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际贸易及实务管理知识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2018341       资源大小:256.6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贸易及实务管理知识建设方案.docx

    4.3.3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4.3.3.1 项目背景1.行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成为一大趋势。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获得长足发展,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拥有外贸自主权的企业越来越多,这都导致国内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企业急需大量熟悉进出口操作,了解国际金融、涉外财会、国际商法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了解国际贸易惯例、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经贸往来的专门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迅猛发展并对各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尽快培养出涉外经贸业务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兴起的热门专业之一。2.区域和社会背景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等各重镇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出省主要公路通道全部高速化。江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以2008年为例,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37.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出口76.86亿美元,增长40.8%;进口60.64亿美元,增长50.9%。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255个,比上年增加28个;合同金额7.65亿美元,增长50.0%。同时,我省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89个,其中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83个,赛维LDK、晶科能源、龙鼎实业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台湾华硕、渣打银行等企业相继投资江西,投资江西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达36家。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方面,2008年南昌保税物流中心获准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顺利封关运行,赣州香港产业园创立挂牌,新增南昌-首尔、南昌-澳门国际(地区)航线,开通了九江港对台湾港口的直航。总之,在当前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江西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外贸人才的需求,增长非常迅猛。3.人才需求背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和外商投资的扩大,使得企业在客观上需要大批既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熟悉国际贸易知识,有熟练国际贸易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2000年底我国共有外贸企业18.2万家,而据统计数据显示,在随后短短的5年内外贸企业的数量就增加了1倍多,达到40余万家,国际经贸行业每年大约有36万多的人才需求。我国国际经贸人才供给的现状是,全国高校经济类毕业生每年有13万人左右,即使加上社会力量培养和其它行业人才转岗,估计外贸人才的缺口仍有100200万人。全国共193所高校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或类似专业,所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去甚远。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和造就能胜任单证制作、跟单、办理货运、报关与商检、外销业务等工作,能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外运公司、商检等单位从事对外贸易与管理工作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国际贸易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4.3.3.2现有基础与优势1.实力、水平与办学规模我校是一所以旅游、商贸类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相关专业一直是我院发展的优势和重点。我校国际商务类专业设置齐全,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基本覆盖了国际商务的绝大多数环节,并逐渐形成了普通高职教育、自考专科/本科、短期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并举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办学模式。为了拓宽办学渠道,我校还积极探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联合办学,目前已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实现联合办学,从2005年秋季起面向全国招收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的学生。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于2002年9月创建并开始招生,在同类院校中开设较早,优势独特。现有在校生325人,已毕业学生五届共568人,首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签约率达到91%以上。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强,就业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本专业定位准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办学条件符合高职学生培养要求,专业办学思路有特色,教育思想理念先进。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根据社会岗位的要求构建了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设施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科研教研成果、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连续多年出现招生和就业“进出口”两旺的大好局面。2.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高职教育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全分院上下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定位的准确性来自社会实践,来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采用“校企环境交替,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保持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实习调研、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跟踪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及变化等多种手段,不断将专业建设定位在人才需求的最佳位置。目前相关专业不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专家提出而开设的。本专业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实训教学切入点,坚持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扎实有效,三年“不断线”(按照教学规律分年度安排具体的实训项目)。把校外实习融入企业日常运作,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做到企业为学生提供食宿条件,学生与企业员工同样打卡,跟班或顶岗工作,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培训、现场技能指导以及考核,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相关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需要,还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目前已经入学的07级、08级、09级学生,第四学期已经或将要全部派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并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进出口单证、国际商务函电、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带入企业现场教学,使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准确。(2)人才培养质量1)职业技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和特色是职业技能培养。为了达到此目的,除了正常教学外,本专业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组建国际贸易兴趣小组,二是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贸易职业技能竞赛。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熟悉了进出口贸易的流程,掌握了商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商务函电写作、进出口单证制作等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所有毕业学生除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及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外,均要求取得至少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单证员证、跟单员证、外贸业务员证、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证、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2)素质教育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学生的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去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活动,分院学生会组织了各种体育活动、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角、文艺演出等活动。9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计算机水平考试,并有大量学生获得校内外各种比赛奖励和荣誉。3)学生就业本专业已毕业学生五届共568人,首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签约率达到91%以上。2005年2008年我分院连续四年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社会评价良好。根据对2005至2008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2005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91.5%,20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91.7%,200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92.4%,2008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93.8%。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本专业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思路明确,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保证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和谐发展,大多数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善于钻研,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之中; 学生作风正派,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强,诚实可信。3.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校企合作本专业始终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我们坚持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就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方面,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适当调整课程,修订课程教材,不断将专业定位在人才需求的最佳位置。同时随着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地将企业中的业务骨干、高级管理人才补充到专业指导队伍中来,使专业指导队伍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通过每年带队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现场指导学生,了解生产实际,为企业解决困难,并通过自身知识的更新与技能的提高来促进专业的建设;选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实际,为企业服务;通过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式和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订单要求培养定向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进企业工作。分院与十几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就培养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合作,企业根据需要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并在校内授课、校外实习、教材编写等方面加强合作,学生毕业时,经双向选择,实习基地企业可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由于专业定位准确,我分院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机构组成姓名职务(职称)单位主任方卫武院长,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副主任蔡曙光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江西合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刘双林副院长,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郑淑媛副院长,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委员谢兴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国际商务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谢兼法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江西机械进出口公司谭晓蓉院长助理,副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董显辉副教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饶玲副教授/国际商务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周坚讲师/高级国际商务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分院李懿伟总经理,国际商务师江西科纳实业有限公司4.师资结构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引进、培养、外聘”的措施,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优良、素质高、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制定了相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采用 “一引进,二提高,三外聘” 的办法解决。“一引进”是指积极引进学历层次较高,或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二提高”是指积极提高现有教师“双师素质”的水平和能力,如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商贸咨询服务,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锻炼;“三外聘”是指从企业外聘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上措施使本专业师资队伍近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本专业由方卫武教授领头,教学团队以一批院级教学名师为教学骨干,以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并拥有一批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的骨干力量,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专职、兼职教师比例协调,职称、学历、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治学严谨、忠于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具有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占团队教师比例53),研究生学历7人(占团队教师比例41),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教师6人,全部教师为具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其中11人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教师 3 人,3650岁教师 12人,50岁以上教师 2 人。教师(含实习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 1:13,符合教学规律。本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所有教授、副教授都承担两门以上专业主干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每年平均完成教学工作量150学时以上。团队教师承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共计18门课程的教学,总学时达16500学时以上。5.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1)课程建设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进行分析,依据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情境,按照“校企环境交替,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知识能力相对应的训练项目及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开展“社会(行业、企业)需求,高职人才规格需求,教育者的需求”三项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设置、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商务英语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报检实务等 6门专业核心课程。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建成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3门课程:商务英语函电、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和报关实务,这几门课程已被评为院优质课程,每个研究方向均有学术带头人。科学地设计课程结构,对商务类职业岗位的能力进行分解,将能力对应的教学内容模块化。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把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不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学完课程后,学生可以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胜任相关行业工作。(2)教学方法改革1)努力推行“中英双语”教学模式,既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工作环境。2)高起点地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开通进出口单证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网站。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和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全程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授课内容,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3)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建立新型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建立了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评价对象,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3)科研成果显著本专业教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改革成果显著:1)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 4 项,省级课题 8 项;2)发表专业相关论文28篇(核心刊物8篇,省级刊物20 篇); 3)开发专业教材12部,其中3部(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教程、商务英语函电模拟实训教程、高职高专大学实用英语系列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教程、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教程、商务英语函电模拟实训教程等)被授予江西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4)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商务英语函电模拟实训、报关实务列入院级精品课程,其中进出口单证模拟实训已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商务英语函电模拟实训已申报省级精品课程;5)进出口单证(双语课程)列入江西省高校首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基地”列入院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制作多媒体专业课件10余个; 8)近五年来,先后有50余人次获全国、全省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余人次获院级教学奖励,指导的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技能竞赛共100余人次获奖。6.实训条件(1)校内实训条件学院对本专业在人员编制、资金投入、场地提供、教师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初步建成了适应本专业建设需要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与专业密切配合,符合专业需要,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具有详细的硬件规划方案和软件建设方案。校内实训方面,建立了一个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一个国贸流程模拟实训室、二个国际商务谈判与样品展示实训室、二个商务英语情景模拟实训室、四个外贸英语会话实训室。这些实训场所仿真性强,规范性好,监控性强,互动性大,目前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实训室基本情况见下表。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名称功能及开出的主要实训项目主要设施状况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进出口单证制作实训、外贸函电写作实训、进出口业务流程模拟实训等学生用电脑60台、教师用电脑1台、服务器3台、柜式空调2台。“世格”国际贸易操作仿真实训软件和单证制作软件。国贸流程模拟实训室国际贸易流程综合实训(模拟进出口公司业务操作、模拟报关、模拟报检、模拟国际物流、模拟银行结汇、模拟国际货运保险)设屏风隔断式独立办公区6间(分别为模拟进出口公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物流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每间配备组合式办公桌椅1套、电脑1台、电脑摄像头1个、电话机1台。另配备复印机1台、打印机2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国际商务谈判与样品展示实训室(一)(二)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实训、样品模拟展示共设屏风隔断式独立谈判区12间,每间配备谈判桌椅1套、样品展示柜/展示架1组、进出口样品若干,可同时容纳72位学生实训。另配备电脑2台。商务英语情景实训室(一)(二)商务英语情景演练实训学生用机120台、教师用机2台、交换机6台、柜式空调4台。外贸英语会话实训室(一)(二)(三)(四)外贸英语会话实训学生用机120台、教师用机2台、交换机6台、柜式空调4台。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值(万元)465(2)校外实训条件校外实训方面,针对学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我们建立了12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与六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这些单位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结成了产学研联合共建单位。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进出口贸易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进行课程实习,跟单作业,亲身体验外贸流程,熟悉进出口单证的处理;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实习日记和心得,编制实习报告。这些实训基地目前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校外顶岗锻炼的需要。部分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名 称功能及开出的主要实践项目实践教学条件江西合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国际贸易实训单证员、报检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能满足实训需求江西科纳实业有限公司国际贸易实训跟单员、国际货代员、单证员等岗位能满足综合实训需求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贸单证实训单证员岗位能满足实训需求江西德兴铜业进出口公司商务函电实训英语听说实训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岗位能满足实训需求,接待环节能满足英语口语实训需求麦得隆江西公司外贸单证实训单证员岗位能满足实训需求江西海外旅游总公司英语听说实训接待文员岗位能满足英语口语实训需求通佳鞋业有限公司国际贸易流程实训报检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能满足综合实训需求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流程实训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岗位能满足综合实训需求沃尔玛购物广场南昌分店英语听说实训销售接待环节能满足英语口语实训需求7.专业辐射优势与社会服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基地所有实训室由学院与分院共同管理(具体由国际教育分院分管),能够很好地调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校内其他专业的相关实训提供服务。在办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和外校同行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国贸实训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多职业院校的认同,并经常与兄弟院校分享实训指导书、实训任务书、打分表等资料,我们在实训设备的使用和采购方面的经验也为不少职业学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我们的相关教改成果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我们通过定期开办专业讲座和技能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很多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为企业提供商贸专业咨询与指导。4.3.3.3 存在的不足虽然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教学模式改革力度还不够大,课程体系开发尚嫌不足。2.现有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数量还未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实际需要。3.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有待完善。4.现有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有待提高,高素质的专任教师数量尚需补充,行业兼职教师仍然不足。4.3.3.4 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把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重点专业,配合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形成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为龙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通过专业建设探索推动专业群内各“要素”的融通,提高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以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2.具体建设目标(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2)重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要求,按照“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合作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3)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培养和聘用为主,引进为辅”的方式,打造一支由3名专业带头人领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优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团队。该专业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至少达到15人,双师素质教师占100%;行业兼职教师至少达到15人,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1。努力培养一支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在现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成一个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国际贸易仿真实训中心,新增十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形成一套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效管理制度,建成“校企一体化”实训建设模式。(5)专业群建设:通过国际贸易实务重点专业的建设,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经验和模式,配合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专业建设,形成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为龙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4.3.3.5 建设内容1.明确专业定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基本流程及WTO基本规则,能熟练处理往来函电,制作进出口单证,懂计算机操作,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定位服务面向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等就业去向进出口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型生产企业、国际物流公司、报关行等就业岗位初次就业岗位: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等目标岗位:国际商务师、报关师、报检师、国际物流师等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外销员证、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国际货代员证等专 业 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等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1)建设思路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1) 形成基于企业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岗位要求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2)所有学生持有1本社会认可度高的国际贸易类职业证书;60%以上的学生持有2本社会认可度高的国际贸易类职业证书;3) 签约率98%,用人单位满意率95%。(2)建设内容与建设措施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建设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将3个含金量高的职业考证(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全国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和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外贸岗位能力要求相融合。按“师生融合”的理念,建设一支与高素质高技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经验和模式,配合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业的专业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与运行如下图所示:企业参与岗证结合式的培养模式岗位适应训练职业素质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引入真实业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证制”强化职业技能强化职业资格强化职业素质强化职业道德与企业岗位零对接(3)经费预算人才培养模式经费来源及预算建设内容经费来源及预算(万元)合计江西省财政江西省供销社学院自筹201020112012小计201020112012小计201020112012小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案0.50.510.50.512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0.50.511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0.50.510.51.52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0.50.51112完善双证书认证体系111合 计120.53.5220.54.583.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思路根据企业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要求,按照“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合作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2)建设内容与建设措施1)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国际贸易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其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其具体岗位工作展开。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中岗位的划分,体现国际贸易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重新排序;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形成融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于一体的能力培养单元,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践化,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课程改革基本思路见下图:外贸职业能力标准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模块化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实践化按照“以实务、案例、问题、流程为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项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岗位操作能力。依据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234”课程模块和“多途径实训、多证考核、多职业岗位能力,一精与多通兼顾”:“2”即“双证结合”,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设置以围绕报关员证、单证员证、报检员证、货代员证、跟单员证与国际贸易业务员证等职业资格证和行业认证证书的考证开设,以外贸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各职业技能“小模块”与相应专业资格证考证对照表职业技能模块专业课程对应从业资格证书就业岗位单证业务能力模块进出口单证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单证员跟单业务能力模块国际贸易跟单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跟单员国际贸易业务员能力模块国际贸易业务员综合业务知识国际贸易业务员岗位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国际贸易业务员“3”即“三重教学”,指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都由相关外贸业务理论导入、课内模拟、课外实践三个模块构成。 “4”即“四层能力”,以综合职业素质模块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以基础职业能力模块培养基础职业能力、兼顾培养岗位专业能力,以职业技能模块培养岗位专业能力,以就业模块培养“零距离”就业能力,为学生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到“零距离”上岗的平稳过渡打下坚实基础。“多途径实训”,是指通过课内模拟、企业实习等多途径进行职业教育和岗位能力培养; “多证考核”,是指参加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资格考核,以获得多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多职业岗位能力”,是指培养、考核学生的多个职业岗位能力。“一精与多通兼顾”,是指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某一基本职业岗位能力并获取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以实现“一精”外,还必须通过必修和选修形式,掌握国际贸易中另外23种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多通”, 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2) 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校级特色课程建设以外贸工作任务为主线,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教学场所上,探索课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的一体化。在该门课程成功开展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以后逐步把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推广到专业群中全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同时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不仅形成了上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外贸职业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外贸岗位操作流程为导向构建的模块化课程如下:a) 出口业务模块。包括:审核与修改信用证、备货单证、货运单证、保险单证、报关单证、结汇单证六个子模块。b) 进口业务模块。包括:信用证开证申请、报关单证、单证审核三个子模块。在上述模块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集中实训,教师均以真实的任务或项目来驱动,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建设力争把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建成一门工学结合的省级特色课程,把商务英语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货运实务和报关实务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建成体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校级特色课程,建成基本教学资料齐全的课程包,为以后进一步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3) 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开发立体化教材及教学资料。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重新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案例和数据来自企业实际,做到流程化、任务化、模块化;立体化教材表达形式包括与专业核心课程配套的印刷版、电子版教材,并包含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等;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视频影像等。教材和教学资源既满足教学要求,又满足企业培训、继续教育要求。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改革: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工作,工作时都要用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对专业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计划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进出口单证专业课程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3P一体化”教学改革:把Principle(原理)、Practice(实践)、Product(产品)集为一体,贯穿于国际贸易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做”中。学生在修读一门课程后,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核心知识,选择一个项目,并独立自主地将其做出“产品”来。这种方法以理论教学为开端,以实践训练为重心,以消化吸收、完成流程为目的,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用一致的原则。“核心实例贯串教学法”的应用:把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以一个外贸业务典型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线索,展开课程内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制作或改进的操作实践。核心实例贯串全课程,其功能和结构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生成”,以保证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产品设计能力。“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即引进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构建形象生动、信息丰富的教学媒体群,让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5)基于岗位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与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职业能力。一方面,我们把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显性课程的教学中;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隐性课程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如通过“新华商精神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通过“国际商务谈判中心”、“英语口语协会”等组织开展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隐性课程的研究和探索,弥补显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不足。6)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管理制度;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制度,成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作业文件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围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明确学校和实习企业双方的责任,对学生实行双重管理,共同制定实习任务书,做好顶岗实习任务下达、实习全过程管理、实习成绩考核与评价三项工作,最终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共赢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实践教学状况、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表现等情况,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主动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体会,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校内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改进,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贸易及实务管理知识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