分求证整体的研究的方法,国内社会科学称其为田野调查法,调查者在传播研究范围内,分析,研究传播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从中进行抽样,并以此推断其总体特征,此法也称为抽样调查法。控制实验法特点:对研究中的自变量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至于其他可能影响应变量的潜在的外部因素,则可以通过随机分配测试对象等方法加以控制。实验的控制包括:环境的控制刺激变量的控制实验的比较(三)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异同 1、相同点新闻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即都是把媒介信息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先导,传播学是新闻学的发展。2、不同点 (1)研究风格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以原理为重点新闻学:注重业务研究,以“术”为重点(2)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对象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记者,编辑,通讯社等。其重点是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工作。传播学:除了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之外,还要研究书刊,电影录音录像等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3)研究内容新闻学:侧重研究与新闻有关的各种内容,研究新闻内容的各种关系,即新闻与政治,与经济,法制,文化,道德,伦理等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揭示新闻呢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新闻学还研究新闻文体的写作方法,采访艺术,编辑技巧等新闻实践的诸多问题。传播学:除了研究与新闻有关的内容外,还把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其他各种信息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传播行为的发生,发展,传播者的素质,特性,传播媒介的特性,作用,传播行为的社会影响以及受众的反应,传播行为的控制等,它是把整个传播系统置于整个社会系统背景之下去考察,分析,研究的,所以传播的社会学,政治学价值比较冲突。(4)研究方法新闻学:通常从新闻理论出发,对新闻工作的实践加以考察,分析,通过大量的新闻现象的归纳推理,去判断某一事物的性质,主观色彩比较重。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多,往往可以将社会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其中。第一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与语义学、符号学的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和传播的主要模式这几个大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中理论内容较多的一章,其中,传播学与语义学和符号学关系中的关于符号和语义的部分,以及传播的模式内容有一部分较难理解,需要细读多读书,同时参考其他相关书目,会较好掌握这部分知识点。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播学与符号学关系中的符号理论和传播模式部分,但是2012年的考研真题中没有出现传播模式的内容,但从往年考察重点来看,传播模式依然是理论重点,考生仍需掌握。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概率都比较大。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芝加哥学派、衣阿华学派等这些研究学派上。其次是对各个传播模式有较为清晰的掌握。再次是宏观的记忆,如传播学与社会规范、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这类,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二、绪论知识框架图 传播的含义 共享说 传播与 社会规范 的关系交流说 文化劝服说 经济 反映说第一章 传播与语义学 符号学的关系 传播与语义学研究 语言的类型 传播与符号 现代符号学理论创始人:索绪尔 皮尔斯 符号的意指形式 符号的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 意义理论研究 象征性理论学派 经验性理论学派 使用过程学派 互动理论研究 芝加哥学派 衣阿华学派 传播的基本要素 情境 传播者与受传者 讯息与通道 编码和解码 噪音 能力与行动 经验范围 反馈 传播效果 传播的主要模式 拉斯韦尔“5W“模式 申农韦弗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丹斯的螺旋模式 纽科姆的ABX模式 纽科姆ABX 麦克劳德和查菲的风筝互向模式 韦斯特利和麦克林对ABX的改良三、本章考点与解析 (一)传播是什么 1、传播的内涵传播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活动传播是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传播学的产生之所以如此缓慢,是因为这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如果没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及语言学等学科语言的加入,传播学的发展程度将是可想而知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地理因素,如山川河流等阻挡了群体间的信息传递,于是各民族内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播系统,而思想与表意符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传播是社会性活动,传播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传播活动是构成社会群体的要素。2、传播与相关领域的关系(1)传播与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只有在通过人的言行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且只有在社会规范变为内心尺度时才有可能表现为自觉的规范行为。要想把社会规范变为人们的内心尺度,使人们真正接受,就需要社会的传播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传播。反之,传播是形成社会规范的必要途径,传播能够促进社会变化,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有利于形成新的社会规范。(2)传播与文化传播对文化发生的作用表现在:传播促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文化的融合,传播所导致的社会文化的交融最明显的表现是文化的同化现象,一般说来,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对落后的,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同化作用。文化的变形。在变形的过程中,本来的事实被传播放大或变质了,而放大的倾向则要视传播的内容和意义而定。文化传播的接受方对文化变形的影响也很重要,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必然要与其适应并受其影响,从而使原有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变形现象。(3)传播与经济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受制于传播条件,传播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二)传播与语义学、符号学研究 1、传播与语义学研究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义,符号所发挥的效果,因此,传播学与语义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语义学是在19世纪末,“科玄之战”中科学暂时领先的结果。传统语义学是从哲学角度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而现代语义学则是关于符号和行为关系的一门学说。我们只讨论其中的“编码”部分,考察其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英国的文学批评家奥格登和理查兹把语义学从哲学的圈子里独立出来,在其1922年合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是专门讨论语义问题的杰作,它第一次对语义问题作出精密的和系统分析与说明。将语义思考真正大众化的是美国的一位波裔学者科尔西布斯基,他把语义学称为“一般语义学”。他著有科学和精神健康,在这部著作中,他认为只有当人类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时,才可以实现明达与成功的生活。就语义学家的理论来说,这种能力是指人类研究发展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约翰逊和早川雪是他的两位弟子。约翰逊是早期的电视批评者,他的儿子写了一本如何与电视顶嘴。早川雪是美籍日裔学者,他著有在行动中的语言及语言、意义和成熟等,这些著作都将科氏的观点加以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学院派的知识门类。2、语言的类型按表达层次分:标示性表达、评价性表达、惯例性的表达、发展性的表达按叙述方式分:报告、推论、判断按语言的功能分:传播消息、表达感情、指导行动按句子类型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传播与符号(1)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创始人索绪尔他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欧洲符号学派的创始人 索绪尔关心符号自身,以及符号间的关系索绪尔发现:符号本身是一个自足的微型结构,它由两部分组成,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形式,表现为一种文字、声音或图像,这特定的文字、声音、图像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所指则是那个被联想到的具体事物。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确立的,约定俗成的。皮尔斯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也是美国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是从逻辑学切入符号学的,他的符号学理论,也是以逻辑学家的形式出现的,因为他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逻辑学只是符号的一个别名,是关于符号带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而他的逻辑学,则被理解为关于“再现”的一般理论,也就是关于人的精神产品怎样真实的“反映”世界的方式的理论。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皮尔斯把符号看作是对象的“再现”:一个符号,或一个再现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从某个方面或能力上代表了某种东西的东西。它能告知某个人,也就是说,在那个人的头脑中制造出一个同等的符号,或是一个更为发展了的符号,我把这个创造出来的符号称为第一个符号的阐释,这个符号代表某种东西,即它的对象。皮尔斯符号观的重大意义之一,是强调了索绪尔所未曾重现的符号,使用者主体地位,以及意指问题,它对传播研究的启示是:A 从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就同一对象而言,可以有不同的再现符号B 我们可以把这一观点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进行一下比较,可以看出,文化研究所说的“再现理论”与符号再现观点有相似之处。C 在皮尔斯的符号论中,编码者与解码者的区别,变得毫无意义。(2)符号的意旨形式声音形式:三要素:振动体 媒介 听觉形象形式:优势:能比较直观的把具体经验,具体的事物传达给人们文字形式4、符号的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1)意义理论研究“符号互动论”以约翰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意义研究包含了三个层面:意义的参照面、意义的经验取向、意义的语言使用取向。意义研究根据对这三个层面的不同侧重,形成三个主要学派,这三个学派是:象征性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符号意义就是阐释人如何使用符号来描述事物,理查兹与奥格登认为与意义有关的三个要素是:符号,指示物和人的思维或参照物,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三角关系。这一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苏珊朗格,她将记号与符号进行区分,认为记号是用以指示某种事物所出现的刺激,它与所指示的物质客体有高度的相像,但符号比较复杂,它可以让人对某些事物加以思考,或者脱离具体事物加以想象,因此苏珊把符号称为“思想的工具”,符号的意义包括逻辑和心理两层含义:逻辑的含义是指符号与指示物之间的关系,而心理意义是指符号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经验性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意义的最重要层面是在语言和经验之间的关系,语言强烈的影响个人正在进行的生活和经验,意义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对事物进行的认识。使用过程学派使用过程学派理论认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关于什么是意义的答案,以著名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为代表,他们反对以往的语言结构分析法,强调语言是丰富而复杂多变的,要想回答搞清楚语言的复杂多变的情形,必须看看这种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对说话内容的分析可能比对语言形式的分析来的重要。因此不能满足于对语言固有意义的探讨,而应当从说话人的意向以及说话过程的互动中发现语言的意义。在这派语言学家看来,只有在传播活动中,语言才真正具有意义,语言和意义就是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互动理论研究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1934年,他的学生出版了他的课堂讲义心灵,自我和社会,该书一问世,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形成了一股潮流。符号互动理论研究往往被分为两大学派,一是由米德的学生布鲁默领导的芝加哥学派,另一个是由库恩和寇奇领导的衣阿华学派。芝加哥学派米德的著作成为该学派的核心米德理论中的三个关键词:心灵,自我,社会,他们是社会行动的不同侧面,他认为,自我是由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组成,主体的我体现个体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是具有独创性的“自我”,而客体的我则体现“自我”的社会方面,是社会环境需求的内在化,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人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了解别人对他的反应和态度,进而认识自己的。符号互动是使用社会所共享的语言符号。布鲁默等一批学者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他们把符号互动看做是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布鲁默认为:有三种客体物质的社会的和抽象的,他们都需要通过符号的相互作用获得意义,客体可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符号互动的理论关键是考察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命题:人根据意义来行动;意义是在群体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界定的,也是由人来解释的。衣阿华学派库恩和他的弟子将实证方法引入符号互动研究中。库恩的三个概念:他认为,在所有的工作中“命名”是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因为命名是传递客体信息的一种方式。行动计划,它是一个人对某个客体的全部行为类型。方向性他人,是说一个人是通过与对他有影响的特别的人的相互作用来看这个世界的。以寇奇为代表的新衣阿华学派,摆出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既接受米德等的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思想,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对社会行动采取实证的方法来加以研究,以避免空谈。对两学派的评价(不足)他们都特别强调社会互动中精神内容的交流,无论是米德所说的自我本能,心灵,还是库恩提出的行动计划,方向性他人等,都没有把社会实践放在合理的位置,没有人的生产劳动,没有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的丰富内容,符号互动也不可能产生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意义,符号意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反过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三)传播的基本要素 1、传播的情境 (1)物理环境的,如传播时所处的空间,气候,温度等 (2)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等都会对传播造成影响 (3)心理因素的,即在什么样的心理情境下进行传播 (4)时间因素的,通常是指传播活动具有特别意义的时刻 2、传播者与受传者传播活动的两端连结着传播者与受传者,离开了其中任何一方,传播活动都是不完整的。 3、讯息与通道信息是传播的内容,这里所说的信息,实际是指讯息,编码后的讯号,通道是指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 4、编码和解码编码: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这一过程包括把思想变成语言,把概念变成某种显像,或把意图用相应的体态语传达等等。解码:我们把传播者传送出的语言,显像,体资等符号再转变为思想,概念,理念时,这个过程就是解码过程。5、噪音噪音是阻碍,歪曲或干涉信息顺利传播的任何事物6、能力和行动7、经验范围经验范围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即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只有当信息符码落实在双方经验范围的重叠部位时,一项传播活动才能实现,经验范围的重叠对于传播十分重要。8、反馈在控制论中,反馈是指把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过程。9、传播效果(四)传播的主要模式 模式:它是用直观而具体的方式来表现事物实体的方法,它常常以简明的图式把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变化原则呈现出来。模式实际上就是对每一个人的思考程序,思考内容或思考结果的描述和说明。1、 传播的基本模式最早对传播过程进行模式化描述的首推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一书中较为系统而又简洁地提出了传播的线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他把传播过程归纳为五个要素:说话者,说的话,听众,效果,场景 现代传播模式 线性化的模式: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守门人模式 循环化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康斯托克心理学模式(1)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 对谁 通过什么渠道 说了什么 产生什么效果形成了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传播者 信息 媒体 接收者 效果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评价:它主观的认为传播者具有某种打算影响接收者的意图,因此应该把传播主要看作是一种劝服的过程,由于这一模式是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的”为假定前提,因而这种无疑助长了过高估计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倾向。缺陷在于:它忽略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要素;忽略了传播动机的分析,即传播者为何而传播,受众为何而选择媒介,接受信息。布雷多克改良 布雷多克在拉式五要素的基础上,在他自己提出的模式中,又增加了传播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传递信息的具体环境和传播者发送讯息的意图。美国乔治格伯纳对拉式模式加以补充、扩大,该模式的特点是,它可以根据所描述的不同的传播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形式。(2)申农韦弗模式及其发展申农和韦弗“传播数学理论”观点:传播是从信息源开始到目的地结束的一个简单的过程,信息来源及说话者从所有可能的信息中选择一个所想要的信息,把信息通过传播工具如麦克风传播出去,变成讯号,如果在电话中传播,这些讯号就是电波的震动,而传播的通道就是电线。讯号被接收器如电话听筒接收到了,又变回一种讯息,然后传达到目的地收听的人在传递过程中,这些讯号一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曲解或干扰,这就是“噪音”。申农和韦弗把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他们的模式突出了传播的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即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二是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这是符号的语言层面。三是外在因素对传播的影响和传播效果问题,即受传者的反应层面,而整个传播模式从功能性角度看,展示了三个要完成的正功能和一个负功能因素。缺陷:用电路原理的直线单向过程类比人的传播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机械的。 忽视了信息的内容,传播的社会效果和传播环境。 忽略了人的功能性因素。奥斯古德1954年,奥斯古德提出了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理论。这一模式突出了人的功能性因素,在人的传播系统中,个人同时具有两种功能,即信息来源和目的地,也就是传送者和接受者。德福勒1966年,德福勒在阐述发出信息的含义与接收讯息的含义之间的一致性时,也对申农韦佛模式做了修改和补充。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含义”被变成“讯息”,还描述了发射器如何将“讯息”变成“信息”,然后通过某一通道传递出去。接收器将“信息”还原成“讯息”,然后在目的地又被变换成含义,如果这两种含义之间是相通的,即具有一致的地方,其结果就可以看做传播,但这样的一致性是很少见的。德福勒模式比申农模式的进步之处在于:他开始注意到反馈的存在,就申农的直线性模式做出了根本的修改,使传播活动变成一个高度循环的系统,也使传播的直线性模式向循环性模式靠拢。(3)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该模式由奥斯古德首创,并由施拉姆正式发表出来,它是一个高度循环型模式,其主要关注传播过程中各主要行动者的行为。这一模式图书了传播过程两端传播主体的对等性,即传播双方既同是信源,又同是信宿,作为信源,它是编码者,作为信宿,他又是解码者,传播双方行使相同的功能。这一模式突出了“反馈”的作用,它的产生意味着与传统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局限性:这一模式在描述人际传播时特别有效,但是对于没有反馈或者反馈甚少的传播却并不那么合适。其认为传播是一种平等的过程,然后恰恰相反,就传播的资源,权力和时间等元素而言,传播往往是相当不平等的。(4)丹斯的螺旋形模式及其发展 丹斯的这一模式仍然属于循环性模式之列,但已有了本质的不同,丹斯在1967年出版的人类传播理论一书中阐释了传统循环模式的不足,而他这种模式对传播循环无法说明的现象提供了解释,它描述了传播活动中存在的这样一个事实: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今天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传播的结构和内容,丹斯在他的传播模式中着重强调了传播的动态性质。与唯物论的认识过程相似,传播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这是由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要素,噪音,环境等变数的存在决定的。(5)纽科姆的ABX模式及其他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纽科姆的ABX模式该模式由纽科姆根据心理学家海德的早期理论发展而来,海德当时关心的是两人之间在对第三者的看法上可能存在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的程度。关心的是参与双方各自内部的认识过程,而纽科姆的发展则是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两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传播,纽科姆提出了“对称压力”的概念,在此压力下通过传播可能会增加相互一致的范围。根据纽科姆传播模式中的四对意向关系,纽科姆作出假设:如果A趋向于B和X的力量越强烈,那么一方面A就越是努力要求与B在对X的态度上保持均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传播行为的后果,增加均衡的可能性越大。A与B之间的吸引力愈强,趋向于均衡的努力就愈受到X对于因协调所需要的合作态度的限制。到了1959年,纽科姆对他早年的命题加上了一些限定条件,他认为传播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活跃。人与人之间要存在强烈的吸引力物体至少要对参与其中的一方具有重要性物体X对传播双方来说都是恰当的麦克劳德和查菲:风筝互向模式1973年,麦克劳德和查菲将根据源于纽科姆模式以及早期符号互动论社会学,并从平衡论,和谐论以及支持信息需求论中发展起来的新研究传统称为“互向模式”。该模式特征:注重人际传播或群体间传播,即注重双向或互动作用的传播 强调在任何研究中同时包括信源,传播者和接受者等三大元素 主义传播环境的动态性质“风筝互向”模式和ABX模式的异同:相似处:精英阶层相当于A,公众相当于B,论题相当于X区别处:A和B现在是两个具有不同动机的角色系统,而“媒介”要素则作为关系的另一种或多或少独立的一方。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传播的五种类型,内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最最基本的知识,知识点不多,也比较容易记忆。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播的这几种类型的相关信息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会比较小,因为这一章的内容的理

    注意事项

    本文(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